第五十六章 百官朝賀 送太上皇

字數:3723   加入書籤

A+A-




    回到皇宮內廷文德殿,再次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拜祝賀,看到下麵眾人麵對我跪拜高喊皇上,此刻我才真正體會到萬人之上的那種感覺和激動,怪不得皇權曆來是鬥爭的焦點,因為這一切確實太吸引人了。望著殿下眾人,我便開口道:眾卿免禮,平身。隻見蔡京低頭俯身拱手說道:啟奏皇上,由於皇上榮登大位,按慣例是先改元,下官提議取日靖四方,康永兆民之意,改年號為靖康,請皇上聖裁。我一聽便內心微微顫抖了下,聽到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年號,就代表著一段短暫而激烈且悲壯的曆史,但是為了一雪靖康之恥,我還是絕對用這個靖康的年號,以方便時刻激烈自己,鞭策自己,反省自己。
    想到這裏我便微微點頭說道:蔡太師所言,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之,朕認可尚可,不知眾位愛卿以為如何?眾人見是蔡京提出,皇上都認可了,那其他的還有啥好反對了,直接都俯身拱手應答,於是靖康元年就這樣定了下來。按慣例新年號是從元月開始啟用,現在還是得用老爺子宋徽宗的宣和年號,直到年底結束,來年大年初一便正式啟用靖康年號。蔡京見得到了認可,便麵露笑臉繼續說道:啟稟皇上,新年號既然商議確定,接下來便是按新年號準備鑄造錢幣,其中銅錢......
    聽到這裏我便打斷了蔡京說道:今日其他事務暫緩商議,父皇今日離京去杭州,朕要親自前往送行,眾位愛卿隨朕一道前去給父皇送行,以表示對父皇多年來厚愛和恩寵表示感謝。眾人紛紛表示認同,隨後我便帶領眾人前往福寧殿,然後一行眾人出文德殿,過文德殿後麵,再經過柱廊,其他眾人都在外麵等候,我率領太師蔡京、太尉兼樞密院副使童貫、執政兼樞密院使蔡懋、宰相兼門下侍郎白時中、執政兼尚書右丞宇文粹中、執政兼尚書左丞張邦昌、宰相兼中書侍郎李邦彥、檢校太傅梁師成、執政兼禦史中丞趙野、宰相王黼等朝廷重臣前往福寧殿。
    來到福寧殿便看到宋徽宗老爺子在收拾最後的筆墨書籍,看到此景我也難免心生惆帳,便快步向前給老爺子行禮道:皇兒給父皇請安。老爺子見我等眾人到來,便微微笑道:皇兒穿上這身服飾,甚有帝王之像。說罷便向眾人囑咐道:爾等眾人從今往後要好好輔助新君。眾人都紛紛行禮表示沒有問題,然後我便上前幫老爺子一起收拾他的心愛之物,眾人見狀也就紛紛上前來幫忙,畢竟平時都跟老爺子走的很近,私底下都是非常的熟悉了,也知道老爺子的愛好。
    不一會兒隻見高俅進來稟報:啟稟皇上、太上皇,車駕已經準備妥當,皇後及後宮諸妃子也已經在車駕上等候。我便看著老爺子,等候他的指示,隻見老爺子微微一笑,深情的望了一眼福寧殿內的一切,便斬釘截鐵的毅然說道:那就啟程。說完便帶頭向殿外走去,身後內侍便將打包好的物件抬出來,我便跟在老爺子身邊一並向殿外行去。
    來到東華門外,隻見車駱一望無際停滿了整個大街,我跟隨老爺子來到車駕前,向皇後等諸妃請好,便手扶老爺子上了車駱,然後便來到自己的玉駱前,隨後隊伍便緩緩上路,眾位大臣也都各自上車跟隨在後麵,在禁軍的嚴密護衛下,車隊便沿著禦街向虹橋碼頭駛去。
    到了虹橋碼頭,隻見碼頭已經清空,到處是站崗的士兵在維持秩序。我便跟隨老爺子來到了停靠在碼頭的大船前做最後的離京告別,身後便是眾多的朝廷大臣,內侍們正在將車上的整箱整箱物品往船上搬運,而諸妃子則在侍女的陪伴下陸續上船,老爺子此時若有所思的緊握著我的雙手說道:皇兒,這大宋的江山社稷以後就交給你了,記得父皇的囑咐,善待天下臣民。我便臉色嚴肅的點點頭,隨後老爺子又說到:父皇相信皇兒能將大宋治理的國富民強,父皇在杭州期待皇兒的好消息,就此別過,送君千裏終須一別。皇兒等回去吧。說完便向我等眾人揮了揮手,便轉身瀟灑的登船,望著老爺子毅然而然的離去的身影,此刻我的眼睛也不禁濕潤了,雖然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相處,但是一想到這份信任和重托,就難免有點舍不得,別看老爺子平時跟我相處比較少,但是私底下他通過蔡京等人時刻在關注著我的一言一行,同時也在背後默默的支持著我。要不然我也不會有今天。
    想到這裏我便朝老爺子揮了揮手,隨著船隊的緩緩開動,站在船頭的老爺子身影越來越小,隨後便消失在視野中。我便徑直望著船隊離去的方向出神,直到蔡京在身邊輕聲叫著:皇上,皇上。我這才回過神來,便回複蔡京等人道:對於父皇的瀟灑離去,朕真的是於心不舍也,此時心裏感覺空蕩蕩的,突然少了些許的依靠,哎。
    見我如此不舍,蔡京等眾人也是感觸良多,便紛紛勸導我。我便收回剛才失落的心情,畢竟我現在的身後寄托著億萬臣民的希望,肩上擔負著讓全國人民的幸福重任,從此我將是他們的依靠和希望,想到這裏便對眾人說道:為了感謝父皇對我等的恩寵和信任,下詔沿河沿岸的州、府、縣,對於父皇船隊所經過之處,務必提供方便及護衛其安全,要是出現任何紕漏,當地長官直接緝拿問罪。另外今日朕頗感疲憊,朝務之事改日再行商議,眾位愛卿今日也是辛苦了,都回去休息吧。眾人皆行禮領命。我便走向玉駱原路返回東宮太子府。
    此時返回太子府邸,一來是跟府邸的人分享此刻的心情,二來對於皇宮還是不大熟悉,一下子怕難以適應,還是先回自己熟悉的太子府邸為好。車駕剛到太子府,走下車駱一看便見府邸門口戒備深嚴,太子妃朱璉為首,身後則是春香、夏香、秋香、冬香及侍女,依次是管家王錦、侍衛長張恒、會計田再安等人,女兒柔嘉公主和兒子趙諶圍繞在朱璉身邊,二個小家夥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我,畢竟我今天的裝扮和陣勢跟平常不一樣。看到我的到來,眾人都跪拜道:下官等恭迎皇上回府!
    我便麵朝他們微笑道:諸位平身,請起,入內說話。說完便徑直走向內府,來到內屋在內侍及四香的伺候下脫下了禮服,還是穿上在府邸內的便服舒服,隨即便來到大堂,眾人再次叩拜行禮,行禮完畢,我便直接說道:諸位不必客氣,雖然今日朕的身份變了,但是在府內諸位還是自然些為好。眾人齊聲回答道:啟稟皇上,禮製不可廢也。聽完感覺也是,便朝太子妃微笑的說道:愛妃從今日起也升級了,從此將母儀天下,朕叫太史局擇一良辰吉日,為愛妃舉辦隆重的冊封大典也。
    朱璉頓時臉色紅潤羞愧的說道:臣妾謝皇上。我此時也是心情大好,見到這些熟悉的麵孔今天的疲憊不堪便瞬間好了很多。想到這些人的安排,我便對他們說道:今日朕還是就寢於太子府,明日將入住福寧殿,爾等亦都是朕的府邸親近之人,不知諸位對以後有何打算或則要求,此刻朕給爾等機會,有何想法便可一一說來。朕自會酌情處理之。
    管家王錦首先行禮說道:啟稟皇上,下官多年以來一直服務於府邸,已經對府邸有了很深的感情,此時要是離去也確實舍不得,下官最大的希望還是留在府邸或者有幸的話再斥候皇上及皇子。聽到王管家這麽說,我也是觸景生情確實老人都比較懷舊,也難得他有這份心,我便回答道:難得王管家一片忠心,那就繼續留在府邸,日後諶兒就封東宮,王管家就繼續伺候著。管家王錦隨即跪拜叩謝!
    接著侍衛長張恒行禮說道:啟稟皇上,下官還是想伺候皇上,在皇上身邊護衛皇上的安全。對於張恒的忠心我倒是不懷疑,畢竟跟隨了我這麽多年,也一直在盡心盡力維護著東宮的安全,其實他的這個要求也並不過分,想到這裏便說道:甚好,那就隨朕入大內,跟隨朕的身邊,繼續護衛朕的安全。侍衛長張恒隨即也是叩謝皇恩。
    四香則是表示要伺候太子妃,我便點頭示意,隻是太子妃朱璉欲言又止,接下來便是會記田再安,隻是他默默的站著並沒有說話,我見狀便打趣的問道:田會記有何想法,乘機機會可向朕提出,過了今日可沒有這個機會了。隻見田會記顫聲說道:謝皇上恩典,老奴也沒有其他本事,就會撥算盤而已,加上年事已高,老臣想早日告老回鄉,以享清福,望皇上恩準。
    看著老邁而精明的田會記,我也便心生憐憫隨即答應道:朕準了爾的請求,著內府賜金、銀讓田會記返鄉,張侍衛長負責派人護送其返鄉。以感謝爾多年來兢兢業業為本府服務。聽完田會記便老淚縱橫跪謝道:老奴謝皇上恩典!
    我便微笑說道:爾等平身,請起。至此府內的眾人皆有了去處和新的職務,滿足了他們的要求,也是自我穿越以來他們對我的照顧,更是一種緣分。隨後便跟眾人閑聊了下,囑咐了下注意事項,便跟太子妃朱璉向內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