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西進蔥嶺
字數:3528 加入書籤
在這裏不得不說一說,大明和東察合台之間的關係。
東察合台汗國與明王朝之間的聯係,始明太祖年間。
也就是我們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了,由此可見,這東察合台和大明,也隻是因為元朝頹敗。
從而建立起了一種政治的友誼。
當然,大明不是不想對東察合台進行統治,可曆史上的曆朝曆代,都選擇與他們和平共處。
想來這還不單單是地域與民族的問題。
而到了明成祖繼位後,遣官攜璽書、彩幣出使東察合台汗國。
這算是開始了送禮和遣使,有了一定的來往。
雖然明朝與東察合台汗國的政治關係十分密切,封賜其王,授予官職,但明朝隻是從外部施加了影響。
真正意義上的幹預並沒有。
從大明朝並未在汗國內設置任何機構進行統轄,更未駐紮軍隊,其汗王的嗣立及其他貴族的分封,官職的授予,都是由東察合台汗國依蒙古習俗自行處置,明朝隻是派使者賜印綬予以追認,可以看出,明朝並未從根本上進行統轄。
所以東察合台早期是和明朝有著很深的戒備心理。
李泰的八千人在距離別失八裏不遠處駐紮,他知道,通過別失八裏後,進入亦力把裏,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離開了大明的所轄。
絲綢之路才剛剛開始,而瓦剌人的騷擾,其實可能隨時會出現,要知道,東察合台曆年來都苦於瓦剌人的進犯。
因為這裏地域廣闊,根本無法想大明,可以修建城池加以防禦,所以東察合台對於瓦剌人的進犯,也隻是視而不見。
就像是插頭在沙子裏的鴕鳥。
別失八裏的守將,早早將這裏的情況,以快馬送去了亦力把裏,對於東察合台的王室來說,真的是雪上加霜。
此時的東察合台的王室,剛剛經曆了禿黑魯帖木兒的死,而異密怯馬魯丁此刻正在集結部隊。
準備對王室展開圍剿,李泰當然不知道,自己麵前的這個東察合台汗國,竟然在發生內亂。
異密怯馬魯丁這個人很是暴虐,因為被東察合台的王室,分配權力而不滿,他就要叛亂。
其實這裏麵當然也有都格拉特部原因,東察合台的王室曆來都是將這個本地的部族,視為奴隸一樣的對待。
而異密怯馬魯丁的為人,卻是個不願意甘居人下的人物,他早就有了反意,見禿黑魯帖木兒一死,東察合台的王室在為他的後事,還有權利分配上,出現了分歧的時候。
他秘密的集結了和他的部族不錯的十幾個部族,一共是兩萬人馬,悄悄地就抵達了亦力把裏。
將這座古城圍了起來,此刻,別失八裏的守將,消息剛剛傳到亦力把裏,這些王室的人,知道明將李泰帶領人來到這裏。
原本緊張的關係,卻被他們看成了異密怯馬魯丁與明的勾結,他們這些王室嚇得忙開了城門。
異密怯馬魯丁見狀,直接帶兵殺入城中王宮,擊殺了十幾個王室成員,成功的將亦力把裏城拿下。
從此,都格拉特部算是執掌了東察合台汗國,而李泰的出現,確實也是讓異密怯馬魯丁撿到了一些便宜。
短短數日,李泰得知了東察合台的易主,心裏也不免感慨,等異密怯馬魯丁派人來,說可以保護商隊前行。
李泰當然是向異密怯馬魯丁表示了感謝,但,對於這些反複無常的外族,李泰還是小心的很。
在別失八裏稍稍的休息了一晚,他就將盧展鵬他們送去了亦力把裏城,等李泰到了這裏,異密怯馬魯丁出城迎接。
李泰第一次見到了,這個屠殺了東察合台王室,執掌了東察合台汗國的大汗。
不得不說,都格拉特的異密怯馬魯丁還是對李泰有著很大的友好態度,大明的實力,讓這個仇視元朝後裔的男人,對於李泰有著一種同仇敵愾的好感。
二人相處了一日,李泰對於異密怯馬魯丁這個人,還是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要知道汗權旁落在都格拉特部異密控製後。
其實這個東察合台內部局勢的動蕩導致了外部強鄰的覬覦,在中亞地區活動的蒙古巴魯剌斯家族成員帖木兒趁機糾集其舊部起事,以反抗察合台汗後裔對中亞地區的統治。
這段戰爭可是維係了十幾年。
異密怯馬魯丁帶領東察合台和這些來自中亞的元朝後裔,也打了十幾年,不得不說,元朝後裔的強悍,但同時也看出異密怯馬魯丁的驍勇。
要知道這個帖木兒率兵不僅打敗了也裏牙思·火者,占領了撒馬爾罕城等中亞各地,並且發兵向東部地區發動了六次東征行動。
如此厲害的元朝後裔,可在異密怯馬魯丁麵前,也隻能望城興歎。
不過,因為河中諸地的丟失和汗國政局的動蕩削弱了怯馬魯丁的軍事實力。
洪武中期,異密怯馬魯丁最終為帖木兒所打敗,其本人也在戰鬥中失蹤。同年,禿黑魯帖木兒汗幼子、逃脫異密怯馬魯丁劫殺的黑的兒火者在草原上為部屬擁立為汗。汗國的控製權重新回到察合台汗後裔手中。
所以說,這段由異密怯馬魯丁統治的時期,也是東察合台最最動蕩的時期,因為帖木兒的發動,異密怯馬魯丁最後還是被元朝後裔給推翻。
李泰對於這段曆史,還算是有些印象,所以他並未過多的和異密怯馬魯丁交往。
隻是答應了會向大明皇帝,將東察合台的情況上折子,同時把異密怯馬魯丁的身份給予認可。
得到了李泰的這張空頭支票,異密怯馬魯丁顯然是興趣很大,對於李泰和他的商隊也表示了很多的關注。
並派出了一百人的護衛隊,表示將他們送到蔥嶺,而李泰也在送了盧展鵬他們一段後,帶著人撤回了嘉峪關。
盧展鵬的商隊,沿著亦力把裏的古道,向著大漠落日緩緩前行。
望著商隊的西去,李泰心中卻想到了一個人。
馬哈木!
他心裏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是該對瓦剌人有所行動了,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