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遠水難解近渴
字數:4141 加入書籤
嶺北。
昏暗的晨輝,就像是已入暮色的老人的目光,讓人看起來無力且帶著一絲的絕望。
生命的意義似乎隻是一次長河中的遨遊。
你不知道,下一刻有什麽等著你。
你也不知道,那一處暗流會將你徹底的吞噬
這就像是站在軍寨內的徐達,他現在的糧食隻夠維持一天的,而最最讓他難以堅持的是水。
是的。
人可以沒有吃的,挨餓上一段時間,可一旦沒了水,人能堅持的時間似乎真的很短。
有人在將戰馬的尿接來喝,那種味道,光是看看就已經讓你無法接受,而那些人卻還是喝了下去。
因為他們渴。
徐達知道如果藍玉的大軍再不來,他和這三千人,真的隻能是死在這裏。
突圍?
那就是癡心妄想,因為高麗人也也已經殺紅了眼,大家都知道,如果有任何一方放棄,那麽等著他們的就是毀滅。
此刻,站在對麵的王洪亮同樣在思考著一個問題,藍玉在哪?
沒人想到,藍玉竟然放慢了前進的速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故意如此。
對於他來說,這一次深入,帶來的是和徐達中軍的脫節,而如今他竟然寸功未立。
這讓他自己都覺得臉紅,怎麽回去,怎麽去麵對徐達,怎麽接受他最不想接受的懲罰。
小孩子都知道,父母要責罰的時候,跑開。
藍玉也是人,他害怕帶來的後果,所以他思來想去,還是要幹點什麽,這也好為他的冒進帶來的後果買單。
所以藍玉就在抵達嶺北前,決定將人帶回真定,因為他得到了消息,真定城失守。
而拿下真定的可能就是擴廓帖木兒。
此時的戰局,似乎正在朝徐達說預料之外的地方發展,而李泰此刻也已經在真定城外等著和擴廓帖木兒決鬥,駐紮了數日。
戰機這東西,就像是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擴廓帖木兒數日前還是主動的哪一方,而此時,他已經快要成為眾矢之的了。
放棄真定,似乎已經不可能,山東、河北還有太原,正在有明軍朝這裏集結。
這並非是李泰一人的決定,而是那些守軍將領都看到了機會,似乎這個時候,沒人注意嶺北的徐達。
他就像是一開始指定計劃的時候說的,他要用自己做誘餌,而誘餌本就是用來被吃掉的。
那個漁夫會在乎誘餌的得失呢?
朱棣從馬上跳下,他笑著走進了李泰的大帳:“怎麽樣,我這一次算是立了一大功吧?”
雖然是十二三歲的皇子,但他還是有著孩子的天性,就像是別的孩子,等著別人來誇讚他,朱棣一樣想聽到李泰的誇獎。
“阿魯台跑了?”
李泰隻是這麽一句,就像是一盆涼水潑到了朱棣的頭上,他愣了下:“是,可我也沒辦法,這個人真的……好了好了,你說的對,我沒抓到阿魯台!”
朱棣說著冷笑一聲:“可你呢,不也一樣沒有攻下真定城嗎?”
“擴廓帖木兒數倍於我的兵力,就算是真定城沒有那麽高大的城牆,可也不是能攻下的。”
“你別忘了,這裏原來的守將耿將軍,也是用兩千人,整整在這裏守了一夜,才被擴廓帖木兒給攻下來的。”
朱棣也聽說了真定城的事,他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出欽佩道:“是啊,大明真的缺少這樣的將領,如耿將軍這樣的人,我大明失去他真的是我們的損失啊!”
“耿將軍的家眷就在城中!”
李泰的話讓朱棣一愣:“什麽,這……我們必須攻下這座真定城!”
“現在擴廓帖木兒可能更想棄城而走。”
“他想逃?沒那麽容易!”
朱棣咬著牙,狠狠地說道。
“不是逃,他是在決定,到底是去開封,還是去山東,或是去北平。”
李泰目光微眯地看向地圖:“如果我猜的沒錯,他今晚一定會有行動。”
“五萬人,他想逃也不會那麽容易,不管他去哪,我都要親手將他抓住!”
朱棣信心滿滿地將手掌拍在了地圖的真定城的位置。
但身旁的李泰卻目光中帶著一絲的猶豫。
打還是不打?
現在李泰更加關心的不是擴廓帖木兒,而是另一個人——徐達,沒錯,就是這位大明的主將。
他從離開北平後不久,似乎就失去了蹤跡,李泰已經在數日前就派出了探子,去打探這這大明主將的下落,可等到的消息都是沒有發現他。
而最後的方向,都將徐達的蹤跡鎖定在了嶺北,李泰看了眼嶺北的位置,距離真定大約數日路程。
遠水難解近渴。
“你怎麽想?”
朱棣似乎看出李泰的猶豫:“難道你不想和擴廓帖木兒,這個老對手來一次決戰嗎?”
“想,可我現在沒有一開始那麽想了,但,我現在想的確實另外一個事。”
“什麽?”
“徐達將軍呢?”
朱棣似乎也是一愣:“是啊,好像他和藍玉那邊,沒什麽動靜了。”
“藍玉的數萬人,可是深入大漠很久,但都沒有取得什麽太大的進展,而徐達將軍呢,他隻有一萬不到的人馬,要是遇到元兵會很麻煩!”
“隻要藍玉部和徐叔叔保持聯係,應該……”
朱棣的話說到一半,他卻停了下來,臉上顯出一種擔憂的表情。
“你也覺得,藍玉這個人太愛建功立業,所以會將徐達置於險境是嗎?”李泰問。
“怎麽辦?”
朱棣想到這些,他更加緊張起來。
“現在當務之急,我覺得是徐達將軍的安全,這樣吧,我立即將此處的兵力給你一半,你帶著他們前往嶺北。”
“你怎麽知道徐叔叔就在嶺北?”
李泰卻搖了搖頭:“我不知道,所以我才讓你去,碰碰運氣吧,希望魏國公他吉人天相。”
朱棣聽他這麽說,似乎也覺得事情的嚴重性:“嶺北,好,我這就出發。”
“記住,無論如何都不要在路上耽擱,戰事發展到這個地步,我怕魏國公的時間比我們的要寶貴!”
李泰的話其實很明白。
“是!”
朱棣起身躬身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