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反差

字數:6269   加入書籤

A+A-


    給航母裝上大炮,聽起來是個偽命題,但是在航母發展的初期,各國並不會妥善使用航母,裝載身管火炮反而成了常態。
    260毫米級火炮,在戰列巡洋艦出現之前,是裝甲巡洋艦的火力配置,對普通巡洋艦形成火力碾壓。
    效力射,也就是火力齊射,是戰列艦的戰鬥方式,能提高遠距離炮戰時的命中率。
    而六門火炮,是效力射發揮效果的最低需求數量。
    劉一鳴提出的,新航母的這些要求,主要目的是引導美國,將航母的發現重點放在火炮航母身上。
    別覺得離譜,美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守舊的海軍之一,因為他們麵對的威脅極低,任何國家想攻擊他們,都必須跨越大洋。
    上一個跨越大洋遠征的,還是俄國,一次性丟掉了數十萬噸戰艦噸位,海軍排名一下子掉出前五。
    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的安全感是十分充裕的,他們沒有破釜沉舟應用新技術的動力。
    所以,如果給美國機會,美國一定會搞出“航空巡洋艦”這種奇怪的東西。
    畢竟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是被否定了的,而大型巡洋艦的作用是被肯定了的。
    伴隨艦隊偵查的任務,航空巡洋艦也能帶幾架飛機的嘛。
    爭論了一番之後,英國因為獨木難支,在獲得了各國對限製發展潛艇技術的承諾後,同意了航母標準的通過。
    最後,就是緊張刺激的分噸位環節。
    英國希望主力噸位能砍掉一半,把他手裏那些老舊過時的戰列艦退掉。
    也就是,最終主力噸位維持在五十萬噸上下,這是和平狀態下,英國財政能撐得住的極限。
    美國希望獲得更多主力艦噸位,他們船塢裏躺著的十幾條船已經付了四分之一的費用,現在廢棄,還要賠償一筆違約金。
    相當於直接虧損掉四五條戰列艦。
    同時,美國還想著能繼續對外輸出影響力,在英國騰不出手來的時候,占據更多世界市場。
    法國倒不是很在意,他正在和意大利人較勁兒,意大利人同樣如此。
    “我方同意,提升美國海軍戰列艦總噸位的份額,增加四萬噸,但是我們需要從其他方向得到補償。”
    又吵了兩天,胡西華最終站出來,頭疼的說道。
    “什麽補償?”安德魯警惕的看著胡西華。
    “航母噸位,航母噸位定額時,美國應該比華夏帝國低五萬噸,以及兩萬四幹噸巡洋艦噸位。”
    “華夏帝國有廣闊的海域需要巡視,如果削弱我們的主力艦隊,那麽必須加強輔助艦隊才行。”
    胡西華一副不太開心的樣子,好像吃了大虧一樣。
    “這……”安德魯愣住了。
    四萬噸主力艦噸位,可以建造一艘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裝備406毫米主炮那種。
    而五萬噸航母和兩萬四幹噸巡洋艦噸位,在美國人耳朵裏自動翻譯成了五艘大型巡洋艦。
    其中三艘都是帶260毫米級火炮的重巡洋艦殺手。
    值不值呢?
    “我覺得這個方案很好,如果你們對其他國家的主力艦噸位有意見,且理由站得住腳,那就按照一定比例,將主力艦噸位換算成航母噸位。”
    “作為二等戰艦,航母在許多領域也有其應用價值,和平時期,其作用比戰列艦都大,而且還不貴。”
    英國海軍大臣見有門兒,連忙站出來點頭。
    華夏帝國和美國的爭鬥固然讓英國人開心,但是雙方指著海軍較勁兒,不停的加碼海軍,就讓英國人煩惱了。
    先有美國,十幾艘軍艦同時開建,後有華夏,大規模進行海軍人員訓練。
    雖然要打的是華美,但是英國他慌呀,他才是世界第一海軍大國。
    要維持海權,華夏帝國和美國不斷加碼的時候,英國也得跟進。
    但是!
    英國已經沒錢了,玩不起了。
    “這個事,我需要匯報一下國內。”安德魯見英國人都站出來說話了,也不無理取鬧,而是直接表示要匯報給美國。
    這也就意味著,安德魯對這個方案較為讚成,最終最多會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進一步談判。
    “那就這樣吧,具體的噸位需求,各位再和國內商量一下,爭取盡快將條約確定下來,盡快穩定當下局勢。”
    “我們應該知道,靠武力,無法解決全部問題,最終依舊要回到談判桌上,才能完成曆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
    “在這個世界上,正義和公道解決不了國與國之間的糾紛,根本的利益衝突,族群之間的對抗,是無法用言語進行溝通來解決的。”
    “隻有用子彈和炸彈,才能解決這些根本性的問題……”
    同一時間,華夏帝國,長安,一場帝國高層官員會議正在進行著。
    會議的參與者,都是部長級以上的政府官員,或者軍區司令以上的指揮員。
    劉一鳴激昂的站在主講台上,發表了一通激進的、鐵血的演講。
    “巴黎和約簽訂,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在塞浦路斯,另一項合約正在簽訂,致力於限製各國海軍軍備。”
    “表麵上看,和平已經到來,但是深入挖掘的話,利益分配不均,新舊世界的矛盾依舊存在,戰爭隻是暫停,不是結束,下一場戰爭不會太遠。”
    “等各國恢複過來,戰爭一定會再度爆發。”
    “接下來的十年裏,我們有三個必須達成的目標,關係到華夏民族生存的目標。”
    “第一,十年內,建設完善八個工業中心,將工業規模擴大三倍,基本實現全國工業化。”
    “完成重要鐵路的建造、改造工作。”
    “要完成這個目標,必須在十年內將鋼鐵產量提升至五幹萬噸。”
    “第二,完成全民預備役訓練,所有身體和精神健全的青年、兒童,都應該接受軍事訓練。”
    “十年內,將預備役士兵人數提升至五幹萬人以上。”
    “第三,增大耕地麵積,提升糧食單產,提升農作物總產量……”
    劉一鳴所說的一切,都在告訴所有人,華夏要準備一場規模更加龐大的戰爭。
    如果是真正的和平時期,反對者不會少,華夏帝國連續作戰多年,已經算得上“好戰必亡”的程度了。
    不過,目前華夏帝國並非是完全平安的。
    在北亞,華夏帝國與俄羅斯帝國還處於戰爭狀態,雙方隻是停火,沒有簽訂和平協議徹底停戰。
    歐洲戰爭結束之後,俄羅斯人隨時可能卷土重來。
    開疆拓土的成就,政府內部沒有任何人會拒絕,更沒有任何人會允許無故放棄一塊領土。
    要說武德充沛,華夏人才是最充沛的。
    “陛下,接下來的三個三年建設計劃已經做完了,主要依靠政府投資,進行三期重點工程建設。”
    “第一期,在華夏繼續擴大鋼鐵工業產能,並新建西域工業區,向西伯利亞直接提供軍事裝備和後勤補給。”
    “第二期,建設西亞重工業中心。”
    “第三期,建設裏海工業區。”
    “後兩者能為帝國西部領土直接提供大量武器裝備和後勤物資,也能支持帝國西部發展。”
    “所有建設,通通由帝國政府直接投資,資金以債權為抵押,發行建設債券,這樣能解決資金問題。”
    “前提是,保持帝國當下較為穩定的狀態,如果戰爭重啟,這個進程將被拉長。”
    孫載之早就得到了消息,做好了準備,不過是工業方麵的準備。
    目前華夏帝國還處於相當混沌的一個狀態,軍隊的事他隻能建議和配合。
    “總參謀部和國防部拿出一個預備役訓練計劃出來,可以適當的組織預備役士兵參與建設計劃。”
    劉一鳴點了點頭,他也要知道這件事了。
    開會之前,他們就通過氣,孫載之說出來,不過是讓其他人知道。
    孫載之終究是不如許輝,不過許輝要留下來坐鎮北方。
    一個數百萬平方公裏,地廣人稀的區域,不是那麽容易建設和鞏固的。
    “我知道這件事有很多困難,但是我們必須要解決,這關係到華夏民族的生死存亡。”
    “英國人和美國人已經將目光望向了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快速強大起來,最終,我們會丟掉大片領土。”
    “至少,西亞是保不住的。”
    劉一鳴說著事情的嚴重性。
    “陛下,如果,我是說如果,十年之後,白人國家並沒有緩過來,我們是否要主動發動戰爭?”
    謝輝問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按照劉一鳴和孫載之的計劃,從戰爭中獲得的大量收入都將投入到這次建設中。
    如果僅僅是建設也就罷了,但是這些建設,很明顯都是為了戰爭而有目的進行的,也就是戰爭準備。
    戰爭準備也是有成本的,如果到時候沒有戰爭到來,成本就成了沉沒成本。
    “是!我們要主動發起戰爭,十年之後,最遲十五年,我們必須做好戰鬥準備。”劉一鳴點了點頭,語氣平淡。
    “我們麵對的敵人,是英國人,還是俄羅斯人?還是美國人?我們的盟友有那些?”謝輝繼續問道。
    總參謀長要製定戰略,知道這些是必要的。
    “沒有盟友,所有人都是敵人。”劉一鳴輕輕說了句。
    “假想敵?”謝輝愣了愣,以為是劉一鳴沒說清楚。
    “不,所有人都是敵人,也許有短暫的盟友,但是最終,都會是敵人,在我們再度擴張的時候。”
    “所以,和俄羅斯的戰爭,是我們重要的練兵手段,總參謀部要想辦法,將戰爭控製在可控範圍內。”
    劉一鳴搖了搖頭,果斷的說道,
    “始皇帝橫掃六合,造就了華夏民族兩幹年的輝煌,我要做第二個秦皇漢武,車同文,書同軌……”.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