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字數:3597   加入書籤

A+A-




    不提林黛玉入賈府的見聞。
    卻說甄瑛在目送黛玉離開後,又和劉姥姥好好逛了逛京都,相比於劉姥姥的看熱鬧,甄瑛的靈覺感受到京都被一股堂皇正大的衝霄劍氣所籠罩。
    給他安全感的同時,又讓他頗為不自在,卻是想起了腦海中那道能晃瞎人眼的金光。
    眼看天色不早,買好了東西後,甄瑛就和劉姥姥出了城,往回走,在夕陽西下之時,回到了王家。
    “王英小弟你回來了,一路辛苦了。”
    不知道跑哪裏高樂去的王狗兒,仿佛聞到了什麽,顛顛的就回來了,嬉皮笑臉的問候聲中,雙手已經非常熟絡的去接甄瑛手中的東西,等接到手後一眼看到上麵的筆墨紙硯還有一些書籍,頓時驚訝道:“買這些做什麽?”
    “我看看書練練字,板兒也該識字了。”
    甄瑛笑著解釋。
    “我說姑爺,這些都是瑛兒花的錢,你管他買什麽。”
    劉姥姥接話道:“板兒能跟著他英叔學點字,不當個睜眼瞎,這不比你多喝幾頓酒要好?”
    “這可不止幾頓酒啊……”
    王狗兒嘀咕了一句,見妻子也拿眼看他,搖頭笑道:“您老也別拿話刺我了,讀書識字當然好,這一點我難道不知道?
    想當年,我家祖上也是讀書讀出來才當官的,隻是讀書可是很費錢的,沒人比我更清楚!
    我那會就是家道中落沒錢繼續讀書才弄成現在這個樣子,王英小弟的錢可夠不夠呢?”
    “哥哥放心就是了。”
    甄瑛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將筆墨紙硯和書籍拿出來,露出下麵的酒食。
    錢不夠到時候再掙就是了,就算不靠甄家公子的身份,天生神力的他,真想掙錢還能掙不到?
    他受劉姥姥大恩,如今想著先幫劉姥姥外孫板兒啟蒙,也算是報恩的開始了。
    王狗兒本來還有些糾結,不知道該不該為了兒子的前途放棄自己的生活,如今一見甄瑛不僅買了筆墨紙硯,還沒忘了他的酒食,頓時高興極了,拿起酒食就去喝了。
    甄瑛也叫來板兒,在夕陽下,開始幫他啟蒙。
    他有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前世記憶,本身也喜歡古典名著。
    前身雖是頑童,但在甄家老爺的威脅下,到底也經過了係統的啟蒙,且老師水平都極高。
    他前身又極聰慧,拋開不想按照正統寒窗苦讀去當官的教育模式去讀書外,其實小小年紀的前身,肚子裏的古文水平已經頗高了,最起碼教授一個鄉村三歲小二啟蒙認字讀書是綽綽有餘。
    劉姥姥和劉氏看到這一幕,既欣慰又感慨。
    就是在炕上喝酒的王狗兒,眯著小酒之餘,也瞥著這邊,聽到板兒念錯字,忍不住就笑罵一句,被妻子和丈母娘瞪視後,又在甄瑛的勸說下,表示自己再不插嘴。
    漸漸的,天色就要徹底黑下去了。
    甄瑛突然抬頭看天,就見一片片雪花落了下來。
    “下雪了!”
    板兒再也坐不住,衝著屋裏喊了一聲,劉姥姥他們也走了出來,劉氏愁眉苦臉的。
    “嫂嫂,這個雪不正常?”
    甄瑛問道:“這才剛入秋吧,竟然就下雪了?”
    “小弟久在江南可能不知道。”
    劉氏抱著女兒青兒,望著天上紛紛落落越下越大的鵝毛大雪,愁道:“如今這天氣是越來越怪,別說剛入秋了,就是大夏天的也能下雪,江南那邊好點,其他地方不是旱災就是水災,日子又要難熬了。”
    “都說女帝陛下惹怒上蒼,這才降下災禍,鬧得天下老百姓都沒飯吃嘍。”
    王狗兒已經有了幾分醉意,嘴裏說著民間流傳甚廣的傳聞。
    “姑爺,你喝醉了就去炕上挺屍,別在這裏胡唚!”
    劉姥姥將東西收進去後,聽見了這話,喝道:“女帝陛下也是你能說的?老天爺想整你,總有理由,難道在女帝陛下之前,就沒災沒難了?
    再說,老天爺如果真有靈,也不該拿咱們老百姓的性命來懲罰女帝陛下啊!到底誰不拿咱們老百姓當人?
    反正我知道的是,自從女帝陛下登基後,這禍害老百姓的妖魔鬼怪就幾乎絕跡了,這就是女帝陛下最大的仁德。”
    “您老說的是。”
    王狗兒被這一喝,又被這驟降的氣溫給凍得有些醒酒,想到女帝陛下就在不遠處的城裏,有些後怕的陪笑了一句,踉踉蹌蹌的回屋去躺著了。
    劉氏看了一眼望著劉姥姥的甄瑛,抱著青兒,牽著板兒也進去了。
    “姥姥,這……”
    甄瑛壓低聲音。
    “唉。”
    劉姥姥看著漸漸開始發白發亮的世界,歎道:“姑爺說的,我也聽過,流傳有十來年了,他們年歲小,見得少,哪裏知道在女帝陛下之前,早就動不動旱災水災,農民絕收並不罕見,那會和現在又有什麽兩樣?
    而女帝陛下登基,以天子劍絕地通天後,又用天子劍梳理天下,調和四時,反而有了八年的好年景。
    之後傳出女帝陛下閉關修煉的消息,這天下處處好年景的好日子才變了,如今越來越差。
    這不,不僅妖魔又起,還才剛入秋,就飄起鵝毛大雪,真希望女帝陛下早點出關,重新執掌這天下啊。”
    甄瑛默默點頭,看了看越來越大的雪,走回屋內,翻了翻那剛買回來的一摞書,除了些許給板兒啟蒙的,其餘的都是莊子的著作,以及名家解讀。
    他拿起原本,翻到說劍篇,念道:“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衛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也,此天子之劍也。”
    念完之後,聯想到女帝登基沒閉關前那八年,以天子劍之威,隻怕就算真的天怒,降下災難,也會被女帝以天子劍阻擋在外,將這片被天子劍包裹在內的大坤,變成自成一片風調雨順的天地,天下人安享太平富足,自然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