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格物致知
字數:3172 加入書籤
“可是這格物,到底該如何格,而窮理,世上到底有多少理,如何才能窮盡?”
李泰又問了一次,而宋濂思考了許久之後,卻發現自己讀了一輩子的朱子典籍,竟然答不上來。
而後宋濂便有些惱羞成怒的說道:“你這後生,朱子所言,自當是高深莫測,而朱子都想不明白的事情,你非要計較,難道你覺得你比朱子還要聖明麽?”
李泰卻是搖頭說道:“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無不到也。此乃朱子在《大學》中的批注,這證明朱子並非想不明白,而是我等後輩讀書人不成器,無法明解聖賢本意!”
這話幾乎已經是指著宋濂的臉說他所學的東西沒有李泰理解的精深,這讓宋濂有些惱火的說道:“嗬嗬,那你倒是說說,這格物到底是什麽意思?”
宋濂本意是想要為難李泰,一是讓自己找回些麵子,二是想告訴李泰不要有點學問便沾沾自滿,卻不料李泰開口一句話便讓他陷入了深思。
“晚輩認為,“格物”就是要接觸了解事物,並認識事與物的本質、本性、本理,從中找到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在探尋這些規律之時,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性修養,同時令百姓安居樂業!”
李泰口中論據,其實更接近於此時尚未誕生的陽明心學中的格物致知,而實際上朱子的主張卻是窮天理,明人倫,主要所講的實則還是儒生口中的三綱五常,教你明辨是非,忠君愛國。
李泰並非覺得這些道德修養不重要,但卻不能本末倒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或許是儒生心中的世外桃源,可李泰心中的盛世,卻遠不止如此。
而程朱理學明顯無法幫助李泰達成這一點。
隻可惜,李泰此時所言聽在宋濂口中未免有些太過離經叛道,隻見宋濂怒道:“荒謬,簡直是一派胡言,真要是按你所說,那全天下的讀書人都不要去讀聖賢經典了,何不都跟著你去所謂的‘格物’,然後放任百姓自生自滅,反而會令百姓生活更加安穩?”
李泰搖頭反駁道:“太史公何必如此極端,天下讀書人眾多,自然有人對於政務教化更為擅長,但同樣有人更適合格物。”
“強詞奪理,我怎看不見所謂格物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宋濂冷哼一聲說道。
李泰卻也不惱,隻是一旁鄉野田間,問道:“太史公可知農事?”
宋濂沒有正麵回答,而是譏諷的說道:“怎麽,這種地還是格物?”
李泰笑了,回答道:“這怎麽不是呢,這天下萬物皆可格物,這天下不管是百姓還是王侯將相,又有誰人能離得了五穀雜糧?”
“可這五穀雜糧我們已經種了不知幾千年,那太史公可知道最開始是何人發現五穀雜糧可以填飽肚子的?”
“神農嚐百草的故事即便是街邊小兒都曾聽過,你問我這東西幹什麽?”宋濂不屑的說道。
“那請問,上古先賢神農氏品嚐百草,替人類發現了可以種植的作物,這個行為,算不算是格物呢?”
李泰輕飄飄的一句話,卻猶如驚雷一般在宋濂耳邊炸響,一瞬間宋濂仿佛突然想通了什麽東西。
“神農氏通過格物發現了糧食,而種植糧食的方式改變了當時人們的生活軌跡,無需再冒險與野獸搏鬥,而是在地裏安全的勞作,從而令文明繼續延續下去,請問太史公,你還覺得這格物是無稽之談麽?”
李泰不依不饒,趁著宋濂沉思之時,不斷加重語氣的說著。
“是何人發現使用工具可以耕地便的更省力方便,是何人發現青銅製造的工具遠比石頭好用,是何人發現礦石可以冶煉出生鐵,這些格物出來的結果無不影響我們人類之文明延續,太史公此時還覺得這一切比不上那些聖賢語句麽?”
宋濂已經有些說不出話,震驚的看著李泰,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竟然會被一個少年給問到這種地步。
雖然心中想法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可是宋濂還是不願放,可世間那還有那麽多東西供你用來格物?”
李泰笑道:“怎麽沒有,這太陽為何永遠東升西落,樹上結的果子為何會掉在地上,鳥兒為何可以飛在天上,世間萬物總有其運行的規律,上古先賢可以通過格物發現這些規律並改善人類生活,那為何我輩讀書人反而隻知道苦背那些聖賢書?”
“那按你所說,你格物這麽多年,怎麽不見你弄清楚什麽規律?”
李泰突然又笑了,指著田野間勞作的佃戶們又一次問道:“太史公可通農事?”
“你怎麽又問此事!”宋濂有些惱火。
“太史公且看那裏!”
宋濂和朱標都下意識的朝著李泰所指方向看去,卻見一巨大的風車矗立在河邊,地上自有灌溉所用的水渠,一路蜿蜒進李泰的農田之中。
恰好此時一陣清風吹過,那風車緩緩轉動,扇葉上的奇特裝置波動河水,清澈的水流便涓涓流動,順著水渠有序的流進了農田。
說不上是多精妙的構造,宋濂隻是將天工開物中的腳踩水車,換成了風力,可這便也足夠讓宋濂和朱標震撼。
“這裝置一架可灌溉二十幾畝田地,大約能節省四到五個成年人的勞動力,敢問太史公,這水車可算是無用之物?”
宋濂不說話了,抬起頭深深的看了李泰一眼,隨後突然轉身就走,朱標還以為宋濂生氣了,急忙跟上腳步,隻是此時宋濂卻又突然停下,而後恭恭敬敬的對著李泰行了一個敬師禮。
這一著卻是將李泰也嚇了一跳,急忙避讓,而宋濂卻是說道:“達者為師,你今日既然給我上了一課,這一拜,你受得起!”
即便是宋濂這樣說,李泰可也不敢就這麽欣然接受了,依舊避讓,宋濂倒也不勉強,而此時他終於明白過來朱元璋為何如此重視李泰,同時也想起來朱元璋給他的任務。
“小子,你可願意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