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瓦剌興兵
字數:3651 加入書籤
七條人命。
藍玉就這麽用他們換來了李泰的原諒,其實,對於藍玉來講,這筆賬合算。
但對於他的名聲而言,那些跟著他的人,此刻已經是沒有人不是在背後說著他的無能。
藍玉什麽時候受過這個氣,而那些淮西將領,本來對他也是馬首是瞻,此次都每一個人來問候。
他派人去請喝酒,可人家卻根本就推說有事,藍玉知道,這些人有什麽事,都是去巴結李泰了。
搞得藍玉在大帳喝得大醉,然後大罵李泰,就在此時,大帳外麵有人走了進來:“藍將軍,你要是這麽在背後說李將軍,我們可是要告你一個侮辱上司的罪過!”
“你們是誰?”
藍玉看著麵前幾個侍衛,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人,他吃驚地看著對方問道。
“我們是李將軍派來的,從今後負責你的起居護衛之職!”
“什麽,我,我的人呢?”
這幾個侍衛相互看了眼:“藍將軍的人已經調去別處,李將軍另有他用!”
“李泰!”
藍玉此刻才算是明白,李泰的這步棋,有多麽的狠,從一開始調集七千的甘肅衛的人馬開始,李泰就沒有讓他們離開,而是留在了軍中。
對此,藍玉還曾和別人說,這李泰如此是不是太不合規矩了,但他也沒有多想,沒想到這些人其實是用來對付他的。
想到這裏,藍玉就要衝出大帳,口中喊著:“李泰,我要和你評評理!”
可這些甘肅衛的人,根本就不會讓他如此,十幾個人,將藍玉按在了地上,將他的佩劍也給撤了。
藍玉還要闖,其中一個小旗指著他道:“藍玉,李將軍有令,若你敢硬闖,我們格殺勿論!”
這一下把藍玉嚇得坐在了地上,跟著看向對方:“你們,你們……你們出去吧!”
見他如此,這幾個侍衛這才走出,藍玉看著大帳的門口,一陣的苦笑,道:"李泰啊李泰,你,你真的厲害,沒想到我還是沒有你狠,本以為可以算計你,可沒想到你先下手為強!"
此刻的藍玉,真的才明白,李泰之前隻是故意示弱,他是後悔莫及,不如早早的對李泰動手。
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其實,藍玉還是很幸運,若是李泰動一點的殺心,那藍玉此刻已經人頭落地。
這邊藍玉被軟禁,李泰將藍玉的五千人,安排在了各營各寨,有些也被安排和張氏兄弟,負責工匠的保護。
如今一來,藍玉的問題解決,那些淮西的將領看到李泰如此手段,都以為這是李善長在背後支持。
而藍玉的背景,其實也就是靠著他姐夫的那點福蔭而已,同為淮西集團,這些人也沒必要為了一個藍玉去得罪主將。
這些將領主動與李泰交好,李泰也就徹底的掌握了這軍隊內的權力。
一切按照李泰的設想,城池在入冬前地基已經完成,本來就是一座土城,李泰命這些工匠日夜加緊。
冬至的時候。
土城已經算是建成,除了城頭的門樓,大體已經有了模樣,來年便可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添加磚石。
嘉峪關在洪武五年大體建成,而李泰對此記得清楚,所以算來他還要在這裏待上一整年。
除此外,李泰當然也沒閑著,他將手上的風力發電的圖紙,給那些工匠看了。
這些人自然是震驚不已,還沒有見過如此的東西,不過,這個本就不是很麽高精尖的技術。
工匠們經過幾日的研究,向李泰表示,可以按照圖紙上的東西,修建處這種設備。
李泰很滿意,嘉獎了這些人後,命他們在嘉峪關內圈出了一個地方,算是李泰的風力電廠。
有了李泰的嘉獎,工匠們幹起來也有了很大的動力,這邊眼看風力發電的基地漸漸的有了起色。
那巨大的風車,也已經被矗立在了城中,這個隘口本就是兩山的風口,來自貝爾加湖的冬風,將風沙和風車一並地吹向了遠方。
而嘉峪關的出現,也吸引了遠在元廷的擴廓帖木兒的關注,他得到的情報是李泰已經軟禁了藍玉,大權在握,而嘉峪關也已經建成了一個雛形。
此刻元昭宗也才明白,擴廓帖木兒的話多麽的正確,有了這座土城,其實對於馬鬃山的隘口,那將是一勞永逸。
若元人想要從這裏入關,將是如同登天一樣的困難,原來還是五五分,此刻就是一九,甚至就是不可能。
“丞相,我們現在怎麽辦?”
元昭宗看著麵前的沙盤,這是擴廓帖木兒所製作的,這位大元名將,看著自己的傑作道:“這裏若是有了一座城關,那我門在想入關侵擾大明,隻怕是不可能了,如今,隻能從東麵的北平方向入關!”
“冬天一過,我們的物資也已經用光,必須對大明的村莊進行搶奪才行,要不然,我們的人都會被餓死。”
“陛下,隻怕,我們現在就要行動起來,今年的冬天來的早,居延海早早就結了冰,魚沒了,我們的人吃的就成了問題!”
“是啊!”
元昭宗眉頭緊鎖:“丞相以為,我們該怎麽辦?”
“李泰這邊既然不行,那我們就去北平,那邊地界開闊,就算是有徐達,他也不可能看守那麽一大片的土地。”
“嗯!”
元昭宗現在很是器重擴廓帖木兒,便給了他二十萬的大軍,其中有高麗和遼東的人馬七八萬。
而此時的瓦剌也已經在西蒙古慢慢的崛起,他們卻將目光聚焦在了李泰的身上。
說道瓦剌,他在元朝時是主要居西域北部,是以準噶爾盆地為中心的天山北方的人群;也有一部分南進西域中部。
瓦剌在明朝初期,就已經和韃靼形成了對峙的關係,他們不是韃靼的那些元朝的皇親貴族,而是別的姓氏,所以在韃靼人看來就是和明朝一樣的。
這種看法也導致了他們的不和。
非已即異,這就是部族之間的關係,瓦剌其實也一直不把韃靼人當成同族,他們在看到元廷勢力微弱,便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當時曾是元臣的猛可帖木兒,此人因為曾在元朝當官,他在這個冬天召集了幾個部族的頭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