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

字數:9748   加入書籤

A+A-




    從北方南下的民眾雖老弱婦孺居多,但還是有不少青壯的。

    相比於一般的農家青壯,經曆過屯田製度的他們,比一般的農家青壯更好訓練一點。

    而且他們原本就是出身荊州,在古代濃厚鄉土觀念的情況下,有著家鄉牽絆的他們,忠誠度肯定是會比那些,被糜暘所俘虜的吳軍士卒好。

    糜暘從數萬民眾中挑選士卒,亦不是漫無目的的尋找,他在襄陽城外開設了好幾處募兵處。

    為了吸引剛南下的青壯來他的募兵處投軍,糜暘一方麵在募兵處之外掛上他偏將軍糜暘的大旗。

    一方麵他命人在襄陽城外的各處民眾暫時落腳點中,大喊著他提出的福利待遇。

    直接就八個大字:「一日三餐,七日一肉。」

    糜暘深知當世農夫出身的青壯大多是不識字的,他們不懂什麽軍功爵製,更不懂什麽大義。

    民以食為天,對於出身貧苦的青壯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填飽肚子。

    既然如此,那糜暘就從他們最渴望的那點入手。

    不同於後世,在當世一般家庭的正餐一天也就兩餐。

    至於肉食,更是尋常家庭一年都難以想象的珍貴之物。

    「一日三餐,七日一肉」這八個字的待遇,在後世的人聽來似乎覺得沒什麽。

    但這八個字落在那些剛剛南歸的荊州民眾當中,卻引發了一陣陣劇烈的騷動。

    在南歸的這數萬荊州民眾之中,戰亂以來他們從沒填飽過肚子,更別說嚐過肉腥。

    如今麵對著他們做夢都沒想過的優握待遇,怎能讓他們不激動!

    因為太過不真實,一開始許多人不相信糜暘所允諾的那八個字。

    但那些為糜暘喉舌的士卒,一方麵在宣傳糜暘提出的招兵待遇,一方麵在宣傳糜暘這個人。

    當數萬民眾陸續知道了糜暘的身份,以及他在當世的名聲之後,他們心中驚詫莫。

    繼而許多人,開始對糜暘提出的優握待遇有些心動。

    反正本來就已經快餓死了,何不試上一試?

    漢中王的子侄,應該不會騙人的。

    當有一部分先行者開始行動之後,更多的人被帶動起來。

    不久後被糜暘那八個字所吸引的,近萬已經饑腸轆轆的青壯,立馬就從四麵八方湧向了糜暘的募兵處。

    這猶如浪潮湧動般壯觀的一幕,成為這段時日以來,襄城外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更引得了城中的許多漢軍將領出來圍觀。

    他們在知道糜暘提出的「一日三餐,七日一肉」的募兵待遇後,一個個也感到有些瞠目結舌。

    他們看向自己身後的士卒,發現他們看向糜暘的募兵處亦有些心動。

    這讓他們眉頭微皺。

    用後世的話來說,糜暘這是在卷他們。

    但他們卻對糜暘的這個做法,隻能心中默默吐槽,並沒有不滿。

    ….

    因為這優握待遇,在眾多漢軍不算絕無僅有,例如漢中王親軍白毦兵便是有著類似的待遇。

    而糜暘敢提出如此優握的征兵待遇,那是因為他有個有錢的爹,人家拿私家錢財出來補貼軍用,鍛煉精兵強將為國效力,誰能不滿什麽。

    那些漢軍將領,最後隻能長長歎息一聲。

    隻是雖然糜暘提出的優握的待遇,幾乎將襄陽城外所有的南歸青壯都吸引來了他的募兵處。

    但糜暘要求頗為嚴格,所以在連續幾日的選拔之下,許多人並沒有滿足糜暘的募兵要求。

    最後在這幾日的篩選之下,糜暘隻選到了不足兩千

    精兵胚子。

    如此少的人數,當然不能讓糜暘滿意。

    所以,這幾日他一直帶著幾位好友,一直穿梭在襄陽外的募兵處與數萬民眾之間,督促著征兵事宜的進展。

    這時在城東的一處糜暘設的募兵處外,正有一條長龍在排著隊伍。

    這條隊伍長龍有著上千人,這上千名青壯都用著火熱的目光,看著前方不遠處高高飄揚的糜氏旗幟。

    這上千人中的不少同鄉故舊,都成功入選成為糜暘的麾下士卒。

    據成功入選的青壯宣傳所說,他們在入選後的第一日就吃到了肉。

    後麵幾日也正如糜暘所承諾的那般一日三餐。

    當這個消息被親身經曆者傳開後,剩下的還未行動的,或者剛剛到達的南歸青壯的心瞬間變得火熱無比。

    他們不相信同鄉故舊會騙他們,更何況,是所有人都這麽說。

    而在這上千人的長龍之中,就有著剛剛南下的鄧艾。

    他用著比任何人都期待,都火熱的目光看著眼前的那麵糜氏戰旗。

    糜暘因為公安一戰,早就成為了鄧艾的半個偶像。

    而且糜暘身份貴重,未來不可限量。

    如果能跟隨這樣的人征戰,無論是對自身的發展,還是對於自身情感的追求,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甚至可能還有機會救下他的母親。

    所以當聽到糜暘在招兵的消息後,鄧艾大喜過望。

    他知道機不可失,他立馬請求族中一位老者先幫其照看下母親,而後他快速的來到了這東門的募兵處。

    糜暘所提出的「八字」征兵待遇,也令鄧艾心中對糜暘產生認同感。

    先足食後足兵是鄧艾的治兵理念。

    今他見糜暘不惜耗費巨大就為了達成這一點,這令鄧艾覺得糜暘就是他一直尋找的,那個他可以輔左做大事的人。

    在經過了漫長的排隊之後,終於輪到了鄧艾。

    鄧艾滿含期待的上前,他來到王安身前。

    糜暘部隊草創,手下得力幹才並不多,王安雖才幹不佳,但甚在忠實勤勉,所以糜暘就將其安排成為了他東門募兵處的負責人。

    ….

    當王安看到鄧艾來到他身前後,他先好好打量了一下鄧艾的身材。

    見其雖體型瘦削,但身長七尺有餘,且麵目端正,四肢修長,從外觀上看,是符合糜暘定下的征兵要求的。

    王安滿意的點點頭。

    見王安看向他點頭,鄧艾心中一喜。

    可是還沒等鄧艾心中歡喜多久,他聽到王安問他姓名籍貫之時,鄧艾心中就一沉。

    從小到大,他因為口吃受到的羞辱太多了。

    現在他投入糜暘麾下有望,他不想因為他的口吃,而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是隨著他的閉口不答,瞬間引起了王安的懷疑。

    征兵重要,但須防止招到北方的不軌之徒。

    而姓名、籍貫、以及來人的口音這些都是重要的判斷標準。

    今鄧艾麵對王安的尋常詢問卻閉口不言,這當然會讓王安心生疑慮。

    懷疑之下,王安再次催促鄧艾趕緊回答他的問題。

    見王安臉上已有懷疑之色,鄧艾無奈之下隻能開口答道:「我,我名鄧艾,字士載,原義陽人士。」

    這句話乃是鄧艾用荊州地方方言說的。

    鄧艾北上時,已經是一少年,家鄉話他當然是會說的。

    而他在回答王安時,操的也是一口地道的荊北口音。

    本來這些種種足以初步打消王安的疑慮,但豈料鄧艾在開口回答王安之後,鄧艾身後的隊伍中瞬間爆發出了一陣笑聲。

    怪不得剛剛為何不說話,原來是口吃呀。

    就連在王安身旁,負責登記入伍士卒姓名籍貫的小吏,在發現鄧艾是口吃之後,也不禁輕笑出聲。

    人的成見,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隻要引爆,那麽帶來的隻有傷害。

    哪怕鄧艾身後的人身份不比他高,但絲毫不影響他們肆意嘲笑他。

    在嘲笑過後,鄧艾的隊伍中開始有人不停鼓噪,讓鄧艾退下。

    「搞什麽,連話都說不清楚的人,也想入糜將軍麾下,還不趕緊閃開。」

    「與這樣的人同伍,要是讓他傳達命令,會害了大家的,趕快滾開。」

    甚至在鄧艾身後的人,已經開始推搡起鄧艾來。

    ...

    各種難聽的話傳入鄧艾的耳中,但這沒有動搖鄧艾的心誌。

    多少年來,他因為口吃受到的羞辱,嘲笑不知有多少。

    在這種折磨之下,鄧艾的心誌,早已經遠超同齡人般堅定。

    有大誌向之人,必定要有大容忍。

    麵對身後人的推搡,鄧艾的身軀依然巋然不動。

    他用期盼的眼神看向王安,他知道現今他能不能投入糜暘的麾下,全是眼前這人的一句話。

    在在場的眾人中,剛才唯有王安一人未對他的口吃表現出調笑之意。

    王安看到了鄧艾期盼的眼神,他臉上浮現了為難之色。

    他以前因為自己的出身低,以及目不識丁的緣故經常被人嘲笑。

    ….

    所以他剛才才對與他有相似經曆的鄧艾,心抱同情沒有如旁人一般嘲笑他。

    隻是關於他要不要招鄧艾入伍一事,他還下不了決定。

    雖然糜暘並沒有明言口吃之人不能入伍,但貿然將一個話都講不清楚的人收入軍伍中,要是糜暘因為此事怪罪下來,那他王安可承擔不起。

    就在王安左右為難不能決斷的時候,就在鄧艾心中的希望正一點點流失時,一聲淳厚的嗓音傳到鄧艾及其身旁人的耳中。

    「口吃之人入伍如果該滾,那這些推搡前排,擾亂募兵隊伍的人是不是該殺?」

    「子成所言甚是,當然該殺!」

    當兩聲溫厚卻充滿殺氣的聲音,傳入在場的眾人耳中時,已經開始出現騷動的募兵隊伍,立馬就寂靜了下來。

    也許兩聲聲音帶來的威懾力並不夠,但隨著這兩聲聲音傳出,數十位騎軍已經紛紛抽出腰間長刀。

    他們衝到募兵隊伍前,將前排那些剛才推搡鄧艾的人全部團團圍住。

    在閃著寒光的刀刃威脅下,在場所有人一下子都被震懾住。

    這時鄧艾轉頭看向傳來聲音的方向,他望向了為其解圍的那個人。

    隻見數騎小將映入他的眼簾中,而當先為首一人的,是一位穿著胡服,頭戴武冠的年輕男子。

    當糜暘騎坐在高頭大馬上,揚鞭震懾的英武樣子落到鄧艾的眼中後,鄧艾的眼神出現了種種複雜的神色。

    有感動,有興奮,有欣喜,亦有崇拜。

    在他一生中,除了他母親,沒有會在他因為口吃被人嘲笑時,替他解圍。

    從來沒有!

    這讓他的心中閃起濃濃的暖意。

    而為其解圍的這人,便是他這段時間來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一戰成名天下知的糜子成。

    這也是他想要為其效力

    的糜將軍。

    而王安及周圍漢軍看到糜暘出現後,紛紛下跪對糜暘行禮,大聲呼喊將軍。

    眾人頭上的糜氏戰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當王安及一眾漢軍喊出將軍二字後,在場的其餘人,哪裏還不知道眼前這位為首的年輕人是誰。

    見是名震天下的糜暘親自到了,那條上千人的長龍瞬間跪倒在地,而那些剛剛嘲笑推搡鄧艾的人,更是已經嚇得麵如死灰。

    糜暘看著眼前的這一幕,臉上有些陰鬱。

    方才他與關平幾人巡視到東門處時,就發現了東門的募兵處有些騷動,在走近後就發現,竟然是有人在嘲笑一位結巴的年輕人。

    這讓糜暘很不爽。

    這樣的人適不適合入伍,暫且不提。

    隨意嘲笑一個身有不全的人,在前世時,糜暘對此舉就深惡痛絕。

    糜暘用馬鞭指向王安,令其來他身下向他稟報詳細經過。

    王安立馬跑到糜暘馬下,糜暘俯身聽著王安所有的匯報。

    當聽到王安說,眼前之人名鄧艾,字士載之後,糜暘握住韁繩的手不禁一緊,他眼神閃過了驚異之色。

    ….

    這特麽不是前世滅他大漢的那個急先鋒麽。

    但糜暘現在亦是見過大世麵的人了,所以他很快將心中的驚訝掩飾下來。

    在聽完王安的匯報之後,糜暘對王安耳語了幾句。

    而後他直起身子,對著包圍住剛才擾亂募兵隊伍那些人的騎軍下令道:「全部帶走,帶入大牢。」

    當糜暘這聲命令一出來,那些人臉色已經變得慘白,他們紛紛跪地求饒,但糜暘的騎軍,可不會管他們。

    在長刀的威脅之下,最後這些人亦隻能被如數帶走。

    在做完這件事後,糜暘假裝不經意間瞥了鄧艾一眼,而後他就要帶著關平幾人離去。

    但鄧艾見糜暘隻是瞥了他一眼後,就要離去,他心中大急。

    他以為糜暘隻是為他解圍,並沒有招他入伍的意思。

    想到在棚戶區中病痛纏身的老母,想到自己心中的誌向,想到他這二十年所受的屈辱,鄧艾作出了一個在場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決定。

    他用矯健的身軀快速衝到糜暘前方,而後伸出雙手攔住了糜暘駕馬的去路。

    這一幕也大大出乎了糜暘的意料,這時駿馬在他的驅馳下已經開始起步,但幸虧糜暘反應極快,為了不傷到鄧艾,糜暘緊緊拉住韁繩,迫使開始起步的戰馬停下來。

    一聲巨大的馬鳴聲響起,健碩的馬蹄在鄧艾身前三步處高高揚起,而後又重重的落下,激起了地麵的一片塵土。

    而糜暘也因為慣性,身子在馬匹上仰了一仰。

    在這一幕發生後,周圍立刻出現數十道厲喝聲:「大膽!」

    數十聲佩刀出鞘的聲音響起,數十位周圍的士卒上前將鄧艾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麵對著被數十位雄武漢軍包圍的危險境況,鄧艾臉上毫無懼色。

    他對著身前的糜暘深深一拜,口中充滿期待的懇請道:「艾,艾有一策獻於將軍。」

    給我一次完整闡述的機會,隻要一次就好!

    鄧艾的眼神中已經充滿懇求。

    糜漢.

    醬油拌曆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w&nbp;w&nbp;w..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nbp;wap..com,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