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

字數:9034   加入書籤

A+A-




    當劉封率著萬餘漢軍抵達街亭後,哪怕早已經在當地人的口中了解過一些街亭的地貌,但在真正親眼見到街亭的地貌後,他還是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隻見從劉封的視角望去,他身處的街亭南北兩麵皆被高山包裹,唯有東西向留有一條數裏寬的大道。

    按照常理來說,南北兩側有崇山峻嶺作為天然掩體,街亭應當算的上一處難得的易守難攻之地。

    猶如在劍閣外隱匿在群山中的山道一般。

    可街亭與劍閣不同,劍閣外的山道大多狹窄崎嶇,大軍很難在這種情況下行軍乃至於發起進攻。

    但街亭的道路雖亦有崎嶇彎折之處,卻在某一段有著寬達數裏的平坦地帶。

    那處平坦地帶,便是整處街亭的咽喉之地。

    立於高山之上的劉封,很快就俯瞰完了整片街亭的地貌。

    而他正是在看到那處平坦的寬闊地帶後,眉頭才不由得皺了起來。

    若是街亭的道路與劍閣山道一樣狹窄的話,他可以通過當道下寨的方式,很容易就將魏軍堵截在街亭之外。

    隻要糧草供應不絕,他就能將魏軍一直堵著。

    但街亭的地貌,偏偏卻有一處寬廣地帶。

    要想成功阻截魏軍不讓他們越過街亭,那處寬廣地帶是必爭之地。

    可由於地勢的平坦與寬闊,漢軍若是在那一處當道下寨的話,地利的優勢會被削減到最小。

    最重要的是,要想在寬達數裏的要道上成功阻擋魏軍,那麽漢軍建造的營壘,就勢必要隨著地勢而橫向擴寬。

    不能留有一處漏洞,被魏軍有機可乘。

    若是手中兵力足夠的話,這一點倒是無妨。可劉封手中的兵力,目前不過萬餘。

    憑借萬餘大軍在短時間內修建出一處橫跨數裏,固若金湯的大營這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況接下來還要在這處綿延數裏的大營中,處處分散兵力阻擋著魏軍的猛攻。

    任何一位宿將都知道,這件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艱苦。

    怪不得在離開之前,陛下曾對他說過:“街亭易守,卻也不易守。”

    那時候劉封還不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在看到街亭的真實地貌後,他懂得劉備為何會對他囑咐這句話。

    也明白了劉備為何會給他一萬漢軍。

    就在劉封皺眉往山下走著的時候,幾位梁州小將也一同登上了一處高山,看清了街亭的全貌。

    丁奉、鄧艾、張嶷、薑維等四員小將,要麽是經驗豐富之輩,要麽是天賦異稟之輩。

    他們自然也能一眼看出,街亭地貌給漢軍帶來的好處與壞處。

    在心中浮現判斷之後,幾位小將便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討起來。

    丁奉率先言道:“我軍要立即當道下寨!”

    丁奉在投效糜暘前後,充當的都是一個攻堅先登的角色,善攻者往往也善於找出守方的弱點。

    在丁奉看來要想守住街亭,有且隻有的一個辦法就是當道下寨。

    至於街亭道兩側的高山,丁奉正眼都沒怎麽看一眼。哪怕兵書中有說:“憑高視下,所向無敵”。

    但不會真有哪個傻瓜,會放棄當道下寨的策略,跑去將軍隊轉移至山上固守吧?

    丁奉的話讓張嶷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然也。”

    盡管張嶷也看出了當道下寨,並不是阻擋住魏軍的一勞永逸的辦法。

    但這是街亭地勢所限的緣故。

    況且就算街亭的地勢沒有劍閣那般險要,但已經幫了漢軍大忙。

    例如兩側的險峻高山,儼然成為了漢軍在南北的天然屏障。

    若沒有這兩處天然屏障,要想靠一萬大軍守住寬闊的街亭道,這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事,特別是在魏軍有騎軍的情況下。

    街亭道的險峻高山為漢軍堅守住街亭,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也沒必要要求太多。

    畢竟天下像劍閣那般的天險,又有幾處呢?

    況且街亭若真是劍閣那般的天險,他想魏軍也不會傻乎乎的率軍來街亭送死。

    正因為街亭地勢有可守及可攻之勢,漢魏兩軍才會齊齊注視這個地方。

    而在張嶷認同丁奉的發言後,鄧艾又緊接著做出推斷道:

    “若敵將善戰,他來日必定會率軍左右猛攻,令我軍疲於奔命。”

    鄧艾的語氣中有著凝重。

    相比於丁奉的推斷,鄧艾的推斷更為深遠,他已經提前一步預料到魏將來日可能采取的戰術。

    而在聽完鄧艾的推斷後,丁奉與張嶷的臉色也不由自主地凝重起來。

    鄧艾說的是,以點破麵的戰術。

    敵將若真能想出這種戰術,那對漢軍來說的確是很不利的。

    凝重的神色之下,張嶷重重地吐出一口氣,再次讚同道:

    “然也。”

    張嶷的兩聲然也,讓丁奉與鄧艾齊齊將目光看向他。你除了然也,就不會說啥了嗎?

    而麵對兩位同袍的注視,張嶷低頭沉思一番後,立即將目光看向薑維。

    張嶷的目光中帶著詢問。

    好似在說:丁奉與鄧艾都發表自己的看法了,那你呢?

    張嶷早就醞釀好說第三聲“然也”的準備了。

    當張嶷將目光看向薑維之時,丁奉與鄧艾也順著張嶷的目光,將眼睛對向了薑維。

    突然之間,一下子被三位同袍注視,這讓薑維有些不知所措。

    倒不是薑維心中沒有見解,隻是在來街亭的路上,薑母曾多次告誡薑維,說他是一員降將身份敏感,一開始不要太過於表現自己。

    薑母的告誡薑維謹記在心,但心中的確有著見解想著不吐不快,這種矛盾的心理讓薑維不知所措起來。

    而薑維的不知所措落入三人的眼中,鄧艾先是輕蔑一笑後,轉而朝著山下走去。

    張嶷與丁奉的臉上卻隨即浮現理解之色。

    以色娛主之輩,哪裏又會有什麽真才實學呢?是他們要求太高了。

    而在鄧艾朝著山下走去後,張嶷與丁奉見也問不出薑維什麽,便也朝著山下走去。

    看著三位同袍接連離去,薑維最後也隻能跟在他們的身後朝著山下走去。

    隻是在朝著山下走去的同時,薑維卻一步三回頭。薑維回頭的目光,一直注視在那綿連的山脈之中。他心中不禁有個疑問:

    為何大家都隻想著守,以攻代守,難道不行嗎?...

    待梁州四小將都走下高山後,劉封的傳令官到來,將他們四人都召到了身前。

    劉封看著到來的梁州四小將,他自是知道他們四人剛剛去做什麽了。

    不過劉封卻不以為意。

    劉封知道劉備將丁奉幾人派為他副將的用意是什麽,對於這層用意劉封並不抵觸。

    因為當年他自己也是被類似的安排,一步步提拔起來的。

    而盡管劉封不喜於糜暘之前破壞他成為劉備副將之舉,心中也對糜暘的一些方麵不服氣,但劉封還不至於去為難糜暘麾下的人。

    眼高於頂的劉封,對不在意的人往往不會投注太多精神。

    瞄了一眼麵前的四將後,劉封最後將目光集中在丁奉的身上。

    丁奉是糜暘帳下,名氣最大的一員戰將。

    劉封注視著丁奉,對著他說道:“當下賊軍雖還未到來,但街亭一地至關重要,想來至多不過一月,賊軍大部定然會出現在街亭。

    而要想守住街亭,唯有當道下寨一途。”

    說完這番話後,劉封轉身從身後的案上拿起一張營壘布陣圖。

    這張營壘布陣圖,乃是方才劉封實地探查完街亭的地勢後,回到大帳中畫出來的。

    劉封將手中的陣圖交到丁奉手中,然後繼續說道:“你既我之副將,那這督促修建營壘一事,就交由你負責了。”

    聽到劉封這麽說,丁奉連忙從劉封接過陣圖看了起來。

    與此同時,丁奉及身旁的張嶷幾人,也看起了劉封所畫的陣圖詳情。

    在看完後梁州四小將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悄然放下。

    介於劉封之前的壞名聲,在剛剛從山上下來時,梁州四小將心中其實都有個隱憂一一那就是劉封為了爭功,會不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呢?

    幾人心中的這個隱憂,被劉封親手所畫的這張陣圖給悄然抹去。

    從陣圖可知,劉封當道下寨的地方,正是街亭的那一處廣闊地帶。

    並且劉封所畫的陣圖,從結構上看是很嚴密的。從這兩點足以看出,劉封的確是經驗豐富的良將。

    曆史上馬謖鎮守街亭前,諸葛亮也曾畫了一張陣圖給馬謖,可惜.....

    在大致看完陣圖的構造後,丁奉對著劉封抱拳言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麵對丁奉的承諾,劉封隻是瞥了一眼,並未做出回應。

    在劉封看來他都畫出陣圖了,丁奉要做的事乃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實在不需要再多說些什麽。

    而在安排完給丁奉的任務後,劉封又將目光看向一旁的張嶷。

    劉封對著張嶷說道:“聽聞你性格持重,我便將運送我軍糧草的重擔交予你。”

    相比於對丁奉任務的解釋,劉封對張嶷講的話便十分言簡意賅了。

    張嶷在聽完劉封對他的任命後,他便也會意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運送糧草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而這件事也不是聽起來那麽簡單的。

    哪怕當下天水、安定郡都在名義上臣服大漢,但兩郡內還是有不少縣城心懷曹魏。

    在這種情況下,難保一些魏將不會隱藏在官道之旁,率軍襲擊漢軍的運糧隊。

    就算目前沒有魏將敢這麽做,可等魏軍大軍到來後,這種危險是很可能發生的。

    所以張嶷接下的,其實是保護漢軍糧道的重任。

    在安排完給張嶷的任務後,劉封自覺沒有再疏漏的地方,便想讓丁奉幾人先下去。

    可就在這時,鄧艾卻主動上前對著劉封一拜言道:

    “將軍應謹防敵將來日,以騎軍的高機動性,來行以點破麵之戰術。”

    在聽到鄧艾的話後,劉封的眉宇不可避免的皺了起來。

    這一點,倒是他之前沒有想到的。

    不過劉封卻沒有對鄧艾的擔憂做出回應,他隻是下令讓鄧艾四人先行退下。

    鄧艾見劉封好似不在意這件事,他本想再勸,但察覺到劉封臉色不太好的張嶷,暗中拉著鄧艾的衣袖,將他拉出了大帳外。

    等鄧艾四人離開大帳後,劉封想著鄧艾方才的提醒,他的眉頭皺的越來越深。

    劉封不是馬謖,他當然知道鄧艾的擔憂有沒有道理。

    可之所以他不立即對鄧艾的擔憂做出回應,原因在於他對於這一點並沒好的應對措施。

    守城方相比於攻城方,雖在地利上會占據優勢,但凡事有得必有失。

    在占據地利的同時,守城方也等於基本放棄了機動性。

    這是不可避免的。

    那麽在沒有機動性的情況下,他又該如何預防或者反製這一點呢?

    劉封頗為苦惱的思考著這個問題。

    在良久的思考之後,劉封還是沒想出一個妥善的策略。

    不過劉封對於這一點,倒也不算太過憂慮。

    原因在於就算敵將采取鄧艾所說的辦法,可要想借助這種辦法攻取下漢軍大營,耗費的時間也定然不短。

    而劉備讓他來守備街亭,為的隻是讓他阻擋住魏軍援軍一段時日,並不是要讓他將街亭守的天長地久。

    他隻要撐到劉備攻下隴西郡就好。

    在這點戰略意圖下,劉封選擇暫時不去過度擔憂這件事。

    以不變應萬變,才是當下最好的應敵策略。.

    鄧艾被張嶷拉著離開了大帳之外,等來到大帳外後,鄧艾氣呼呼地看向張嶷。

    “伯岐何故阻我?”

    麵對鄧艾的疑問,張嶷反問道:“士載可有應對之法?”

    張嶷的這句反問,讓鄧艾語噎。

    他是猜測到來日魏將有可能采取的戰術,但在目前的局勢下,鄧艾一時之間的確也沒有應對之法。

    隻是就算如此,劉封也不該對這一點隱患,一點表示都沒有呀。

    “正因為當下無應對之法,征北將軍更應該集思廣益,積極尋求破敵之策才是。”

    鄧艾說的理所當然。

    鄧艾的理所當然讓張嶷直翻白眼。

    鄧艾是很聰慧的人,不然他不會提前注意到這一點,可惜他的情商實在不咋的。

    從剛才劉封的兩個安排足可以看出,劉封是喜歡獨斷專行的人,他需要的不是為他參謀的副將,而是忠實執行他命令的副將。

    這樣性格的劉封,又豈會像鄧艾說的那般,輕易進行集思廣益的舉動呢?

    張嶷隻能苦口婆心地對鄧艾解釋了一番,然後又與丁奉硬生生拉著鄧艾離開了劉封的大帳之外。

    看著張嶷三人離去的背影,薑維眼光閃爍,不知在思索著什麽。

    突然他靈機一動。

    既然心中有惑,何不問於大將軍呢?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