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

字數:8792   加入書籤

A+A-




    夏侯霸回到合肥後沒有數日,一個如同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傳到了曹休的手中。

    文聘從江夏帶來的數千精兵,在六安城外被韓當率領的吳軍伏擊。

    文聘寡不敵眾,大敗於吳軍,生死不知。

    當曹休得知這個消息後,他感覺合肥的天,一下子變得暗淡了下來。

    盡管曹休知道,當下曹叡一定在從其他州郡加緊調集兵馬來援,可離合肥最近的州郡,無非是豫州與徐州。

    豫州魏軍是有精銳的,但豫州的精銳之前在曹叡的調派下,已經大多調往宛城前線抵抗張飛的漢軍。

    而徐州並不位於曹魏的邊境線上,故而曹魏之前從未在徐州布置過重兵。

    所以短時間內除去文聘這支魏軍外,合肥是再難得到其他地方的援軍的。

    或許文聘這支援軍能順利抵達合肥城下,也可能會在吳軍的阻攔下無法入城。

    就算文聘的援軍得以入城,也無法百分百保證合肥一定能在數萬吳軍的猛攻下保全。

    但無論怎麽說,文聘率領的這支魏軍,都是當下合肥城的唯一希望了。

    可現在合肥城這唯一的希望,卻也被陸遜親手在六安城外掐滅。

    在這種情況下,曹休感受到了深深的無力感。

    合肥是堅城不錯,但堅城亦需要精銳的士卒守護,否則城防再堅,又有何用呢?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合肥城內的許多將校也都聽聞了這個消息。

    當諸多魏軍將校得知這個令人生怖的消息後,他們很快就連攜著一起來拜見曹休。

    慌亂的諸多魏軍將校,這一刻需要曹休為他們的何去何從,做出個決斷。

    在諸多魏軍將校之中,自然也有著夏侯霸。

    夏侯霸可能算的上是諸多魏軍將校中,最感到難以置信的那人了。

    明明前幾日他剛剛見過文聘,可今日卻收到文聘生死不明的消息,想到這夏侯霸就不免有些不寒而栗。

    要是當日他晚走幾步,豈不是要落得與文聘一樣的下場?

    麵對著諸多將校的拜見,曹休心中早有預料。

    隻是當諸位魏軍將校見到曹休時,原本還惶恐的他們卻變得陡然安靜下來。

    接下來他們能做的,唯有聽從曹休的命令。

    諸多魏軍將校沉默不語,這讓揚州牧府內的議事堂,陷入了詭異的寧靜之中。

    這股令人不安的寧靜在持續良久後,終於被一聲無力的聲音打破。

    “合肥守不住了。”

    這聲判斷正是來自曹休,而當曹休說出這個判斷後,堂內的諸多魏軍將校臉上神色不一。

    或憤慨,或不甘,甚至還有慶幸。

    可曹魏還是有敢言之臣在的。

    例如一位名為胡遵的將校。

    現今隻是偏將軍的胡遵,起身憤慨的對曹休言道:“江東鼠輩,皆是乘人之危之輩。

    若不是糜暘於關中作亂,我軍今日何須退卻!”

    胡遵一語道出了曹休無奈要放棄合肥的根本原因。

    這個根本原因就是,漢軍的北伐,導致淮南兵力空虛。

    否則曹叡又何須調文聘的援軍來合肥?

    曹休在聽完胡遵的話後,並未譴責他馬後炮,因為曹休知道胡遵是在間接的鼓舞軍心。

    果不其然當胡遵的話音剛落,議事堂的諸多魏將皆群情激湧起來。

    一陣陣痛罵江東鼠輩的喊聲在議事堂內此起彼伏的響著。

    而隨著“江東趁人之危”的論調占據主流,堂內諸位魏將惶恐的內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撫。

    江東隻是趁人之危才奪下合肥,不是靠的真刀真槍,那麽當下的退卻是為了來日更好的反攻,局勢並沒有那麽糟。

    不得不說,雖然時代不同,但阿q精神勝利法在每個時代都是存在的。

    曹休用賞識的眼神看了一眼胡遵。

    這名名為胡遵的偏將軍,反應倒是挺快。

    在放棄合肥已經成定局的情況下,當下對魏軍來說最重要的便是安穩軍心。

    唯有軍心安定,才有可能守住合肥後方的重鎮壽春。

    見諸將的軍心正在漸漸平穩,曹休連忙對著諸將下令道:

    “傳令下去,搬空府庫,火燒合肥!”

    聽到曹休下達的命令後,諸將皆用驚訝的眼神看向曹休。

    合肥自十數年前劉馥成為揚州刺史以來,就一直是魏軍在淮南的重鎮。

    十數年的積累,讓合肥的府庫存儲十分豐富。

    而既然打算要從合肥撤走,那麽將合肥的府庫搬空,不給敵軍留下一絲一毫的戰略物資,這也算打擊敵軍的一種手段。

    對於曹休的這個命令,諸將是理解的。

    可火燒合肥一事,卻太過狠辣了一些。

    合肥作為淮南郡的治所,淮南郡的人口、財富大多圍繞著合肥分布。

    在去年的統計之中,單單合肥城內就居住著數萬人口,更別說居住在合肥周邊村落中的百姓了。

    若真要將那些居住在村落中的百姓的人數都統計起來,那以合肥為中心的經濟圈,基本輻射著十數萬百姓的生計。

    要是曹休一把火將合肥城燒了,那麽破壞的不是數萬百姓的生計,而是十數萬百姓的!

    隻是哪怕心中有著些許不忍,但並未有人勸阻曹休的決定。

    因為火燒合肥的決定雖有害於百姓,卻有利於魏軍。

    隻要有利於魏軍,那麽魏軍什麽事做不出來呢?

    很快就有傳令官跑出議事堂,將曹休的將令傳遍全軍。

    可以預見的是,不久之後合肥城內外,將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座煉獄!

    但魏軍,不就喜歡做這種事嗎?

    若非如此,糜暘也不至於許下漢水之誓。

    在巢湖的一座高大的樓船之上,陸遜收到了韓當發來的喜報。

    見韓當不負他所托,成功殲滅了救援合肥的文聘所部魏軍,陸遜的臉上流露出笑容。

    而一旁的虞翻在看完韓當送來的戰報後,臉上也流露出喜色。

    對,又是江東國寶虞翻。

    作為力勸孫權攻打合肥的重臣,在陸遜率軍北上後,虞翻就一直跟在陸遜的身邊,為他出謀劃策。

    陸遜與虞翻皆出身江東高門,故而陸遜也樂意將虞翻帶在身邊引為智囊。

    虞翻臉上流露喜色的同時,對著陸遜言道:

    “這一戰之後,將軍拿下合肥的可能將大大增高。

    而諸將對將軍的質疑,也會大大減少。

    以往翻聽聞將軍有驚世韜略,今日將軍之料敵先機,可證此事也。”

    士族之間嘛,互相吹捧是正常的。

    況且虞翻說這番話,倒也不是完全為了吹捧陸遜。

    作為一直跟隨在陸遜身旁的謀士,虞翻這段時日可是親眼見證,陸遜是如何一步步為己方大軍創造出天時地利人和的。

    如此陸遜,當得他的盛讚。

    對於虞翻的誇讚之語,陸遜隻是微微一笑,並未表現的很是開心。

    非陸遜生性寡淡,隻是陸遜心中有著更高的追求。

    陸遜收起韓當的戰報,然後淡淡地說道:“合肥尚未拿下,至尊還一直在建業等我的好消息。

    待我拿下合肥那一日,仲翔再讚我不遲。”

    說完以上的話後,陸遜又接著說道:

    “況且縱使合肥被我軍奪下,仲翔應當也知道,若無糜暘,我軍是不會輕易做到這一點的。”

    陸遜的話讓虞翻止住了笑容。

    眼下吳軍能在淮南取得戰爭主動權,直接原因是陸遜的造勢之舉,但根本原因卻是陸遜之前的借勢之舉。

    若無梁州大勝,吳軍在淮南不會推進的如此順利。

    在對虞翻說完話後,陸遜馬上下令全軍不再猶疑,加速前往合肥城。

    借助著寬闊的河道,不過數日,數萬吳軍便在陸遜的統帥下抵達至離合肥城數十裏外的施水河道中。

    可就在陸遜命大軍停靠港口,盡快上岸的時候,吳軍的先鋒大獎徐盛為陸遜傳回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不久前曹休率魏軍從合肥城中退出,在魏軍撤離合肥的同時,曹休還放了一把大火將合肥城毀於一旦。

    據徐盛傳回的情報所說,那把大火整整燒了一天一夜,才漸漸停歇下來。

    得知這個消息後,陸遜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他當然知道這是曹休的釜底抽薪之計。

    但知道歸知道,狠辣的釜底抽薪之計,還是會給數萬吳軍帶來極大的麻煩。

    合肥之所以一直是孫權心心念念要打下的城池,一個重要原因在於:

    合肥城位於肥水與施水交匯之處,乃是吳軍水軍由施水進入淮水的必經之地。

    不拿下合肥,吳軍水軍一輩子也別想進入淮水,更別說席卷整片淮泗大地了。

    除去這個原因外,還因為合肥在前揚州刺史的發展之下,已然成為淮南郡的經濟中心。

    一旦吳軍能奪下合肥,那麽吳軍便能以合肥為戰略基地,在此囤積重兵,以為將來進一步北伐的橋頭堡。

    這兩個原因在戰略意義上來說,不分高下。

    可曹休火燒合肥的行為,無疑是直接在根本上讓吳軍想將合肥打造成北伐基地的構想落空。

    甚至當大火將合肥毀於一旦後,淮南郡會頃刻間多出數萬,乃至十數萬無家可歸的百姓。

    這麽龐大數量的百姓,一部分為了生存,會繼續的跟隨在魏軍的身後北遷,但大部分人卻會成為淮南郡內的流民。

    一兩位流民並不可怕,可當數萬流民聚集在一起後,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很恐怖的。

    數萬流民不僅會造成當地治安紊亂,經濟秩序遭到破壞。

    更重要的是一旦吳軍不能及時的安撫住大部分流民,那麽眾多流民很可能會轉變為一支亂軍,從而嚴重影響著吳軍下一步的北伐行動。

    曹休火燒合肥的目的,在於不惜一切代價,延緩吳軍下一步進攻壽春的行為,這可以讓魏軍有著充足的時間,在壽春構築防線,求援四方。

    曹休的目的不難猜,但火燒合肥引發的嚴重後果,吳軍卻不得不接受。

    因為吳軍不可能放棄現在已經唾手可得的合肥城。

    至於陸遜有沒有化解曹休毒計的辦法呢,有倒是有,可就是看孫權是否會應允了。

    想到此陸遜並未急著率軍進入滿是斷壁殘垣的合肥城,他先是來到案前捉筆寫道:

    “今天棄曹氏,喪誅累見,虎爭之際而三路見崩。

    臣思之,至尊宜一鼓作氣,滌淮、泗之地,察百姓強羸之數,使強者執戟,羸者轉運。

    梁州糜暘,軍於隴右,荊州張飛,兵臨宛城,今長安以西,齊禦糜暘,許、洛之眾,固守宛城。

    敵國精銳,幾為漢軍一力所阻。

    今合肥已下,壽春在望,若我軍振威奮進,民必內應。

    至尊身起兵戎,深知兵略,今概時機難逢。

    然曹休毀壞合肥,致使生民流喪,若不治之則良機即逝也。

    將帥得宜,在於遠略,合肥遲滯,則青、徐難圖。

    臣竊思之,至尊當秣馬脂車,陵蹈城邑,糾集國力,乘勝逐北,以定華夏。”

    寫完這封奏疏後,陸遜在吹幹紙上的墨跡後,便將這封奏疏封存起來交給虞翻。

    將奏疏交給虞翻的同時,陸遜語重心長地對著虞翻囑咐道:

    “要想破曹休釜底抽薪之計,則須至尊傾全國之力助我。

    隻是我當下已然手握國內大半精銳,故我之請求,或許會引來饞臣誹謗。

    屆時就需要仲翔為我在至尊麵前美言,務必要讓至尊不對我生疑!”

    聽完陸遜的囑咐後,虞翻慎重的點了點頭。

    在虞翻收好奏疏後,陸遜又不放心的叮囑一遍道:

    “仲翔乃智謀之士,應當知道現今乃我軍克定華夏之最佳時機。

    江東之偉業,當下係於仲翔一身也!”

    麵對陸遜又加重了一遍語氣的話語,虞翻麵容整肅對著陸遜一拜後,便立即起身離開了陸遜的身前。

    看著虞翻離去的背影,陸遜的眼神中充滿著期待。

    他不奢求能一直掌握著江東的軍權,以孫權的性格,這是不可能的事。

    陸遜隻希望在這個關鍵的節點,孫權能夠毫無保留的信任他。

    不管如何,江東一定要在漢軍攻占關中之前,徹底占據整個淮泗之地。

    唯有這樣,江東才真正擁有了虎視天下的資本。

    魏將失其鼎,漢吳共逐之。

    最後誰會先爭到呢?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