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年複一年
字數:6189 加入書籤
準備過年,這個不是李9州要操心的事情。
府中有李蟲娘這個內務好手,連直懶散的張老頭也幫著張羅。
朔方各官員們自然是要送禮給李9州的,而其他遠處的諸如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京城中的太子、楊國忠等等有來往的府第也有年禮送上門。
皇帝也直還記著他,這個喜氣洋洋的時節也派人送來了例禮。
連楊貴妃、虢國夫人也送來些例禮。
而自己這邊,前去京城送禮的郭子儀卻遲遲未歸,看來他應該是拜訪的人太多了,又或者是被某位大人物挽留在京,來不及趕回來過這個年了。
所有的禮物李9州大多看都沒看,對於他這麽有錢的人來說,再貴重的禮物也不值得他去留意。
不過這其中卻有些讓張小鑼很是喜愛的物事,那些小東小西,煙花之類的。
為了安撫整日讀書的張小鑼,李9州特意批準他去放煙花。
以至於大部分煙花還沒等到過年這晚,便被張小鑼放完了。
除夕很快就到了。
經曆了那麽多風波和辛苦,這天算是整年最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日子了。
當晚李9州府上擺開了年宴,邀請了朔方大部分官員前來慶賀番。
新年的靈武城之夜炮竹喧天花紙滿地家家守歲滿城燈火,熱鬧雖然熱鬧,但畢竟與元宵燈節不同,人人都呆在家裏與親人團聚,街麵上除了小巷內有孩童們在自家門口點放小炮竹外,基本沒有行人蹤跡。
李9州府上確實番熱鬧的場麵。
那些客套話已經說膩了,接下來便是用酒代替言語,眾人都開懷暢飲,隻是少了郭子儀,多少有些失意。
絢爛的煙花騰空而起,其時已近午夜,新舊年之交的時刻,眾人吃罷散盡之後,李9州仰望夜空中那盛開的朵朵豔麗。
“過年了!”府裏上下在接待完了那群被李9州邀請來的官員們之後,這才齊聲喧鬧。
李9州麵笑著,麵看著他們歡快的模樣,連張老頭也跟著歡跳不已,拿出炮竹放了起來。
李9州於是回身到屋中椅上坐了,拈了幾顆栗子慢慢剝著,繼續觀賞滿天的煙花。
當然,這麽有錢的李9州,是少不了給大家分發紅包的。
所謂的紅包,確實是用紅布織成的,每個包裏放滿了銀錢。
大家挨個兒到李9州麵前拜年,領了重重的個紅包。
這些人已經跟隨了李9州多年,第次從他手中那倒過紅包,高興的說不出話來。
“我的紅包呢”發完了所有人的紅包後,李蟲娘湊了過來問到。
李9州心中愣,糟了,光顧著他人,把自己這位妻子的紅包給發漏了。
再看看空空如也的手中,李9州嬉皮笑臉說道:“你都成婚了,是大人了,還要什麽紅包”
李蟲娘瞪眼嗔道:“那張老頭都那麽大把年紀了,他都有紅包,為什麽我沒有”
“他跟你不樣,他雖然老,但是還沒成婚,在我眼中他就是個老小孩。”
“說誰是老小孩呢”旁邊的張老頭耳朵極靈,聽見了他們的對話,走過來質問李9州。
“咱們總得照顧老人家不是”李9州看著李蟲娘說了句,隨即轉頭看著張老頭道:“今天過年,我就不跟你貧嘴了。”
“呸,我也懶得跟你貧嘴,把你那些珍藏的美酒拿出來吧。”張老頭說到。
“知道你喜歡這個,早給你準備好了。”李9州從自己旁邊拎起壇酒遞給他。
!
“正宗的女兒紅。”張老頭用鼻子嗅了嗅,“不錯,不錯。”
“對你不錯吧”李9州笑看著他。
“還行。”張老頭歪著頭想了想,突然道:“有這麽好的酒,平日裏怎麽不拿出來”
李9州哈哈笑了兩聲道:“就是要在這種特殊的日子拿出來才有意義。”
“是啊!”旁邊的李蟲娘也附和到。
“哎喲,你兩已經開始夫唱婦隨起來了。”張老頭本正經的建議道:“要不你兩給咱們表演個節目。”
李蟲娘認真地思考了下,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搖著頭道:“不要!”
“你看,人家不願意。”李9州指著李蟲娘,笑著對張老頭說。
“你兩應該有很多悄悄話要說,我就不打擾你們了。”張老頭見狀,便找個借口走開了。
從早上就開始忙碌了,李蟲娘此時有些疲累,便回房洗漱安歇了。
pp<
李9州則直坐在屋中看著院中歡樂的人們。
他其實還在等個人——郭子儀。
不知道郭子儀什麽時候回來,但他想盡快知道京城那邊的消息。
此時已進入後半夜,但城中依然是喧囂不減,片浮華熱鬧。
見張小鑼將煙花放到了花園中,生怕他引起火災來,李9州正想上前製止,突然看見郭子儀快步走了進來。
終於回來了。
但看著他走得匆忙,不言不語,李9州麵色不禁凝重起來。
郭子儀已經走到了麵前,臉上像個苦瓜樣。
李9州也不及問他那些送禮或者拜見誰的事情,不由愣問道:“怎麽了有什麽消息”
“可不是什麽好消息。”郭子儀拱手行了禮,沉聲道:“我也是回來的路上剛剛得知的消息,據派出去的探子來報,安祿山那邊有大動作了。”
李9州愣,問道:“什麽動作”
“就在過年前天,安祿山回了範陽。”郭子儀說道:“聖人本來是留他在京城過年的,但被他以邊關動蕩為由拒絕了,馬不停蹄回到了自己的地盤上。”
李9州仔細想,似乎察覺到了什麽苗頭。
照理說,邊關大員在京城之中,受到皇帝親自邀請,留京過年,這可是天大的恩賜。
換成其他人,即便是自己,來不能拒絕皇帝的邀請,2來這可是好事,也不會拒絕。
但安祿山卻拒絕了。
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李9州又問道:“可知道他是以什麽理由拒絕的”
郭子儀端起桌上的杯子喝了口水,才說道:“說是範陽軍中有人作亂。”
“這可不是小事,確實應該回去處理。”說完,郭子儀又喃喃說了句。
“這可就奇怪了。”李9州看了眼郭子儀。
郭子儀跟他樣的想法,兩人對視了眼,隨即異口同聲道:“這是他的借口。”
安祿山要先起兵,總得找個借口。
他借口自己軍中內亂,到時候再來個叛軍鎮壓不住,任由這股“叛軍”將戰火燃燒到其他地盤上。
這下可大大出乎了李9州的意料。
掐指算,離安祿山起兵作亂的日子還有陣子,沒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來了這麽個大動作。
難道安史之亂要提前爆發了
這也不符合曆史啊。
又或許真的是安祿山軍中出現了叛變。
或者,安祿山隻是想搞些小動作,小把戲
不管是什麽原因,都不能大意。
讀者身
尤其是在這個時節,大過年的時候,誰也不會有太多的提防。
越是防備鬆軟,若安祿山真是想起兵作亂,倒是個天大的好時機。
不光李9州,任誰也想不到安祿山會造反。
雖然早早便有心理準備,從穿越過來那刻便在等待著安史之亂的到來,自己綢繆這麽久的時間,切的切,也是為了應對安史之亂。
但李9州還是大吃了驚。
這種出其不意的事情,從兵家角度來說,不失為個較好的謀略。
不明白他的意圖,不明白是不是曆史改變了。
隨著郭子儀帶來的這個消息,李9州突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忙低頭整理著思路。
“安祿山這是在叛亂前的試探,試探皇帝的反應,試探大唐其他地方的戰力。”李9州分析道:“若是皇帝沒有反應過來,還以為是他軍中有人故意叛亂,讓安祿山自己處理,到時候安祿山便是揮軍直入,若是其他地方的軍隊抵擋不了他們,那便是他叛亂的最好時機。”
“不錯。”郭子儀想了想說道:“若是兵敗了,安祿山便會將責任歸結到自己軍中的那些叛亂之人,反正跟他沒關係。”
&
“下的好手棋啊。”李9州仰頭看著天空,“他這招試探,似乎是籌謀已久了,不過說起來,又是意料之中的事,隻是不知道咱們那位皇帝老子有沒有反應過來,或者邊關的其他將士有沒有反應過來。”
“若是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倒是不好。”郭子儀說道:“安祿山手下軍士不少,旦勢如破竹,隻怕不用多久,大軍便可長驅直入。”
離範陽最近最要緊的地方,便是東都洛陽。
洛陽對於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郭子儀又說道:“安祿山若是此時借著這個借口,在過年大家都沒反應過來的時間殺個措手不及,倒是很有可能的。”
“他這是走出第步的試探,若是試探出了朝廷的無動於衷,那麽他的第2步將會邁得很大。”李9州憂慮的說道:“他若起兵造反,第個目標便是洛陽。”
/6/6079/3327726.html(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