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瞬破五境(祝大家新年快樂)

字數:7541   加入書籤

A+A-




    李皓點評道:“學的文武藝,報與帝王家,如此事功之心難免有失讀書真意,可惜可惜。”

    雖然李皓的話中本意,是在為程晦可惜,但卻是正中了張慎三人的下懷。

    畢竟雲鹿書院出身的,哪個不對程晦抱有些許敵意,即便心中真的渴望功名利祿,也定要擺出幾分文人風骨的。

    張慎性格直率,一聽李皓之言,立刻附和道:“公子所言極是!我輩文人風骨,豈能被功名利祿所束縛?程晦此人,不過是……”

    人家不管怎麽說,都是亞聖一流人物,對於這樣的人,都該要給予一定的尊重。

    因此眼見張慎要說什麽過激言語,李慕白趕緊打斷道:“謹言,莫要越說越過分了。

    說罷,他轉頭看向李皓,問道:“那不知李公子認為,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麽?”

    李皓刻意沉思片刻,才說道:“我心中確有所想,這裏可有筆墨?”

    此處自然是有筆墨的,曆代書院之人都想要突破這層石碑的封印,隻可惜往這上麵寫了不知多少,但卻是迄今為止,從沒能真正留下來。

    那些文字都如同流水般逝去,被石碑無情地磨除,不留一絲痕跡。

    張慎懷著一絲期待,也想看一看李皓能寫出什麽,直接移步幫李皓把筆墨取來,遞到了麵前。

    李皓伸手接過,隨後便在空白的那一麵,筆走龍蛇的寫下了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轟隆!這四句話仿佛一道驚雷,在李慕白、張慎、楊恭三人的腦海中炸響,劈開了他們混沌的靈識,掙脫了靈魂的枷鎖。

    他們被這句話中蘊含的氣魄、風骨、誌向所深深震撼,渾身雞皮疙瘩豎起,胸腔裏的熱血沸騰如潮,仿佛要衝破胸膛。

    楊恭顫抖著嘴唇說道:“這才是一個讀書人,真正該做的事,醍醐灌頂,醍醐灌頂啊....”

    楊恭顫抖著嘴唇,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這才是一個讀書人真正該做的事!醍醐灌頂,醍醐灌頂啊……”

    他的話音剛落,那程晦題字的一側,突然發出了崩裂的聲響。

    一道貫穿上下的巨大裂縫赫然出現,然而神奇的是,這道裂縫卻並未影響到李皓剛剛題寫的另一麵文字,仿佛那四句話有著某種神奇的力量,守護著它們不被破壞。

    與此同時,亞聖雕塑中衝起一股清氣,如同龍騰九天,綻破山頂白雲,數十裏外皆可見此異象。

    並引得亞聖殿都震顫了起來,穹頂“簌簌”掉灰,燭台傾倒,一片混亂。

    而且殿中異象還不止於此,這股清氣在接觸到李皓的瞬間,仿佛與李皓產生了某種奇妙的共鳴。

    李皓感受到一股氣息入體,頓時身上氣息大盛,宛如一輪明日冉冉升起,照亮了整個亞聖殿。

    楊恭、張慎、李慕白三人被這股氣息所吸引,目光緊緊鎖定在李皓身上。

    在他們的注視下,隻花了五息時間,李皓竟然不僅入了儒道,還一連破境,從原本的普通人一躍達到了四品君子境,把楊恭三人都看呆了。

    也同樣把李皓自己給弄愣了,沒想到自己最先提升的體係,竟然會是儒家體係。

    要知道裏麵,許七安同樣寫下了這橫渠四句,可卻是沒有這樣的表現。

    不過轉念一想,就許七安那個連詩都背不全的儲備,沒有反應才是正常。

    而自己可不同,幾世積累下來的底蘊尚在,缺的隻是儒家氣運的認可罷了。

    九品開竅,隻需將聖人經典熟記於心,融會貫通,增強記憶力,提升學習能力,達到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境界。

    八品修身,重在錘煉文膽,堅韌不拔;七品仁者,體悟仁義之道,堅守本心不移;六品儒生,以“學習”為核心,海納百川,兼容並包,能習得各體係絕學,並運筆如神,付諸實踐。

    五品德行,能規範人之行為舉止,以言語操控對方,以“君子六德”為準則要求他人,實現“言出法隨”,扭曲相應規則於無形。

    而四品君子,則開始凝練浩然正氣,達至百邪不侵之境界。

    這些前麵的境界,李皓本就已具備,唯獨這浩然之氣,尚需磨練。

    不過,以李皓對天命的明確認知,隻需花些時間來修煉,升至三品應當並非難事。

    至於再往上,李皓就得要想到辦法,如何把王朝氣運,更換成人道氣運。

    禦書閣中,趙守此時正和懷慶在一起,忽地,他猛然轉身,仿佛感應到了某種異樣的氣息,凝視向了亞聖殿方向。

    懷慶心中滿是疑惑,不由自主地順著趙守的視線望去,隻見晴空萬裏,一片澄澈,並無異樣。

    然而,就在下一刻,一道清晰可見的清氣衝天而起,如同龍騰九天,貫穿雲霄,那浮在清雲山上的厚重白雲,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轟然崩散。

    趙守什麽話都沒有說便率先消失,懷慶見狀也是毫不猶豫便跟了上去。

    隻不過她可沒有儒家這言出法隨的手段,隻能是提起裙擺,用腳跑的方式。

    趙守瞬間出現在了亞聖殿中,目光如電,迅速掃過大殿內的每一個人。

    楊恭等人都是他的熟人,因此他的目光隻在李皓身上停留了數息,隨後便聚焦在了那裂開的亞聖碑文上。

    院長的瞳孔中,仿佛有狂濤駭浪在翻湧,他迅速知道了那股衝天清氣的緣由。

    原來是鎮壓亞聖殿的碑文崩裂,雲鹿書院內蘊的浩然之氣掙脫了束縛,充盈自溢,才造成了剛才的壯觀景象。

    但問題是,亞聖的碑文怎麽可能無緣無故地崩裂呢?

    趙院長的目光很快被碑文上麵的內容吸引,他凝視著碑文上的內容,感覺整個世界都在逐漸淡化、消失。

    唯有這四句話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瞳孔裏,烙印在他的心裏,成為了此刻世界的唯一。

    他剛想開口詢問這字是誰寫的,但心念一轉,便已明了。

    畢竟,楊恭、張慎、李慕白都是書院的老人,趙守對他們了如指掌,這字顯然不可能是他們寫的。

    那麽,答案就隻有一個了,那就這個對於他來說很陌生的年輕人。

    “這位是……”趙守的目光落在李皓身上,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探究和好奇。

    張慎回道:“院長,這位便是隨長公主前來,寫下大鵬一日同風起和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李明暉,這碑文便是明暉所寫。

    另外他剛剛入了四品君子境,可之前並未入雲鹿書院。”

    趙守聞言,沉默了片刻,方才緩緩開口:“亞聖刻刀既已認可,那是不是書院弟子,就已經不再重要了。

    咱們先出去吧,不要在這裏久留。”

    隨即便開口道:“自今日起,亞聖殿不允許任何學子、外人進入,我們應該在明倫堂。”

    作為三品立命境的強者,趙守在雲鹿書院這個主場,其言出法隨的威能,即便是在整個大奉,也無人能破,除了那位看破天機的監正。

    而那位監正,似乎也沒有必要來破,因為他在這股清氣擢升的同時,就已經把目光投射了過來。

    五人再次出現,就已經是落入到了明倫堂內。

    不過這一回再次見識到了此等手段,李皓心裏卻是平靜多了,因為儒家五品便能使出言出法隨。

    李皓隻需要花些時間,來補上這一課,就也可以像趙守這樣。

    雲鹿書院破封之事,實乃儒家一係之大喜,意味著儒家終於擺脫了長久以來的桎梏,迎來了更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然而,這對於一直刻意限製書院發展的皇室而言,卻未必是什麽好消息。

    而李皓又是跟著懷慶一起來的,因此趙守第一時間關心的,便是李皓的態度。

    “老夫年長幾歲,便稱呼你為明暉吧,就這碑文四句,已讓老夫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感,當以師禮相待。”

    說罷,他鄭重其事地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向李皓行了一禮。

    楊恭等三人見狀,也一同跟著向李皓行禮。

    李皓趕忙側身躲避,連聲說道:“小子不敢,院長謬讚了,晚輩隻是偶然得此靈感,寫下那幾句碑文,萬不敢以此自居,怎敢當此大禮。”

    趙守微笑著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堅定:“明暉不必過謙,碑文之深意,我等皆已領會。

    儒家學問,講究的是心傳口授,悟道為先,你雖年少,但已有此悟性,當為我輩之楷模。

    我等行禮,非是因你年紀或地位,而是因你之道,因你之文。”

    李皓聽後這才受了半禮,然後趙守便是問道:“剛聽長公主所言,明暉才學都是自學而來,不知可否願意進入書院,成為書院教習。”

    書院本身就是李皓計劃中的重要一環,當學生弟子,李皓還有些不願意,可現在既然是教習了,那自然沒有推脫之理。

    不過懷慶那裏,這關係也不能就這麽斷了,說不準以後還能有用。

    所以不能立馬答應,該有的辭讓程序,總還是要走的:“院長抬愛,晚輩自然願意,隻是擔心晚輩才疏學淺,無法擔當此任。

    而且我已答應成為長公主客卿,不知這身份是否有些衝突。”

    趙守笑道:“無妨,明暉你既能入四品君子境,縱使有儒家氣運相助,想必自身才學也肯定是極為牢靠的。

    至於長公主那,不知明暉與她是如何厘定關係的,聽說是明暉你在司天監自薦?”

    李皓一聽就明白趙守的顧忌,回道:“確實如此,讀書人自當以天下太平為己念,長公主相比其他諸位皇子、皇女,心中總是有一股信念存身的。”

    這話趙守也是同意的,否則他也不會允許懷慶來雲鹿書院求學。

    而且李皓話中,也把意思說的很明白,天下太平才是最終目的,並非是效忠長公主。

    有這句話,再加上之前李皓寫的橫渠四句,趙守是願意相信的。

    “如此甚好,為國為民,雲鹿書院都不能逃避朝堂之爭,該爭就得要爭。

    不過今日之事,還是暫時不要泄露的好,我會為諸位立言。”

    趙守在說話時,目光主要聚焦在李皓身上,因為在場的其他人都是自家人,他唯獨需要顧慮李皓這個新來者的想法。

    見李皓並未提出異議,趙守便輕聲說道:“君子緘默。”

    刹那間,李皓隻覺一股力量悄然降臨於身,但凡他想要開口談及亞聖殿之事,嘴巴卻仿佛被無形之力封住,無法張開。

    眾人都達成了共識,李皓也正式成為了書院中的一員,場上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愉快。

    尤其是張慎幾人,以後都是自己人了,再要詩的話,豈不是更方便。

    就在這時,懷慶終於抵達了亞聖殿外,然而,迎接她的卻是一道無形的禁製,將她攔在了門外。

    不過懷慶並沒有急躁,她靜靜地站在學宮外的台階下,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著什麽。

    等了一會兒,見始終無人出來,便轉身往書院之外走去。

    在書院外,她找到了跟隨而來的扈從,低聲吩咐道:“雲鹿書院清氣衝天,亞聖殿被封禁,將此事稟告給魏公,讓他盯緊書院,查明此事。”

    她的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懷慶雖然與書院交好,但這是建立在沒有其他利益糾葛的情況下。

    在書院和魏淵兩個裏麵,她還是更願意相信魏淵多些。

    吩咐完扈從後,她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站在原地,凝視著書院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片刻之後,懷慶似乎做出了決定,轉身返回了禦書閣。

    其實,在懷慶的心裏,對於這件事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猜測。

    書院一向平靜無事,可自己一帶李皓過來,就出現了這樣的變故。

    這要是和李皓沒有關係,那未免也太巧了。

    沒讓她等多長時間,趙守便和李皓一起,出現在了禦書閣中。

    亞聖殿這麽大的動靜,不可能瞞得過人,與其讓李皓來解釋,還不如趙守直接就堵住懷慶的問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