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

字數:9205   加入書籤

A+A-




    漢章武五年五月末,一支飽經旅途風霜的部隊來到了酒泉郡內。

    涼州地域廣大,但大致是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目前漢軍與魏軍作戰的主要區域——隴西五郡。

    還有一部分就是在天下間赫赫有名的河西四郡。

    若說河西四郡可能許多後世人都不曾聽聞過,但河西四郡還有個統一的稱謂,那便是河西走廊。

    無論是當世還是後世,隻要對曆史有些了解的人,恐怕對河西走廊都會有個初步的了解。

    而相比於遙遠的後世人,當世人對河西走廊是懷抱著一種特殊的情感的。

    三百餘年前,一位橫空出世的少年將軍,在雄心帝王及無數公卿將相的矚目下,率領大漢鐵騎踏入了這片為匈奴人占據的土地上。

    在那位少年將軍的英明指揮下,近十萬匈奴精銳鐵騎或死或降,匈奴王庭倚為臂膀之一的河西軍團,徹底覆滅於那位年輕將領的手中。

    自此河西走廊徹底歸屬於大漢,而匈奴不可一世的國運幾乎被那一人攔腰斬斷。

    沒有一位熱血的漢人,會不向往孝武帝那個金戈鐵馬的歲月。

    亦沒有一位熱血的漢人,會不對被稱為孝武帝時期三大戰役之一的河西之戰,有著膜拜之情。

    更別說河西走廊的歸入版圖,對後續大漢的國運有著深刻的影響。

    至此大漢擁有了大片的牧場,至此大漢奠定了在西域的話語權。

    在這種種影響之下,當世人對河西四郡是有著特殊的情感的,哪怕河西四郡一向貧瘠。

    就例如當下的薑維。

    自投效糜暘後,因感念於糜暘的恩德,薑維將糜暘複興漢室的誌向,也當做了自己的誌向。

    有著如此心誌的薑維,在率部隊邁入酒泉郡中來到一處險關中後,他的臉色頓時肅穆起來。

    薑維眼前的這處險關,名為玉門關。

    可能由於華夏內亂的緣故,玉門關內外不再駐紮有雄兵。

    可能由於年久失修的緣故,玉門關的城牆有著坍塌。

    但那座依然矗立著的雄壯的關門,卻是大漢在西域主權的象征。

    關門上的諸多刀痕劍傷,亦是一種榮耀的體現。

    這種榮耀,不會因朝代的更替而有所改變。

    因為這份榮耀是屬於全體華夏人民的。

    想到這,薑維深吸一口氣,率領著身後的數百漢軍,對著眼前的關門齊齊深深一拜。

    數十年前因為戰亂,大漢不得不放棄了對玉門關的控製權。

    這無疑是對無數在此流下熱血的先輩的一種背叛。

    現在薑維在糜暘的命令下,再次帶領漢軍站在了玉門關外。

    眼前的場景加上心中的愧疚,讓薑維不由自主地做出了這種舉動。

    拜完後,薑維抬頭再次看向眼前的玉門關。

    他心中有種衝動,想追尋著先輩的腳步,讓大漢重新在河西之地,在西域之地恢複主權。

    可很快的薑維生生壓製住心中的這種衝動。

    他知道當下時機未到。

    薑維轉身對著身後的一名將校吩咐了幾句。

    在聽完薑維的吩咐後,那名將校連忙指揮士卒分散開來,似在周圍尋找著什麽。

    他們尋找的,正是石油。

    當初呂乂從馬超身邊回返,為糜暘帶來了一個令他意想不到的消息。

    那就是石油在當世的亮相。

    而那時候從呂乂的稟報中,糜暘也知道了馬超軍中的石油是從哪裏來的。

    那個地方正是酒泉郡中的玉門縣。

    當年孝武帝在設置玉門關後不久,為了讓當地的守軍能夠自給自足,便下令移民於玉門關外屯田。

    後來玉門關就慢慢變成了一個縣。

    隻是玉門關附近的地勢,畢竟不適合發展農耕,故而玉門縣的規模一直不大,說到底最多像一座大的村落而已。

    而桓靈以來,居住在涼州的異族時有作亂之舉,玉門縣這一有著戰略非凡意義的區域,更是許多異族經常進攻的地方。

    異族數次進攻,加上中央朝廷無力派兵平叛,久而久之,玉門縣便已名存實亡。

    玉門縣的百姓,更是為生存,不得已向隴西之地逃難。

    馬超軍中的石油,就是從那些逃難的玉門縣百姓身上獲得的。

    在得知玉門縣有著露出地表的石油後,糜暘便一直將這件事暗暗記在心中。

    並在知道魏軍有著殺傷力巨大的投石車後,心中想出了用玉門縣的石油破敵的辦法。

    由於石油的外在特征十分明顯,故而當數百漢軍散出去沒多久之後,就有一小隊的漢軍跑回來向薑維稟報,說是發現了溢出石油的地方。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薑維激動的站起身來。

    他一方麵下令四散出的漢軍回攏,一方麵迫不及待的的跟在那隊漢軍的身後,朝著發現石油的地方走去。

    隨著不斷接近那處地方,在薑維還未看到石油的時候,他便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強忍著心中的不適,薑維繼續前進。

    在越過幾處山包後,薑維於看見了一片山泉。

    陣陣惡臭在山泉中散發,引得周圍不斷圍過來的漢軍齊齊遮鼻。

    在眾多漢軍的視線中看去,他們發現在山泉清澈的泉水之上,正漂浮著一塊又一塊的烏黑漆狀物。

    奇怪的是,那些烏黑漆狀物雖在山泉上,卻不融入泉水中。

    好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烏黑的漆狀物就這麽漂浮在水麵上。

    薑維也無法解釋眼前看到的一切。

    但他卻記得糜暘囑咐的注意事項。

    想起糜暘囑咐的薑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然後他對著周圍的漢軍下達命令道:

    “不要漏掉一滴石脂。

    給我上!”

    天授不取,必受其罪,這便是糜暘給薑維這次行動定下的宗旨。

    在這個宗旨下,那些泉水上漂浮的石脂,看來得集體換個新家咯。

    後世當地縣誌載:“.縣外水有肥,如肉汁,又似膏,浮水上如漆,燃之極明。章武年間為糜公聞,遣驃騎掘之!”

    薑維出發至今已有快一個月的時間,糜暘知道哪怕薑維是涼州人士,但讓他前往千裏之外的酒泉郡取來石脂,這定然是個耗時不短的任務。

    故而糜暘並不心急。

    當然糜暘也在心中為魏軍的投石車準備了其他預案。

    那些預案雖然不能徹底毀壞魏軍的投石車,但阻擋一些時日還是問題不大的。

    可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街亭的魏軍一直未有所異動。

    想來是糜暘之前推測的那般,投石車的製造並不簡單,加上曹彰在知道自己到來後,心中又多了力求穩妥的緣故。

    在街亭魏軍不行動的情況下,糜暘也隻能將目光投往其他的戰場。

    當世沒有遙遙領先的手機,糜暘想要得知其他戰場的情況,隻能通過閱覽一封封情報。

    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其他戰場的局勢的確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半月前魏大將軍曹真領兵三萬奇襲至下邽城外。

    曹真的動作不可謂不快,但他的奇襲之舉並未取得多大的成效。

    因為劉備在率軍攻打隴西郡前,讓趙雲與馬超率軍留守天水郡。

    趙雲生性沉穩,他不是那種會創造多大戰績的名將,但他是那種可以托底的名將。

    早在劉備率軍離開天水郡後,趙雲就每日向天水郡外派出斥候探查敵情。

    為了萬無一失,趙雲派出的斥候俱是軍中的精騎,且斥候的探查範圍,最遠可到達陳倉城外。

    故而當大量魏軍出現在陳倉外後,趙雲亦很快就得知了這個消息。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趙雲與馬超一致認為曹真的目標在於下邽。

    於是趙雲與馬超這兩員虎將,先一步率軍急行至下邽城下,將下邽城包圍了起來。

    當曹真領軍到達下邽城外後,見到的便是被大量漢軍營壘圍困起來的下邽城。

    被搶占了先機的曹真,倒也沒放棄原本的打算,他下令魏軍在下邽城外的數裏處安營紮寨。

    半個月以來,魏軍倒也在曹真的率領下,想著朝漢軍的側後方發動襲擊。

    但守衛漢軍側後方的,是漢驃騎將軍馬超

    有著兩員虎將坐鎮,哪怕魏軍占據著人數優勢,可他們一時間也隻能與漢軍形成對峙之勢。

    而魏軍突襲下邽的軍情被劉備知道後,劉備當下就動了退兵之念。

    正如曹真所預料的那般,任何主帥都不會坐視後方有危險而無動於衷。

    不過就在劉備欲退兵之時,黃權想出了一個計策。

    黃權命人在軍營中樹起糜暘的軍旗,並讓身形酷似糜暘的一名將校,身穿明光鎧沒事就往狄道城下溜達。

    黃權這麽做,是想營造出糜暘到達狄道城外的假象。

    除此之外,黃權還讓漢軍在深夜中外出,而到了天明之際,就大搖大擺的進入漢軍大營中。

    黃權安排的這兩件事,成功讓狄道城內的遊楚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遊楚認為糜暘已經率大批漢軍前來狄道支援劉備。

    這不能怪遊楚不察,偏居隴西的他從未見過糜暘,隻聽過糜暘大致的外貌描述。

    而身穿明光鎧,正是世人心中對糜暘外形的最顯著了解。

    再加上狄道城已經被漢軍圍困兩個月,內外消息根本就不通,遊楚壓根就不知道糜暘現在在街亭的消息。

    在做出以上的推斷後,遊楚心中的鬥誌漸漸被瓦解。

    正如他之前對劉備說的那樣:隻要魏軍的援軍不進入隴西,那麽他遲早會投降的。

    糜暘率領大量漢軍前來支援,將近兩個月都未等到援軍,這兩個殘酷的事實讓遊楚履行了他當初的諾言。

    在黃權實行計策後的第三日,遊楚於冷風中身穿單衣,命人打開城門孤身一人手捧印綬來到漢軍大營中請降。

    遊楚的請降讓劉備大喜過望。

    遊楚在隴西郡有著巨大聲望,否則他也不可能能堅守如此久。

    遊楚的歸降,代表著整個隴西郡上下將誠心實意的納入大漢的統治中,也意味著漢軍在隴右再無後顧之憂。

    喜悅之餘的劉備,大大嘉獎了黃權與遊楚二人。

    黃權被劉備直接晉升為征西將軍,而遊楚則被劉備提前封為京兆尹。

    在收服了隴西郡後,劉備再不遲疑,不久後他就率大軍朝著下邽進發。

    至於劉備目前是否已經率軍趕到下邽,這個情報糜暘尚未收到。

    在看完關於漢軍的情報後,糜暘又拿起案上的一封情報看了起來。

    這封情報有些與眾不同,它不是關於漢軍,而是關於吳軍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合肥之戰的結果也傳到了糜暘的手中。

    當看完情報中的內容後,糜暘的臉上多了幾分異樣。

    這樣的神色,是他剛剛看漢軍的情報時不曾擁有的。

    因為盡管隴右的戰局有了一些變化,但那些變化都在可控內。

    相反淮南的戰局,在糜暘看來是有些意外了。

    糜暘希望吳軍北上攻打合肥,因為這可以讓曹魏三路接戰,左右為難。

    這本來也是當初劉備要與孫權結盟的最大戰略意義。

    在得知是陸遜率軍北伐後,糜暘心中也做好了合肥被吳軍攻下的準備。

    畢竟當下曹魏大部分精銳,要麽在關中,要麽在宛城,合肥兵力空虛。

    以陸遜的能力,拿下兵力空虛的合肥,算不上多難得事。

    但糜暘是不希望吳軍這麽快就拿下合肥的。

    哪怕是一座殘破的合肥。

    糜暘可以接受江東與大漢一起分曹魏這塊大蛋糕,但他不想江東分到的蛋糕,比大漢的更多更美。

    想到此,糜暘開始伏案疾書起來。

    很快的,糜暘就寫好一封信交到丁封的手中。

    糜暘對著丁封囑咐道:“盡快將這封信發回成都。”

    看到信封上的收信人名稱,丁封的目光不由得一凝。

    以往糜暘不乏有往成都寫信的行為,可那些信箋大多是送給諸葛亮的。

    而當下他手中的這封信,卻是糜暘送給糜芳的。

    丁封可是知道他的這位主君,一般是不會寫信問安的。

    不過丁封並未多想,他拿著信就快速朝外走去。

    丁封不知道的是,糜暘這封寫給糜芳的信,不是為了問安。

    當年公安之戰時,糜芳曾聯係了他在江東生意上的好友,促成了一些有利於糜暘的局麵。

    現在糜暘想故技重施。

    至於能不能辦到這一點,糜暘心中有著信心。

    雖然公安一戰後,糜芳與許多江東好友斷絕了來往,可還是有一些人不願放棄糜芳這顆搖錢樹。

    況且糜暘想讓糜芳做的事,並不算難。

    合肥大勝,在合肥數次慘敗的孫權,不會想著去合肥城下逛一逛?

    糜暘一向有成人之美之心。

    要想吳軍擴張不太迅速該怎麽辦?

    很簡單,召喚孫權即可。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