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兩難
字數:3177 加入書籤
“公子,你回來了!”
當柳清薇發現身後之人是李泰時,先是鬆了一口氣,而後臉色有些羞紅的說道。
又是熟悉的開頭語,讓李泰有些無奈,畢竟每一次柳清薇說這句話的時候,李泰總是有種錯亂感,畢竟語氣太恭敬,仿佛下一句話就是:“您是先吃飯,還是先洗澡!”
“回來了,寫的怎麽樣了?”
李泰沒有在這個話題上過多展開,而是直接避過,開口問道。
柳清薇所寫的,就是李泰即將刊印的第一期報紙,一些新聞閑料已經由楊憲組建的情報組織送過來了,不看不知道,李泰也沒想到小小一個應天府,竟然能發生這麽多趣事。
應天府江寧縣的縣令判了個冤假錯案,被苦主堵著衙門破口大罵,本想差捕快抓捕,結果人家老爹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兵,還當過朱元璋的侍衛,雖然沒撈到什麽官職和好處,如今依舊是個平頭百姓,但手裏恰好有朱元璋當時隨手賞賜的一隻酒杯。
聖上所賜,一個縣令也得罪不起,畢竟人家要是將杯子摔倒他衙門門口了,即便這事可能都傳不到朱元璋耳朵裏,他都討不得好,隻能讓人堵在門口罵了七八天,最後重新翻案,知縣道歉才算是了事。
這種事情其實在應天府屢見不鮮,朱元璋是個念舊情的,不少和他一起的同鄉,都受過他的救濟,所以很多看似無官無職的尋常百姓,說不得家裏就有什麽朱元璋是送的東西。
再有就是某家的大才子和別人爭風吃醋,被人打花了臉,某豪紳家裏小妾和家丁私通,還想謀害豪紳霸占家產。
種種新聞大瓜,精彩和狗血程度一點都不比後世差,再說了,李泰這些消息,還個個保真的,可不想那些營銷號,斷章取義,不作任何調查就可以看圖說話。
而這些消息,經過柳清薇的文筆潤色,更顯生動和有趣,隻是李泰看了看後,卻直接將柳清薇所寫東西放了回去,搖頭說道:“不行,需要重新改一改。”
柳清薇聞言頓時麵露失望之色,一是因自己的勞動成果被李泰否定,二是因這否定之人乃是李泰。
“妾身知道文筆比不上公子,妾身會繼續努力的。”
李泰卻又是搖了搖頭,說道:“不不,放棄你的文筆,別用那麽多花團錦簇的詞,將文章寫得直白一點,通俗一點一些,反正是讓人一看就能明白最好。”
“啊?”
這一回,柳清薇有些不解了,這寫文章即便不要求錦繡文章,卻怎麽反而要求越直白越好?
“啊什麽啊,就照著我說的做。”
“哦!”
柳清薇小聲應了一聲,隻不過並未提筆,而是有些疑惑的問道:“公子,你讓妾身所寫這東西,想來是要刊印售賣吧?”
“是啊,怎麽了?”
李泰沒覺得此事有什麽不能說的,畢竟柳清薇是他先選定好的報紙主編,他自然要講清楚訴求。
柳清薇柔聲說道:“公子,妾身隻是舉得好像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李泰皺眉問道。
柳清薇緩緩道:“公子讓妾身所寫這些,多為市井消息,讀書人當是不大關心的,妾身怕公子的刊物賣不出去多少。”
李泰依舊皺眉,他也擔心過這個問題,但是他是覺得,了解消息接收新聞,應當是每個人的本能,再說看一份報紙又花不了什麽時間,效果應當不至於像柳清薇說的這般困難。
隻不過李泰沒有明說,但關李泰表情,柳清薇心中便猜到大半,因此又一次開口言道:“公子這報紙打算作價幾何?”
“十文,不過是一頓飯錢。”李泰照實回答著,這個數字也是李泰精心計算過的,高了,李泰害怕賣不出去,或者成為富貴人家的專屬。
好在如今造紙術和刊印技術發展到大明,已經十分高效且低廉,書籍的價格也降低了不少。
這也是為何都說是唐詩宋詞元曲,而到了明朝的文化就變成了小說。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紙價的降低,這才有了長篇出版讀物,不然若是像唐朝時,白居易都已經當了官了還要吐槽紙賣的太貴,都快要寫不起詩了,那一本動輒幾十萬字的大長篇小說,這造價都要幾百兩,又有誰能買的起。
而且李泰也有比這個時代更加高明的刊印技術,並不是活字印刷,這技術宋代時就已經有了,而是真正的油墨凸點印刷機,雖然需要人工手搖,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完全比不上後世純自動的印刷技術,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還是領先太多。
隻不過機器還沒有造出來,還是那個問題,這玩應原理很簡單,但是找不到合適的材料和能加工這種材料的能工巧匠。
李泰覺得工部可能有,所以打算過幾日看能不能靠著李善長的名聲,去工部借兩個巧工回來。
但是這些,都是李泰敢將報紙定價這麽低的底氣,卻不料柳清薇聽見李泰所說的數字之後,竟然又搖了搖頭,說道:“太貴了。”
“嗯?”
李泰不解,而柳清薇則說道:“公子你也說了,十文錢,正是一頓飯錢了,若是自己開夥,價錢會更低,這報紙上若隻是有這些內容對於百姓來說似乎並不是必需品,畢竟許多人連自己都養不活,又怎麽會在意別人活的怎麽樣呢?”
“這樣一份報紙,讀書人感興趣,百姓們感興趣,卻又會覺得不值得,我是覺得公子此法,欠缺考慮。”
李泰不說話了,他竟然有些被柳清薇說服了,而往常這種三言兩語說服別人的往往是他自己,而今日卻輪到了他。
可是這報紙不辦也不行,李泰還是覺得改造大明,除了物質,思想上同樣不能放下,或者說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而傳媒也就是報紙,自然便是潛移默化改造百姓思想最好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