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第 240 章 如果皇帝們可以輪流倒……
字數:6834 加入書籤
太子丹都需要寡人下令處置的話,那我大秦幾代先君豈不是白幹了?
該怎麽說呢,這話是怎麽同時兼備離譜跟靠譜兩種要素的啊?!
今天的大王……
風格非常淩亂啊!
朝臣們一邊小心翼翼的覷著他的神色,一邊心裏邊忖度著:
看起來也不像是被嚇到了啊,反而倒是有些雀躍。
怎麽回事,怒極而為之嗎?
繼而又搖搖頭,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驅趕出腦海,以一個標準的大秦忠臣的姿態上疏,請求任用大將王翦為主將、年輕將領辛勝為偏將出軍北上,錘爆膽大妄為的燕國狗崽子們。
聽到王翦二字的時候,李世民的眼眸不易察覺的波動了一瞬。
這短暫的神色變化並沒有被大殿之上的諸位公卿所察覺,反倒是遭到舉薦出列的王翦眼尖瞧見,心下為之一凜。
他少年時候就跟隨大王左右,非常了解這位君上的秉性——眼下這般情狀,難道是覺得王家功勳太過,自己不宜再為主將了嗎?
先前朝中議論起如何攻楚之時,大王的目光便更多的聚集在年輕的將領們身上,卻有意無意的忽視了他……
王翦想到此處,心中不免五味俱陳,這時候,卻見大王濃眉微抬,鋒銳的目光正對上他的視線。
我懂的,大王。
王翦在心裏歎氣。
或許,是時候該避避鋒芒了。
卻聽那大殿之上的秦王揚聲道:“此番攻燕,便以王將軍為副將!”
王翦不由得暗自苦笑,又有些釋然。
大王果然要大力栽培新人了嗎?
是誰?
辛勝,還是近來風頭頗盛的李信?
滿殿朝臣也不禁有轉瞬的怔楞,回神之後,又若無其事的將方才那短暫的詫異翻了過去。
大王做些稍微出格的事情,身為臣下,該當勸諫,這是食君之祿的忠義。
可倘若大王覺得王家在軍隊裏的聲音太大,影響力太強,想要壓一壓王翦的威勢的時候,他們最好把嘴巴閉得緊緊的!
即便能出聲,也隻能是讚同和附和的聲音!
中車府令趙高向來圓滑,腦海中回憶著正當盛年的大王對於年輕將領們的頻頻召見,乃至於近來對王家似有似無的冷待,哪裏還有不明白的?
他幾乎是立時就反應過來,馬上含笑進言:“莊子說,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朝堂之上先君將大位交付給當今大王,軍隊中的後起之秀出於藍而勝於藍,又何嚐不是這個道理?”
“畢竟是大王愛惜王將軍,才會將他視為柴草,用以點燃後來者傳續的火種啊!”
馮去疾不由得額外多看了他一眼。
中車府令不愧是中車府令啊。
怪道人家能從宮中的諸多侍從之中脫穎而出,就這份兒眼力見誰比得上啊!
群臣紛紛出言附和。
這個說:“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啦!”
那個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最後王翦也主動說:“此國家之事,臣豈能計較一人之得失?更不必說大王乃是至高君上,言出法隨,我為臣屬,豈敢有忤逆之心?”
李世民感動壞了!
這要是大唐的官,打從他一開口,就該知道他在打什麽主意了。
毫不客氣的講,前腳剛把話說完,後腳魏征的唾沫就能噴到他臉上,但是到了大秦之後……
這淳樸的朝堂風氣!
這忠厚文雅的公卿言談!
上古遺風在大秦,沒開玩笑!
那邊趙高還帶著幾個馬屁精在造勢:“有王將軍在後壓製,必然可保大事無虞,那這主將的人選,大可以選一個年輕些的——”
李世民大為讚同:“沒錯,是這樣的!”
趙高麵露微笑。
年輕些的李信滿心期待的向前半步走。
大殿之上的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個既知的結果。
繼而就見秦王大手一揮,聲色豪邁,語氣慷慨道:“寡人要北上親征!”
趙高:?w`!
李信:?w`!
其餘人:?w`!
非靜止畫麵jpg
如果有記錄儀的話,這鴉雀無聲的長久寧寂,或許被稱為大秦的黑暗三分鍾。
毫不客氣的講,殿上的朝臣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原地驚住。
待到回神之後,整個朝堂瞬間炸開了!
“大王,這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況您肩膀上擔著整個大秦啊!”
“大王三思啊——不如令王翦為主將,擒拿燕王、俘虜燕國臣民之後押解鹹陽,到時候您再效仿軍隊征戰,率人將其擒拿?!”
空間裏劉徹嗑著瓜子兒,一整個驚奇住了:“今個兒咱才知道,cspy正統在大秦嘿!”
空間裏其餘人:“……”
那邊李世民已經敲定了主意,如何會改——大唐的秦王在戰國末尾的秦國帶兵去捶燕國,想想就很刺激!
當下斷然道:“君無戲言,不必再說了!”
再環視一周,又道:“方才那些附和的話,難道不是諸位卿家自己說的嗎?須知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豈能隨隨便便反悔?素日為人,尚且不得如此,何況是在朝堂之上,麵對大秦君臣!”
這時代的朝臣們還是非常講究風儀和承諾的,聽大王用自己先前的話來堵自己的嘴,一時瞠目,為之無言。
再想想自己為什麽會開口給自己挖雷?
尼瑪還不是中車府令趙高那廝帶頭攛掇的?!
想到此處,眾臣皆是怒火中燒。
誰不知道中車府令乃是大王的心腹,極得倚重?
要說今日之事是不慎為之,又有誰會相信!
一個卑賤的閹人,時運所致得到大王的寵幸,不思恩義也就罷了,竟然還枉顧大王的名聲和國家的社稷,攛掇著大王如此亂來!
他難道不知道大王禦駕親征,一旦出了意外,秦國的天都要塌掉嗎?!
就為了獻媚於上,居然連這種事都做得出來!
不能再留了!
幾位宗親對視一眼,麵色肅然,神情憂憤,齊齊躬身拜道:“大王,請慎重的考慮我們的意見!”
“趙高這個奴婢,得到您的信重,卻不知道用正確的方法來侍奉您;享用著秦國的俸祿,卻鼓動秦國的君主去往危險的地方、做可能動搖國家的事情,這樣不知忠義的奴婢,怎麽能夠讓他繼續留在您的身邊?”
“臣請斬趙高,以謝大秦臣民!”
左右兩位宰相隨之躬身附和:“臣請斬趙高,以謝大秦臣民!”
這是個主辱臣死的時代。
是聞說主君死亡,門客會舉刀自盡、地下相隨的時代。
是夢見死去的結義兄弟在地下為人欺淩,旋即拔刀自盡,往去相助的時代。
忠義二字,重於千金!
而一個諂媚附和、暗地裏鼓動君主去往一線戰場的奴婢,在朝堂風氣最為開明坦蕩的大秦,是絕對不會有什麽好下場的!
宗親們容不下這樣帶壞自家家主的小人,朝臣出於忠君體國的想法,更加無法容忍這種行為。
即便是李斯這個從前與趙高有些交際的左丞相,此時也毫不猶豫的站到了他的對立麵!
以宗親為首,宰相在後,滿殿朝臣的聲音逐漸匯聚成一股憤怒的洪流:“臣請斬趙高,以謝大秦臣民!”
趙高:“……”
趙高:“蛤???”
關我屁事啊,你們別太離譜!
我事先也不知道的好嗎?!
家人們誰懂啊,拍完老板馬屁之後發現自己成了全民公敵?!
“請斬趙高”的呼聲太大,但是趙高心裏卻並不十分擔心。
因為他知道,秦王不是會被輿論所裹挾的那種人。
相反,大秦的王意誌堅定,其心如鐵,一旦下定了主意,哪怕撞破南牆,也一定要把那條路走通。
其餘人不知道自己並沒有攛掇大王如此為之,但是大王知道,而趙高深知他絕不是會坐視心腹蒙上汙名,繼而被殺的那種主君!
群情激奮之前,李世民倒是真沒想到會引起這麽大的震動,更沒想到事到如今了,矛盾的焦點居然衝著趙高去了?
“始皇,你的大臣們真的好善良啊,甚至於都沒有罵我哎!”
李世民感動不已:“他們真的,我哭死!”
嬴政:“……”
嬴政嫌棄的轉過了身,懶得理他。
想了想,又回過頭去,鄭重的警告他:“別用寡人的身體做丟人現眼的事情,須知風水輪流轉的道理!”
劉徹在嬴政身旁抱著胳膊冷笑:“沒錯兒,當心始皇到了大唐猛撮你爹xx!”
李世民:“……”
嬴政:“……”
李元達:“……很難分清那個場景是在處刑世民,還是在處刑始皇,亦或者是處刑世民的爹。”
朱元璋:“……這很難評,我祝他們成功吧。”
嬴政再也忍耐不住,二話不說,拔劍相向:“劉野豬我真的忍你很久了!!!”
空間裏祖龍殺豬亂成一團,空間外大秦殿上群情激奮,要求處死趙高,以正視聽。
李世民歎了口氣,抬起手臂下壓,示意眾人暫且安靜。
無數雙眼睛或者擔憂,或者憤慨,或者不安的看著他。
眾所周知,大王向來頭鐵……
難道是堅持要保下趙高?
趙高則滿心希冀的等待著妾身分明的那個瞬間來臨。
繼而便聽秦王道:“你們說的也不是沒道理——那就把趙高車裂了吧。”
朝臣們:“……”
啊這?
抗爭勝利之後反而有種奇妙的空虛感?
趙高:“?!!!”
霧草?
……沒開玩笑,大王身上有鬼!
滿殿寂然。
隻有秦王看似平緩,實則難掩雀躍的聲音回蕩在空氣裏:“不過君無戲言,周朝有一葉封桐,我大秦的王,難道便不是言出必行嗎?!”
“今日斬趙高以祭旗,寡人北上出征之事,勿複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