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第 241 章 如果皇帝們可以輪流倒……
字數:7275 加入書籤
如果大秦有新聞媒體存在的話,uc震驚部一年的kpi都能夠在這短短一天之內實現。
《驚!公共場合下,一燕國男子竟對我國大王拉拉扯扯!!!》
《再驚!我國大王竟當眾與一陌生男子擊劍!!!》
《三驚!大王他說世界那麽大,他想去看看!!!》
《最後一驚!中車府令趙高喜獲五匹小馬,高興的合不攏腿、雙臂亂飛!!!》
《據民間門小道消息傳言,大王悄悄將荊姓男子身懷有孕的妻子接入後宮,有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熱心群眾劉先生披露,大王還與一高齡孀居女士存在過從親密關係……》
再之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我大秦造大王的謠,你還想有以後?
大殿之上,群臣尤且震驚於大王今日居然如此聽勸,甚至於到了感動落淚的地步。
譴責他不該跟刺客比劍——他馬上道歉!
說趙高是小人,該當處死——他馬上車裂!
雖然兩件事情本質上都沒有得到解決,一個是“下次還敢”,一個是“決意北上親征”,但是他低頭了啊!
大王他真的,我哭死!
馮去疾神色複雜的看著趙高被宮廷武士們拖拽下去行刑,不由得低聲問一旁的李斯:“要不要提醒一下大王,先君們其實都有些不講武德,嬴姓趙氏沒有一葉封桐這樣高尚的先例在啊?”
李斯禮貌微笑:“大王的事為臣下的人最好少管。”
馮去疾:“……”
……
直到被拖拽下去,趙高的頭腦裏仍舊是一片混沌。
怎麽回事?
大王……真的就這麽拋棄我了?
天可憐見,此事當真不是我攛掇的,所謂的諂媚侍上、鼓動大王親征,更是子虛烏有之事啊!
放眼整個秦宮,除了與自己有些積怨的蒙氏兄弟,上上下下誰不說自己的好?
誰又不知道中車府令向來謹慎圓滑,善解人意?
作為秦王的親信侍從,趙高深知自己的體麵和權位是從何而來,如此老謀深算的他,又怎麽可能會鼓動一個看好自己的君上親自出戰,去做一件很可能有去無回的事情?
長公子扶蘇乃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繼承人,又向來與蒙家兄弟親善,假若大王此去有個萬一,這豈不是給自己埋雷!
沒開玩笑,大王身上有鬼!
隻是現在該怎麽辦?
等待被五馬分屍的既定命運到來嗎?
短暫的慌亂與驚恐退去,理智的思緒重新占據了大腦,臉頰上的肌肉猛地抽搐幾下,趙高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此時他已經被人押解出了大殿,自有人前來剝去他身上的官服,取下懸掛在他腰間門的官印。
趙高沒有掙紮,順從的抬起手臂,配合著他們的舉動,然後將目光投向肅立在一側靜靜注視著這一幕,手扶佩劍、神色冷峻的蒙毅身上。
待到侍從們那些不該出現在刑犯身上的衣飾除去,將要帶他去行刑的時候,趙高終於躬下身去,鄭重的向蒙毅行了一個大禮:“我有幾句話想同將軍言說,請您務必要給我這個機會!”
蒙毅神色平靜道:“將死之人,還有什麽好說的呢?”
趙高反問他:“難道將軍心中便不曾生疑嗎?”
蒙毅默然不語,幾瞬之後,終於抬手示意諸多下屬:“你們且退下吧。”
眾人領命應聲,垂著手退了出去。
趙高這才歎一口氣,滿麵誠懇的道:“蒙氏一族世代侍奉王室,聲威並不遜色於王氏一族,大王有意啟用年輕將領,是為了平衡王家在軍中過大的聲勢,而當初讓您來審判我的罪責,又何嚐不是覺得蒙氏兄弟一人領兵在外,一人輔王在內,過於顯赫了的緣故呢?”
“這些年來,我雖然曾經與將軍為難,卻也並非是出於本意,隻是忖度著大王的心思,和為了秦國的社稷而已……”
蒙毅靜靜聽他說完,終於微微一笑:“看起來,中車府令的確是中車府令,到了此刻,仍舊沒有失去巧言令色的本領。”
趙高神色微變,眼底不由自主的閃現過一抹不安。
蒙毅看得分明,態度卻是如常:“我知道,你說這些,是怕我因為從前的齟齬而漠視你的遭遇,遵從大王的命令將你處死,隻是中車府令,你未免太過輕看蒙毅。”
“與我而言,你無關緊要,但是大王,卻很緊要!”
作為秦王的親近侍從,出則同車,入則近乎同席,趙高有沒有出言攛掇大王北上,蒙毅比誰都清楚。
而這隻老狐狸究竟有多難纏,也沒有人比他更加了解。
大王不會忽然間門心血來潮,去做一件如此危險的事情。
而趙高更不會自掘墳墓,將自己送上斷頭台!
今日朝堂之上的大王……
實在是太不對勁了!
蒙毅不在乎趙高的生死,卻異常的在乎王上。
不管當下的王上是被妖物奪舍了也好,驚嚇之下轉了心性也好,待到他神誌恢複如初之後,傳召了自己去問:
蒙毅,寡人下達那些命令的時候,你在做什麽呢?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便足以令蒙毅羞愧而死了!
心懷坦蕩,事無不可對大王言,即便與趙高有著生死大仇,他也不會借機取其性命。
因為大王施加於他的信重,遠比一個仇敵的性命更加要緊!
……
朝議結束,李世民美滋滋的回到書房,沒去看擺在案上的奏疏,反倒第一時間門去瞧懸掛在書房東側的那副輿圖。
他興奮不已的跟老夥計們說:“我要北上去捶燕國了嘿!”
其餘人:“……”
李世民:“用不了幾天就該出發啦!”
其餘人:“……”
侍從就在此時在外通稟:“大王,長公子與幾位公子前來問安。”
李世民先是一怔,繼而了然:“讓他們進來吧!”
今日發生在朝堂上的那場風波,注定無法隱瞞,而身處內宮之中的妃嬪和皇子、公主們,當然也會在第一時間門內得到消息。
君父遇刺,有驚(?)無險,作為嬪禦和兒女,怎麽能不在最快的時間門內前去問候致意呢!
秦王此時仍在外朝,內宮的妃嬪們不好前去,更不敢無詔私往,倒是長公子扶蘇作為秦國未來的王和諸王子的兄長,可以帶著弟弟們前來問候父親。
臨行之前,老師們千叮萬囑。
您是未來的秦王,不可以哭哭啼啼做兒女情態,遵從禮製簡單問候過父親便也罷了,剩下的精力,該用在燕國這個膽大妄為的仇敵之國身上!
這話誠然是有道理,但是才十歲出頭的長公子扶蘇卻也一板一眼的回複他們:“父子之間門的情誼,難道是可以通過偽裝來獲得的嗎?”
“我聽說父親遇刺,擔心的食不下咽,夜裏隻怕難以安寢,如果連這都不能坦率的表現出來,反而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也同樣違背我為人子的準則。”
長公子的老師們:“……”
頭禿jpg
怎麽說呢。
從壞處想,這學生雖然尊師重道,但是真的不聽老師的話!
可是從好處想,這的確是個好孩子。
而且跟他爹一脈相承的頭鐵!
……李世民在書房裏略微等待了片刻,就見一個十來歲的端秀男孩帶著幾個更小的孩子入內來了,神情擔憂的迅速掃過自己周身之後,又躬身行禮:“孩兒給父王請安——”
李世民還沒反應過來,大腿就被一個軟乎乎的崽抱住了。
“父王,您還好嗎?”
那個崽長得漂亮,臉蛋肉乎乎的,又白又嫩,抱著他的腿,眼睛裏滿是晶瑩的淚花:“孩兒聽說您遇見了刺客,擔心的不得了,隻恨自己太小,不能保護您!”
愛崽達人李世民:“哎呦喂,這孩子真可愛!”
他手臂用力,把這嘴巴跟抹了蜜似的小崽子抱到了懷裏,笑嗬嗬的剛準備說話,就聽地上那群小崽子當中有個人奶聲奶氣的哼了一聲:“瞎說!十八你剛剛吃彘肉飯吃的可香了!”
李世民:“……”
哎?
十八?
這是胡亥?
手臂就這麽一鬆,那小崽子咣當一聲落到了地上。
(笑容瞬間門消失)(橫眉怒目)
李世民:“他說的是真的嗎?聽聞君父遇刺,你居然還吃了一大碗彘肉飯?沒心肝的東西,你怎麽吃得下的?!”
跪坐在一邊,眼不見心不煩的嬴政立時睜開眼睛,雙目鋒銳如刀:“馬上摔死這個雜種!”
沒開玩笑!
劉徹在空間門裏憤怒的發出了譴責:“沒錯兒,彘彘那麽可愛,怎麽可以吃彘彘?!”
李元達跟朱元璋嫌棄的離遠了點:“我說彘兒,你大可不必如此……”
胡亥被摔痛了,呆呆的坐在地上,不明白向來疼愛自己的父王為什麽忽然間門如此疾言厲色。
起初隻是嗚咽,見父親沒有要哄一哄自己的意思,他終於蹬著腿委屈的大哭起來。
李世民毫不留情道:“把這個毫無孝道的狗東西給寡人丟出去,不要讓寡人再見到他!”
侍從們如何也料想不到王上居然會被向來最寵愛的十八王子所激怒,最後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心下疑惑,行動上卻不遲疑,馬上就拎起那個小孩兒,快步走了出去。
蒙毅從趙高處離開,回到書房外之後,正撞上這一幕。
看著哭的像個淚人似的十八王子胡亥,再回想起今日王上種種不對勁的舉止,他深有種不能再繼續等待下去了的感悟。
而書房之內,反而是長公子扶蘇在勸慰父親:“十八弟畢竟年幼,怎麽可能做到麵麵俱到呢?飲食乃是人之常欲,就更加無可厚非了。父親胸懷四海,實在不必同一個小兒計較。”
李世民看著這個俊秀又溫厚的孩子,心裏不由得暗暗地為他歎一口氣,神色卻是顯而易見的和緩下來。
當下向他伸手:“過來,到近前來。”
始皇家的孩子,也算是他的子侄了。
扶蘇順從的走上前去,就聽父親問他:“你呢,有沒有擔心為父?”
“有的,”扶蘇誠懇的說:“父王有沒有受傷,亦或者受到驚嚇?事發突然,孩兒聽聞的時候都被嚇了一跳,更何況您是親曆者呢。”
嗨呀,真可愛!
李世民笑眯眯的摸了摸他的頭:“你的心意,父王已經知道了——放心吧,父王很好。”
扶蘇微微紅了臉,有些不太適應於父親如此親昵的動作。
卻沒有躲開。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今天的父王,好像格外溫柔啊。
短暫的感慨之後,又說起了正事:“孩兒聽聞,父王打算北上親征燕國……”
李世民躊躇滿誌:“沒錯兒,燕國敢來,我如何不敢往?!”
扶蘇暗歎口氣,即便知道可能會被罵,但還是溫聲規勸道:“孩兒覺得……”
這麽做有點太危險了呢!
“噢噢噢,不必說了,父王都懂!”
李世民瞬間門會意,很豪爽的拍了拍這小孩兒稚嫩的肩膀:“你也一起去!”
準備勸他不要去的扶蘇:“……”
啊這?
剛進門的蒙毅險些一頭栽倒!
能不能安分點啊,你個天殺的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