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推銷
字數:25963 加入書籤
皇帝放下了手中的筆,將注意力集中在桌上盒子裏的煤炭上。
李九州見他來了興趣,心頭微動,如果能讓皇帝認可煤炭,那接下來的銷售就不是問題。
皇帝笑著搖了搖頭,將盒子推到一旁,“這不就是石炭嗎?如此說來,這東西不過是取暖隻用。”
煤炭,在古代叫石炭。
李九州倒是忽略了,古人早已發現了煤炭。
其實古代的勞動人民很早就認識了煤,並且進行開發和利用。
早在漢字被創造和發明之前,煤炭就被中國人民發現和利用了。
在古代,人們將煤稱為石涅、石炭、石墨、烏金石、黑丹等。
古人最先將煤用於雕刻。
當然,也發現了煤炭的可燃性。
人們取山上的石炭來冶煉山上的鐵,供周圍地區使用。
雖然知道它能燃燒,但煤炭的功能遠不止於此。
而且,也還沒大規模用於民間。
李九州又給皇帝介紹了起來:“不錯,正是石炭,不僅可以用於雕刻取暖,還能做成肥料,能發電,能……”
說了一半,他突然停下了。
意識到自己在農業社會說工業社會的事,顯然不妥,李九州想了想,又說道:“若是能大量用於民間,便能解決大肆砍伐樹木的問題,一棵大樹沒個幾年難以成行,如此砍伐下去,終有一日會枯竭。”
皇帝打量著盒子裏的煤炭,歎息道:“李卿雖是為民著想,但我看卻不甚實用,石炭昂貴,普通百姓哪能消費得起。”
“我已經在邊外大量開采了。”李九州看了他一眼,說道,“足以供應長安百姓使用。”
“那先試試效果如何。”皇帝說完,命人端來了火盆。
便在火盆中點燃了煤炭。
一小盒子煤炭,經久不衰,燒了許久,還不見火跡消停。
“果然耐用。”皇帝讚歎著。
高力士也在一旁笑道:“馬上入秋,冬季也就不遠了,以後宮中取暖,便可用此物。”
皇帝點頭道:“正是如此。”
李九州說服了皇帝,送了一馬車煤炭到宮裏。
早有消息靈通的大臣,聽說李九州從朔方運來了上好的石炭,又聽得比木柴好用,紛紛到府上找李九州購買。
李九州的定價是一百錢一石。
唐朝,一石相當於百來斤,一斤也不過一錢,跟糧食的價格差不多。
但是煤炭的產量可比糧食高多了。
九原那個大露天煤礦,隻要把煤炭挖出,運送到長安即可賺錢。
根本沒有什麽成本,也就是路途上運送的時間多要一些罷了。
貴人們覺得這個價格並不貴,紛紛購買。
李九州於是做起了生意,讓京城的貴人們預定,先交了定金,然後快馬傳書到九原,根據預定的數量將煤炭運送過來。
京城的達官貴人們喜歡趕時髦,有一個帶頭,其他人也不甘落後。
沒幾日,光是定金,就收了不少。
張老頭樂嗬嗬的數著錢,笑著說道:“商人最能掙錢,你現在便是個商人,隻不過你這個商人賺的錢是要用來擴充軍資,這可跟別的商人不一樣。”
李九州笑了笑:“掙了錢,自然要花了,不然掙那麽多錢幹什麽,眼下朝廷各方軍隊,最缺的就是軍資糧餉,我要是用這些煤賺了大錢,朔方軍以後就再也不愁軍餉的事情了。”
張老頭讚同道:“朝廷一向尊農抑商,我還在奇怪為什麽你會選擇這營生,看來你眼光看得挺遠。”
李九州淡淡說道:“不論是做什麽生意,掙了錢,最後總歸是又用到百姓身上了,我將掙來的錢擴充軍隊,最後也是為了天下蒼生著想。”
張老頭聽得有些糊塗,但似乎又有些明白,說道:“你這是防患於未然。”
李九州心想前世的那些做生意的手段用到古代,看來也挺實用,雖然自己一直不太喜歡商人,這個年代商業也不像農業受重視,但眼看能賺到錢,心裏還是高興的。
於是說道:“到時候兵強馬壯,回到京城便能抬起頭,也不用怕任何人了。”
張老頭哈哈大笑了起來,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天下還有你會怕的人。”
李九州一翻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是天下無敵,這有什麽好笑的?
那楊國忠在朝中的勢力,明顯還要比自己大上許多。
朔方軍雖然強大,但此時若是論起人數、裝備,還跟安祿山差了一些。
得勢前,總得隱忍才是。
低頭想了想,道:“也不知那邊軍隊訓練得怎麽樣了,郭子儀和李光弼可把將領都訓練出來了。”
張老頭覺著眼前的李九州,似乎要比他的年紀遠遠成熟許多,沉穩異常,又深思遠慮,於是笑道:“應該沒問題,你不用擔心。”
“那是自然。”李九州雖然嘴上這樣說,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就隻有你能把生意做到皇宮裏去了。”張老頭忽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皺了起來,“要是朝廷能在撥些軍餉,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九州壓根沒想讓朝廷再支持自己點,微微一愣,然後苦笑著說道:“朝廷若是要撥軍餉,那其他節度使豈能少了,再說朔方境內也並無戰事,即便是西域,軍餉也不見得比其他地方多。”
張老頭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說起來,南詔戰事現在正吃緊,那裏才是最需要錢糧的地方。”
李九州歎了口氣:“可惜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李宓終究是要死在南詔的,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穿越也不是萬能的,當看著很多事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李九州心裏多少有些痛苦。
到了暮時,許久沒見的太子終於悄悄沿後門進來了。
上次一別之後,太子在京城中也謹慎了許多,這次特意等到沒人之時,再來拜會李九州。
他沒有選擇在李九州回京的第一時間前來拜訪,是怕招人耳目。
一進屋子,太子先寒暄了一下,然後便直說主題:“聽說你在朔方那邊做起了生意?”
李九州有些吃驚:“消息傳得這麽快嗎?”
太子囁嚅了半天,說道:“不光我知道,朝廷中好多官員都在議論,你在邊關販賣絲綢、石炭。”
“啊?這有何不妥嗎?”李九州覺得做生意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明白太子的表情。
“你賺了錢,自然容易招人嫉妒。”太子小心提醒到。
李九州咽了一口唾沫,將眼光投向太子:“難道朝廷禁止經商?”
太子點頭道:“尤其是高官經商,古估計用不了多久,彈劾你的奏折便會傳到禦前,此時聖人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多加責怪你,一旦旁人在旁邊煽風點火,我擔心對你不利。”
李九州失笑說道:“原來太子此來是提醒這事,這倒不用擔心,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所賺來的錢,也是用在了老百姓身上,現在朔方境內的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豈不是好事?”
太子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好人,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楊國忠。”
李九州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提起了楊國忠,自己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一直不見楊國忠有所動作,倒是讓人不明所以。
李九州想了想說道:“為何楊國忠近來如此低調?”
太子輕歎一聲:“你久不在京中,有些事情大概不知道,此時朝局已變成了他跟安祿山兩人爭寵。”
李九州心裏一頓,想起了許久沒有考慮過的安祿山。
安祿山不是在邊關嗎,怎麽會與楊國忠爭寵?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聖人三番五次派人召見安祿山,我估計安祿山用不了多久,應該會被召到京城。”
原先以為京城這久是其樂融融,但誰知道這種看似美妙的局麵,能延續多久呢?
再轉念一想,皇帝將安祿山召到京城製衡楊國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祿山擁兵在外,倒是一個心腹大患,不過想必他不會輕易到京城來,放著邊關不管。”
“不錯。”太子點頭道,“安祿山不想拋棄自己經營的地盤,又料到一旦來了京城,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難以鬥得過楊國忠,自然是連番找借口推辭。”
“若是能將他騙到京城,卸了其兵權,那倒是再好不過。”李九州嘀咕著。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太子還是聽見了,說道:“談何容易。”
李九州看著太子,高聲道:“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不可不防。”
太子說道:“所以,我此次前來便是想告知李卿,你現在身為朔方節度使,是大好的時機,隻要你能將朔方軍發展到足以抗衡安祿山之時,便不用再忌安祿山了。”
李九州眨了眨眼:“我已在經營,不過還需要些時日。”
“你在那邊所做的,我也有所耳聞,但願你能盡快發展壯大,那安祿山楊國忠之輩,不知何時便會謀反。”太子將眼光望向遠處,充滿了擔憂。
張老頭哈哈大笑了起來,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天下還有你會怕的人。”
李九州一翻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是天下無敵,這有什麽好笑的?
那楊國忠在朝中的勢力,明顯還要比自己大上許多。
朔方軍雖然強大,但此時若是論起人數、裝備,還跟安祿山差了一些。
得勢前,總得隱忍才是。
低頭想了想,道:“也不知那邊軍隊訓練得怎麽樣了,郭子儀和李光弼可把將領都訓練出來了。”
張老頭覺著眼前的李九州,似乎要比他的年紀遠遠成熟許多,沉穩異常,又深思遠慮,於是笑道:“應該沒問題,你不用擔心。”
“那是自然。”李九州雖然嘴上這樣說,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就隻有你能把生意做到皇宮裏去了。”張老頭忽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皺了起來,“要是朝廷能在撥些軍餉,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九州壓根沒想讓朝廷再支持自己點,微微一愣,然後苦笑著說道:“朝廷若是要撥軍餉,那其他節度使豈能少了,再說朔方境內也並無戰事,即便是西域,軍餉也不見得比其他地方多。”
張老頭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說起來,南詔戰事現在正吃緊,那裏才是最需要錢糧的地方。”
李九州歎了口氣:“可惜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李宓終究是要死在南詔的,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穿越也不是萬能的,當看著很多事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李九州心裏多少有些痛苦。
到了暮時,許久沒見的太子終於悄悄沿後門進來了。
上次一別之後,太子在京城中也謹慎了許多,這次特意等到沒人之時,再來拜會李九州。
他沒有選擇在李九州回京的第一時間前來拜訪,是怕招人耳目。
一進屋子,太子先寒暄了一下,然後便直說主題:“聽說你在朔方那邊做起了生意?”
李九州有些吃驚:“消息傳得這麽快嗎?”
太子囁嚅了半天,說道:“不光我知道,朝廷中好多官員都在議論,你在邊關販賣絲綢、石炭。”
“啊?這有何不妥嗎?”李九州覺得做生意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明白太子的表情。
“你賺了錢,自然容易招人嫉妒。”太子小心提醒到。
李九州咽了一口唾沫,將眼光投向太子:“難道朝廷禁止經商?”
太子點頭道:“尤其是高官經商,古估計用不了多久,彈劾你的奏折便會傳到禦前,此時聖人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多加責怪你,一旦旁人在旁邊煽風點火,我擔心對你不利。”
李九州失笑說道:“原來太子此來是提醒這事,這倒不用擔心,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所賺來的錢,也是用在了老百姓身上,現在朔方境內的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豈不是好事?”
太子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好人,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楊國忠。”
李九州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提起了楊國忠,自己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一直不見楊國忠有所動作,倒是讓人不明所以。
李九州想了想說道:“為何楊國忠近來如此低調?”
太子輕歎一聲:“你久不在京中,有些事情大概不知道,此時朝局已變成了他跟安祿山兩人爭寵。”
李九州心裏一頓,想起了許久沒有考慮過的安祿山。
安祿山不是在邊關嗎,怎麽會與楊國忠爭寵?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聖人三番五次派人召見安祿山,我估計安祿山用不了多久,應該會被召到京城。”
原先以為京城這久是其樂融融,但誰知道這種看似美妙的局麵,能延續多久呢?
再轉念一想,皇帝將安祿山召到京城製衡楊國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祿山擁兵在外,倒是一個心腹大患,不過想必他不會輕易到京城來,放著邊關不管。”
“不錯。”太子點頭道,“安祿山不想拋棄自己經營的地盤,又料到一旦來了京城,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難以鬥得過楊國忠,自然是連番找借口推辭。”
“若是能將他騙到京城,卸了其兵權,那倒是再好不過。”李九州嘀咕著。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太子還是聽見了,說道:“談何容易。”
李九州看著太子,高聲道:“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不可不防。”
太子說道:“所以,我此次前來便是想告知李卿,你現在身為朔方節度使,是大好的時機,隻要你能將朔方軍發展到足以抗衡安祿山之時,便不用再忌安祿山了。”
李九州眨了眨眼:“我已在經營,不過還需要些時日。”
“你在那邊所做的,我也有所耳聞,但願你能盡快發展壯大,那安祿山楊國忠之輩,不知何時便會謀反。”太子將眼光望向遠處,充滿了擔憂。
張老頭哈哈大笑了起來,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天下還有你會怕的人。”
李九州一翻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是天下無敵,這有什麽好笑的?
那楊國忠在朝中的勢力,明顯還要比自己大上許多。
朔方軍雖然強大,但此時若是論起人數、裝備,還跟安祿山差了一些。
得勢前,總得隱忍才是。
低頭想了想,道:“也不知那邊軍隊訓練得怎麽樣了,郭子儀和李光弼可把將領都訓練出來了。”
張老頭覺著眼前的李九州,似乎要比他的年紀遠遠成熟許多,沉穩異常,又深思遠慮,於是笑道:“應該沒問題,你不用擔心。”
“那是自然。”李九州雖然嘴上這樣說,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就隻有你能把生意做到皇宮裏去了。”張老頭忽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皺了起來,“要是朝廷能在撥些軍餉,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九州壓根沒想讓朝廷再支持自己點,微微一愣,然後苦笑著說道:“朝廷若是要撥軍餉,那其他節度使豈能少了,再說朔方境內也並無戰事,即便是西域,軍餉也不見得比其他地方多。”
張老頭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說起來,南詔戰事現在正吃緊,那裏才是最需要錢糧的地方。”
李九州歎了口氣:“可惜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李宓終究是要死在南詔的,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穿越也不是萬能的,當看著很多事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李九州心裏多少有些痛苦。
到了暮時,許久沒見的太子終於悄悄沿後門進來了。
上次一別之後,太子在京城中也謹慎了許多,這次特意等到沒人之時,再來拜會李九州。
他沒有選擇在李九州回京的第一時間前來拜訪,是怕招人耳目。
一進屋子,太子先寒暄了一下,然後便直說主題:“聽說你在朔方那邊做起了生意?”
李九州有些吃驚:“消息傳得這麽快嗎?”
太子囁嚅了半天,說道:“不光我知道,朝廷中好多官員都在議論,你在邊關販賣絲綢、石炭。”
“啊?這有何不妥嗎?”李九州覺得做生意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明白太子的表情。
“你賺了錢,自然容易招人嫉妒。”太子小心提醒到。
李九州咽了一口唾沫,將眼光投向太子:“難道朝廷禁止經商?”
太子點頭道:“尤其是高官經商,古估計用不了多久,彈劾你的奏折便會傳到禦前,此時聖人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多加責怪你,一旦旁人在旁邊煽風點火,我擔心對你不利。”
李九州失笑說道:“原來太子此來是提醒這事,這倒不用擔心,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所賺來的錢,也是用在了老百姓身上,現在朔方境內的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豈不是好事?”
太子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好人,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楊國忠。”
李九州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提起了楊國忠,自己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一直不見楊國忠有所動作,倒是讓人不明所以。
李九州想了想說道:“為何楊國忠近來如此低調?”
太子輕歎一聲:“你久不在京中,有些事情大概不知道,此時朝局已變成了他跟安祿山兩人爭寵。”
李九州心裏一頓,想起了許久沒有考慮過的安祿山。
安祿山不是在邊關嗎,怎麽會與楊國忠爭寵?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聖人三番五次派人召見安祿山,我估計安祿山用不了多久,應該會被召到京城。”
原先以為京城這久是其樂融融,但誰知道這種看似美妙的局麵,能延續多久呢?
再轉念一想,皇帝將安祿山召到京城製衡楊國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祿山擁兵在外,倒是一個心腹大患,不過想必他不會輕易到京城來,放著邊關不管。”
“不錯。”太子點頭道,“安祿山不想拋棄自己經營的地盤,又料到一旦來了京城,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難以鬥得過楊國忠,自然是連番找借口推辭。”
“若是能將他騙到京城,卸了其兵權,那倒是再好不過。”李九州嘀咕著。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太子還是聽見了,說道:“談何容易。”
李九州看著太子,高聲道:“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不可不防。”
太子說道:“所以,我此次前來便是想告知李卿,你現在身為朔方節度使,是大好的時機,隻要你能將朔方軍發展到足以抗衡安祿山之時,便不用再忌安祿山了。”
李九州眨了眨眼:“我已在經營,不過還需要些時日。”
“你在那邊所做的,我也有所耳聞,但願你能盡快發展壯大,那安祿山楊國忠之輩,不知何時便會謀反。”太子將眼光望向遠處,充滿了擔憂。
張老頭哈哈大笑了起來,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天下還有你會怕的人。”
李九州一翻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是天下無敵,這有什麽好笑的?
那楊國忠在朝中的勢力,明顯還要比自己大上許多。
朔方軍雖然強大,但此時若是論起人數、裝備,還跟安祿山差了一些。
得勢前,總得隱忍才是。
低頭想了想,道:“也不知那邊軍隊訓練得怎麽樣了,郭子儀和李光弼可把將領都訓練出來了。”
張老頭覺著眼前的李九州,似乎要比他的年紀遠遠成熟許多,沉穩異常,又深思遠慮,於是笑道:“應該沒問題,你不用擔心。”
“那是自然。”李九州雖然嘴上這樣說,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就隻有你能把生意做到皇宮裏去了。”張老頭忽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皺了起來,“要是朝廷能在撥些軍餉,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九州壓根沒想讓朝廷再支持自己點,微微一愣,然後苦笑著說道:“朝廷若是要撥軍餉,那其他節度使豈能少了,再說朔方境內也並無戰事,即便是西域,軍餉也不見得比其他地方多。”
張老頭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說起來,南詔戰事現在正吃緊,那裏才是最需要錢糧的地方。”
李九州歎了口氣:“可惜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李宓終究是要死在南詔的,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穿越也不是萬能的,當看著很多事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李九州心裏多少有些痛苦。
到了暮時,許久沒見的太子終於悄悄沿後門進來了。
上次一別之後,太子在京城中也謹慎了許多,這次特意等到沒人之時,再來拜會李九州。
他沒有選擇在李九州回京的第一時間前來拜訪,是怕招人耳目。
一進屋子,太子先寒暄了一下,然後便直說主題:“聽說你在朔方那邊做起了生意?”
李九州有些吃驚:“消息傳得這麽快嗎?”
太子囁嚅了半天,說道:“不光我知道,朝廷中好多官員都在議論,你在邊關販賣絲綢、石炭。”
“啊?這有何不妥嗎?”李九州覺得做生意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明白太子的表情。
“你賺了錢,自然容易招人嫉妒。”太子小心提醒到。
李九州咽了一口唾沫,將眼光投向太子:“難道朝廷禁止經商?”
太子點頭道:“尤其是高官經商,古估計用不了多久,彈劾你的奏折便會傳到禦前,此時聖人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多加責怪你,一旦旁人在旁邊煽風點火,我擔心對你不利。”
李九州失笑說道:“原來太子此來是提醒這事,這倒不用擔心,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所賺來的錢,也是用在了老百姓身上,現在朔方境內的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豈不是好事?”
太子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好人,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楊國忠。”
李九州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提起了楊國忠,自己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一直不見楊國忠有所動作,倒是讓人不明所以。
李九州想了想說道:“為何楊國忠近來如此低調?”
太子輕歎一聲:“你久不在京中,有些事情大概不知道,此時朝局已變成了他跟安祿山兩人爭寵。”
李九州心裏一頓,想起了許久沒有考慮過的安祿山。
安祿山不是在邊關嗎,怎麽會與楊國忠爭寵?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聖人三番五次派人召見安祿山,我估計安祿山用不了多久,應該會被召到京城。”
原先以為京城這久是其樂融融,但誰知道這種看似美妙的局麵,能延續多久呢?
再轉念一想,皇帝將安祿山召到京城製衡楊國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祿山擁兵在外,倒是一個心腹大患,不過想必他不會輕易到京城來,放著邊關不管。”
“不錯。”太子點頭道,“安祿山不想拋棄自己經營的地盤,又料到一旦來了京城,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難以鬥得過楊國忠,自然是連番找借口推辭。”
“若是能將他騙到京城,卸了其兵權,那倒是再好不過。”李九州嘀咕著。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太子還是聽見了,說道:“談何容易。”
李九州看著太子,高聲道:“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不可不防。”
太子說道:“所以,我此次前來便是想告知李卿,你現在身為朔方節度使,是大好的時機,隻要你能將朔方軍發展到足以抗衡安祿山之時,便不用再忌安祿山了。”
李九州眨了眨眼:“我已在經營,不過還需要些時日。”
“你在那邊所做的,我也有所耳聞,但願你能盡快發展壯大,那安祿山楊國忠之輩,不知何時便會謀反。”太子將眼光望向遠處,充滿了擔憂。
張老頭哈哈大笑了起來,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天下還有你會怕的人。”
李九州一翻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是天下無敵,這有什麽好笑的?
那楊國忠在朝中的勢力,明顯還要比自己大上許多。
朔方軍雖然強大,但此時若是論起人數、裝備,還跟安祿山差了一些。
得勢前,總得隱忍才是。
低頭想了想,道:“也不知那邊軍隊訓練得怎麽樣了,郭子儀和李光弼可把將領都訓練出來了。”
張老頭覺著眼前的李九州,似乎要比他的年紀遠遠成熟許多,沉穩異常,又深思遠慮,於是笑道:“應該沒問題,你不用擔心。”
“那是自然。”李九州雖然嘴上這樣說,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就隻有你能把生意做到皇宮裏去了。”張老頭忽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皺了起來,“要是朝廷能在撥些軍餉,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九州壓根沒想讓朝廷再支持自己點,微微一愣,然後苦笑著說道:“朝廷若是要撥軍餉,那其他節度使豈能少了,再說朔方境內也並無戰事,即便是西域,軍餉也不見得比其他地方多。”
張老頭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說起來,南詔戰事現在正吃緊,那裏才是最需要錢糧的地方。”
李九州歎了口氣:“可惜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李宓終究是要死在南詔的,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穿越也不是萬能的,當看著很多事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李九州心裏多少有些痛苦。
到了暮時,許久沒見的太子終於悄悄沿後門進來了。
上次一別之後,太子在京城中也謹慎了許多,這次特意等到沒人之時,再來拜會李九州。
他沒有選擇在李九州回京的第一時間前來拜訪,是怕招人耳目。
一進屋子,太子先寒暄了一下,然後便直說主題:“聽說你在朔方那邊做起了生意?”
李九州有些吃驚:“消息傳得這麽快嗎?”
太子囁嚅了半天,說道:“不光我知道,朝廷中好多官員都在議論,你在邊關販賣絲綢、石炭。”
“啊?這有何不妥嗎?”李九州覺得做生意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明白太子的表情。
“你賺了錢,自然容易招人嫉妒。”太子小心提醒到。
李九州咽了一口唾沫,將眼光投向太子:“難道朝廷禁止經商?”
太子點頭道:“尤其是高官經商,古估計用不了多久,彈劾你的奏折便會傳到禦前,此時聖人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多加責怪你,一旦旁人在旁邊煽風點火,我擔心對你不利。”
李九州失笑說道:“原來太子此來是提醒這事,這倒不用擔心,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所賺來的錢,也是用在了老百姓身上,現在朔方境內的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豈不是好事?”
太子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好人,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楊國忠。”
李九州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提起了楊國忠,自己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一直不見楊國忠有所動作,倒是讓人不明所以。
李九州想了想說道:“為何楊國忠近來如此低調?”
太子輕歎一聲:“你久不在京中,有些事情大概不知道,此時朝局已變成了他跟安祿山兩人爭寵。”
李九州心裏一頓,想起了許久沒有考慮過的安祿山。
安祿山不是在邊關嗎,怎麽會與楊國忠爭寵?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聖人三番五次派人召見安祿山,我估計安祿山用不了多久,應該會被召到京城。”
原先以為京城這久是其樂融融,但誰知道這種看似美妙的局麵,能延續多久呢?
再轉念一想,皇帝將安祿山召到京城製衡楊國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祿山擁兵在外,倒是一個心腹大患,不過想必他不會輕易到京城來,放著邊關不管。”
“不錯。”太子點頭道,“安祿山不想拋棄自己經營的地盤,又料到一旦來了京城,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難以鬥得過楊國忠,自然是連番找借口推辭。”
“若是能將他騙到京城,卸了其兵權,那倒是再好不過。”李九州嘀咕著。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太子還是聽見了,說道:“談何容易。”
李九州看著太子,高聲道:“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不可不防。”
太子說道:“所以,我此次前來便是想告知李卿,你現在身為朔方節度使,是大好的時機,隻要你能將朔方軍發展到足以抗衡安祿山之時,便不用再忌安祿山了。”
李九州眨了眨眼:“我已在經營,不過還需要些時日。”
“你在那邊所做的,我也有所耳聞,但願你能盡快發展壯大,那安祿山楊國忠之輩,不知何時便會謀反。”太子將眼光望向遠處,充滿了擔憂。
張老頭哈哈大笑了起來,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天下還有你會怕的人。”
李九州一翻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是天下無敵,這有什麽好笑的?
那楊國忠在朝中的勢力,明顯還要比自己大上許多。
朔方軍雖然強大,但此時若是論起人數、裝備,還跟安祿山差了一些。
得勢前,總得隱忍才是。
低頭想了想,道:“也不知那邊軍隊訓練得怎麽樣了,郭子儀和李光弼可把將領都訓練出來了。”
張老頭覺著眼前的李九州,似乎要比他的年紀遠遠成熟許多,沉穩異常,又深思遠慮,於是笑道:“應該沒問題,你不用擔心。”
“那是自然。”李九州雖然嘴上這樣說,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就隻有你能把生意做到皇宮裏去了。”張老頭忽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皺了起來,“要是朝廷能在撥些軍餉,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九州壓根沒想讓朝廷再支持自己點,微微一愣,然後苦笑著說道:“朝廷若是要撥軍餉,那其他節度使豈能少了,再說朔方境內也並無戰事,即便是西域,軍餉也不見得比其他地方多。”
張老頭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說起來,南詔戰事現在正吃緊,那裏才是最需要錢糧的地方。”
李九州歎了口氣:“可惜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李宓終究是要死在南詔的,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穿越也不是萬能的,當看著很多事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李九州心裏多少有些痛苦。
到了暮時,許久沒見的太子終於悄悄沿後門進來了。
上次一別之後,太子在京城中也謹慎了許多,這次特意等到沒人之時,再來拜會李九州。
他沒有選擇在李九州回京的第一時間前來拜訪,是怕招人耳目。
一進屋子,太子先寒暄了一下,然後便直說主題:“聽說你在朔方那邊做起了生意?”
李九州有些吃驚:“消息傳得這麽快嗎?”
太子囁嚅了半天,說道:“不光我知道,朝廷中好多官員都在議論,你在邊關販賣絲綢、石炭。”
“啊?這有何不妥嗎?”李九州覺得做生意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明白太子的表情。
“你賺了錢,自然容易招人嫉妒。”太子小心提醒到。
李九州咽了一口唾沫,將眼光投向太子:“難道朝廷禁止經商?”
太子點頭道:“尤其是高官經商,古估計用不了多久,彈劾你的奏折便會傳到禦前,此時聖人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多加責怪你,一旦旁人在旁邊煽風點火,我擔心對你不利。”
李九州失笑說道:“原來太子此來是提醒這事,這倒不用擔心,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所賺來的錢,也是用在了老百姓身上,現在朔方境內的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豈不是好事?”
太子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好人,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楊國忠。”
李九州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提起了楊國忠,自己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一直不見楊國忠有所動作,倒是讓人不明所以。
李九州想了想說道:“為何楊國忠近來如此低調?”
太子輕歎一聲:“你久不在京中,有些事情大概不知道,此時朝局已變成了他跟安祿山兩人爭寵。”
李九州心裏一頓,想起了許久沒有考慮過的安祿山。
安祿山不是在邊關嗎,怎麽會與楊國忠爭寵?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聖人三番五次派人召見安祿山,我估計安祿山用不了多久,應該會被召到京城。”
原先以為京城這久是其樂融融,但誰知道這種看似美妙的局麵,能延續多久呢?
再轉念一想,皇帝將安祿山召到京城製衡楊國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祿山擁兵在外,倒是一個心腹大患,不過想必他不會輕易到京城來,放著邊關不管。”
“不錯。”太子點頭道,“安祿山不想拋棄自己經營的地盤,又料到一旦來了京城,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難以鬥得過楊國忠,自然是連番找借口推辭。”
“若是能將他騙到京城,卸了其兵權,那倒是再好不過。”李九州嘀咕著。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太子還是聽見了,說道:“談何容易。”
李九州看著太子,高聲道:“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不可不防。”
太子說道:“所以,我此次前來便是想告知李卿,你現在身為朔方節度使,是大好的時機,隻要你能將朔方軍發展到足以抗衡安祿山之時,便不用再忌安祿山了。”
李九州眨了眨眼:“我已在經營,不過還需要些時日。”
“你在那邊所做的,我也有所耳聞,但願你能盡快發展壯大,那安祿山楊國忠之輩,不知何時便會謀反。”太子將眼光望向遠處,充滿了擔憂。
張老頭哈哈大笑了起來,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天下還有你會怕的人。”
李九州一翻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是天下無敵,這有什麽好笑的?
那楊國忠在朝中的勢力,明顯還要比自己大上許多。
朔方軍雖然強大,但此時若是論起人數、裝備,還跟安祿山差了一些。
得勢前,總得隱忍才是。
低頭想了想,道:“也不知那邊軍隊訓練得怎麽樣了,郭子儀和李光弼可把將領都訓練出來了。”
張老頭覺著眼前的李九州,似乎要比他的年紀遠遠成熟許多,沉穩異常,又深思遠慮,於是笑道:“應該沒問題,你不用擔心。”
“那是自然。”李九州雖然嘴上這樣說,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就隻有你能把生意做到皇宮裏去了。”張老頭忽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皺了起來,“要是朝廷能在撥些軍餉,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九州壓根沒想讓朝廷再支持自己點,微微一愣,然後苦笑著說道:“朝廷若是要撥軍餉,那其他節度使豈能少了,再說朔方境內也並無戰事,即便是西域,軍餉也不見得比其他地方多。”
張老頭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說起來,南詔戰事現在正吃緊,那裏才是最需要錢糧的地方。”
李九州歎了口氣:“可惜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李宓終究是要死在南詔的,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穿越也不是萬能的,當看著很多事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李九州心裏多少有些痛苦。
到了暮時,許久沒見的太子終於悄悄沿後門進來了。
上次一別之後,太子在京城中也謹慎了許多,這次特意等到沒人之時,再來拜會李九州。
他沒有選擇在李九州回京的第一時間前來拜訪,是怕招人耳目。
一進屋子,太子先寒暄了一下,然後便直說主題:“聽說你在朔方那邊做起了生意?”
李九州有些吃驚:“消息傳得這麽快嗎?”
太子囁嚅了半天,說道:“不光我知道,朝廷中好多官員都在議論,你在邊關販賣絲綢、石炭。”
“啊?這有何不妥嗎?”李九州覺得做生意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明白太子的表情。
“你賺了錢,自然容易招人嫉妒。”太子小心提醒到。
李九州咽了一口唾沫,將眼光投向太子:“難道朝廷禁止經商?”
太子點頭道:“尤其是高官經商,古估計用不了多久,彈劾你的奏折便會傳到禦前,此時聖人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多加責怪你,一旦旁人在旁邊煽風點火,我擔心對你不利。”
李九州失笑說道:“原來太子此來是提醒這事,這倒不用擔心,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所賺來的錢,也是用在了老百姓身上,現在朔方境內的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豈不是好事?”
太子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好人,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楊國忠。”
李九州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提起了楊國忠,自己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一直不見楊國忠有所動作,倒是讓人不明所以。
李九州想了想說道:“為何楊國忠近來如此低調?”
太子輕歎一聲:“你久不在京中,有些事情大概不知道,此時朝局已變成了他跟安祿山兩人爭寵。”
李九州心裏一頓,想起了許久沒有考慮過的安祿山。
安祿山不是在邊關嗎,怎麽會與楊國忠爭寵?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聖人三番五次派人召見安祿山,我估計安祿山用不了多久,應該會被召到京城。”
原先以為京城這久是其樂融融,但誰知道這種看似美妙的局麵,能延續多久呢?
再轉念一想,皇帝將安祿山召到京城製衡楊國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祿山擁兵在外,倒是一個心腹大患,不過想必他不會輕易到京城來,放著邊關不管。”
“不錯。”太子點頭道,“安祿山不想拋棄自己經營的地盤,又料到一旦來了京城,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難以鬥得過楊國忠,自然是連番找借口推辭。”
“若是能將他騙到京城,卸了其兵權,那倒是再好不過。”李九州嘀咕著。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太子還是聽見了,說道:“談何容易。”
李九州看著太子,高聲道:“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不可不防。”
太子說道:“所以,我此次前來便是想告知李卿,你現在身為朔方節度使,是大好的時機,隻要你能將朔方軍發展到足以抗衡安祿山之時,便不用再忌安祿山了。”
李九州眨了眨眼:“我已在經營,不過還需要些時日。”
“你在那邊所做的,我也有所耳聞,但願你能盡快發展壯大,那安祿山楊國忠之輩,不知何時便會謀反。”太子將眼光望向遠處,充滿了擔憂。
張老頭哈哈大笑了起來,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天下還有你會怕的人。”
李九州一翻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是天下無敵,這有什麽好笑的?
那楊國忠在朝中的勢力,明顯還要比自己大上許多。
朔方軍雖然強大,但此時若是論起人數、裝備,還跟安祿山差了一些。
得勢前,總得隱忍才是。
低頭想了想,道:“也不知那邊軍隊訓練得怎麽樣了,郭子儀和李光弼可把將領都訓練出來了。”
張老頭覺著眼前的李九州,似乎要比他的年紀遠遠成熟許多,沉穩異常,又深思遠慮,於是笑道:“應該沒問題,你不用擔心。”
“那是自然。”李九州雖然嘴上這樣說,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
“也就隻有你能把生意做到皇宮裏去了。”張老頭忽然想到了什麽,眉頭皺了起來,“要是朝廷能在撥些軍餉,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九州壓根沒想讓朝廷再支持自己點,微微一愣,然後苦笑著說道:“朝廷若是要撥軍餉,那其他節度使豈能少了,再說朔方境內也並無戰事,即便是西域,軍餉也不見得比其他地方多。”
張老頭看了他一眼,點頭說道:“說起來,南詔戰事現在正吃緊,那裏才是最需要錢糧的地方。”
李九州歎了口氣:“可惜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李宓終究是要死在南詔的,這是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
穿越也不是萬能的,當看著很多事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李九州心裏多少有些痛苦。
到了暮時,許久沒見的太子終於悄悄沿後門進來了。
上次一別之後,太子在京城中也謹慎了許多,這次特意等到沒人之時,再來拜會李九州。
他沒有選擇在李九州回京的第一時間前來拜訪,是怕招人耳目。
一進屋子,太子先寒暄了一下,然後便直說主題:“聽說你在朔方那邊做起了生意?”
李九州有些吃驚:“消息傳得這麽快嗎?”
太子囁嚅了半天,說道:“不光我知道,朝廷中好多官員都在議論,你在邊關販賣絲綢、石炭。”
“啊?這有何不妥嗎?”李九州覺得做生意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明白太子的表情。
“你賺了錢,自然容易招人嫉妒。”太子小心提醒到。
李九州咽了一口唾沫,將眼光投向太子:“難道朝廷禁止經商?”
太子點頭道:“尤其是高官經商,古估計用不了多久,彈劾你的奏折便會傳到禦前,此時聖人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多加責怪你,一旦旁人在旁邊煽風點火,我擔心對你不利。”
李九州失笑說道:“原來太子此來是提醒這事,這倒不用擔心,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所賺來的錢,也是用在了老百姓身上,現在朔方境內的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了,豈不是好事?”
太子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你是個好人,隻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楊國忠。”
李九州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提起了楊國忠,自己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一直不見楊國忠有所動作,倒是讓人不明所以。
李九州想了想說道:“為何楊國忠近來如此低調?”
太子輕歎一聲:“你久不在京中,有些事情大概不知道,此時朝局已變成了他跟安祿山兩人爭寵。”
李九州心裏一頓,想起了許久沒有考慮過的安祿山。
安祿山不是在邊關嗎,怎麽會與楊國忠爭寵?
太子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聖人三番五次派人召見安祿山,我估計安祿山用不了多久,應該會被召到京城。”
原先以為京城這久是其樂融融,但誰知道這種看似美妙的局麵,能延續多久呢?
再轉念一想,皇帝將安祿山召到京城製衡楊國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祿山擁兵在外,倒是一個心腹大患,不過想必他不會輕易到京城來,放著邊關不管。”
“不錯。”太子點頭道,“安祿山不想拋棄自己經營的地盤,又料到一旦來了京城,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難以鬥得過楊國忠,自然是連番找借口推辭。”
“若是能將他騙到京城,卸了其兵權,那倒是再好不過。”李九州嘀咕著。
雖然他的聲音極小,太子還是聽見了,說道:“談何容易。”
李九州看著太子,高聲道:“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不可不防。”
太子說道:“所以,我此次前來便是想告知李卿,你現在身為朔方節度使,是大好的時機,隻要你能將朔方軍發展到足以抗衡安祿山之時,便不用再忌安祿山了。”
李九州眨了眨眼:“我已在經營,不過還需要些時日。”
“你在那邊所做的,我也有所耳聞,但願你能盡快發展壯大,那安祿山楊國忠之輩,不知何時便會謀反。”太子將眼光望向遠處,充滿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