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臣請求議和

字數:4862   加入書籤

A+A-




    薛原均難以言明自己此時的想法。
    隻覺得心裏疲憊不堪,一片寒意彌漫。
    翌日朝堂。
    因為西虎城失守,近幾日朝堂沉悶不已。
    初時還有人借機發難,想要以此扳倒薛原均。
    在發現李琳穎置之不顧後,漸漸消停。
    又因李琳穎明顯情緒處於爆發邊緣,文武百官更是小心翼翼。
    今日大朝會,薛原均上朝。
    李琳穎是算準了時間,特意挑昨日命人給薛原均送去口諭。
    文武百官的視線盡皆落在薛原均身上。
    他們發現,昔日意氣風發的神武將軍,如今卻是麵容帶著幾分憔悴。
    薛原均上朝前,已經好好捯飭一番。
    事已至此,一味意氣消沉,並非解決之道。
    隻是多日頹廢,以及精力的消磨,薛原均瞧上去,仍然要比以往憔悴一些。
    那些視線目光,大多帶著惡意。
    百官頗為幸災樂禍地望著這位九州兵王。
    房宣城與杜儒齡注意到如此情況,淺歎了一口氣。
    “諸卿,可有何要事稟告?”
    李琳穎的目光在朝臣中掃視一圈,最後不著痕跡地落在薛原均身上一瞬。
    聞言,文武百官踟躇不定,今日薛原均上朝,可謂是大好時機,他們是否要在此時出手?
    但是……
    不待他們糾結出結果,察覺到李琳穎視線的薛原均,閉了閉眼,複又睜開,抬腳出列。
    “臣,有事啟奏。”
    萬萬沒想到薛原均會率先出列,文武百官緊緊盯著大殿中央那抹挺拔的身影。
    房宣城與杜儒齡想到昨日收到的消息,心中有股不好的預感。
    昨日陛下遣女官前去神武將軍府邸傳口諭,該不會……
    “臣,請求陛下議和!陸塵手中握有神器,如今的邊境,”
    話未說完,薛原均便察覺喉間一股血腥味。
    他喉結動了動,繼續道:“我們實在難以抵擋秦國軍隊,不如求和,避免更糟糕的情況。”
    求和!
    一言令文武百官驚愕無比。
    泱泱大唐,要向一方小國求和?
    所有人心頭難以置信,下一刻,卻又醒悟過來。
    依目前的情況,不求和,難道與陸塵死戰?
    萬一打到神安城,隻怕他們都性命難保。
    房宣城閉上了眼,果然……
    整個朝堂一片靜默。
    而薛原均,在道出這句話後,一直單膝半跪在大殿中央,眼眸低垂,一言不發。
    拳頭卻握得極緊,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良久,李琳穎輕聲問道:“諸卿意見如何?”
    已經至這番境地,文武百官,還能有什麽意見?
    不過,提出求和的人,並非是他們,這令滿朝文武,盡皆鬆了一口氣。
    “臣附議!”
    “臣認可神武將軍的提議!”
    一片附議聲響起。
    待滿朝文武盡皆跪下,同意薛原均所言後,李琳穎方站起身,朝前行了幾步,走至帝階邊緣。
    “既然如此,”李琳穎淺歎一聲,無奈道:“那便,求和吧。”
    一聞此言,部分朝臣忍不住在心中怒罵李琳穎無恥。
    這番作態,倒像是她被朝臣逼著,無可奈何同意了議和。
    李琳穎對此結果,卻頗為滿意。
    求和一事,由神武將軍提出,文武百官盡皆響應,她隻是無奈同意。
    半分過錯皆落不到她身上。
    陸塵,李琳穎心道,縱使你拿下了西虎城又如何,一切不過都是暫時的。
    而她的名聲亦已經保全,你想要將從如今的位置上拉下?
    簡直無稽之談!
    後麵,文武百官已經無心於朝政。
    很快,就宣布退朝。
    薛原均沒有理會心懷鬼胎的朝臣,徑直回了將軍府。
    “將軍。”
    幾位將領圍將上來。
    “可辦好了?”
    薛原均的嚴重泄露出幾分冷意。
    “辦好了!”
    薛原均微微頷首,重新恢複銳利的眸子,望向某處虛空。
    以往,他不屑於耍這些手段,可如今,早已時過境遷。
    老師為了他,死守西虎城,他不能讓老師的死,白費。
    薛原均垂下眼眸,掩去眼中的異樣。
    他會永遠保衛大唐,卻不再任由他人明槍暗箭而不反擊。
    很快,求和的消息,從朝堂傳至民間,掀起滔天巨浪!
    求和?
    這於大唐百姓而言,簡直難以置信,更遑論求和的對象,乃是他們從未放在眼中的秦國,是他們唾棄的陸塵!
    一時間,民間盡是對此事的罵聲,神武將軍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更是轟然倒塌。
    各街各坊,都能聽見百姓對神武將軍的罵聲。
    “我呸!什麽神武將軍!就是一個懦夫!”
    “求和?換作是我,寧可戰死沙場,也絕不會在陸塵手下屈辱求和!”
    “他薛原均不配做我們大唐的神武將軍!枉我之前還這麽敬佩他!原來不過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小人!”
    薛原均在大唐的名聲,竟一時能與當時陸塵被誣為叛國時相比。
    隻是,很快,一則消息從百姓中悄然蔓延。
    薛原均提出議和的前一日,陛下曾經派遣女官前往神武將軍府傳遞口諭。
    其後,從神武將軍府邸走出的將領,眼眶通紅,甚至在門口直言,“此事,委屈將軍了。”
    口諭?為何那些將士會這般姿態?
    一時間,百姓們猜測紛紛。
    當真是神武將軍的本意?
    陛下的口諭,就是是什麽,會令那些將士……
    民間對薛原均的斥罵之聲漸消,反而逐漸質疑李琳穎。
    與百姓的質疑不同,聽聞此消息的文武百官,立刻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
    哪怕是薛原均的政敵,都忍不住搖頭歎氣。
    而駐紮在城門口的五萬將士,知曉這個消息後,幾近氣炸了!
    “陛下怎能如此行事?將軍為了大唐,為了百姓,浴血沙場,卻換來這般結局!”
    “在陛下眼中,我們這些將士,究竟是什麽?一枚棋子?”
    “此事陛下太過令人心寒!求和便求和,怎能讓本就無辜的將軍一力承擔罵名?”
    五萬將士不敢相信,他們一直效忠的陛下,會如此對待他們。
    西虎城一戰敗了,這些責罵,他們認!
    但是求和一事,豈能將一切都扣在將軍頭上?
    他們跟隨薛原均征戰多年,情誼早已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