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歸家
字數:3248 加入書籤
沒有堵到朱元璋,李泰也沒在意,隻以為這位四爺大概率是去和朱元璋匯報自己的計策去了。
李泰心念自己的丹書鐵券,卻也不能完全放任家中事情不管,事情都趕到一塊去了,時間十分緊迫。
李泰連早家中吃頓早飯的機會都沒有,匆匆忙忙從府上支了一輛馬車便往農莊趕去。
等回到莊子,路過田間時,果不其然李四便有一臉激動的湊了過來。
“東家,我就知道您吉人天相,絕不會出事!”
昨夜李泰是被差役押走的,可是讓他們這群佃戶擔憂了許久。
麵對這些隻要對他們好一些,便忠心耿耿的佃戶們,李泰也有些別扭,想了想後,言道:“最近我要修整一下農莊,你召集一下各家裏說得上話的,一會去我院子裏我有事要吩咐。”
“全聽東家的!”
在李四應了一聲之後,李泰便已然離去,等到自家院子之時,卻發現院牆處躺了一個人,走進了一看,卻發現竟然是趙武,此時正靠著院牆閉眼熟睡。
李泰過去,輕輕踢了趙武一腳,那趙武瞬間瞪圓了眼睛,警惕的環顧四周,在發現是李泰後,頓時眼睛一亮。
“公子你回來了,昨日見你被抓走,在下心中實在擔憂,卻又不知該有什麽門路,隻得候在這裏,見公子如今安然無恙歸來,在下這便是放心了。”
聽著趙武的話,李泰也是微微一笑,同時對趙武的觀感可好了許多,一開始李泰並未將趙武放在眼裏,隻是幾次經過都轉運鹽使司的衙門,恰好缺一個跑腿的,便總是叫上了他。
可現在見趙武這般模樣,自己被布政使司的人抓走,不知是否大難臨頭,趙武卻能守在這裏,雖然沒什麽用處,卻也讓李泰感受到趙武的心意。
“公子既然能回來,可是無事了?想來也是,公子是何樣人物,能寫出石灰吟這種詩句,又怎麽會為非作歹,如今公子回來了便好,我也該回運鹽使司點卯了。”
趙武又是憨笑一聲,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而後便想要離去,隻是剛剛邁動腳步,李泰便叫住了他。
“別走了,不用去點卯,以後跟著我幹吧。”李泰淡淡的說著。
雖然不知趙武能力如何,但李泰也見識到了趙武的品行,加上身邊也確實缺一個幫著拿東西跑腿的人物,索性便想要留下此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泰清楚,既然朱元璋已經答應下來,昨日又給四爺出了賑災的計策,這都轉運鹽使司即便不立刻廢除,卻也要名存實亡了,還不如早早離職。
李泰怕趙武舍不得自己這個鐵飯碗,便想著和他透露一下消息,卻不料還不等李泰說話,趙武卻突然轉過身激動的說著:“公子當真肯收留?”
看趙武這樣子,李泰又是一笑,言道:“什麽收留不收留,你給我打工,我給你工錢,放心,絕對比你當差役賺得要多好幾倍,對了還是要簽工契的!”
趙武卻不管李泰所說,在他眼中,李泰屬於是不可高攀的人物,而這種人卻給他一個身份低微的差役刨出橄欖枝,自然是激動萬分,抱拳拱手言道:“一切聽公子吩咐,士為知己者死,公子肯高看趙武一眼,趙武這條命便是公子的了,上刀山下油鍋,趙武我皺一下眉頭便叫我入十八層地獄……”
趙武學著戲文中的說辭,滔滔不絕的說著,李泰卻隻得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差不多行了,你可以先回一趟運鹽使司的衙門,將差服和佩刀還了,而後便來尋我吧。”
“遵命!”
趙武又是大喝一聲,一驚一乍的模樣嚇了李泰一跳,隻不過還不等李泰破口大罵,趙武便已經急匆匆的離去,顯然對於李泰交代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十分上心。
隻是李泰看著趙武遠走的身影,突然想起了什麽,急忙又大喊了一聲道:“若是發現呂本的消息,速來通知我!”
李泰可不止惦記著剩下的那五萬兩,昨日之事,肯定與他呂本脫不開關係。
而李泰不說睚眥必報,但沒道理別人惹了自己,好不許他報複回去!
聽見遠處趙武應了一聲,李泰這才滿意點頭,邁步走了進去,剛剛李泰和趙武的交談那麽大聲,早就驚動了同樣一夜未眠的柳清薇。
此時柳清薇便站在門口,眼睛紅腫的看著李泰,一副望眼欲穿苦等情郎的小媳婦模樣。
同樣是有人等候,趙武的反應讓李泰感動,而柳清薇的表現,卻又讓李泰一陣頭大。
最重要的是,李泰完全分不清楚,柳清薇這般作態到底是裝出來演出來的,還是真心實意。
而更詭異的是,李泰此時內心中十分希望柳清薇的反應是演的……
“公子,你回來了。”
“嗯!”
李泰冷淡的反應令柳清薇微微一怔,隨後又是一陣黯然心傷,苦笑一聲,言道:“公子可曾用過早膳,要不要妾身去做?”
“也好,簡單做一些就行。”
柳清薇所言,不過是下意識的問一句,畢竟李泰對他的抗拒幾乎是肉眼可見,但柳清薇卻沒想到李泰竟然真的應下了,卻不知李泰並不是討厭她,隻是單純不知該用何種方式與柳清薇相處,索性直接采用公事公辦的態度。
你給我打工,我發你工錢,管你吃住,那你適當做些家務,公平公正。
李泰沒有理不知道又開始瞎想什麽的柳清薇,徑直進了自己的房間,看起來很整潔,想來是那群兵丁走後,柳清薇幫著收拾過了,李泰來到自己桌案前,從中翻找了半天拿出了兩張紙,這其中一張是之前便準備好的釀酒廠規劃圖紙,一張則是對於自己農莊改建的圖紙。
昨日他隨趙武去過牙行,想來這幾日便能招到足夠的人,這些東西自然都要提前預備上。
將這兩張紙收好,隨後李泰便坐到桌案前,自顧自的鋪紙研墨,同時大腦也在飛速運轉,思考著該如何練出能令朱元璋滿意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