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名將宗澤 開封知府

字數:4211   加入書籤

A+A-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六月二十七,我召集了檢校太傅梁師成、執政兼禦史中丞趙野、執政兼尚書左丞張邦昌三人在皇宮寶文閣欣賞古籍字畫,這便是大宋重文的傳統,雖然我對文藝方麵興趣不是很大,也不是刻意要往老爺子喜歡的方向發展,但是考慮到隨波逐流,偶爾也是要做做樣子,在這個關鍵的軍事、經濟等改製時刻,穩住目前朝廷的人心及天下讀書人的心,也是我這個皇上目前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此時我手拿一本古籍坐在玉案前對三人感歎道:三位愛卿,每當朕到此,便想起了在杭州的太上皇,轉眼間太上皇已往南方近一個月,真的是景物依然,人物全非也。三人聽後也是唏噓不已,都在感歎時光的飛快,轉眼間已然已經是另外一朝,之前還都跟太上皇在此地雅集,彼此享受著君臣之樂,現在已經都是過眼雲煙。
    見三人也在感慨之際,我便話鋒一轉道:諸位愛卿對朕最近之新政有何評價?對於我突然提出的這個問題,三人都是麵麵相覷,不知我的用意何在,我也是裝作沒有看到他們的疑問,片刻後禦史中丞趙野先回答道:啟稟皇上,目前禦史這邊還沒有接到具體的奏章,皇上的新政都乃是利國利民之舉,臣相信禦史官們也都能夠看的到,隻是最近聽說國子監的監生們好像在醞釀著對朝廷重臣的彈劾。具體情況臣還沒有了解清楚。
    聽說國子監的太學生們要對朝廷重臣進行彈劾,我也是心頭一緊,現在正是朝廷改製的關鍵時刻,希望這些所謂的正義之士不要給朝廷出難題,畢竟現在還得用這些前朝大臣來穩住局麵,而人才的培養是需要時間和鍛煉的。而梁師成則心裏顫抖了下,畢竟他的名聲在京師確實不咋滴,張邦昌倒是一臉淡定,畢竟他除了之前對金國堅持和平的主張以外,其他倒沒有給這些監生彈劾的理由。
    趙野說完,尚書左丞張邦昌也接著反饋道:啟稟皇上,朝廷三省六部及眾多衙門這邊也是風平浪靜,跟平常沒有大的區別和異動,隻是有些官員在私底下議論,對朝廷最近在軍事上、經濟上所采取的改製措施說法不一,但是臣以為也非常正常,畢竟之前朝廷推出的每個政策,都有不同的說法和看法。
    此時梁師成由於內心的對太學生彈劾的擔憂便略帶情緒說道:皇上,臣以為朝廷應該對那些私底下議論朝廷政策的官員給予訓斥和懲罰,所有的改製措施都是經過朝堂上皇上和眾臣的一致商議決定,朝廷的方針大政且是兒戲乎?還有他們懂啥治國之道乎?
    麵對三人的不同說法我也隻是微微一笑,便安慰梁師成道: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嗎,對朝廷的政策下麵有些看法和議論,朕認為也是正常,畢竟是新政,多點不同的看法也是督促朝廷在製定、政策執行的過程更加透明化,隻要朝堂上君臣一心,下麵嚴格執行落實,待新政結果出來,是好是壞到時將一目了然也。談起這個,朕今日還有一事征求下三位愛卿的意見,那就是朕自登基以來,權知開封府尹這個職位,朕想諸位愛卿推薦一個合適的人才給朕。
    張邦昌回奏道:啟稟皇上,臣推薦一人想必能勝任權知開封府尹。我看他表現的這麽積極並饒有興趣的說道:哦,張愛卿,那就將此人詳細經曆道來。張邦昌接著說道:皇上,此人便是元祐六年1091年)進士的宗澤,字汝霖,浙東烏傷今浙江省義烏市)人,宗澤出生於嘉祐四年十二月十四日1060年1月20日)。他家雖貧苦,但有耕讀傳家的傳統,宗澤父親宗舜卿就是一個鄉村知識分子。宗澤自幼隨長兄宗沃參加勞動,農閑則在父、祖的教導下,讀書識字。天資聰慧的宗澤,勤奮好學,從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宗澤在十幾歲時,宗家舉家遷居交通比較便利,商貿、文化較為發達的廿三裏鎮。在那裏,宗澤視野擴大了,耳聞目睹很多事,同時也萌發了救國救民的思想抱負。不到二十歲的宗澤毅然辭家外出遊學,曆時十餘年,就學之地多達數十處。他不僅悉心求學,研讀古人典要,而且學以致用,考察社會,了解民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治國之道,逐步看清了整頓吏治是解決政治腐敗的關鍵所在,同時眼看遼國、西夏屢屢入侵,也產生了靖邊安境、為國效力的思想。於是他認真研讀兵書,苦練武藝。這樣,宗澤迅速成長為一個博學廣識、文武兼備、富有理想和抱負的青年。
    元祐六年1091年),朝廷舉行省試、殿試。年已三十三歲的宗澤,通過發解試後,千裏迢迢前往京城開封應省試。宗澤通過省試禮部試)後,進入殿試。宗澤在殿試時,不顧字數限製的規定,洋洋灑灑寫了萬餘言,力陳時弊,還批評朝廷輕信吳處厚的誣陷而放逐蔡確,認為朋黨之禍自此始。這是宗澤第一次在朝廷上亮相,就充分反映出他革除弊政的強烈要求以及與邪惡勢力作鬥爭的勇氣和決心。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將宗澤置於末科,給以賜同進士出身。宗澤雖未能名登榜首,但畢竟通過了科舉考試,從此開始步入仕途。
    元祐八年1093年),宗澤被派往大名府館陶縣任縣尉兼攝縣令職事。宗澤到任不到一個月,就迅速而妥善地處理完該縣曆年訴訟積案,顯露了他處理政務的才能,贏得了屬吏們的信任和敬仰。紹聖二年1095年),知府呂惠卿命宗澤巡視禦河修建工程,這時宗澤適喪長子,他強忍悲痛,奉檄即行。呂惠卿聞知後,讚歎道:可稱得上是為國忘家的人啊。這時天寒地凍,宗澤在巡視中發現不少民工僵在道旁,立即上書司,建議推遲工期,待明春天暖時再動工,並表示屆時當身任其責。朝廷同意延期。次年春,河成,所獲甚眾。宗澤在官場初露頭角,就表現出勤於職守、為官清正、體恤民情等高尚品德。此後,從元符元年1098年)至政和四年1年),宗澤先後任衢州龍遊、萊州膠水、晉州趙城、萊州掖縣等四縣知縣。縱觀宗澤從政二十多年,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績卓著,所至稱治,贏得了各地群從對他的信賴和愛戴。
    後來朝廷為了加強北部邊防,下令將登州等四州提升為次邊,要選拔一些幹練的官員充任通判。政和五年1115年),宗澤升任登州通判。宣和元年1119年),年屆六十的宗澤乞請告老還鄉,獲準授予主管南京即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鴻慶寺的虛銜,遂退居家鄉義烏鄰縣東陽,結廬山穀間,擬著書自適以度晚年。後被人誣告蔑視道教,宗澤被發配鎮江編”。宗澤被編管期間,夫人陳氏病逝。宣和四年1122年),太上皇舉行祭祀大典,實行大赦,宗澤才重獲自由。宗澤先掌監鎮江酒稅,今年才調任巴州通判。
    趙野此時也奏報道:啟稟皇上,下官推薦西北將門世家的姚雄,字毅夫,陝西三原人,姚雄乃姚兕之子,此人少勇有謀,年十八歲即輔佐父征伐,成為父親姚兕的得力助手。在征討金沙作戰中,姚雄率領百名騎兵先鋒出擊,第一個登城奪關。在征討金沙作戰中,姚雄率領百名騎兵先鋒出擊,第一個登城奪關。姚雄於荔原戰役中再立戰功。將軍韓絳惜其英才,推薦給朝廷。姚雄參加了延和殿閱試。
    姚雄還參加了安南、瀘川戰役。曆涇原、秦風戰鬥,駐守甘穀城,任遠鎮戎軍、岷州,再任左騏驥使。
    紹聖年中1095),渭州將章楶城平夏國,姚雄在熙河率兵前往支援,夏國全軍出戰,姚雄軍隊與夏人進行了非常慘烈的戰鬥,姚雄肩部中箭受傷,但其作戰更英勇。士兵們勇氣大振,敵人頂不住便撤退,姚雄率軍乘勝追擊,殺敵三千,俘虜無數。而當初五曰之前,折可(通)在作戰失利,士氣沮喪,姚雄與折可(通)會師,幷且身先士卒,大大地舞動了軍中的士氣,各路軍都奮力拚戰,取得了戰鬥勝利。姚雄被任為東上(閻)使、秦州刺史。
    第二年,虜寇攻打平夏,敵人的攻勢一時十分銳利,眼看城將失守。姚雄與弟弟姚古快速聯軍急援,力戰後得以解圍。後姚雄任知會州,領熙河鈐轄。王贍駐地青唐,羌人攻打湟、鄯,朝廷急召姚雄與苗履率軍援助。邈川地方軍情危急,姚雄奉令解圍,姚雄剛剛趕到,羌人軍隊看到空中塵煙滾滾,聽說是姚雄的軍隊,大驚而潰退。圍困已解,姚雄立即軍行鄯州,苗履後期到達。王贍告訴姚雄苗履他們,蘭豀還有一部分餘敵,應該趁機立即去消滅。姚雄分析了情況,認為不可出征,但苗履不聽姚雄的勸告,獨率兵前往作戰,姚雄即布防軍隊,充分準備迎敵戰鬥。不出姚雄所料,不久苗履的軍隊就戰敗而退,敵軍追擊而來。姚雄親率軍隊迎戰,敵人萬萬沒有料姚雄的這一招,一時大驚大亂,結果被殺二千多人,大敗而逃。勝利的消息大振軍民,哲宗帝特派使者到軍營中慰問犒勞官兵們。部隊隨後轉移至河州。
    當時另一將軍種樸戰敗,王贍也陷敵中,姚雄從鄯州戰至湟州的四戰,每一次都取得勝利。後在駐軍地修築安鄉水關,於河兩岸立堡壘,以保衛橋梁,開通了水道運輸,平民商販旅人,都來往於湟城之道。一派繁榮穩定的生機現象。後姚雄兼任夏州防禦使。
    建中靖國初,朝廷議論棄守湟州,便詔姚雄討論其中的利害。姚雄認為可以放棄湟州,就將湟州賜趙懷德,調姚雄任治熙州,再任華州觀察使。姚雄目前在任檢校司空,奉寧軍節度使。
    由於權知開封府尹涉及到京師重地的安全,此人要忠誠第一,武職出身或有其經曆。而跟隨梁師成的主要都是文人雅士,要是一個有血性的將領,誰會願意屈身跟一個太監套近乎呢。對於他們二人的推薦,我綜合考慮了下便下決心道:朕決定將宗澤調任權知開封府尹,此職位不僅關係京師安危,更有肩負維護京師整體城市形象之責,畢竟京師乃是商貿重地,而宗澤擔任過縣令、通判之職,所以更適合這個職位,如此甚好,諸位以後要多為國舉賢,今日就到這裏。三人就我意已決,都齊聲道:皇上聖明,下官遵旨!特別是梁師成好像欲言又止,然後便是同時跪拜依次而出寶文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