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駕行儀仗 拜祭太廟
字數:3508 加入書籤
大慶殿登基大典禮成,我便先送老爺子到門口,宋徽宗老爺子帶著高俅等人返回大內,開始準備下午的南巡之事,我便返回大慶殿按程序前往太廟祭祀,半晌過後,大慶殿前由兼任的大宗伯周代官名,春官之長,掌國祭祀、典禮等事)禮官手執牙牌,奏報京師內城和禦街全部戒嚴,外邊準備一切妥當。我便朝身邊的小內侍點頭示意,小內侍隨即高聲喊叫道:起駕太廟。隨即又是雅樂、鼓聲震天,彩旗飄揚......
隻見隊伍的最前方為數千京師禁軍鐵騎分列二行開路,接下來便是六頭裝飾喜慶的大象跟隨,各用文彩斑爛的織錦披在它們的身上,金蓮花座安放在它們的背上,金轡頭纏絡在它們的腦門上,身著錦衣的馴象人跨坐在它們的脖頸上。後麵則是開封令、開封牧、大司樂、少傅、禦史大大夫、兵部尚書六引先導引路,
隨後則是隊伍的前隊,主要包括金吾引駕仗司,他們執纛托槊而行,後麵便是高旗大扇,還有朱旗隊、龍旗隊,往後便是指南車、記裏鼓車等,接下來是大晟府的眾人在前方鼓吹,持鈒有序前進。接下來,依次為高大的旗幟、碩大的蒲扇、彩繪的戈、長長的矛。身披五色鎧甲、騎在馬上的武士,有頭戴小帽、裹著錦繡抹額的,有戴著黑漆圓頂襆頭的,有戴著用皮製成形狀如同頭盔的,有戴著漆皮製成狀如戽鬥而加籠巾的,有穿著紅、黃底色上織出鮮明花紋的錦繡服裝的,有穿純青、純黑色衣履以至鞋子、褲子全都是純青、純黑色的,有裹著交腳襆頭的,有用錦做成繩索、像蛇一樣纏繞在身上的,有幾十個人唱著曲子、舉著大旗走過的,有手執大斧的,有腰挎寶劍的,有手執銳牌的,有持著鐙棒的,有手持長杆上麵懸掛豹尾的,有手持短杵的。那矛、戈之上都綴著五色結,帶著銅鈴鐺,那大旗、障扇上都畫著龍、虎、雲彩成山河等圖案。又有一麵旗高五丈,稱為“次黃龍”。
然後依次是大宋皇帝的六軍儀仗,主要包括引領皇帝車格的全吾細仗、引駕旗、八寶、引駕官、五方色龍旗等,之後才是我的皇帝玉駱,玉駱由一百二十八人共同駕駛,周邊還有扶駕八人,骨朵直一百三十四人,行門三十五人,分左右,陪乘將軍二員,玉輅後麵是奉宸隊。
後麵依次是頭戴交腳襆頭,腰中掛劍,足蹬靴子,這些隊伍屬於禦龍四直的人,分別是禦龍直一百四十二人,禦龍骨朵子直二百二十人,禦龍弓箭直百三十三人,禦龍弩直一百三十三人,非常的好看和壯麗。接下來便是各官署中的當差之人,全都身穿錦襖。有殿前司諸班和諸直、皇城司的公事官,都戴著帽子、結帶、身穿紅錦或紅羅上繡著紫色團花戲獅子,後襟短的打甲背子。執禦從物的禦龍直軍士,都戴珍珠結絡短頂頭巾,身穿紫色上有雜色小花的繡衫,係著金束帶和看帶,穿絲鞋。京師禁軍天武軍官員,都戴朱紅漆金裝笠子,穿紅色上有團花的背子。三衙和帶禦器械官員,都戴小帽,穿背子或紫繡戰袍,跨在馬上作為前導。成千上萬的車馬,從宣德門出來,浩浩蕩蕩前往太廟。
玉駱由四馬駕馭,後麵緊隨畫有日月、蛟龍的旗子。玉輅上設有禦座,我便端坐在禦座上,身邊有兩位親信侍從服待,另有一位侍從官站在一旁,稱為“執綏”,以備我不時詢問車駕到達哪裏了。護衛玉輅的衛士,頭上都裹著黑漆團頂無腳襆頭,身穿色彩鮮豔的黃色寬衫、青色窄襯衫、青色褲子,束著錦繩。玉格後麵隨行四人,托舉著行馬。玉格前麵,有兩個身穿朝服的人,手執笏板,麵對玉輅,倒退而行。
看著這龐大而隆重喜慶的行進隊伍,我心中不由感觸萬分,一來是為封建帝王的奢侈程度而折服,二來也是為這複雜而又隆重的禮節而感到由衷的佩服,這上千年的禮製形成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是經過漫長的曆史沉澱才有了今天的約定成俗禮節。看著禦街二邊圍觀的數十萬京師居民,他們個個手裏揮舞著小彩旗,見我的玉駱車駛過,不時發出叫聲,有些更是直接叩拜,還有些手持鮮花在不斷的吆喝,有些更是跟行進的隊伍人員送各種小吃,當然這一切禦街二邊護衛的禁軍士卒並沒有阻止,在這大喜的日子裏,隻要不是太過分,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誰也不想在這大喜的日子裏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在一路眾多的護衛和擁簇下,玉駱停了下來,我便在小內侍的指引下,下了車便看到了太廟門口在帶有繩索的旗座上插起旗杆,立起大旗,這些大旗顏色各異,隨風飄揚甚是壯麗,處處透露出皇家尊貴氣象,在回頭看看身後的玉駱,作為天子五駱之一,玉駱最為高級其周邊都是以玉為裝飾,顯的格外的顯眼和奢華,上麵是黃色車蓋,頂上皆用接金大蓮葉簇聚而成,車衡二邊分別插犛牛尾及黃色龍旗,四邊的柱子上都油畫雕刻,左青龍,右白虎,龜文、金鳳翅、雜花龍鳳,金塗銀裝,中間以玉飾花羅繡雲龍。輪頂三層(內一層素)。輪頂上施塗金銀山、花葉及翟羽。
在一片雅樂聲及眾人的擁簇下,我身穿通天冠服二十四星,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高一尺,廣一尺,犀夠導,朱絲組帶為纓。終沙袍,織成雲龍,皂羅裸模,紅羅為裏。)在內侍的引導下走進了神秘的皇家太廟,後麵跟著陪同的眾多皇族,此時莊嚴的宮架樂四方各設編鍾三、編馨三。東方,編鍾起北,編磬間之,東向,西方,編馨起北,編鍾間之,西向,南方,編磬起西,編鍾間之,北方,編鍾起西,編磬間之,俱北向。設十二鍵鍾、特磐於編架內,各依月律。四方各錦鍾三、特馨三,東方,鍵鍾起北,特磬間之,東向,西方,特磬起北,鎛鍾間之,西向;南方,特磐起西,傅鍾間之,北方,鑄鍾起西,特磬間之,皆北向。)響起,然後我便在小內侍的引導下在太廟大殿的東南角麵朝西方站立,有一塊朱紅漆金字牌位,上麵寫著“皇帝位”。
在禮官宣讀完畢祭祀文,我朝牌位一行禮便雙手捧起牌位在一個小內侍的引導下進入了放置曆代君主牌位的房間,到了最裏麵一個房間,隻見小內侍從中間的木架上端出一個錦盒,錦盒黃幔遮蓋,盒子上還有一把鎖,隻見小內侍從胸前拿出鑰匙,打開後拿出一塊朱漆紅的木牌,然後雙手捧著把正麵朝向了我,我定睛一看,隻見上麵雕刻著幾行金色的字,善待柴氏子孫,若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然後便是優待文人士大夫,不能對其殺戮,最後強調必須遵守前兩條,否則遭報應。下麵的落款為趙匡胤。
此時我才恍然大悟,老爺子為何在傳位給我前再三對我說要善待朝廷的大臣,哪怕他們犯了很大的罪過,也不得對他們用以極刑,原來這都是太祖的遺訓,對於後周的柴氏子孫要善待,以感謝他們家族的和平讓位,讓大宋朝不經曆戰火順利得以開朝,另外由於對武將幹擾朝務的憂慮及自身的教訓,為了防止再次發生兵變的事件,就提倡重文輕武的核心戰略,重文就是跟天下的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而對於他們給予非常優厚的條件以外,期間不管發生了任何事,也不能治他們的罪。要是不遵守這樣的祖訓,皇帝之位恐怕難保,這也是對後世之君的警示和警告。
顯然宋徽宗老爺子也是看過此祖訓,直到了此刻我才明白老爺子的用心良苦,畢竟古人還是非常的迷信,特別是對於祖訓誓言之類的是非常在意和信任的。老爺子為了讓我順利安穩的繼位,便示意我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說明對於以前的一切既往不咎,也就是給了朝廷眾多大臣以赦免的誓言。這不僅讓老爺子安了心,不對他主政時期的大臣進行清算,也同時給朝廷的大臣吃了一顆定心丸,新君將既往不咎,望以後不能再重蹈覆轍。此時心中不免對老爺子生出一股想念之情,雖然宋徽宗老爺子可能在曆史的評價上不是一個好的君主,但是對於我個人來說,此時多少還是有點欽佩,畢竟文人的度量有時真的比較坦蕩和感性。
在默念了幾次以後,我便朝小內侍點點頭,小內侍便重新收起木牌小心翼翼的放入錦盒中,並重新上鎖安放於原處,隨後我邊在內侍的引導下一一祭拜完曆代君主牌位,然後我便雙手捧著皇帝牌位走出大殿,大宗伯禮官手執牙牌,奏報京師內城和禦街全部戒嚴,外邊準備一切妥當。我便點頭示意,隨後便在眾人的擁簇下原路返回內廷,禪位程序到此完成,同時也宣告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