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授法於民

字數:2921   加入書籤

A+A-


    “就是不知道小友你剛剛所言有求之事,不知我到底有什麽能幫到的地方?”
    李泰替楊憲指出了一條明路,為了報答,楊憲十分豪氣的說著,同時心中也有些好奇。
    在他眼中,李泰已經堪稱無所不能的存在,不知這世上還有什麽東西能夠難到李泰,更何況若論權勢,其父李善長說話絕對比他楊憲要好使,更別說李泰還與朱標相交莫逆,朱元璋對其無比信任。
    當然了,楊憲也知道,這後麵的兩點,此時還是一個秘密,再無朱元璋鬆口的情況下,可無人敢告知李泰朱標和朱元璋的身份。
    李泰則笑著說道:“倒也不是什麽難事,隻是不知道楊大人對於邸報有沒有什麽看法?”
    “邸報?這東西我能有什麽看法……”楊憲表現不解,不懂李泰所求之事和邸報又有什麽幹係。
    報紙這東西,其實在西漢時期便已經有類似的替代品出現,因西漢時期施行郡縣製,各郡在京城都設有府衙,也就相當於後世的駐京辦事處,而這個地方便被稱為‘邸’。
    而這些地方的工作便是,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
    而這種傳遞消息的文書,便被稱之為邸報,也可以看做後世不對外發行的內部報刊,而自漢以後,唐宋元明,這種製度一直沒有中斷過,楊憲對於這東西當然不是很陌生。
    李泰答道:“實不相瞞,晚輩想要辦一家書局,專門刊印給百姓所看的邸報!”
    楊憲更加不解,麵露疑色的說道:“那邸報上所刊印內容,晦澀難懂,百姓們恐怕不會輕易買賬吧。”
    楊憲這話說的甚至還算是客氣了,大明識字率有沒有百分之一都不一定,因此市麵上銷量最好的,大多都是聖賢典籍,也就是科舉的教輔書,再其次則是一些小說話本,如西廂記之類的雜書,多為深閨小姐購買。
    李泰想要開書局,刊印邸報售賣,楊憲即便不同商賈之道,卻也知道絕對是要賠個底朝天,邸報這東西,隻有涉及的官員偶爾才會看一看,那些讀書人連官都還不是,又怎麽會買這種東西看呢。
    “小友,你若是真想要開書局,老哥我大可以給你尋一些難找的孤本殘籍,想必刊印出來後,定然會銷售一空,至於鋪子和前期的費用什麽的,小友也大可不用擔心,一並由我來承擔。”
    楊憲說的豪爽,心裏則想著,這李泰雖為妖孽,可這未免也太過小家子氣,說了半天竟然還隻想著開一家書局,殊不知就憑借李泰對他楊憲的這一番指點,就讓楊憲轉而對李泰俯首稱臣都沒問題。
    而李泰又不知道楊憲想法,因此隻是笑著說道:“楊大人誤會了,我所要辦的報紙,也便是給百姓看的邸報,雖有朝廷政策,但多記載些樂詞曲調,民間趣聞,或許也可以連載些小說話本,以期刊的形式發行,印刷所用紙張可刊印效果盡量以低廉為主,這樣售賣時自然價格也不會太貴,想來應該會有不少百姓會購買的。”
    楊憲聽著李泰構想,先是皺眉沉思,發覺若是真有一東西,記載了每一日民間發生了什麽消息,還有連載的小說話本,而且價格還不貴的話,即便是對於他楊憲,也是有些吸引力的,貌似還真的有著不小的市場。
    隻不過這東西既然定價價格不高,李泰從中又如何賺錢,楊憲依舊未懂李泰所求。
    因此便直接問道:“原來如此,隻是依照小友所說,這東西貌似賺不得什麽利潤吧,何必還要耗費那心力去做這些事情。”
    李泰不願直接告訴他掌控了輿論便是相當於能輕易調控民意的道理,想了想後,才開口說道:“實不相瞞,這想法確實是今日所有,其目的也並非是為了賺錢!”
    楊憲頓時來了興趣,急忙問道:“哦,那不知道能否告訴老哥我?”
    李泰笑道:“這又有什麽不能說的,這個想法,還是今日與楊大人你交談之後方才想起,實則其實與楊大人所想要的司法變革息息相關!”
    聽見李泰的想法竟然和司法改製有關,楊憲立刻心中一凜,也不敢催促,隻等著李泰繼續說下去。
    “我剛剛講與楊大人你的司法製度,實則還有一個漏洞。”
    楊憲聞言頓時一驚,他已經認為若是依照李泰所講的方式改革,這個製度便已經十分完善了,怎麽可能還有漏洞,隻不過下一秒李泰便給出了他的答案。
    “敢問楊大人是否有想過一個問題,再完善的監察體製,也隻是一個旁觀者,而具體的工作氣勢都在於人來做,若是真的改製成功,創立錦衣衛,難道楊大人便可以包拯,每一名錦衣衛都能擁有大公無私的心態且不受誘惑的麽?”
    楊憲聽見李泰所言之後,立刻明白了過來,隻要是人就會有私心,他總不能寄希望於整個錦衣衛中的所有人都是聖人一般的人物,可若是監察百官的錦衣衛都被腐蝕了,又該有什麽人來監察錦衣衛呢?
    楊憲有些焦急的問道:“小友,這個問題,你可有辦法?”
    李泰倒是擺出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繼續說道:“無論是什麽樣的製度,隻要持續時間一長,便難免會開始腐化,所以想要解決這個辦法,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授法於民。”
    “授法於民?”楊憲念了一遍這四個字,隻覺得這短短四個字中仿佛包含著極大的力量。
    “隻有受壓迫的人,才會一直堅定的,想盡一切辦法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此想要官員真的做到為民請命,光靠官員之間相互的監察還不夠,而是要讓百姓們也要參與其中,自己守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