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第 287 章 劉老登大舞台2
字數:8002 加入書籤
這原本該是平凡的一天。
昨夜乃是十五, 月圓之夜,原本皇帝是該往椒房殿去陪伴皇後的,偏生貴妃卻在這時候打發人過來, 道是身體有些不適。
皇帝情知她是在借孕邀寵, 然而終究還是惦記著貴妃腹中之子, 是以便在忙完朝政之後,乘坐禦攆往王貴妃宮裏去了。
貴妃在皇後麵前行事張狂,皇帝先前也有所耳聞。
他問皇後,皇後不過一笑置之:“貴妃年紀還小, 何必拘束她?”
並不口出惡言。
皇後自己都不作聲, 皇帝就更懶得管這閑事了。
至於貴妃在外如何跋扈,這同他有什麽關係?
他隻知道, 在聖駕麵前,貴妃向來婉順嬌俏, 即便偶有刁蠻之態, 也無非是床笫之間的纏綿情趣,但凡他稍稍表露不快, 貴妃都知道見好就收,繼而小意低頭, 溫柔又乖巧的將那一頁掀過去。
皇帝也是人, 也會累。
前朝有處理不完的朝政,回到後宮, 就想找個漂亮又聽話的女人伺候自己——貴妃能把這事兒做好, 那就夠了。
至於別的, 關朕屁事啊!
晚上到了貴妃宮裏,王氏一如既往的嬌俏,笑吟吟的迎上去, 嫻熟的挽住他的手臂。
到了內殿,裏邊早就準備好了皇帝喜歡的菜肴,點的香也是他喜歡的,王氏又使人去將三皇子抱出來:“有日子不見,他也惦記父皇呢!”
皇帝其實也想兒子。
劉家的天子雖然涼薄無情,但對待自己的骨肉,好歹還是有幾分溫情的,尤其皇帝諸子都還年幼,無法對他造成真正意義上的威脅,正是最討人喜歡的時候。
是以即便他雖然向來最為寵愛看重長子,卻也不會將其餘兒子都當成路邊的石頭,吝嗇於施舍目光。
王氏有寵在身,有立住了的兩歲多的兒子,肚子裏還揣著一個,又有貴妃這樣僅次於皇後的尊位,日子真是再圓滿不過了。
隻是人都是不知足的,即便擁有的這麽多,她也難免會想,要是能多一點,再多一點呢?
王氏知道,陛下是不會廢掉皇後,將自己扶上後位的,而自己的三皇子雖然也得陛下的疼愛,但卻與皇長子不可同日而語。
可是她同皇後之間的差距,難道就僅限於此嗎?
皇帝抱著兩歲的稚兒,笑容滿麵的哄著他寫字。
可這個年紀的孩子懂什麽寫字啊,胡亂在布帛上畫了兩筆,便將手按在了硯台上,繼而尖笑著將沾滿墨汁的小手印在了父親衣襟上。
皇帝不以為意,抬手輕輕在他屁股上打了一下,笑罵道:“你這個混賬東西……”
侍從們低著頭快速的退到了偏室,迅速取了更換的衣袍在手,隻是見皇帝沒有起身的意思,便隻垂著頭,畢恭畢敬的侯在一側。
王氏手裏攥著一隻撥浪鼓,小心的覷著皇帝神色,選在她以為合適的時機,嬌聲開口:“這小子的天資卻比不過皇長子殿下,不開竅呢,倒是有些像我和他舅舅,腦袋笨,打小就不好讀書……”
說到此處,卻是一頓,麵露黯然之色,繼而又飛快的別過臉去拭淚。
皇帝逗弄著懷中小兒,笑問道:“好端端的,怎麽哭了?”
王氏忙將臉上淚痕拭去,眼睛卻仍舊紅著:“妾身隻是覺得有愧於陛下。”
“妾身出身微賤,卻蒙受天恩,得到貴妃的尊位,連同妾身的兄長,也被加官進爵,這是多麽隆重的榮耀啊。”
“隻是妾身的兄長卻不爭氣,連大將軍的一根頭發都比不上,妾身每每想到此處,都深覺有負天恩,實在是沒臉見您。”
王氏口中的大將軍,便是皇後那戰功赫赫的胞弟,同樣出身微末、卻以軍功躋身朝堂的魏大將軍。
皇帝聽完哈哈笑了兩聲:“這話說得倒是不錯,你那不爭氣的兄弟,的確比不過大將軍一根頭發!”
王氏:“……”
王氏原本是想以退為進,乞求陛下給自己兄長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的,沒成想陛下順水推舟,叫她當胸中了一箭,一口氣堵在心口,上不去,下不來,好生難受。
隻是她能侍奉皇帝幾年,到底還是有一些心得的,皇帝拒絕過的事情,不要再提第二次。
即便他拒絕的時候臉上帶笑,看起來根本沒有生氣。
皇帝不願接這一茬兒,王氏也就沒再開口,馬上就乖巧的轉了話頭:“妾身叫宮裏的樂師編曲,排了幾支舞出來,陛下要不要賞臉瞧瞧?”
皇帝懷裏抱著三皇子,微微側一下臉 ,朝她笑了一下。
王氏見狀莞爾,拍手示意近侍傳舞女們前來獻舞。
第二日晨間,皇帝坐起身沒多久,王氏的身影便出現在了帷幔外。
內侍將夜間安寢時的帷幔掛起,王氏近前來親自侍奉皇帝穿衣,又吩咐宮人們趕緊送洗漱的溫水過來。
皇帝有些不適的皺了下眉,眼睛短暫閉合,複又睜開:“你有身孕,這些事叫侍從們去做吧,不必如此勞心。”
王氏笑道:“妾身想多為您做一點事。”
就在此時,另一道聲音同時落到了皇帝心裏。
“我宮裏的侍從來做,跟我親自來做,這怎麽能一樣呢。”
皇帝怔住了。
心下驚詫,臉上倒不顯露,他挑起眼簾,目光審視的覷著王氏。
王氏剛從宮人手裏接過皇帝的腰帶,正要替他係上,轉過臉來迎上他的視線,不由一驚。
她有些不安的叫了聲:“陛下?”
與此同時,皇帝聽見另一道聲音在自己心底響起。
“陛下怎麽這麽看著我?”
緊接著又是幾聲。
“難道是我老了?”
“先前有妊的時候,倒是沒什麽反應,可這回不知道是怎麽了,才幾個月,臉上就開始生斑,難道是脂粉沒有遮住,叫陛下看出了端倪?”
皇帝一直都沒有做聲,隻是定定的注視著她,也因此耳聽著那聲音變得忐忑,最後轉為驚恐。
“……我老了嗎?”
最後一句結束,王氏眼底已經不由自主的蘊出了幾分淚意,不同於昨日的做戲,此時卻是真情流露了。
她終於怯怯的開口:“陛下……”
然而此時此刻,皇帝卻沒有半分心思分給麵前的寵妃,隨手將她撥開,高聲呼喚親信的名字:“石安!”
一個中年內侍快步近前,低眉順眼道:“奴婢在。”
卻聽皇帝道:“前幾日朕令你往上官家去賜藥,事情可辦妥了?”
石安連個磕巴都沒打,便道:“回稟陛下,是奴婢親手將您所賜藥物交付到老侯爺手裏的。”
皇帝神色冷凝的盯著他,果然聽見另一道聲音響起。
“幾天前的事情,陛下怎麽忽然問起來了?”
“難道這差事裏邊兒還有些我沒搞明白的內情在?”
“亦或者,是有人在陛下耳朵邊上詆毀我當差不力……”
皇帝忽然間大笑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笑聲令人心悸,也打斷了王氏和石安的想入非非。
當然沒有人敢去問一句:“陛下,您在笑什麽呢?”
所有人都如同木偶,亦或者是凝固了的蠟像一般,靜默的佇立在原地,心潮翻湧。
而皇帝就在那目光無法觸及到的浪潮聲中,肆無忌憚的大笑出聲。
眾人由是愈發不安。
如此過去半晌,皇帝的笑聲終於停了。
這位人到中年的帝王臉上閃爍著一種奇異的神采,眸子裏更是綻放出迥異於先前的光亮,這簡直就像是窺見了獵物的猛獸,興奮的伏在叢林之間,隨時等待著發出致命一擊。
他轉過身去,有些不耐煩的吩咐侍從:“都愣著做什麽?還不趕緊侍奉朕更衣?!”
禦前的侍從們以最快的速度反應了過來,飛快上前,動作輕柔卻絕對迅速的替皇帝穿戴整齊。
後者沒再說一句話,匆忙洗了把臉,連早膳都沒用,便步上轎攆,往宣室殿去了。
王氏僵立原地,俏麵煞白,強行控製住身體的顫抖,追上去叫了聲:“陛下——”
皇帝頭都沒回,隻隨意的擺了擺手。
不知是示意她趕緊回去,亦或者還是別的什麽意思。
王氏看著遠去的禦駕,神情呆滯,半晌過去,淚珠撲簌簌的流了下來。
……
皇後並不會逾越夫妻之間的界限,去試探皇帝在妃嬪處時如何,更不會越過君臣的本分,去窺探帝蹤。
然而王貴妃在皇帝離開之後動了胎氣,緊急傳召太醫,這消息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隱瞞皇後的。
皇後聞訊著實有些吃驚:“怎麽就動了胎氣?太醫怎麽說的?”
王貴妃也不是頭一次有孕了,按理說不該這麽不小心的。
侍從低聲回稟:“太醫給開了藥,叫貴妃好生靜養,切莫再有驟喜驟怒的情緒起伏了,如若不然,隻怕不好呢。”
“竟有這樣嚴重……”
皇後微露詫異,沉吟幾瞬之後,使人往貴妃處問候,待人回來,細細問過之後,終於道:“近來天氣燥熱,叫小廚房煮一碗酸梅湯給陛下送去。”
這是帝後之間的默契。
東西送到之後,皇帝若是有空,自然會往椒房殿來,亦或者令人傳召,若是石沉大海,皇後也就知道該當如何處置貴妃的事情了。
隻是卻沒想到,皇帝的確做出了反應,卻不是隻針對她一個人的。
親信往未央宮去了一趟,帶回了皇帝的命令。
他決定在未央宮舉辦一場家宴,後妃及皇子公主,乃至於要緊的外戚悉數都要到場,共慶良宵。
至於宴席的籌備工作,便理所應當的交付到皇後手中去了。
皇後靜靜的聽親信說完,細長的眉毛不由得蹙起一點,幾瞬之後,又平靜無瀾的鬆開:“知道了。”
……
“我說劉野豬,你就不擔心啊?!”
空間裏其餘人都有些心焦。
因為他們知道,這一局的難處不在於武鬥,而在於文爭。
這並不是他們擅長的事情。
而眾所周知,劉徹的難纏程度,在曆朝曆代都是排的上號的。
這家夥最擅長搞無差別攻擊……
且從來不會把輿論放在心上。
在發瘋的道路上,甚至於比朱元璋走得更遠。
尤其現在的劉徹並非是初出茅廬時候的愣頭青。
三十八歲的劉徹,正處在一個帝王最富有攻擊性的時候。
能夠鉗製他的太皇太後竇氏和皇太後王氏都已經薨逝。
元老功臣逐漸凋零,無法對他指手畫腳。
正當盛年的天子重用外戚,北上揚鞭,打出了漂亮的匈奴反擊戰,人望幾乎可以比擬太宗孝文皇帝。
身強體健,躊躇滿誌,覺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要說短板,大概也就是封建迷信……
但有了能聽到身邊人心裏話的金手指之後,欒大之流的上進之路就被堵的死死的了。
這他媽純純一個五邊形戰士,要怎麽去戰勝他?
向來宴無好宴,這場突如其來的,麵向後宮乃至於外戚們的宮宴,讓空間裏幾人同時感知到了危險。
隻有劉徹麵露茫然,發出了靈魂三問:“啊?戰勝他?我為什麽要戰勝他啊?”
李元達愣住了:“天下豈有三十年之太子?你別忘了,他能活到小七十啊!”
劉徹:“可他能聽見身邊人的心聲哎!”
朱元璋急道:“那不是更可怕嗎?”
“這不是大好事嗎?”
劉徹茫然道:“巫蠱之禍發生的原因,就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這會兒我想什麽他都能知道,還能出什麽岔子?”
“啊這?!”
李世民聽得呆住:“難道你敢保證,你在他身邊的時候,心裏便不會產生任何叫他感覺危險的想法?!”
劉徹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老兄,你是不是沒被你爹愛過啊?”
李世民:“……”
李世民勃然大怒:“什麽?!這根本就是危言聳聽!我爹當然也是在乎我的!!劉野豬我警告你不要亂說!!!眾所周知,我們李家向來父慈子孝!!!!”
嬴政趕忙把他拉到一邊兒去:“你先冷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