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
字數:4483 加入書籤
糜漢正文卷第六百九十九章衣食共享全國皆兵站在荊州文武群臣最前方的荊州刺史鄧芝,在聽到信使稟報的內容後,他緊張的整理了下妝容,然後問身後的鄧艾道:
「士載,素知大司馬喜好。
不知道吾今日這番布置,大司馬能夠滿意否?」
鄧芝的話語中,流露出一些忐忑。
而鄧艾在聽到鄧芝的話後,臉上不由得露出一些笑意。
「鄧公,這已然是你第三次問艾這一件事了。」
鄧艾的回答,讓鄧芝的臉上流露出一些詫異,似在疑惑說:我之前果真問過兩次了嗎?
但很快的,鄧芝臉上的疑惑之色頃刻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郝然之色。
仔細想一想,他的確就這件事問了鄧艾三次。
鄧芝出身東漢名將鄧禹之後,自小接受良好教育的他,早年因避難進入蜀中。
後來他的才華得到劉備賞識,逐漸得到劉備的重用。
至今為止,要說鄧芝在世間最出名的事,無疑是當年公安之戰後,他代劉備出使江東,與孫權重新簽訂盟約一事。
按理說,鄧芝並非沒見過世間的大人物,他對糜暘的到來,不應該如此緊張才是。
可在鄧芝的心中,孫權又豈能與糜暘相比呢?
大司馬,天策上將,重開大漢天之白鹿...
當這一個個名號,都歸到於一個人身上時,恐怕當今天下除去張飛與諸葛亮外,沒有一位漢臣會對糜暘不抱有濃烈的敬仰之心。
除去以上的原因外,鄧芝當下還身為荊州刺史。
在漢家的體製中,刺史主管一州政務,而在荊州這幾年,鄧芝可是深切的體會到,糜暘在荊州擁有怎樣的民心。
鄧芝深知,要是他有怠慢糜暘的地方,荊州士民肯定會對他大失所望。
而身為一州刺史,卻失去了當州的士民之心,這個刺史還能當的下去嗎?
從這兩方麵原因來看,鄧芝目前有著這種緊張的心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鄧艾能夠理解鄧芝的心情,因此哪怕是第三次,鄧艾還是笑著對鄧芝言道:
「鄧公請放心。
大司馬雖喜奢華,好排場,但他更看重心意。
就算鄧公有些方麵安排不周,大司馬也不會對鄧公有所責怪的。」
鄧艾的回答,讓鄧芝懸著的一顆心稍微放下來了一些。
鄧艾身為糜暘最看重的嫡係之一,他對糜暘的了解,肯定比常人深得多。
隻是鄧芝不知道的是,在他還在自省的時候,他的身後卻發生了一些變故。
原來今日為了迎接糜暘的歸來,鄧芝特意別出心裁地想出了一個迎接儀式。
鄧芝心知公安之戰對糜暘的意義,而當年糜暘離開荊州時,也特地拜托關羽多關照那些在公安之戰中傷殘的士卒。
所以在鄧芝的安排下,今日站在城外迎接糜暘的,可不止是荊州的文武眾臣。
當年被糜暘「遺忘」在荊州的公安傷卒,赫然也在列。
而在聽到糜暘即將出現的消息後,荊州文武眾臣心中雖躁動,但終於還能忍得住。
隻是那些與糜暘同生共死過的公安傷卒,又怎麽能做到這一點呢?
於是乎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就在鄧芝還率著荊州文武翹首以盼之際,那上百公安傷卒竟然主動脫離了隊列之中,朝著前方跑去。
公安傷卒的這一舉動,直接將鄧芝精心安排的迎接隊列給衝了個亂七八糟。
而鄧芝在注視到這一幕後,更是急的要跳起來。
「全都回去,不要亂!」
鄧芝聲嘶力竭的呐
喊聲,在城外不斷的響起。
但鄧芝還是低估了糜暘在公安傷卒心中的影響力,公安傷卒們聽到了鄧芝的呐喊聲,但他們還是不理不睬地朝前方跑去。
公安傷卒們的不理不睬,可是讓鄧芝及一眾荊州文武急的抓心撓腮。
體統,體統呀!
隻是鄧芝再怎麽急,麵對屬吏提出的「以士卒彈壓騷動」的建議,他還是果斷采取了拒絕。
開玩笑,不要看那些公安傷卒們身份都不太高,但誰能知道在當年的公安之戰中,他們在糜暘身邊是什麽身份?
鄧芝絲毫不懷疑,那些公安傷卒中,多的是曾為糜暘擋刀之人。
以刀兵鎮壓糜暘的救命恩人?
鄧芝覺得自己還不想提早退休。
於是乎在鄧芝的「無可奈何」下,上百公安傷卒徑直地朝著前方不斷湧去。
而看著上百公安傷卒的行為,有一些荊州文武也咬咬牙加入了其中。
有一就有二,當一些荊州文武動起來後,越來越多的荊州文武也依樣畫葫蘆。
直至到最後,扶額歎息,頓足歎恨的鄧芝,也被鄧艾拉著朝著前方跑去。
好好的歡迎儀式,變成了一場狂奔比賽,想來後世的史書之中,肯定會不吝嗇筆墨記載著這有趣的一幕。
在信使回來稟報時,糜暘的車隊就已經離江陵城不太遠了。
所以率隊走在車隊前方,為糜暘開路的石苞,很快就發現了前方發生的「動亂」。
石苞高坐在戰馬上,從他的視線中,他能夠清楚地看到前方正有百餘傷殘人士正朝著糜暘的車駕快速衝來。
在初發現這一幕時,石苞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敵襲」二字。
可很快的,這兩個字就被石苞從腦海中驅散。
且不提那百人都是傷殘人士,也不說如今他們在荊州腹地,就說那百人臉上的神色充滿了激動與歡喜。
帶著激動與歡喜發動一次以卵擊石的襲擊,石苞感覺世上應該沒有這樣的人吧。
一時間搞不清楚的石苞,為了以防萬一,隻能下令身後的軍士先結陣防守,而他則是快速駕馬來到糜暘的車駕前,向糜暘稟報了這一件事。
而坐在車駕中的糜暘,在聽說這件事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也是詫異。
不過他的心中,也隱隱有了個猜測。
為了印證心中的猜測,糜暘連忙從車駕上走下,騎上一匹駿馬後,帶著石苞朝著前方而去。
不久後,當糜暘駕馬來到隊伍前列時,他也看到了那正在衝來的百餘傷殘人士。
這時那百餘傷殘人士,距離隊伍前列已然不遠,糜暘能夠看清跑在最前方的那一批人。
「王安!」
在看清後,糜暘下意識地喊出了一個許久未叫過的名字。
在糜暘的視線中,那位叫王安的男子,正賣力地奔跑在眾人之前,他右邊的袖子空蕩蕩的,迎風飄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