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人羞花

字數:5980   加入書籤

A+A-




    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求。
    昨夜和李九州對奏笛音,楊貴妃如同入了迷,一到早便命人將其請來,要請教那曲子。
    還是海棠湯內。
    驪山溫泉聞名天下,此海棠湯又是諸湯之首,真是美景美人。
    李九州還是簡單客氣了一下,行了個禮,在貴妃對麵坐了下來。
    楊貴妃命人煮了一壺酒,李九州淺淺泯了一口,黯然笑道:“昨夜真是盡興啊。”
    楊貴妃並未插話,隻是安靜的望著坐在對麵的這個玉樹臨風的美男子。
    初見他時,是在殿試上,自己躲在屏風之後。
    這一看,已發覺李九州從那個稚嫩小生變成了一個成熟可靠的男人。
    李九州習慣著這種安靜,看著楊貴妃輕輕把酒杯斟滿,很自然的繼續笑著說道:“其實似昨晚的曲子,我還有不少,改日譜好,一並送上。”
    楊貴妃笑容略顯無奈,“我還道今日便能得以傳授。”
    其實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名為學習李九州的曲子,其實是想多接近他。
    對於女人來說,認識一個英俊瀟灑,多才多藝,溫柔體貼,成熟大方的男人,怎麽可能輕易放過。
    況且李九州是個總能帶來驚喜的人物。
    李九州這次回來,的確是要帶來驚喜的。
    緩緩喝了口酒,李九州笑眯眯說道:“其實我這次回來,不光是獻曲,還帶來了新鮮玩意。”
    楊貴妃眼神閃爍了一下,盡量壓製住心中的期待,問道:“什麽新鮮玩意,可是給我的?”
    李九州也沒去深思她的心思,笑著說道:“本以為這次貿然入京,聖人定會怪罪,所以隻好帶了些禮物來,可能還要一兩日才到,貴妃一定沒見過,到時候可得多多支持。”
    楊貴妃眉目含笑,“你駐邊關已久,也應該回來看看聖人了,一片孝心,他又怎會怪你。”
    李九州嘿嘿笑了起來。
    楊貴妃起身道:“園中正值百花爭豔,出去看看。”
    這個季節,諸如梔子花,蓮花,康乃馨,向日葵,飄香藤,太陽花等,都已盛開。
    華清宮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牡丹、芙蓉、玫瑰和石榴。
    可惜遍地的牡丹卻在這個季節休眠了,芙蓉尚未開花。
    來到牡丹溝,無心賞景的李九州百無聊賴,隨口挑了個話頭,輕聲道:“這些牡丹還未盛開。”
    李隆基為了遊幸時也能觀賞名花,除在望京門外植芙蓉外,又於西繚牆外的山穀中遍植牡丹,溝因花名曰牡丹溝。
    若站於繚牆內的看花台上,於內可觀園中芙蓉,於外可賞園外牡丹。
    “沒有牡丹,卻有玫瑰。”楊貴妃的聲音宛如雀躍,“李卿,這些玫瑰怎麽樣?”
    來到牡丹溝看玫瑰,多少有些可笑。
    “那花挺美。”李九州興奮的指著一株紫色的含羞草,臉色微微泛紅。
    看到含羞草,他突然想到了“羞花”。
    當年李隆基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
    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便想到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歎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麽時候才有出頭之日?”
    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
    這件事傳到了李隆基耳朵裏,便喜出望外,當即選場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豔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李隆基一見,果然美貌無比,自此楊貴妃深得李隆基歡心。
    “這花有什麽好看的?”楊貴妃問到。
    “這花便是被貴妃美貌比下去的。”李九州奉承她。
    楊貴妃臉上微微一紅,“都是戲言,傳言不足信。”
    李九州借勢說道:“貴妃美貌,當世無人能比,即便千年之後,亦難尋如貴妃這般美貌女子,貴妃若是不信,你再跟它比美,此花定羞。”
    “哦?”楊貴妃持懷疑的態度,還是伸手輕輕摸了摸那株含羞草。
    含羞草果然卷縮起花瓣。
    “真是奇怪。”楊貴妃一臉詫異的神情,“怎麽會這樣?”
    “一點都不奇怪,說明貴妃美貌,足以驚動萬物。”李九州站在含羞草前,百般討好這個美人。
    “這花真是有意思。”楊貴妃細細端詳,命人拿來花盆,將含羞草移植到花盆中,放於自己臥室。
    “你先前說帶來了禮物,是什麽?”楊貴妃轉移了話題。
    “現在說了你也不會明白,到時候見了,你一定喜歡。”李九州回答她。
    看著一株株紅的,白的,粉的玫瑰伸展淺綠新葉,綻放出大朵大朵的花,李九州讚歎了一句,緩緩離開現場。
    “不賞花了嗎?”楊貴妃在身後低聲問。
    “我該出宮了,朔方那邊應該有消息傳來了。”
    李九州沒忘記自己此次回長安是為了什麽。
    “那我便在宮中等你的消息。”楊貴妃似乎在思考某事,默默走了幾步,輕聲說著。
    “告辭。”李九州拜別了楊貴妃,出了宮來,回到自己府中。
    主人不在,府中的下人們也懶散了許多,好在裏裏外外平日還是有人收拾,也不算太亂。
    張老頭遠遠見李九州走了進來,起身歡快的說道:“九原城的馬車到了。”
    “這麽快?”李九州問道,“來了幾輛,現在在哪?”
    “三輛馬車,就在府內。”
    郭子儀調教出來的手下,辦事效率果然極高。
    原以為這幾輛運煤的馬車還要一兩日才能到京城,沒想到他們一路馬不停蹄,自己隻是在靈武耽擱了幾日,他們卻已經跟自己差不多到了。
    李九州點頭笑了起來,道:“這下京城裏的達官貴人們可要大開眼界了。”
    “我看普天之下,也就你知道這玩意了。”張老頭附和。
    李九州整理了一下心中所想,並不是毫無顧忌,要讓人相信煤炭比柴火好用,便要先從皇帝做起,起碼,得先將這些東西帶到宮裏展示給皇帝看。
    李九州走到三輛馬車前,看了看車上的煤炭,臉上的神情一絲不苟。
    “用木盒子裝好,我帶著入宮。”
    剛從宮裏出來,又要進宮。
    張老頭很快裝了兩盒。
    “你隨我一同入宮。”李九州對他說到。
    張老頭白了他一眼:“我不去。”
    “難道要我親自捧著這兩個盒子進宮麵聖?”李九州瞥了他一眼,抱著兩盒子煤炭,腰間還掛了那隻酒葫蘆,甚是不雅。
    李九州嗔道:“你能不能把你那酒葫蘆收起來,你這樣進宮,多難看。”
    “不行!”張老頭回答得果斷。
    李九州本想直接走過,將他腰間的酒葫蘆扯下來,想了想,還是沒有動手。
    “兩盒不夠,再裝一盒。”李九州說到。
    等張老頭又找來盒子裝好了,李九州這才喚來下人備好馬車,走上前,登了上去。
    張老頭緊隨其後,捧著三盒煤炭,也坐上了馬車。
    一直以來,張老頭是個逍遙快活的人,跟了李九州後,反倒又回到了俗世凡塵。
    他是不願意進宮的,更不願意再皇帝麵前顯得那麽卑微。
    不管他想或不想,此時,馬車已經來到宮門前。
    門口有守衛重兵把守,閑雜人等別說進入,便是靠近都要被拘禁拷問。
    守衛簡單詢問了下李九州,便放行了。
    他進出皇宮,總比其他人自由了一些。
    下了馬車進了宮,內侍並未領著李九州去正殿,而是去了禦書房。
    “你在外麵等我。”到了門口,李九州從張老頭手中接過盒子。
    皇帝正在練字,見李九州來了,抬頭輕聲問道:“李卿此次怎麽突然回到京城?”
    “臣在邊外得到一寶貝,特來進獻。”李九州說著,將三個盒子呈上。
    皇帝想不到有什麽寶貝值得他親自跑回京城進獻,倒是有些意外,等高力士從李九州手中拿過盒子打開,看了一眼,好奇問道:“這是什麽?”
    “煤炭。”
    “有何寶貴之處?”皇帝伸手抓起了一點盒子中的煤炭,湊到鼻前嗅了嗅。
    李九州笑著道:“這東西用處可多了,最主要的,是可以替代木炭。”
    “這有什麽稀奇的?”皇帝皺眉說到。
    “聖人有所不知,這一盒煤,可抵得一車柴火。”李九州介紹了起來,“用煤替代木柴,便可以解決了北方樹林被砍伐殆盡的局麵。”
    此時,大唐北邊的森林被大肆砍伐,水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原本是全國經濟重心的地方,慢慢變得不適宜農耕,所以,經濟重心開始往江南一帶轉移。
    這問題,皇帝倒是想過。
    先前也有官員上疏奏過此事,隻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
    水土流失,導致災情變多,土地貧瘠,人口南遷等等問題。
    最主要的,是大唐的兩個中心,長安和洛陽,都在北方。
    “想不到你在朔方邊境,還關心國家大事。”聽了李九州這麽一說,皇帝立刻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