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名將宗澤 權知府伊

字數:3594   加入書籤

A+A-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七月十二,在經過近半個月後,名將宗澤終於到達京師,在簡單的休息後便隨同開封府判官李鐵頭、推官狄付清、府院張固等人來到了垂拱殿待見,聽聞這個大宋帝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的到來,我也是興致衝衝的來到眾人所在的垂拱殿,隻見開封府衙眾人前麵站立一國字臉濃眉大眼的老者,見我到來,眾人便紛紛跪拜行禮。
    在他們起身站立後,隻見國字臉老者低頭俯身拱手行禮說道:啟稟皇上,下官權知開封府尹宗澤特前來謝恩。見他的身後便是我之前熟悉的開封府眾人,我也就放鬆了不少,但是麵對麵容嚴肅,看起來正直不阿的宗澤,我還是保持著些許皇帝的威嚴。我此時也便禮節性的說道:朕聽聞宗愛卿從政二十多年,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績卓著,“所至稱治”,贏得了各地百姓的信賴和愛戴。鑒於愛卿的卓越政績,經朝廷重臣推薦,特委任愛卿權知開封府尹之職,京師乃朝廷之顏麵,大宋帝國之威嚴所在,望重愛卿不辜負朕之重托,力求將京師打造成商業繁華、百姓安居的城市治理典範。
    同時京師作為朝廷要地,乃四戰之地,周邊皆無天然屏障,所以防務也就成了京師的重中之重,對於京師城牆及周邊縣,如何加強防務朕給予宗愛卿便宜行事之權,對於一切有礙於防務建設的宗愛卿可酌情自行處理,無需另外請示。另外朕已經重啟了汴河分段運輸法,到時汴河沿線整治好以後,東南的漕運船將大量進京,望爾等務必保證朝廷的航運、河道、糧草的安全。
    對於我的信任和托付,宗澤是萬分的感動,他屬於大器晚成的,三十三歲才來京師應省試,然後三十五歲才從副縣令做起,從而開啟了他的從政生涯,從大名府館陶縣、衢州龍遊、萊州膠水、晉州趙城、萊州掖縣五任知縣任上,確實為所轄的百姓做了很多實事,由於其正值的性格,加上當時朝廷黨爭的影響,從而雖然政績出眾,缺因為不善於交際,而沒有得到朝廷的提報和重用。而此時從七品縣令退休,越級提拔為從三品的權知開封府尹內心的激動和感動可想而知,如今我有委以重任,宗澤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宗澤隨即跪拜道:老臣謝皇上提攜之聖恩,下官將恪盡職守,以維護京師和平、穩定為己任,已強化京師防務為要務,老臣就是肝腦塗地也要報答聖上的恩情。
    在宗澤再次謝恩後,此時對他信任感也是直線上升,有了曆史的背書和現實的肯定,我也就不再隱瞞便說道:宗愛卿請起,朕將偌大的開封府交予愛卿,還有一點就是望愛卿帶領開封府衙眾人將京師打造成經商的模範城市,朕接下來要在全國範圍內大力發展商業,而在此之前,朕就需要京師做出表率,以榜樣的示範作用讓全國的其他府、州、監、軍來京師觀摩學習。為了讓愛卿更加詳細了解朝廷的經濟規劃和發展方向,特準予宗愛卿在內朝、外朝會議期間參與朝會,以便更加徹底知曉朝廷的方針大政,利於愛卿在開封府衙的事務。同時也讓開封府衙和朝廷保持高度步調的一致。
    麵對如此的榮耀,宗澤再次謝恩,我便看著他身後的李鐵頭、付清、張固等人,便不由自主的想起當時就任開封府伊時的場景,麵對舊人,我便打趣道:李愛卿、付愛卿、張愛卿爾等眾人最近可好!三人本來就是第一次進入這皇宮內廷,對周邊的一切都感覺十分的新奇和新鮮,而看到我高座於龍椅上,頓時感受又驚又喜,慶幸自己跟皇上曾經共過事,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如今確已經身居至高無上的帝王之位,自己此時想見一麵那都是莫大的恩寵。麵對我的家常式問候,他們頓時緊張的不行,隨即便都紛紛行禮回複道:下官勞煩皇上掛念,托皇上洪福,下官等一切都好。謝皇上!
    其實我也就擔心開封府的這些舊人,依仗著自己是從龍之臣,對於這個宗澤新來的領導不服氣或者有傲慢之情,從而影響了宗澤在開封府衙的權威,進行影響到整體府衙的運作。畢竟很多京師的官員對外任的官員還是帶有一定的天生地域性偏見。而為了讓宗澤更加全麵徹底的掌握開封府衙,我有意敲打下這些人,隨後便說道:甚好,宗澤有著豐富的基層治理經驗,而爾等對京師則是非常的熟悉,所以爾等要努力配合好宗愛卿。
    三人隨即明白了我的意思,便紛紛表態一定全力支持和配合宗澤的工作,一切視宗澤的政令為最高行事準則。宗澤此時心中也明白我的用意,之前由於我兼任開封府,和他們有一定的接觸,加上自己剛來這裏任職,對開封府衙的事務還不是很熟悉,這邊皇上又如此器重,自己要是報答皇恩,必定會急於在政務上有所表現,而要是沒有底下人的配合和支持,恐怕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也,皇上此舉是徹底為他打消了這個顧慮。讓他毫無顧慮的放開手腳去做。
    在為宗澤鋪好了從政之路以後,我也放心徹底將開封府交付於他,對於這個大宋帝國最大的城市,乃至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汴京,朝廷也是在探索大型城市管理經驗,而拿有著近一百五十萬人口的京師作為試點,其一把手的選擇就非常關鍵,也是摸索城市管理經驗的成敗之基石。而對於大宋帝國來說,目前是集合了全國的資源供養一個京師,不管是在經濟上、軍事上、政治上、文化上都是如此,而就嚴重忽視了全國其他地方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發展,導致全國地區和城市的發展極度的不平衡,這樣一旦京師收到嚴重的威脅或則遭遇不測,將沒有其他的戰略縱深和依托,所以為了防範於未來,必須將京師打造成一個綜合城市管理的樣板,讓全國其他城市的行政長官來參觀學習,以取京師的發展經驗,加上朝廷政策的傾斜,大力發展具有潛力的城市,為國力做一定的儲備和戰略布局。
    而導致靖康之難發生根本的原因其實不止是在軍事上的劣勢,是有其綜合方麵的原因,比如軍民的嚴重分化,一座有著近一百五十萬的城市,被數萬的金國攻破,這是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的事情,正是由於大宋帝國沒有做到軍民的充分融合,加上軍隊的戰鬥力底下,政治思想工作不到位等原因,雖然有著堅固的城牆,缺被金人找到弱點而破城,從而引發了大宋帝國曆史上最大的災難,而要是當時能充分的發動京師居民,齊心協力抗擊入侵者,守住京師那是綽綽有餘的,隻要京師一天不破,京師周邊及各路的勤王的軍隊陸續到達,那金人必然也會壓力倍增,加上其後勤也不可能讓他長期圍困京師,到時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
    另外就是汴河由於花石綱等阻礙,導致了連通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經濟中心的紐帶阻滯,從而影響了糧草等關鍵物質的輸送,影響到了人心的穩定性和戰略儲備,按之前分段運輸法的運輸量,從江南六路一年光糧食就可以運輸六百萬石左右到京師,那這樣的話,就會大大增強京師的防衛能力,畢竟後期是穩定的,那人心自然就能穩住,隻要穩住了人心,守城則是完全沒有問題。
    還有一個就是缺乏對百姓及部衙官兵的愛國教育,在金軍攻破京師外城之後,由於金人的後期勤已經到了嚴重不足的地步,從而命令開封府衙給其補充物質,而此時開封府衙組織大量的人力給金軍送去了大量的物資補給,從而更加助長了金軍的囂張氣焰。在金軍第二次圍困京師之時,雖然金人二路人馬同時都抵達了京師城下,但是真正的金軍確實不多,而大部分都是投降的軍隊,而他們此行的目的剛開始完全是出於自身物資的缺乏,加上對大宋富饒的渴望,所以也就是打劫一波就撤,哪裏知道大宋的軍隊如此不堪一擊,加上大宋京師居民就當地開封府衙如此的配合。所以後來胃口就越來越大,對於談判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最後導致了靖康之難的發生。
    所以京師城破到大宋帝國整個皇室被金軍俘虜,其前期是由於軍隊的戰力不堪,後期則是開封府衙的助紂為虐,在物資方麵大力配合金軍,所以才導致金軍原本打劫性質的軍事行動瞬間升級為滅國之戰,至此教訓那加強京師居民的防守意識和提高城牆的防務能力就是重點。而為了徹底將開封府衙打造成一個愛國忠君的鐵血團隊,其第一步就是關鍵的一把手人選問題,這就是我選擇宗澤的最大原因。
    在給予了宗澤充分信任及囑咐了李鐵頭等人之後,也算了對京師有了希望,至少做最壞的打算,哪怕真到了那一天,我也相信宗澤,也相信開封府衙,更相信京師的一百五十萬臣民能跟我一起守衛這繁華的大宋帝國首都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