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挖個坑等著你

字數:3480   加入書籤

A+A-


    “都看到了,這些明人竟然在馬鬃山那裏修建了城關,這擺明了是在防著我們!”
    猛可帖木兒對於大明有著莫名的抵觸,他雖然是元朝的舊部中將領,但心中卻從未將大元看在眼裏。
    元昭宗更是被他看成一個窩囊廢,猛可帖木兒正如瓦剌的其他的首領,時時刻刻都想著將這四萬餘人的部族,慢慢的發展壯大。
    這樣的人勢必會沒有機會去製造機會,就像是一個小偷,他隻要確定了主人不在,那他就可能闖進去,成為這個家的新主人。
    猛可帖木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給他機會,他甚至要竊奪了這個國家。
    膽子這種東西,就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所謂膽識過人,就是幹一些別人不敢幹,不可為之事。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是想朱元璋當年若不是想到了造反,怎麽可能活到現在,要知道,元人的統治,當時可是無處不在。
    對於起義者的屠殺,是每時每刻,但就是這樣,還有一部分人敢於站出來,殺了元人,最後推翻了元朝。
    其實他們一開始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膽識最後成了他們這麽做的原因。
    猛可帖木兒看了眼麵前的幾個部族的首領:“現在我們的機會來了,隻要我們趁著這個機會,帶著人去攻下明人的城關,到時候奪了他們的物資,咱們的這個冬天就算是有了保障。”
    似乎對於這些元人來講,地盤和城池遠沒有物資來的實惠,他們畢竟是一些騎在馬背上,就算是擁有了天下的人。
    視角的不同,讓他們相信,有馬就有天下。
    其實直到他的孫子,那位曾把大明朝的皇帝,當成狗一樣豢養的也先,也不過是在北平的城外,策馬而奔,豪氣是有了,可一點的實惠也沒有。
    若是漢人,可能那時候圍而不攻,跟著揮師南下,到時候大明也就沒了那後來的二百年的基業。
    元人其實也是一樣,但他們的祖先,明白了地盤對於他們的重要性,他們的馬總要在地上奔馳而行。
    這就是猛可帖木兒他們這些瓦剌人與大元的後裔不同的地方,以至於,後來的韃靼人還是和大明聯合,曾經幾次的將瓦剌人殺到了絕地。
    不過,準噶爾一部的生命力那是沒的說,他們最後還是讓韃靼人不得不先一步退出了曆史舞台。
    而他們直到清朝的中葉,也還活躍在曆史的舞台之上,甚至曾經有問鼎中原的樣子。
    但最後還是被乾隆帝打敗,這才慢慢的退出曆史。
    猛可帖木兒看了眼麵前的幾人:“現在的機會來了,元廷新敗,他們現在蜷縮在居延海附近,根本就不敢出來,我們知道出手,那麽就可以奪了這塊肥肉!”
    “他們據說三萬人,我們隻有一萬五千人左右,他們又有城池作為屏障,我們怎麽衝進去呢?”
    “是啊,猛可帖木兒,你別在搞事情了,你的父親曾說過,大明的強大不是我們可以對付的!”
    “哼!看看你們,真的是鼠目寸光,要知道,這天下誰說就一定是大明的,我們如今族人就已經發展了十幾萬,而且可以戰鬥的士兵,也有兩萬了,幹什麽不拚一拚,那些明人,根本就不能打!”
    幾個部族的首領對此並不是很積極。
    猛可帖木兒將他們幾人送走後,大罵他們沒有頭腦,他思來想去,這個必須有人幫著才行,畢竟他的部族也隻有八千的人馬。
    但找誰來合作呢?
    畢竟李泰的大軍三萬,還有城池,思來想去,他還是想到了元人。
    猛可帖木兒連夜寫了信,讓人送往元廷,他希望兩方能夠合作,將明人的城池給奪了。
    也是猛可帖木兒走遠,他的人隻花了十幾天就找到了元廷,元昭宗接見了此人。
    打開猛可帖木兒的信,對於他來說,消滅李泰其實就是報仇,畢竟,納哈的兩萬人都被李泰給全殲。
    這個仇不報,他元昭宗的臉麵何在,答應了猛可帖木兒,他隨之召集了擴廓帖木兒等人。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擴廓帖木兒卻直接告訴他,這個事情不能做,因為冬季不是出兵的時候。
    “有了猛可帖木兒的人馬,我們前後夾擊,難道不是大滅明軍的時候嗎?”
    元昭宗這個時候,似乎忘了之前的虧,他也是報仇心切,直接命擴廓帖木兒率領兩萬人,直接前往馬鬃山配合瓦剌的行動。
    沒辦法,君命難為,擴廓帖木兒隻能帶著人出發,冬天對於元人來講,真的是太難了。
    他們不像是明軍,後方的糧草充足,而他們這個時候,本就是物資極為匱乏的時候,大軍行動,兩萬人的吃喝那可是不小的消耗。
    等擴廓帖木兒將大軍帶到了馬鬃山的前沿,其實已經是物資消耗殆盡,隻剩下三天的糧食。
    這時的猛可帖木兒也帶著人來到了城關的外麵,十餘裏處,瓦剌人將大營駐紮。
    李泰其實也接到了塘報,他並未將猛可帖木兒太當回事,但元人的接踵而至,讓他明白,這一次是雙方的合作行動。
    嘉峪關的建造還是引起了他們這些大漠部族的注意,而他們這個時候,最最缺少的就是物資。
    三萬人的修城大軍,是個人都能想到,這裏麵有多少的吃喝物資,所以李泰早早的就將人馬分成了城內城外兩撥。
    內外形成掎角之勢,相互配合,一萬人在城外駐紮,來抵禦元人的擴廓帖木兒。
    這位大元名將還是不容小看。
    至於瓦剌人,李泰對於他們並不是太看重,畢竟,這些人實戰上的經驗不多,而且人數實在是太過少了。
    八千人。
    李泰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王保保的身上。
    城中兩萬人,他分出藍玉的那五千人,與瓦剌人進行對戰,這種安排其實無形中就讓藍玉部的人,覺得不公。
    有些人覺得李泰看不起他們,在他們看來,打敗王保保才是立功,瓦剌人,那就是一些大漠上拿了武器的牧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