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王黼太保 明升暗降

字數:3643   加入書籤

A+A-




    在眾臣的配合下已經完成了軍事、經濟、政治製度方麵的改製,特別是取消了宰相製度,同時大大地加強了皇權的集中,這樣將有利於將來工作的展開,中央朝廷高度的集權好處就是可以集中精力辦大事,特別是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徹底的軍事建設和經濟發展,同時可以將朝廷中央的政令有效下達並落實。改製之前大宋帝國的權力中心樞紐是宰相,雖然皇上可以任免宰相,但是對於朝廷百官及具體行政都是宰相在掌握,這樣將不利於皇上對基層、中層的統治,從而會大大弱化在底層皇權的權威性,宰相職位的撤銷將徹底扭轉這一局麵,特別是麵對如今大宋帝國外有金國人虎視眈眈,內有財政緊缺的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就更需要個強勢的中央集權來領導大宋帝國。
    而之所以改製會如此順利,也是有很多方麵的原因。而其中的關鍵就是作為穿越者,對於朝廷很多大臣的缺點或者把柄有著充分的掌握。這樣就大大對他們有了威懾力,從而使他們屈服或者形成利益交換,另外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曆史節點,那就是在老爺子宋徽宗執政時期,剛好也是政治最腐敗的時間,從而朝廷誕生了眾多唯利是圖、貪圖享受的宦官及大臣,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有著六賊之稱的蔡京、王黼、梁師成、朱勔、童貫、李彥,這六人朝廟之上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荒淫無度、排除異己,私下濫使職權以魚肉百姓為樂,將民間弄得烏煙瘴氣,滿目塗炭,是導致江南方臘起義和金國入侵中原的罪魁禍首。
    那現在的問題是為何會在宋徽宗時期這麽多奸臣集中出現在朝廷,而且還掌握著朝廷大權,這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首先負主要責任的當然是宋徽宗的腐朽統治所導致。他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雖然在政治上無能,卻在藝術方麵有著驚人的天賦,幾乎精通每門藝術,都有著極高的修養,可以說在所有的皇帝當中,宋徽宗的藝術天賦稱第二,沒有哪能皇帝能自稱第一,可惜的是曆史缺偏偏選擇了他做皇帝,而這便是一切悲劇的開始。
    在大宋六賊橫行朝廷的黑暗曆史時刻,已經極大的破壞了朝廷的政治生態,也已經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百姓的正常生活,而造成專業的局麵,主要問題還是大宋帝國的三冗問題,首先是冗兵,花費巨大的錢養著一群戰鬥力低下的老爺兵,其次便是冗官的問題,大量官員形成了朝廷政出多門,雖然相互之間多了牽製,但是也導致了行政體係極大的臃腫,這樣不僅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更容易造成事務的相互推諉,加上對官員的高工資,也是嚴重加重了朝廷的財政負擔。最後一個就是冗費問題,前麵的冗兵、冗官導致了大量的財務壓力,所以就形成了冗費的問題,正是由於朝廷日益緊張的財政現狀,加上宋徽宗在生活方麵的極度奢侈,大興土木工程,包括皇家園林艮嶽,就豪華的寢宮延福宮等,加上其在京師各地修建道院等,就更加使原本已經緊張的中央財政雪上加霜了,這就導致了後來不管任命誰為宰相來執掌朝廷,都是想辦法給皇上搞錢,而宰相為了獲得皇上的恩寵,就對下麵的商人、農民極度的壓榨,從而獲得財富來填補朝廷的財政空缺,過度對國力和民力的透支,就導致了社會的畸形發展,就像京師汴京的繁華和底層百姓連肚子都難以填飽的二個極端化現象出現。
    由於宰相等朝廷是主要政策的製定者和實施者,所以百官及百姓將罪責完全歸於他們也是自然的,皇上永遠是沒有錯的,錯的隻有大臣。這就導致了六賊的滋生和由來,而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他們也隻不過是這個畸形朝代的代言人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誰上台當宰相執政,都是差不多的結局。沒有以上的六賊,也會有其他的七賊或者八賊,這是曆史的選擇而已。而我們需要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結合當時的曆史條件來綜合分析問題,至於如何評價所謂的大宋六賊,那也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那就看你用哪個角度去看待了。在全麵解析了大宋帝國的各類政治人物、曆史背景、所處環境、經濟情況、軍事實力、社會情況等後,這樣將有助於後期內容的展開,而這一切並非是憑空想象,正是基於一定的曆史實現,讓我們重新回到那個令無數國人羨慕嫉妒恨的大宋帝國。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七月初九,在進行了係列的改製後,我正在福寧殿思考如何進行下一步精細化的實政,忽然見內侍官來報王黼求見,我便點頭召見。片刻後便見王黼拖著疲憊的身軀緩緩走來,在簡單的行禮後,看著這位才四十五歲的中年人突然蒼老了很多,我也是感觸萬分,一個人的精神確實決定了外在的表象。我便吩咐內侍給王黼賜座,在王黼謝恩後便說道:啟稟皇上,經過下官近段時間的處理,目前已經將老臣的家業差不多都整理完畢,請皇上禦閱。說著從懷中拿出一份清單,雙手呈遞上來。內侍官便走過去接過文書,放在我的玉案前,我拿起文書仔細看了起來,隻見上麵羅列著金、銀、銅錢及眾多物業及珍寶清單,經過兌現以後,下麵的總計是六千二百萬貫錢幣及附屬的珠寶、字畫等清單,連其祖宅也在清單之上。看來這就是王黼的全部家當了。
    看完我便將文書放在一邊,心想這跟皇城司密報中王黼的總資產在八千萬貫左右是符合的,也是跟京師傳聞的數字差不多,經過這三方麵的核對,這應該確實是王黼的全部家底,想到這裏便對王黼說道:王愛卿辛苦了,朝廷目前正是用錢之時,也難得王愛卿如此深明大義,另外宰相之職的裁撤,朕也是基於大宋帝國整體的考量。
    我說到這裏王黼便不加思索的回複道:啟稟皇上,皇上最近的新政之舉,老臣都非常的理解,同時也是義無反顧的支持。這一切都是為了大宋帝國的繁榮昌盛,行政體製上的改製是非常符合目前朝廷的現狀,也應該必須下決心來政治一番,畢竟老臣也時刻感覺此時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金國崛起之快,超出下官的預料。老臣也別無他求,隻要大宋能民富國強,兵事強盛,老臣就知足也。說完便深深朝我鞠躬行禮。
    對於王黼的這般態度,我是非常滿意的,可能經曆了宰相風波,他也慢慢想通了,我便對其說道:鑒於王愛卿朝堂多年,有著豐富的政務處理能力,朕決定加封王愛卿為太保,以便時刻對朝務進行監督和指導,另外在王愛卿的後代中,擇一可勘大用之人,朕將其納入交子院負責經濟方麵的改製政策及落實。
    大宋帝國的有著三公三師職,三公既是太保、太傅、太師,三師便是司徒、太尉、司空,雖然是名義上的虛職,但是也是跟宰相一樣屬於正一品官職,在名義上高於宰相,雖然是明升暗降,但是麵上看起來更加好看。基於王黼對新政的配合及財物上交,並賞賜了他名義上的太保職位及萌及子孫,對於我的恩典王黼跪謝道:老臣謝皇上聖恩!說完便磕頭不止,望著跪拜的王黼,我便叫他免禮起身回話。這也是對他看清形勢後所做的正確決定的獎賞。恩威並施,胡大棒加甜蘿卜曆來都是非常好使的。
    隨後我便想著威遠節度使朱勔,正是那個大興花石綱,導致方臘起義的罪魁禍首,畢竟後期王黼跟他交往密切,便征求王黼道:王愛卿對於朱勔禍亂東南之地這事有何看法?這是他不能回避的話題,之前朱勔跟我匯報的情況是大部分上供的花石綱都讓王黼私底下貪汙了,而此時我想知道王黼對朱勔的看法。
    王黼猶豫片刻後便說道:啟奏皇上,朱勔父子其人乃流民出身,做事毫無底線和章法,多年來一直仰仗著聖恩,打著花石綱的旗號,為非作歹毒害江南諸路,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也,稱朱家是江南小朝廷。特別是朝廷下撥的購買花石綱專項資金都進了朱勔的私人腰包,而對下麵百姓曆來是強取豪奪,連運費都要百姓為其承擔。如此行徑,實在是為世人所不容也。
    王黼這麽說顯然也有私心,雖然都是事實,但是心中對朱勔告狀也是一直記恨在心,這可能也是一種報複心理在起作用。聽完王黼對朱勔的評價,我便微微點點頭,隨後便說道:朕已經責成皇城司在江南徹底調查朱勔父子,鑒於目前還沒有得到詳細奏報,加上身在杭州的太上皇有些事還需要朱勔父子協助,畢竟剛到江南,加上之前一直受太上皇恩寵,待父皇在杭州稍微習慣後,再結合皇城司具體奏報,朕再行處置之。
    此時王黼臉色已經好看多了,看來他心中的陰霾已經逐漸散去,便行禮高聲道:皇上聖明!我便道:王愛卿回去準備推薦子孫一人給朕。王黼再次跪拜謝恩,隨後便行禮而去。我見他遠去,便將文書遞給內侍官,叫其轉交專業管理皇家上金銀財寶的太府寺,去簽收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