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埋個‘種子’

字數:6788   加入書籤

A+A-


    文聘,身為‘破虜營’中,除了黃禦之外的‘統領第一人’。
    即使高傲的黃忠在他的麵前,也不敢放肆。
    這份尊重,不是別人給的,而是他自己,通過一次次的大戰,賺來的。
    雖然文聘沒有李儒等謀士的料敵機先,但是,他卻具備‘上將之姿’。
    對戰爭那與生俱來的靈敏,讓他在大戰之中,能夠如魚得水。
    接到黃禦的軍令之後,文聘毫不猶豫,立即點齊人馬,率領大軍,風馳電掣地趕往安豐縣。
    兵貴神速!
    早一分到達安豐縣,便能早一分的搶奪先機。
    一路之上,所有路過的城池,聽到‘破虜營’大軍到來的消息之後,紛紛望風而降。
    文聘見此,一邊派人將消息回稟給黃禦,一邊繼續行軍。
    身為一名‘上將’,要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要具有另一個優秀的品質——專注。
    無論沿途之上,有多麽大的利益,皆要做到視而不見。
    完成任務,方為正道,其他的,都是浮雲!
    功夫不負有心人!
    三天之後,文聘的大軍趕到了安豐縣城下。
    負責打探消息的斥候‘丁小六’,來到文聘軍中,向其稟告道:“文將軍,城中的廬江軍,已經集合。至於具體何時出發,打探不到。城外,大軍湧動,好似來自吳郡的孫策軍。”
    文聘麵容嚴肅的回道:“嗯,我知道了。再去打探!有任何風吹草動,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回稟給我。”
    ‘丁小六’:“遵命!”
    ......
    安豐縣外,孫策軍大營。
    孫策大刀闊斧的坐在主座之上。
    在其聽到麾下的斥候的稟告之後,他的那張英俊的臉龐上,也布滿了憂愁的陰雲。
    “江夏軍來了。而且,還是其中的精銳,‘破虜營’。”
    拿下安豐縣這事,可就不太好辦了。
    畢竟,孫策的主力軍隊,還在江東。這一次,以搶奪地盤為主,孫策軍輕兵簡行,隻帶領了區區的三千兵馬。
    若對方和他同時進城,孫策不懼;若對方和他在城外作戰,孫策依然不懼;可是,若對方搶先一步,進入城池,孫策就不得不懼了。
    像‘破虜營’這種精銳,據城而守。而且,數量還比孫策多。
    這讓孫策如何拿下安豐縣?
    孫策是‘霸王’,但非神人,不會‘撒豆成兵’之術。
    兵力不足的缺陷,足以讓他陷入兩難之境。
    ......
    在雙方斥候的密切注視之下,子時剛過,安豐縣的城門便緩緩打開。
    一支軍隊趁著夜色,悄然出城。朝著舒縣的方向,飛奔而去。
    這支人馬,自然是安豐縣內的廬江軍了。
    文聘和孫策幾乎是同時得到消息,同時做出了決斷——等!
    廬江軍,不值一提。在他們的身上耽誤時間,浪費兵力,絕對是舍本逐末之舉。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廬江軍離去,兩人立即下令道:“大軍進城!”
    文聘這一邊,一切順當。
    然而,就在孫策的大軍將要進城之時,忽然之間,他們的周圍湧出了一支人馬,大約一千餘人,手持弓弩,朝著孫策軍奮力射擊。
    眨眼之間,便有數百人受傷。
    這是文聘提前安排的伏兵,就是為了狙擊孫策軍,讓他們減緩進城的速度。
    孫策見後,大怒之。
    大吼一聲:“好膽!竟敢傷我士卒,阻我進城?”
    話罷,便對著一旁吩咐道:“公瑾,你率領大軍進城。我親自率領一支人馬,殺散這支伏兵。”
    周瑜聽後,麵帶憂愁之色。道:“伯符,既然對方在此安排了伏兵。那就證明,他們是有備而來的。
    現在,局勢尚未清楚,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請你務必小心!
    安豐縣,我們不要也罷,你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孫策聽清楚了沒有。隻見他‘嗯’了一聲之後,便率領五百人馬,朝著遠方奔去。
    五百對一千,就是這麽自信!
    伏擊孫策軍的人馬見孫策殺來之後,立即按照計劃進行——起身,朝著遠處奔去。
    當孫策等人殺到之時,他們早已經撤離很遠了。
    就在孫策準備回軍,與周瑜兵合一處,拿下安豐縣之時。突然之間,瞥到遠處有一支火把。火把之下,隱約寫著一排小字。
    孫策的好奇心,瞬間被調動了起來。對著親兵說道:“走,去看看,寫的什麽?”
    幾息之後,眾人到了火把跟前。
    隻見火把之下,寫著一排大字:“我願意將古錠寶刀奉上,請孫將軍退兵!放棄安豐縣!”
    孫策見後,大吃一驚,愣在了原地。
    古錠寶刀,孫堅的佩刀。它對江東的意義,非比尋常。
    若能得到他,孫策有信心,在一年之內,安定江東局勢。
    就在此時,一支利箭帶著風聲,破空而來。幸虧孫策的親兵反應迅速,連忙豎起盾牌,擋住此箭。
    ‘叮’的一聲,箭矢落地。
    不遠處的蔣欽,失望地歎了一口氣。
    如此好的軍功,就這麽錯過了。
    歎息間,蔣欽腳下的動作沒停,飛奔而去。畢竟,等孫策反應過來後,他可就真的走不了了。
    此時的孫策,也驚出了一額頭的冷汗。
    差一點,老子差一點就要見到父親了。
    大怒之下的孫策下令道:“給我抓住那放冷箭的賊人。我要將他,千刀萬剮!”
    話音剛落,孫策及麾下的人馬,便朝著蔣欽追去。
    前麵奔走的蔣欽,一臉的後悔之色。
    至於嗎?
    我也是聽令行事的!
    又不是想射死你。
    若真想射死你,那麽好的機會,你能擋住?
    看著越來越近的孫策軍,蔣欽心中高呼:“主公,你坑我啊!”
    ......
    大軍出發之前,黃禦找到文聘的副將蔣欽,特意對其說道:“公奕,我有一份天大的功勞,要送給你。若你完成了,回來之後,我升你為牙將;若完不成,回來之後,你還是繼續幹你的別部司馬吧。”
    蔣欽的箭術,神出鬼沒。但他武藝平平,雖隨軍征戰多次,但未獲得過顯赫的戰功。畢竟,他的箭術,在‘搶人頭’的時候,總是差了點先機。
    是而,黃禦的後半句話,讓他十分心動。
    蔣欽此人,較為冷靜。
    哪個‘神箭手’不冷靜?
    隻見他立即對著黃禦問道:“主公,是什麽樣的任務?”
    黃禦輕描淡寫的說道:“到了安豐縣,文聘會讓你伏擊孫策軍。
    我會安排一支火把,在其下方,寫上孫策感興趣的東西。
    你趁他觀看之時,用箭射他。
    沒射死,你大功一件。
    快點跑!
    若射死了,你更要快點跑了!”
    蔣欽:“......”
    合著,我這升遷的任務,就是‘快點跑’唄。順便射一箭,侮辱自己的箭術名聲?
    蔣欽一合計,答應了!
    這有什麽難度?
    待其走後,李儒頗為不解的對著黃禦問道:“主公,為何要蔣欽射箭,而且,還不殺那孫策?”
    “孫策的武藝,名震江東。想偷襲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
    若主公隻把他引開,有很多種方法,何須讓蔣欽司馬以身犯險呢?
    被抓住了,您可就損失了一員大將啊!”
    黃禦微微一笑,道:“我就是要他射不中。這樣的結果,對我們來說,才是最好的結果了。至於原因...你待幾年在看看吧。”
    李儒聽後,一頭霧水...
    這什麽亂七八糟的?
    好像主公特意盼望‘射不中’一樣...這是魔怔了?
    ......
    黃禦確實是特意盼望蔣欽射不中孫策。
    他就是想給孫策提個醒——小心暗箭。
    黃禦來自前世,對曆史的走向,有一些了解。
    孫策之死,死的蹊蹺!在曆史上,也一直是個密,眾說紛紜。
    很多人都比較傾向於,這是孫權的陰謀。
    之所以有這種觀念,主要是有兩點依據。
    第一,孫策的行蹤,乃絕密之事。許貢的小兒子和門客是怎麽知道?
    要說沒人通風報信,誰信?
    第二,孫權稱帝後,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但他們的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於大義,孫策可以說是吳國政權的奠基者。沒有孫策的努力,就沒有以後的孫權。
    於個人,孫權和孫策是親兄弟。
    於公於私,孫策的稱號都應該為‘皇帝’,而不是‘王’。
    可是,孫策的稱號,偏偏就是一個‘王’!
    若說孫權的心中沒鬼,也很難讓人信服。
    ......
    蔣欽的逃跑,不可謂不快。
    跑得慢了,可就是真的死了。
    暴怒的孫策,在其身後,緊緊跟隨。頗有一副不弄死他,誓不罷休的樣子。
    當蔣欽進入一片小樹林之後,突然失去了蹤影。
    孫策見後,心生不妙之感,連忙退了出去。
    可惜,為時已晚。
    提前埋伏的江夏軍千箭齊發,給孫策的人馬,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孫策一邊抵擋,一邊後退。
    連照明的火把都被擊散了。
    最後,孫策無奈,隻能尋摸一個兵少的方向,快速衝出去。
    他的頭盔,散落在地。被江夏軍的一名將士撿到,火速送往安豐縣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