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臉麵問題
字數:7684 加入書籤
當懷慶開口詢問亞聖殿異象原因時,趙守便直接回複道:“一點小變故而已,長公主無需為此而掛懷。
隻是畢竟事關亞聖殿,所以我已經立言書院眾人三緘其口,並暫時封閉了亞聖殿。”
書院內部的事,即使是元景帝親自來了,都不好追問,懷慶自然更是如此。
然而,趙守話鋒一轉,又透露了一個消息:“明暉才華橫溢,經我與幾位教習商議後決定,讓明暉加入書院擔任教習。
他是公主府客卿,未曾提前與長公主商議,還請長公主見諒。”
懷慶此時心中是十分震驚的,她雖然預想到,書院既然不想讓亞聖殿之事暴露,可能會讓李皓加入書院。
但在她的設想中,也隻會是以讀書的名義成為學子,沒想到竟是成為了教習。
不過轉念一想,這對於她自己而言,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名義上,李皓依舊是公主府客卿,能夠成為加深自己與書院關係的橋梁。
“這是好事,李先生能有如此機緣,本宮為李先生高興還來不及。”懷慶笑著答應過後,便向李皓說道:“先生剛入書院,想必諸事頗多,那今日不妨就先暫留書院,過些時日再返回京城。
至於京城的事情,先生也不必擔心,本宮都會替先生照顧周全。”
李皓自是明白,懷慶口中說的照顧周全是何意,回複道:“那便多謝長公主。”
既然亞聖殿之事已塵埃落定,懷慶便不打算再在雲鹿書院逗留,於是提出告辭。
李皓親自陪她走到書院門口,懷慶心胸豁達,一路上倒也並未試圖從李皓那裏探聽任何細節。
隻是叮囑李皓,回到京城之後,務必去一趟公主府做客。
李皓自然是從善如流,應承在回到京城後的第一時間,一定會前往拜見。
目送著公主的車駕漸漸遠去,李皓轉身返回禦書閣。
隻見趙守院長依舊等候在這裏,張慎、李慕白和楊恭三位也已悉數到齊,他們圍坐在一起,正低聲議論著什麽。
直到李皓走進屋內,他們才停止討論,齊刷刷地看向李皓。
趙守院長微微一笑,和藹地說道:“明暉啊,你既然已經成為了書院的教習,那後續自然就有授課的任務。
書院除了儒學經典、詩詞、策論之外,還設有經義和治世兩齋。
我知道你精通詩詞,所以和張慎幾人商量,就想讓你來負責這門課。
當然,你才剛入儒學一係,對很多東西都還需要熟悉,所以不必著急,慢慢來就是。”
李皓能明白趙守的好意,畢竟外表看李皓的年紀,著實是有些年輕,對於經史子集的研究,恐怕是真拿不出手,所以就把詩詞給拿了出來。
反正雲鹿書院的學子在詩詞上素來表現欠佳,再差也不會比現在差更多了。
對於這個任課安排,李皓倒也沒有太多意見,反正書院也不會是李皓的重心,能少忙點也好。
不過這種被小看了的情況,卻需要盡快扭轉一下,隻有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才能讓趙守幾人更重視自己,從而慢慢加重自己的話語權。
這方麵,李皓心思微微一動,便想到了辦法。
如今書院教習本就是以張慎、李慕白和楊恭三人為首,若能在他們各自擅長的領域將其擊敗,那這事兒便算是圓滿達成了。
而且三人都是性情坦蕩之人,也不會真因為這事就跟自己翻臉,可謂是一本萬利。
但這事倒也不急,如今李皓最先要做的,應當是穩固下自身剛剛突破的儒學境界,把該掌握的術法給學會。
省的自己頂著個四品君子境的名頭,卻連言出法隨都施展不出來,那說出去都嫌丟人,而且也不方便。
就像剛剛,李皓竟然還需要自己走回來,中間找不到路,還找了路過的一名學子詢問。
好在趙守心思細膩,早已為此做好了安排,特地囑咐張慎這幾日多與李皓親近,教一教李皓。
張慎一聽,心裏那叫一個樂意,立馬就滿口答應了。
他心裏的小算盤可是打得啪啪響,一直想跟李皓搞好關係,好換些佳作詩篇。
可這事兒卻讓李慕白和楊恭心裏不痛快了,他們二人也不甘示弱,主動開口說要多多幫忙教導李皓,惹得張慎直翻白眼。
李皓的住所安頓好後,這三人就像約好了似的,經常一同前來。
不是張慎不想一個人,而是其餘兩人根本就不給他這個獨處的機會。
不過這對李皓倒是好事,三個人互不相讓的教授,也加快了李皓的學習速度。
儒家九品開竅境,著重錘煉記憶力與學習能力,尚未涉足具體戰鬥術法的奧秘。
待至八品修身境,儒家術法方顯神威,能短暫撼動敵人心誌,令其陷入迷茫或混亂之中。
及至七品仁者境,便已初窺言出法隨之門徑,能在一定範圍內,隨意對目標施加諸如定身、減速等種種狀態。
李皓精神力本就異常強大,這三個境界的術法,他幾乎是聞之即悟,學之即會。
直到六品儒生境,能夠學習其他體係的絕學,並將其付諸筆端,載入書籍之中。
臨敵時,可以取出這些絕學使用,形成強大的攻擊或防禦手段。
這一本事則需要李皓深入了解到其他體係,再加上張慎、李慕白三人也是二道販子,所以費了一番功夫。
五品德行境,儒家強者便能以言行規範人之舉止,用語言操縱對方,甚至扭曲規則,於戰鬥中形成強大控製之效,使敵人陷入混亂,束手無策。
儒家問心術,便是此境界強者之獨門秘技,李皓亦是率先習得此法,至於其他高深術法,尚需他日後慢慢揣摩研習。
四品君子境,能凝練浩然正氣,百邪不侵,言出法隨,任意施為。
且以浩然正氣承受反噬,法術施加於何方,何方便需代替承受反噬之效。
此等術法,既可攻又可守,威力無窮。
至此境界,儒家強者之戰鬥力方顯淋漓盡致,亦是李皓當前所能學習之最高階術法。
張慎三人對於李皓的學習進度,那是一百個佩服,快的簡直超出了他們的想象,甚至因為李皓精神力的強大。
使得李皓在使用術法的時候,威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他們,這可大大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心裏難免有些不是滋味。
甚至就連趙守在親自過來看了一會後,也是選擇了沉默的離開,心中暗自感歎:人比人,氣死人。
雖然他們麵上是沒有怎麽表現,可在心裏卻是著急的想證明一下自己,正所謂不爭饅頭爭口氣,不能被李皓這麽個後生超越了。
那在術法上不好比,便把目標定在了學問上,儒學根基畢竟還是學問。
於是張慎就在授兵法課的時候,特意邀請李皓一同前往,打算好好展露一番自己的學識,以此來挽回一些顏麵。
李皓對此也是欣然應允,畢竟人家都已經主動給了他一個展示的機會,他又何必刻意推辭呢?隻能算這家夥倒黴,正被撞在了槍口上。
張慎授課時,講堂內座無虛席,楊恭和李慕白也特地前來旁聽,似乎都想看看張慎如何在這學問上找回場子。
李皓也沒有直接搶風頭,而是坐在台下,一副聚精會神聽著的樣子,偶爾點頭讚同,偶爾蹙眉沉思。
不過隻要仔細觀察的話,就能發現李皓的注意力,其實已經從張慎身上移開,轉移到了第一排的一位學子身上。
剛剛張慎在授課之前,特意給李皓介紹了幾位自己門下的得意弟子,這便是其中一位名為許新年,正是許七安的堂弟。
在中,這位可是事業愛情雙豐收,一路平步青雲,並娶了當朝首輔王貞文之女,樣貌與才華都為京城女眷之首的王思慕為妻。
其實在來到京城以後,除了去找過金蓮以外,李皓還去看過許七安。
不過隻是在暗中看了幾眼,此時的他還沒有被穿越,身上氣運也沒有爆發,至少李皓是沒有發現他有撿過銀子。
至於許家其他人的情況,當時許新年並未回家,李皓沒有見到人。
其餘人倒都還算是符合描寫,大妹子好看,小妹子能吃,嬸嬸風韻猶存。
那時,李皓心中便萌生了一個念頭:倘若自己能在暗中出手,將稅銀案悄然化解,打亂原有的命運軌跡,那麽穿越之事是否就不會再發生?屆時,監正是否會選擇全力支持自己呢?
然而,這一切都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現在提及還為時過早。
而且,若要如此行事,李皓首先要麵對的,並非監正,而是許七安那位術士二品的親爹,李皓得先確保,自己要有自保之力。
正在李皓腦中生出無限遐想之時,突然就聽到了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立馬就晃過神來。
原來是張慎已經講完了課,正在詢問李皓,自己講的如何。
“謹言兄學識淵博,講解深入淺出,讓我受益匪淺!”聽到李皓的誇獎,張慎臉上的笑容都溢不住了。
直到李皓說出了後麵的話:“不過我對兵法其實也一直頗有興趣,也有一些個人淺見,不知可否與謹言兄探討一二?”
自從李皓一躍在亞聖殿進入四品君子境後,張慎幾人就重新給李皓論了字,大家平輩相稱,謹言正是張慎的字。
張慎此時還沒把李皓說的太當一回事,張口便是雙方探討。
直到李皓講出兵家四勢,即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張慎的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製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李皓的聲音清晰而堅定,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千年的智慧與戰火。
這是中國幾千年戰爭史的總結,從宏觀的戰略布局到微觀的戰術運用,從天時地利的把握到軍事軍備的籌備,無一不包,無一不精。
在這個連《孫子兵法》都未曾聞名的世界裏,李皓的這番言論無疑是一種降維打擊,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
講堂上的一眾學生,以及楊恭、李慕白二人,都聽得目瞪口呆,連呼吸都仿佛忘記了。
張慎更是聽得如癡如醉,直到李皓講完,他整個人都還處於一種懵懂的狀態,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深深震撼。
最後因為太過震撼,這堂課是在一片沉寂中結束。
良久之後,張慎才一臉憋屈來到李皓麵前訴苦:“明暉誤我,早知你有如此學問,我又何必要班門弄斧。”
李皓聞言笑道:“你又沒有事先問我,難不成讓我主動來找你炫耀,那我成了什麽人?”
張慎聽了這話,心中更是鬱悶。這次自己可是丟臉丟大了,他肯定要想辦法找補回來。
畢竟,在這人世間,患寡而患不均,是人之常情。
於是,他眼珠一轉,主動問道:“那你的棋藝、策略如何,和兵法一道相比,可有什麽獨到之處?”
李皓一聽,立馬就捕捉到了張慎的想法,心中暗笑:這家夥,蔫壞蔫壞的,不過正合我意。
便故作謙遜地答道:“都還可以吧,上次去到司天監和監正下棋,算是平分伯仲,策略方麵嘛,也還算有些心得。
張慎一聽,心裏便有了底。
立馬便跟李皓商量了起來,如何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讓李皓打敗李慕白和楊恭,甚至張慎這回還想把趙守這個院長,也給拉下水。
有了張慎的配合,雖然李慕白和楊恭已經有所防備,擔心自己也跟著一起陰溝裏翻船,可依舊是沒有逃掉。
先是李慕白,他的棋藝既輸給了魏淵一次之後,又在書院當眾被李皓給擊敗了一次。
而後李慕白在輸了之後,就也加入了進來,陪著一起圍堵楊恭。
這一次比拚的是策論和武藝,楊恭也是書院難得的習武之人,然而不出意外,楊恭依舊輸的很慘。
隻有趙守這個院長逃過一劫,沒辦法,他的境界最高,言出法隨之下,堵不住人,誰也沒有辦法。
經此一事,李皓在書院之中徹底揚名,做到了家喻戶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