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電視機
字數:7770 加入書籤
孫淼淼寫了一會作業, 學校門衛室的阿公告訴她,她有一個外埠郵來的包裹。
她收到了郝四道寄來的東西,這次是一個包裹。
孫淼淼拆開一看, 發現包裹裏裝著一個隨身聽,這是日係sony的產品。比起比磚頭小一半, 別看它個頭比後世的隨身聽大, 但它卻比現在笨重的收音機小得太多,很方便攜帶。
她有些驚訝, 因為這個時候輕巧方便的隨身聽價格很貴。1979年sony才推出第一款隨身聽。這台隨身聽國內估計沒有售賣,在日國或者米國才有市場, 售價恐怕要幾百刀。折合人民幣至少上千元!
孫淼淼打開了隨身聽, 裏麵已經有一個磁帶了。她從包裹盒子裏取出一雙耳機, 摁下了播放鍵。
郝四道低沉帶笑的聲音響起:“親愛的淼淼, 見信如唔。今天是公曆1983年10月10日, 我在深市的上步工業區。”
郝四道仿佛在念著自己寫的信, 耳機塞在孫淼淼的耳朵裏,他的聲音很近很近,仿佛就像他低頭靠近她說話一般,聽得她麵紅耳赤。
“我們的電器專賣店緊張地籌備了半個月,昨天終於開業,銷售的主要產品是電風扇。富華工廠從上個月起就在擴建,空調扇的生產流水線將在這個月中旬落實, 一期的工廠預計今年年底能夠落成, 屆時產量規模可以達到每月五萬台。它計劃分批把空調扇售賣到市場,等你收到包裹的時候, 我將會收到第一批5000台空調扇……”
孫淼淼曾經了解過富華空調扇的價格, 知道出廠價跟零售價之間大概有10~40元的利潤空間, 這部分利潤是讓給代銷商用於支付場地租金、人工、運輸等等的。
郝四道頓了頓,又說:“現在,日係的產品對國產家電行業的衝擊很大,前段時間我在賣電視機,因為有個生產電視機的廠家經營不當倒閉了,我買下了它一部分的黑白電視機。從這些倒閉的廠家身上,我領悟到家電行業競爭的殘酷。
相反的是在電風扇這個領域,華國是占據主導地位的。‘花生’是一個很優秀的品牌,我們跟它的技術員交流學習過,雖然跟日產家電打交道令人焦頭爛額,但我看見花生這樣優秀的企業,便會充滿希望。這些企業是民族的火種,從民國時期就傳到了至今,這是一份很耀眼的成績……我想如果我能在這一行中做出點成績,那就更好了。”
孫淼淼讀著信,越讀越激動,仿佛看見了他們在深市打拚時波瀾壯闊的場景。
……
深市。
劉慶聽取了郝四道的建議,陸陸續續地低價收購蟲飼料。郝四道那邊賣風扇給他掙了三萬元,他找親戚朋友求來了伍萬元,加上家裏支持的十萬元,湊夠二十萬。
十月初,他把蟲原料親自運到了港城,找到了港城第二大的蟲鳥飼料工廠,成本價10元一斤的蟲原料以19元一斤收購,這一趟他掙了十八萬元。扣除人工成本跟折損淨利潤還有十五萬。
他自然是對郝四道感激不盡,劉慶在港城搜刮了一些新鮮的玩意兒帶回大陸打算送給這一趟幫助過他的貴人。他送了郝四道一部價值上千港元的隨身聽。
他的小弟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隨身聽要送給郝四道?”
劉慶自己都舍不得用那麽貴的東西。
彼時,郝四道還是寄住在他們工廠一個窮光蛋,帶著一群跟他一樣窮的兄弟踩著單車,大街小巷地賣一款不知名的電風扇。
劉慶笑眯眯地說:“對!就是給他。”
他們都不知道郝四道才是他的財神爺,別說上千塊的隨身聽,就是上萬塊的東西送給他也值得。沒有他,家裏支持再多的錢也沒用,劉慶還是對生意一竅不通的人。
郝四道還教他要多看經濟銷售方麵的書籍,免得腦子生鏽。這書簍子!劉慶於是從港城搜刮了很多內地買不到“資本主義”書籍寄給郝四道,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國富論》《經濟學原理》。
……
郝四道最近在到處湊錢,富華風扇廠拿“裕華百貨”的訂單,跟銀行爽快地借了5000萬元貸款用來擴大生產規模。
國內的代銷商們聞風而動,紛紛找上門要做富華的代銷商。
郝四道拿到了國內最有價值的兩個地區的代銷權,考慮到隻在科技大廈租下一間鋪子過於保守,簽合約的時候他直接簽下了一層樓,每月租金上萬元,需要一次性支付半年的租金六萬元。
十月份,富華將陸續開始生產空調扇,因為它最近資金緊缺,空調扇又搶手,廠家需要支付50的訂金才能發貨,郝四道至少需要交二十五萬訂金。
但他手上現在隻有八萬元,孫淼淼讚助的兩萬元,他靠賣風扇掙了六萬元,劉慶那邊最多能出十萬元。東拚西湊不過十八萬,手頭的錢遠遠不夠資金的缺口。
這時候人傻錢多的劉慶從港城回來了,他聽了郝四道的計劃,毫不猶豫地把兜裏還沒放熱的錢轉給了郝四道。
“郝兄弟,這筆錢算我入股的,成嗎?分我一成幹股也行。”
郝四道這筆賣空調扇的生意肉眼可見地能賺錢,在他落魄的時候還能分一杯羹喝喝,等他生意做起來之後就晚了。
劉慶同時拿出了在港城花大價錢買下的隨身聽,塞到郝四道手裏。
“我聽說弟妹還在念書,你把這個送給她,她用這個方便學英語!港城很多青年學生都用它來聽英文。”
郝四道本來不想要劉慶東西,但聽見方便老婆學習,便收了下來。他從看了眼背後的說明書,用了英文、日文標注價格,標價900刀,他便數了兩千塊錢給劉慶。
劉慶沒收郝四道的錢,反而問:“郝兄弟,你還差多少錢?要是不夠我再找朋友湊湊。”
他搖搖頭,“剩下的錢我來想辦法。”
他在盤鋪麵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樓下新入駐的商戶幹不下去、提出了退租。
樓下的商戶是賣國產黑白電視的,代銷商是一個姓伍的老板。郝四道三天兩頭進進出出電子大廈,跟樓下的伍老板漸漸熟悉了。
伍老板跟郝四道抱怨道:“早知道就做日產了,媽的這個不爭氣五星無線電廠!三天兩頭出問題,顧客天天來投訴。這些我都能忍下來,但是它居然停產倒閉了!”
伍老板是一個自詡愛國的商人,從做倒爺發家賺了一筆錢,不考慮做洋牌的代銷商。當然,高端洋氣的外國牌子一般直接入駐國營的百貨大樓、友誼商店這種大型商場,根本看不上他們這些毛腳個體戶。
郝四道仔細了解,才知道伍老板代理的是一家叫“五星牌”的黑白電視,它有12寸、14寸、16寸、19寸幾種型號,老百姓比較喜歡14寸的。一共能收錄三個台,一個中央電視台、一個是省台、一個是市台。
電視機都要憑票購買,一台14寸的電視零售價340元,同款尺寸的洋牌電視零售價510元。但是洋牌質量更好,老百姓更青睞外國貨。
郝四道便提議道:“沒有必要退租,繼續賣吧。退租太浪費成本了,你這店鋪都裝修好了。質量有問題就給顧客修修,修不了就換新的,也不是賣不出去。”
伍老板瞪眼,“你說得倒是輕巧,哪有這麽容易!我一個人哪裏搞得來這些事。坑老百姓也不是這個坑法,我打算把手裏剩下的電視退了。”
廠家停產了意味著後續的所有售後服務都沒有了,連零件壞了也沒有新零件更換。堅持賣下去,不是坑老百姓嗎?
他指了指自己店裏的電視,對郝四道說:“郝兄弟,我認識你也有半個月了。你要是有看上的就搬走,整天守著鋪子挺無聊的,有台電視機也能解解悶。14寸的這款最好賣,零售價340塊的,我300塊便宜賣給你。”
郝四道沒打算買新的,他看上了一台壞了的電視,跟伍老板還了一下價格,最終用150元買下了這台舊電視。他把電視抱回家後就拆了它,同時在圖書館、書店搜刮了維修電視相關的書籍,邊拆邊研究維修技術。
他花了三個晚上的時間,磕磕絆絆地把這台電視修好了。
郝四道要做華南地區的代銷商,還缺至少十五萬的資金,他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把這批電視盤下。
郝四道通過電視機銘牌上留的客戶熱線,撥電話聯係了五星無線電廠。這家無線電廠是滬市的,對方給他報了價格,14、16、19寸黑白電視出廠價分別是280元、320元,360元。
郝四道在電話裏沉聲說:“我知道你們準備停產不做了,很多經銷商都打算把產品退回去。你們這個報價是有質量保修,市麵上也有零件更換,等你們停產了就沒有零件更替,再賣這個價格就不厚道了。我誠心想要訂電視機,你們這邊再報個價吧……”
五星電視機廠負責人問郝四道要購入多少台電視機,郝四道報了數目:“至少500台。”
電話那頭的負責人說:“好的,郝同誌你耐心等等,我去請示領導給你申請一下優惠的價格。”
郝四道爽快地應下了,“可以,價格在電話裏談不太合適,我明後天想去廠裏考察一下怎麽樣?有事聯係,還是這個號碼。”
“郝同誌你來吧,我這幾天都在工廠這邊。”
郝四道的這個電話是別的的經銷商的電話,電話初裝費很貴,裝一台電話就要數千元。整棟樓沒有電話的個體戶都用它打電話。郝四道給了那個經銷商十塊錢電話費,讓他要是發現有滬市打來的電話,就馬上通知他。
李二柱傻了眼了,用草稿紙快速地算電視機的價格,購入500台就是十四萬的成本。
“四道哥,你瘋了!”
他們連十萬都湊不齊,哪裏來的十四萬去買電視機?
郝四道敲了敲李二柱的頭,慢悠悠地說:“傻,剛剛劉哥不是送錢來了嗎?”
範良玉搖搖頭笑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現在的電視機都要憑票購買,貴是貴了點,但總有人會買。廠家差的是售後服務,要是我們能做這個售後,豈不是能撿到便宜?我們的電視機肯定是不要票購買的。”
李二柱從來沒有關注過電視機,因為買不起。他剛剛從鄉下來到深市不到四個月,這邊很多東西都不要票券就能購買。他哪裏想象得出來,在外邊電視機居然是需要憑票購買的?
一台三五百塊的電視機,本就是老百姓買不起的高檔奢侈品,哪裏還需要用到票券限製?
郝四道擔心手裏的錢不夠花,學著富華風扇廠的辦法,拿富華的區域經銷商合同、店鋪租賃合同到銀行貸款。
十月份富華計劃生產3萬台空調扇投入市場,主要在華東、華南地區銷售。屆時他能拿到五千台的代銷權。但因為他隻是一個個體戶,郝四道艱難地貸下了五萬元。
加上劉慶的十萬,現在他手中一共有二十三萬元,可以信心滿滿地出發去滬市考察黑白電視機了。
“二柱跟書玉,準備一下我們明天去滬市。”
郝四道跟範書玉買了票,親自去滬市五星無線電廠考察。
五星電視機廠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電視機質量獲得過優等獎、金獎,被滬市列為重工業行業扶持企業。可是近年來受到洋牌貨的衝擊,電視一度滯銷,今年遺憾地宣布停產。
郝四道走遍了它的每一個車間,觀摩著它的生產線。
雖然他要買的500台數目不多,但是無線電廠秉著能收回一點成本是一點的態度,銷售員盡心盡力地給郝四道解惑。
“我們是五十年代末期建廠的,是國內比較早做電視的廠家之一。當時采用的是國內最前沿的科技,指導我們廠的工程師還是當年造出國內第一台電視機的高級工程師王同誌……”
誰能想到不過二十幾年的時間,無線電廠就支撐不下去了?
銷售員咧開一口白牙,真誠地說:“郝同誌,你要售後我們確實沒辦法提供,但價格方麵可以優惠。如果你能一次性付清全款,我們這邊能按出廠價的8折給你。另外,另一家無線電廠把我們的生產線買過去了,零件更換是沒有問題的。”
郝四道聽到這個消息鬆了口氣,如果一直能買到更換的零件,維修的售後就能一直做下去。
範書玉嚐試著跟銷售員磨價格,沒砍得動價,想必八折已經是成本線附近了。
郝四道打算購入14、16、19寸的電視各兩百台,一共153600元。廠商從滬市發貨,他在合同上加了一條,如果運輸過程中有折損則按件計賠償,無線電廠爽快地同意了。
他欣然地簽下了合同。
郝四道還有一個顧慮,他希望五星無線電廠今天發貨,讓他們三人跟車回去。畢竟這是價值十幾萬的貨物,這個無線電廠又是倒閉的,萬一收了錢回頭不發貨怎麽辦?
銷售員啞然失笑,沒想到快要倒閉的工廠信用竟然在別人眼裏一文不值。
他想想可以理解郝四道的心情,立即去車間數了600台黑白電視,裝上了貨車。
同時,郝四道在工廠裏挑了一批容易折損的零件,花費了一萬元。
夜間,三個人擠在汽車裏,興奮得俱是合不攏眼。夜涼如水,郝四道在顛簸的車座上,就著淡淡的月光,給孫淼淼寫下了一封信,“親愛的淼淼,見信如唔。今天是10月3日,我在滬市開往深市的貨車上……”
他凝視著那彎細細的月牙,想家想得不得了。
等賣光這批空調扇,他就回x市,他得回去搗鼓搗鼓他那個狗窩,蓋一蓋新房子了。
李二柱跟範書玉兩人看著這一台台嶄新的黑白電視機,高興得快要瘋了。他們心思複雜極了,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變成了賣電視機的人!範書玉想等這趟幹完了,他要抱一台電視機回宿舍看。
一台14寸電視,他們自己進貨價是224元,市場上零售價是340元,傻瓜才不買。
李二柱隻要一停車,就忍不住下車去後車廂檢查電視機有沒有一丁點兒損壞。他摸著黑白電視機,他感覺自己手裏摸的不是電視,而是熱乎乎的鈔票!
他高興得嘴巴一路沒停下來過,他如夢似幻地說:“四道哥,你咬咬我的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夢……”
原來他們已經變得那麽富有了,幾百台電視機說買就買。這些電視機假若能賣光,那得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