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

字數:7514   加入書籤

A+A-


    對於朝廷而言,這一場官司真是突如其來,事先毫無預兆。
    畢竟這是民間發起的,而與去年不同,這一次目標就是朝廷。
    但是常年混跡於官場的老爺,哪個不是人精來的,他們很快也就反應過來。
    猛然發現這場官司一旦開始,那將是至關重要啊。
    因為這場官司幾乎集中了現在朝內所有的矛盾,同時還涉及到目前國家所麵臨的主要問題。
    關乎每個衙門的切身利益。
    於是有所勢力都紛紛參與其中。
    禦史台、大理寺、審刑院、刑部等官員,立刻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
    各司各部的官員向這些陪審官員,提出自己的訴求,或明示或暗示,總之,希望將這場官司引向對自己有利方向。
    比如三司的官員,就找到刑部、審刑院的官員,希望不但讓張斐敗訴,同時還要借機將張斐定下大罪,讓他不得翻身。
    這其實也是許多官員的訴求。
    鑒於張斐打這個官司的目的,是很有可能與王安石變法掛鉤的,這都是他們所反對的,最好的結果自然是一網打盡。
    當然,也有些官員,對於差役法是深惡痛絕,他們希望能夠公正處理,能夠借此官司,徹底改變這條惡法。
    如陳升之、呂公著就都是這般想的。
    隻要不在開封府,呂公著反而更偏向張斐。
    雖然他們也不爽張斐太過高調,但是兩害相比,顯然差役法更有害。
    這些陪審官員都希望能夠準備充分一些,於是建議一個月後再開審。
    可惜主審官司馬光與王安石,要求七日之後就開審,他們事先就知情,故此準備的是非常充分。
    當然,他們的理由就是,此桉涉及百姓,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拖下去對朝廷反而不利。
    在各部各司很快也選出代表來,大理寺自然是許遵,禦史台也是老大呂誨,審刑院則是派出齊恢,刑部是劉述。
    提點刑獄司倒是不在其列,畢竟這個部門是主管刑獄,如果是打桉,他們就肯定會參與。
    翰林院。
    司馬光將名單交給王安石,又道:“這與以前的會審大有不同,堂上是耳筆之人,而不是犯人,不知你打算如何審?”
    王安石看了眼,與自己猜得差不多,放下名單之後,瞧了瞧司馬光:“咱們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你有什麽想法,直說就是。”
    司馬光捋了捋胡須,“朝中局勢,你應該比我清楚,公平起見,何不就讓那些陪審官去與張三糾纏,咱們中立即可。”
    《天阿降臨》
    他們心裏都清楚,那些陪審管都是帶著目的和傾向的,如果不讓他們盡情發揮,審出來的結果,隻怕不會有人服氣。
    王安石明知如此,但還是忍不住揶揄道:“上回輸怕了?”
    “?”
    今日便是開審之日。
    清晨時分。
    張斐身著白色睡衣,坐在銅鏡麵前,閉目養神。
    其身後一位美婦正在細心為他梳理著頭發,這位美婦正是高文茵。
    她可是穿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可見她隻是趕過來幫張斐打理。
    但也不得不說,這些天,她真的是盡心盡力的服侍著張斐的飲食起居,除睡覺之外,其餘的她真的做到了無微不至,無可挑剔。
    至於睡覺麽。
    其實也算是幫著張斐養精蓄銳,不至於讓張斐過多勞累。
    高文茵一邊幫張斐梳著頭,一邊又偷偷瞄著銅鏡中的張斐,幾度啟唇,但到底還是忍住了。
    “夫人想說什麽?”張斐突然開口道。
    還將高文茵嚇得一跳,手中梳子都險些沒拿穩,明明是閉著眼的?又往銅鏡裏麵看去,隻見張斐已經睜開眼來,正笑吟吟地看著她。
    她神色一慌,囁嚅道:“夫夫君此去,可可否有危險?”
    這個女人倒也不笨,明明是想問成敗,但卻故作關心我。張斐笑道:“危險總是有的,上得堂,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
    高文茵聽罷,眼中更是充滿著擔憂。
    張斐本想勸她放心,可見這氣氛像極了偶像劇裏麵的生死離別,於是順應氣氛道:“我正好也有件事想請求夫人答應我。”
    高文茵忙道:“夫君請說,若文茵能夠做到的,文茵一定答應夫君。”
    張斐強忍著笑意,背著台詞道:“不管此去勝敗如何,我希望夫人不要再有尋死的念頭。”
    “啊?”
    高文茵不曾想張斐竟然提出這麽一個請求。
    張斐道:“為了這場官司,許多人都為此承擔著風險,並且是耗盡精力,隻求能夠保全你們的性命,為你們洗脫冤屈。
    倘若夫人還要一心尋死,我覺得這對於很多人而言,都不公平,也會使得大家感到挫敗,令這場官司變得毫無意義。”
    高文茵蹙了蹙眉頭,那雙杏目漸漸泛起淚光來,過得片刻,她輕輕點頭道:“好,我我答應夫君,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再尋死。”
    還是偶像劇靠譜啊!張斐點點頭,“這就對了。”
    高文茵默默幫張斐梳了起來。
    “夫君,梳好了,該穿衣服了。”
    將發髻梳理好後,高文茵又輕聲喊道。
    “取我戰袍來。”
    張斐又站起身來。
    “哦。”
    高文茵趕忙從衣櫃裏麵拿出一間青綠色的長袍。
    “不是這件。”張斐指向那邊衣櫃,“是掛在裏麵那些新得。”
    “哦。”
    高文茵又急忙忙去到那長長的衣櫃前,衣櫃打開來,不禁一愣,“這這怎麽全都是一樣的呀。”
    隻見裏麵掛著一排青綠色的長袍,約莫七八件。
    張斐道:“不一樣!那些是新得,你隨便取一件便是。”
    “啊哦,好的!”
    高文茵取下那件新得來,來到張斐身邊,小心翼翼地問道:“夫君每次打官司,都是穿新得嗎?”
    張斐點點頭,“雖然它們長得都一樣,但是我希望每件都有屬於它的故事。”
    高文茵木訥地點點頭。
    隻能說,這耳筆之人是真有錢啊。
    在高文茵貼心的服侍下,很快,便幫著張斐打理一絲不苟。
    “怎麽樣?”
    張斐轉過身來,向高文茵問道。
    高文茵也是那種很樸素的女人,就張斐這一套,比她那天站在白礬樓還要妖豔,點點頭,心口不一道:“很很好看。”
    “哦,還差一點。”
    張斐又去到衣櫃那邊,從裏麵取出一個非常精致的小木盒來,打開木盒,但見裏麵放著十餘根嶄新的短筆。
    雖然是一模一樣,但是張斐還是挑選了一番,“就你了。”
    取來一支,插在帽簷上。
    高文茵卻覺得更怪了。
    一番打理後,“夫婦”二人來到廳堂。
    許止倩早就在此等候,她是激動的一晚上都沒有睡好。
    她可是第一回上堂,雖然隻是輔助張斐,但對她而言,也算是美夢成真。
    今日她也是男兒裝扮,而且比較複古,是一襲紅邊黑袍,盡顯那高挑玲瓏的身段,發髻上木簪也改為紅綢。烏發梳得一絲不苟,那張白皙、精致的瓜子臉,展露無遺,顯得英氣勃勃。
    “你怎又是這身裝扮?”
    許止倩看著張斐那花哨的裝扮,不免微微翻了下白眼。
    我一個女孩子都穿得這麽莊重,你一個男人卻穿得這麽妖豔。
    “你懂什麽?”
    張斐道:“這叫做引領時尚,你等著看好了,用不了多久,天下耳筆之人都會學我,而在數百年之後,當人們看到這身裝扮,還都會懷念著我。”
    數百年之後?許止倩不屑地撇了下嘴。
    信你個鬼。
    “不信就算了!”
    張斐頭往門口一揚,“走吧!”
    大門一打開,但見門外是烏泱泱的一片。
    “哇靠!什麽情況!”
    張斐火速彈了回來,驚恐道:“我們是被圍攻了嗎?”
    許止倩好氣又好笑道:“他們是來幫你助威的,圍攻?這可是京城,你在想什麽。”
    “助威?”
    張斐一時還未反應過來。
    許止倩點點頭,道:“這場官司關乎著天下百姓。”
    張斐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整理一下,又向高文茵問道:“夫人,還有哪裏需要整理的嗎?”
    高文茵認真打量片刻,搖搖頭道:“很好。”
    張斐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
    他這一身太耀眼了,老遠都能夠看見,往門口一站,絕對是全場焦點。
    “張三!”
    “張三!”
    門前百姓,個個都是振臂歡呼,發出震耳欲聾的叫喊聲。
    定眼一看,就連馬天豪、陳懋遷等人也都在其中。
    張斐也打了不少官司,但也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
    還記得幫李四打官司時,甚至都有不少百姓幸災樂禍,唱反調的。
    可見百姓有多麽痛恨這差役法。
    高利貸說白了,你可以不借。
    世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你無法拒絕。
    然而,這回幾乎所有的非特權人士,都自發來為張斐打氣助威。
    他們這回是真的渴望,張斐能夠再造神奇。
    每一聲都是發自內心,夾帶著期待。
    張斐也是深受感染,不由自主地拉起邊上那光滑細膩,柔弱無骨的手。
    “你作甚?”
    許止倩閃電般地縮回手來。
    張斐一驚,偏頭看去,鬱悶道:“我說許娘子,你幹嘛老是站在我夫人的位置上。起開!起開!”
    “待會再找你算賬。”許止倩瞪他一眼,閃到一旁。
    張斐偏頭往後看去。
    高文茵紅著臉,走上前來。
    張斐拉著她的手,朝著前麵的百姓招招手,露出自信的微笑。
    百姓們更是激動了,又是一陣更大的聲浪。
    “耳筆張三!”
    “耳筆張三!”
    !
    張斐臉一拉,尷尬地放下手來,你們你們是成心的吧?
    上得馬車,百姓們自覺地讓出一條道來。
    隻見道路兩旁站滿著人,馬車所過之處,皆是一陣助威聲,給張斐的感覺,仿佛這馬車就沒動過。
    “許娘子,你怎麽在冒汗?”
    張斐回過頭來,突然發現坐在對麵的許止倩,額頭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沒沒有!”許止倩不安地用絲帕擦著汗。
    張斐道:“你要不舒服,就趕緊說,待會到堂上,我可沒法時時刻刻照顧你。”
    “我沒事。我隻是!”
    “隻是甚麽?”
    “隻是看到他們這麽期待,我我怕會令他們失望。”許止倩訕訕言道。
    張斐笑道:“你別想多了,我們可不是他們的救世主,決定權可不在我們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