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

字數:11191   加入書籤

A+A-




    馬蹄砸起的塵土飄揚在糜暘與鄧艾之間,當塵土落下之時,糜暘才完全看清了鄧艾的臉。

    而這時鄧艾也已經被在場的漢軍給包圍。

    按當代人的審美標準來看,鄧艾應當算的上模樣端正。

    但可惜他渾身上下髒兮兮的儀態,破壞了鄧艾全身的氣質。

    看著鄧艾臉上那真摯希冀的目光,耳邊回蕩著剛才鄧艾那句充滿懇求的話語,在數十位漢軍團團包圍住鄧艾後,糜暘並沒有下令讓他們將鄧艾擒下或者就地斬殺。

    這時糜暘身後的關平、張包幾人也已經上前護在了糜暘的身前。

    張包的性情更為急躁點,他抽出腰間長刀指著前方的鄧艾道:「兀那賊子,安敢行刺我家將軍!」

    張包說完後,就要指揮左右士卒上前將鄧艾拿下。

    但他身後卻傳來一聲聲音,阻止了他的行動。

    「且慢。」

    張包聽到糜暘的阻止,臉露不解之色。

    畢竟從鄧艾剛剛的表現來看,他突然攔駕的舉動的確有點像刺客。

    不止張包是這麽想的,就是關平幾人,包括在場的數十位漢軍士卒都是這麽想的,不然他們的反應不會那麽大。

    而東門募兵處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已經嚇壞了剩下的近千青壯。

    在曹操治下生活多年的他們,深知亂世之中律法之嚴苛。

    按曹操的律法,一支隊伍中若出現刺客,那麽這支隊伍是極有可能會被連坐株連的。

    上千南歸青壯看到因為此處出了動靜,值守在東門附近的漢軍正源源不斷往這裏趕來。

    馬良為了防止南歸民眾中有人會故意搗亂引起慌亂,所以在襄陽城外四周布有層層重兵。

    周圍無數甲胃碰撞的聲音響起,那上千青壯全都嚇得癱倒在地。

    他們心中這時隻有一個想法,他們要被這個叫鄧艾的人害死了!

    糜暘在攔住張包後,驅馬上前,來到了他的身旁。

    他對著張包言道:「他不是刺客。」

    麵對著糜暘的篤定神色,張包想要提醒糜暘不要掉以輕心。

    糜暘卻笑著繼續說道:「你有見過世上哪個刺客,赤手空拳就敢行凶的。」

    「況且刺客講究的是出其不意,他若要行刺於我,應該直撲我而來,又豈會攔在我駕前?」

    「他僅僅隻是想要自薦而已。」

    糜暘的判斷,令張包逐漸放下了臉上的懷疑與警惕。

    除了以上兩點判斷之外,糜暘斷定眼前之人不是刺客,還因為他已經知道了,眼前之人正是曆史上鼎鼎大名的鄧艾。

    鄧艾在曆史上的口碑眾口不一,但他絕對算得上一個有大誌向,能屈能伸的人。

    在襄陽城外當眾行刺自己,就算成功,最後肯定也逃不過死亡。

    這對能屈能伸的人來說,這種事他們是不會做的。

    這時就在糜暘身前不遠處的鄧艾,聽著糜暘口中那沉定自若的判斷,他心中的緊張情緒,亦在一點點消散。

    ….

    其實方才鄧艾有此舉,也是在心中鼓足了莫大的勇氣,才做出來的。

    冒然攔在糜暘這樣的人身前,直接被當做刺客就地斬殺是很有可能的。

    但糜暘現在就在眼前,鄧艾不想放棄這樣出人頭地的上好機會。

    他在拿自己的生命賭糜暘如傳言中那般英明善斷,現在從糜暘的話語中來看,他這次賭對了!

    因為心中的緊張,鄧艾現在手心裏都是汗,他不如他表麵看起來那般冷靜。

    他雖然認為自己乃是懷才不遇的一塊璞玉

    ,但他畢竟還年輕,未經曆過大陣仗。

    這時第一支來援的漢軍隊伍已經趕到現場,為首的將領對糜暘拱手道:「將軍,可是有刁民作亂?」

    糜暘擺擺手,令其率領隊伍回到原崗位駐守。

    這名將領看著現場這有些緊張的氣氛,雖然心中奇怪,但糜暘的命令下,他隻能拱手離去。

    而在這名將校領兵離去後,其他正在趕來的漢軍發現這支漢軍的離去,因此他們便也放棄了趕來這邊的舉動,紛紛回到原崗位駐守。

    這一幕,令已經嚇得渾身癱軟的上千青壯,終於恢複了點生氣。

    在解決好這些事後,糜暘駕馬來到鄧艾身前。

    在糜暘來到鄧艾身前後,鄧艾看著糜暘那高大的身軀,他感覺糜暘身上有種若有若無的氣勢,正在壓迫著他。

    這令鄧艾的呼吸有點急促。

    糜暘令馬頭與鄧艾並列,而後他伏低身子,用好奇的語氣問道:「你不怕死嗎?」

    麵對糜暘的疑問,鄧艾見以前還遙不可及在傳說中的糜暘,此刻就在他的身前三尺外,他心中開始激動起來。

    「怕。」

    鄧艾的回答,令糜暘輕咦了一聲。

    「既怕,為何如此?」

    糜暘繼續問道。

    鄧艾深吸一口氣,抬頭迎向糜暘清澈的目光,他口中堅定的答道:「因為艾想追隨將軍,建功立業。」

    鄧艾的回答讓糜暘笑了出來。

    「方才你說有一策,獻於我,說吧,我一定認真傾聽。」

    糜暘的語氣很真誠,他的語氣落在鄧艾耳中猶如天籟一般。

    數年來,多有達官貴人來到襄城外祭奠陳太丘。

    但那些達官貴人在鄧艾的自薦下,因為鄧艾的口吃,從來沒給他一次完整闡述他胸中韜略的機會。

    現在這機會,糜暘給他了。

    在糜暘真誠語氣的感染之下,鄧艾壓製住自己的激動,而後他在糜暘耳邊言道:

    「公安一戰,將軍戰功卓著,名揚天下,已官拜將軍。」

    「依艾所料,待漢水兩軍交換人口一事事了,將軍定會被漢中王安排出鎮一方。」

    「荊益兩州之中,將軍在荊州一地聲名最盛,漢中王極有可能會安排將軍出鎮荊州某一郡。」

    「但艾以為,竊為將軍將來計,將軍不能在荊州鎮守,應主動請求前往東三郡。」

    ….

    鄧艾口吃的毛病依然在,當他開始說起長篇大論來,那種言語的磕絆感,更讓人無法忽視。

    這要是落在旁人耳中,可能還沒等鄧艾講完幾句話,就會出聲打斷鄧艾。

    但糜暘卻不同,麵對著鄧艾言語上的磕碰,他的臉上從未顯現不耐煩之色。

    他沒有催促鄧艾,而是很耐心的等著鄧艾組織語言繼續說下去。

    糜暘的表現令鄧艾心中感到很溫暖。

    這種溫暖是他過去從未在外人身上體會過得。

    當糜暘聽到鄧艾建議其出鎮東三郡後,他臉上的神色一變。

    鄧艾前麵的話,一般的人都能猜測的出來,但他最後的這個建議,卻令糜暘感到重視。

    因為重視,糜暘不再坐在馬上居高臨下俯聽鄧艾所言。

    他直接跳下來馬匹,與鄧艾平等對視,並伸手令其繼續言語。

    在糜暘下馬後,沉浸在自己謀略世界中的鄧艾,絲毫沒有察覺到他平視糜暘已經是逾禮之舉。

    他直接蹲下來,在糜暘的身下用地上的石子開始代替東三郡為糜暘謀劃起來。

    而鄧艾一蹲下,糜暘也直接蹲在

    他對麵,看他以石作麾,指點山河。

    在過往的歲月中,鄧艾因為生活貧苦,常常用石子代替擺設軍陣地形。

    所以那些毫不起眼的石子在他的手中,猶如變成了一個個靈活的軍事要塞一般。

    「去年漢中王兵發漢中,又命劉將軍等人奪取上庸等郡,最後更命關將軍北伐襄樊。」

    「艾料之,漢中王之意圖乃誌在打造依托漢水,從漢中到襄陽的一條北伐前線,以徹底完成當年諸葛公的隆中戰略。」

    「今歲,漢中王的意圖已經達成。」

    「在漢水的勾連之下,漢中、東三郡、襄陽三處戰略要地已經連成一體。」

    「因為漢水,三處要地唇齒相依,同氣連枝。」

    「而相對於漢中與襄陽二郡,東三郡雖處與群山之中,但東三郡乃是整條漢水防線的樞紐之處。」

    「東三郡若失,漢中與襄陽的聯係,當即會被攔腰截斷,無法相互呼應起到共同北伐之效果。」

    「而且東三郡雖然並不直接麵對北方強敵,但因其地理位置特殊,駐守東三郡之將既可繞道漢中,北伐庸涼,亦可直接順水東下,攻擊中原腹地宛許之地。」

    「群山環繞,令東三郡易守難攻,北伐之時,東三郡守將無後顧之憂,可盡起大兵。

    且東三郡境內漢水流淌,糧草運輸方便,可東可西。」

    「當世男兒,以戰功稱雄。如此形勝用武之地,曹操苦求而不得,將軍若棄之不求,豈不可惜?」

    鄧艾邊說邊擺弄著地上的石子,在他的擺弄之下,大致的東三郡地圖,被其粗略的描繪在滿是黃土的地上。

    ….

    在鄧艾說完後,他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糜暘,見糜暘的神色似有心動之色,他心中大喜。

    隻是這時糜暘卻說道:「東三郡雖是戰略要地,然並不富庶,將來若以東三郡為基地出兵,糧食不足該如何?」

    麵對糜暘的這個疑問,鄧艾心中早有腹稿。

    他指著地上的「東三郡」道:「東三郡雖受群山環繞,然其境域廣大,境內不缺平原之地。」

    「最重要的是,東三郡境內水係縱橫。」

    「糧食者,無水不生。」

    「將軍若能駐守東三郡,可大開河渠,引水澆既平原,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

    「並且東三郡平時並無戰事,將軍可大力開展屯田之政。」

    「如此不出數年,東三郡所產之糧食,足夠將軍麾下大軍馳騁四方。」

    聽到鄧艾如此說之後,糜暘問出了他心中的最後一個疑問。

    「不久前漢中王已經指派右將軍前往董督東三郡,漢中王又豈會再命我前去駐守東三郡呢?」

    這個消息倒是鄧艾之前所不知道的,但是關於名震天下的張飛的之前的情報他還是知道的。

    鄧艾臉上浮現思索之色後答道:「右將軍之前為漢中王所器重,駐守巴西閬中。」

    「巴西閬中乃益州腹心之地,且巴西境內異族頗多,如此要地漢中王當不會輕易換人鎮守。」

    「艾以為漢中王令右將軍董督東三郡之舉,應該隻是權宜之計,將軍勿憂。」

    「以將軍當今戰功威望,及與漢中王之親密關係,若求取領兵駐守東三郡,漢中王應當是會允肯的。」

    聽到鄧艾如此說之後,蹲在地上的糜暘不禁仰頭大笑起來。

    這時在周圍上千人的注視下,他們發現了有些詭異的一幕。

    氣度不凡,聲名遠揚的糜暘,

    此刻正不顧身份蹲在地上,湊近一位衣衫破爛,說話磕絆的「乞丐」。

    他聚精會神看著那名「乞丐」在地上擺弄,小孩才會玩弄的石子,並且在最後還發出了一陣陣大笑聲。

    這一幕莫說是上千青壯不理解,就連與糜暘是好友的張包幾人,也覺得大為詫異。

    因為鄧艾聲音並不大,加上他們都不在糜暘身邊,所以周圍的人都聽不太清鄧艾說了啥引得糜暘發笑。

    不知道的,還以為糜暘是在跟什麽當世名士暢談呢。

    張包駕馬湊近關平身前,他低聲問關平道,「坦之,子成在公安也這樣嗎?」

    麵對張包的詢問,關平狠狠瞪了他一眼。

    他能說他,也沒見過糜暘這樣子過嗎?

    不行,身為他最好的朋友,不能這麽說。

    關平在瞪了張包一眼後,口中發出一聲輕哼道:「有時會。」

    聽到關平回答的張包,臉上流露思索之色。

    看來他要成為名將的路還很長。

    糜暘在大笑完之後,拍著鄧艾的肩膀言道:「你很有才略,以後就當我的書左吧。」

    ….

    見糜暘委任其為書左,鄧艾激動的對糜暘俯首叩拜。

    書左,是一主辦文書的左官。

    書左乃是長官直接辟除的一種屬官,算是長官的親近嫡係。

    因為糜暘是偏將軍,現在並沒資格開府,所以他能做主的官職並不多。

    書左看起來位分不高,但他是長官的親近嫡係,隻要將來長官的官位越來越高,那麽書左的官職也會相應水漲船高。

    若將來糜暘能開府,書左極有可能會成為幕府中百僚之長的主簿。

    鄧艾出身貧寒,又有口舌不清之病,糜暘第一次見麵就能將這種官職授予他,這已經是看重了。

    原來鄧艾想的是,若糜暘能收下他,那麽他為糜暘一帳前執戟郎亦是心甘情願。

    在糜暘委任完鄧艾為他的書左之後,鄧艾對著糜暘言道:「老母病重,還請將軍借些錢財醫治老母。」

    說完後,鄧艾又對著糜暘一拜。

    糜暘聽到鄧艾的話一愣,剛入職就找老板要錢,這鄧艾。

    但糜暘並不在意這個,他從身上的錦囊中取出一塊金子,交到鄧艾手中。

    他今日出來,身上隻帶了這塊金子。

    「去吧。」

    鄧艾見糜暘直接取出一塊金子給他,他連連擺手推辭,「不需要這麽多的,不需要這麽多的。」

    麵對鄧艾的推辭,糜暘笑道:「這金子是我贈予你的。」

    「今日士載所獻之策,足抵十金,今我以一金以償,反倒是我薄待士載了。」

    糜暘的話語令鄧艾的鼻子一酸,從來沒有人這麽看重身份低微的他過。

    在心中絲絲暖意流淌之下,鄧艾手中緊緊握住了那塊金子。

    大恩不言謝。

    最後糜暘拍著鄧艾的肩頭鼓勵道:「出身貧寒不是恥辱,能屈能伸,奮勇向上,才是大丈夫!」

    在說完這句話後,糜暘起身重新騎上了駿馬,而後他命令王安為鄧艾登記之後,便駕駛著駿馬與關平幾人疾馳離開。

    在糜暘離開後,鄧艾嘴中不停地重複著糜暘勉勵他的那一句話,鄧艾越琢磨,眼神中的光彩越盛。

    這句話幾乎是道盡他的心聲。

    這時王安來到鄧艾身前,他對著鄧艾言道:「你今日幸虧是碰上俺家將軍,否則早就死了。」

    「你也真是的,剛剛將軍明明都囑咐俺了,叫俺收下你,你卻還這麽衝動。」

    當王安的這句話傳到鄧艾的耳中之後,鄧艾的眼神中浮現了巨大的震驚之色。

    他原以為糜暘是不打算收下他,才主動攔馬自薦的。

    並且他剛剛還以為糜暘是看到他的勇氣及才識之後,才對他的出身,口吃毫不在意,對他施以厚恩。

    但沒想到的是,原來糜暘一開始就是打算招他入伍的,他一開始就沒有歧視自己。

    心中百感莫名的鄧艾,對著糜暘離去的背影深深一拜。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

    江夏郡,永安城中。

    之前僥幸撿回一條命的孫權,正躺在沙羨城中的縣府中的床榻上小憩。

    但就在夢中,他再次夢到了那夜被糜暘追殺的場景。

    就在夢中的糜暘的長槍快到刺中他的那一刹那,孫權從夢中驚醒過來。

    驚醒過來的孫權全身冷汗,他伸出手摸了摸脖子,發現上麵並沒有洞口之後,他方才長舒了一口氣。

    不能怪醒來後的孫權有這副疑神疑鬼的反應,實在是剛剛夢中的一切都太真實了。

    孫權現在想來,還能回憶那夢中長槍上閃著寒光的殺意,以及糜暘那滿臉恣意的神態。

    在驚醒之後,孫權馬上命人前去傳召陸遜。

    當初他在陸遜的護衛下,僥幸撿得一條命之後,他並沒有馬上回到建業。

    因為他擔心糜暘會趁機攻打江夏。

    而他在來到永安城中的第一件事,便馬上下令,將原來名為沙羨的江夏郡治改為永安。

    永安,永安,希望江東能在接下來的危機中安然度過。

    糜漢.

    醬油拌曆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w&nbp;w&nbp;w..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nbp;wap..com,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