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賑災三策

字數:2999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之所以臉紅,完全是因為如今隻收到三成的賦稅,這其中大半的功勞都要歸功於他。
    洪武初年,朱元璋登基上位,那時天下尚未安定,雖然趕走了蒙元,卻依然有張士誠和陳友諒的餘孽作亂,朱元璋為了收攏民心,免了許多地方好幾年的賦稅。
    並下詔稱:“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如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安養生息之……”
    這紙詔令可不隻是給百姓們看的,同樣也是給那些地方官員們看的,這些官員自然是不敢違抗朱元璋的命令。
    也正是因此,洪武最初的這幾年,大明朝廷的日子都過的緊巴巴的,天下稅糧,幾乎隻收了江南之地比往常更重的賦稅。
    往日時,尚且還可勉強維持,拆了東牆補西牆,可現在淮南之地便是江南範圍,這幾年朱元璋不斷的對江南加稅,江南百姓即便是再富庶,這點底子也都要讓朱元璋刮光了。
    如今偏又奉上災年,受災之地還是偏偏便是江南之地的淮南,這便相當於原本拆東牆補西牆的地方,西牆還沒有補好,但是整個東牆都已經倒塌了,朱元璋實在是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而要是讓朱元璋撤回命令,讓原本免稅或是減稅的地區提前恢複稅額,朱元璋卻又不願意就這麽放下自己的臉麵,因此,如今的朱元璋便隻剩下最後一個選擇了,那就是讓李泰想個辦法出來……
    “如今國庫真的是空空如也,朝廷真是再無法調出一粒糧來賑災,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災民們活生生的餓死。”
    朱元璋語氣低落,頗有些真情實意的說著,畢竟他是真的嚐過挨餓的滋味,隻是頓了頓後,卻又提起希望的說道:“所以泰兒,你可有什麽良策?”
    李泰有些無語,他知道朱元璋把他拉過來秉燭夜談,肯定是又有難題等著他,但萬萬沒想到這回的問題竟然這麽棘手。
    此事不同於李泰隨口說一個從後世那裏學來的內閣製或是攤丁入畝就能解決的了,而是切實的賑災方案。
    而朱元璋見李泰不說話,也沒著急,他也知道自己這是巧婦為難無米之炊,所以還很寬慰的說道:“泰兒莫要急,你慢慢想!”
    聽朱元璋的話,李泰更加無話可說,合著朱元璋這是把他當有問必答的機器了是麽,這麽篤定的他能夠想出辦法。
    因此,李泰隻得歎息一聲,說道:“四爺的難題無非便是籌糧,若隻是籌糧其實問題不大,但對於這次賑災,我其實有上中下三策,不知道四爺想聽那一種?”
    “三策?”
    聽見李泰這麽說,朱元璋整個人都興奮起來了,他原本還以為李泰還要想一會,卻不料這麽短的時間內,李泰便有了計策,而且還是有三個。
    但除了興奮外,朱元璋突然還有些挫敗感,原來讓他勞心勞累想破了頭都沒想出辦法的籌糧一事,在李泰的口中反而成了最簡單的事情。
    隻不過朱元璋畢竟是朱元璋,瞬間便調整好了心態,急忙問道:“泰兒果然不同凡響,隻是不知這三策中,下策為何?”
    李泰言道:“這下策自然便是籌糧,不知道四爺知不知道我曾通過我父親建議聖上廢除開中製,並由我與朝廷合營,掌控大明鹽務一事?”
    朱元璋不知何意,卻還是點頭說道:“聖上曾與我說過此事。”頓了頓後,朱元璋還沒忘自己人設,又添了一句道:“我曾在聖上麵前誇讚過泰兒,因此聖上對你十分信任,這才將此重任交予你,隻是這鹽務一事,又和這籌糧有什麽幹係?”
    李泰答道:“我的想法,大明鹽務官私合營,創立經銷商製度,隻是聖上若是取消了鹽引,那些鹽商若是還想要賣鹽,便隻得來競爭這各地經銷商,這又該如何挑選經銷商,因此我便想著,何不借著這選拔經銷商,依靠這些人來籌糧?”
    朱元璋聽的眼前一亮,急忙示意李泰繼續說下去。
    “我大可以假借考驗這些人手下商隊運力和實力如何,命想要競爭經銷商的大鹽商們,必須運足夠的糧食抵京,而這些糧食,便當做抵押等想要放棄經銷商的位置時,再原封不動的退還,四爺放心,我的製鹽之法,可製出品質令這群鹽商們無法拒絕的細鹽。”
    “而那些當做押金的糧食,自可用來周轉,即便是這些鹽商不想再當經銷商,那時想必朝廷也解了燃眉之急,自可調糧還回去,此事有朝廷在背後背書,不怕這些大鹽商們不信!”
    朱元璋聽著李泰的辦法,心神又是一陣激蕩,越想越覺得此法確實有可行之處,他見過李泰製出來的鹽,自然知道那些鹽商肯定無法拒絕,更何況前提是他廢除開中法後,原本的鹽商本就無法再販鹽,想要繼續經營這暴利的行業,必須進京來競爭經銷商的位置。
    “此法甚妙,我怎麽沒想到!”朱元璋又是開心又有些失落的說著,畢竟此法雖然精妙,卻不是什麽高深的計策,無非便是一次資源整合,和稍微轉變一下思路,沒有想到這鹽對於這些鹽商的吸引力。
    說了這麽一句後,朱元璋卻又有些好奇,問道:”此法精妙,為何隻為下策,那中策又是什麽樣?”
    “此為下策,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時間,無論是鹽商籌糧,還是運糧進京都需要時間,我是等得,就是不知道淮南一地的災民等不等得了!”
    朱元璋點頭,表示了然,而後李泰又說道:“至於中策,聖上仁德,知藏富於民的道理,既然國庫空虛,那百姓們自然富庶,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如今國庫缺的糧,自然由未曾納糧的百姓來出!”
    此言一出,朱元璋立刻皺眉,他以為李泰的意思,便是要他違背自己下的命令,讓百姓補交稅糧,若不是沒有辦法,他自然是不願的,因此隻得說道:“免稅是聖上登基時的詔令,此事關及聖上的天子威嚴,不可貿然行事,不然朝令夕改,這讓百姓們如何能對聖上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