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羅貫中
字數:3280 加入書籤
“你有什麽好辦法?”
李泰沉思了片刻,突然意識到柳清薇這女人不簡單,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肯定是已經想好了解決的辦法。
果不其然,沒有出乎李泰的預料,在李泰問出來這句話後,柳清薇突然便是嫣然一笑,言道:“妾身是想著,若是公子能在這報紙一物上刊登一些小說話本,每一期刊物都寫上一些,想來應該是有不少人會追著讀下去的,等到日後養成了觀看報紙的習慣後,公子想必就不用再擔心此問題了。”
李泰聞言頓時眼前一亮,隨後驚詫的看了柳清薇一眼,報紙上連載小說並不是什麽新奇的手段。
大名鼎鼎的金庸,其最開始寫小說的目的也是為了給他旗下的《明報》吸引讀者,雖然最後以小說成名,但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典範了。
一開始明報的銷量不過隻有幾千,直到金庸開創了在報紙上連載小說的先河之後,銷量瞬間水漲船高,甚至造成了一報難求的盛況。
沒道理在報紙上寫小說這招,查包衣做得,他李泰做不得啊。
“你會寫小說?”李泰看著柳清薇有些激動的說道。
“啊?”突然被李泰問到這個問題,柳清薇也有些驚慌,可隨後便麵露難色的說道:“公子高看妾身了,根據消息寫一些民間趣事或許無礙,卻不會寫什麽小說話本之物……”
李泰的笑容僵住了,問題似乎又回到了原點,他需要連載小說話本來給報紙提高銷量,但是他選定的主編又不會寫小說,這總不能讓他在街上隨便拉個讀書人問他會不會寫這東西吧。
“公子您才學斐然,小說乃是小道,想來應該也難不住公子吧?”
看著李泰有些難看的表情,柳清薇愕然的說道。
柳清薇所言不虛,李泰卻是能寫,畢竟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見過豬跑麽。
若是李泰想,甚至可以將《紅樓夢》大差不差的照搬過來,但問題是寫小說太過耗費時間和精力,而現在李泰恰恰最缺的便是時間。
如今軍營酒廠這邊就已經讓李泰有些分身乏術了,怎麽可能在牽扯出精力來寫什麽小說。
“難道要將報紙一事先行擱置,找到合適連載的小說再做打算?”
李泰默默的想著,同時回答著柳清薇的問題道:“我算不得什麽才學斐然,那兩首詩詞不過是偶然寫的,算不得數。”
尋常的自謙之言,柳清薇卻是十分認真的說道:“公子何必妄自菲薄,公子所作的那兩首詩詞,便是尋常人絞盡腦汁也是要望其項背,更何況公子所有的又不是隻有那兩首詩,單單是這隨手寫的半闕便已經讓小女子折服!”
柳清薇一邊說著,一邊從一旁李泰雜亂的紙張中找出一張,鋪在桌麵上。
隻見那紙上寫著兩句並不完整的詩。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李泰皺眉看著這半闕詩言道:“這詩不是我寫的。”
柳清薇聞言先是“啊”了以上發出了驚呼,隨後又疑惑的說道:“那這詩是那位高人所作,此句悠然自得,超然物外,想來是一位看破世事的大才!”
李泰依舊皺眉,這半句詩是他那一日在富樂院,聽了一位羅姓的老酒鬼嘴裏念叨著的,當時覺得耳熟,回家後便隨手抄寫了下來,隻以為是前人所作,那老酒鬼附庸風雅的念詩罷了。
此時聽見柳清薇所言,不解的問道:“為何不能是前人所作?你早前未曾聽過這首詩麽?”
柳清薇先是沉思一番,而後堅定的搖頭說道:“小女子所讀詩作不少,但卻從未曾見過此詩。”
頓了頓後柳清薇又是嫣然一笑,說道:“許是妾身孤陋寡聞,畢竟前人所作詩句,多如繁星,又有誰人能保證全部都通讀過呢,想來是公子在某冊孤本中見到的吧。”
李泰搖頭不語,他承認柳清薇說的很有道理,現在又不是信息時代,書籍和文化的傳承一向是個大問題,誰知道有多少詩句無聲無息的消失在了曆史的衝刷之下。
但是麵對這句詩,李泰還是下意識的覺得不對,因為他聽著耳熟,想來是上一輩子見過,這便證明,至少這首詩流傳到了後世,沒道理柳清薇從來沒有聽過。
“總不能是那老酒鬼自己寫的吧?”
李泰回想起那日在富樂院遇見那老酒鬼時的場景,尤其是那老酒鬼瘋癲邋遢的模樣,怎麽看也不像是能寫出這種詩句的人。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李泰又念了一遍這半首詩,同時心中不自覺的便給其補上了下半闕。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這首詩一在李泰心中補全,便更加覺得熟悉,猛然之間便想了起來,這事寫的好像是諸葛亮。
再一回憶,記憶愈發清晰,依稀想起來這首五言絕句,是在劉備三顧茅廬時,第三次到訪,諸葛亮午睡醒轉,起身便吟了出來。
一瞬間,李泰猶如五雷轟頂一般,瞬間呆愣在了那裏。
這詩說是諸葛亮吟出來的,可實際上出處卻是《三國誌通俗演義》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廬》中,羅貫中所作來描寫諸葛亮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大智大賢者的形象。
也就是說,這首詩其實是羅貫中所作,而那個邋遢的醉酒羅老頭其實就是羅貫中?
要說縱觀整個大明,在史書上留名之人,無非便是朱元璋、朱棣、王陽明、張居正幾人。
可是真要是論名氣,這幾個加一起可能都比不上羅貫中。
明朝曆史在後世遠不如唐宋大,更別說一堆包衣成天拍來拍去的辮子戲宣講的清朝了。
可羅貫中卻是個例外,一本《三國演義》是多少人的啟蒙讀物,不但是位列四大名著,更是遠銷海外,整個東亞漢文化圈,你說朱元璋是誰不一定有人知道,但是隻要提到諸葛亮,關羽,曹操,誰都能講出個一二三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