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悲大喜他想靜靜

字數:5806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這次沒能兌現承諾, 是因為有個重量級的人物投降。
    鎮守龍興城的守將胡廷瑞請降獻城,全軍投降。
    龍興城即後世江西南昌,是長江中遊交通樞紐, 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朱元璋的“火箭”震懾戰術, 最終還是被人看穿,發現他在城門放置了炸藥。
    雖然不知道那炸藥為何威力如此大, 但隻要沒有機會給朱元璋等人接近城門, 那麽炸藥就不會有用。
    就算炸藥接近了城門,現在是冬季,天氣很寒冷, 隻要他們及時澆水, 也可以製止炸藥爆炸。
    朱元璋若想讓炸藥炸垮城牆,就隻能派死士,直接衝上去引爆。
    但隻一兩個人, 他們根本衝不到城門口,隻能混入大軍中。那朱元璋自己的人也會被炸死很多。
    古時重要城池都有護城河。陳友諒察覺此事後,立刻令領地中比較重要的城池加寬加深護城河,讓朱元璋更難偷偷靠近城牆。
    雖然朱元璋還是有辦法靠近城牆, 但他舍不得有了炸藥還用人命去堆,便在攻城的時候磨蹭了一些, 瞅準機會把炸|藥包花式送到城牆下。
    他們已經知道了炸|藥包的威力, 無論是哪段城牆,頂多兩個炸|藥包就能炸毀。
    但標兒給的炸藥包有限,被水淋的, 引爆失誤的,多花費的……到龍興的時候,炸藥包隻剩下一個。
    朱元璋愁極了, 要是這個炸|藥包引爆失誤,那麽他就隻有強攻龍興城了。
    更讓朱元璋頭疼的是,對方已經摸索出烈性炸藥的弱點——那就是極其不穩定,隻要一點點刺激,就能讓烈性炸藥提前爆炸。
    每個勢力都會在對方城池安插探子,烈性炸藥在應天製造的事並不是秘密。
    他們盯緊了從應天來的物資運送車輛,若遇到單獨運送但護衛森嚴的,就直接不計代價襲擊。
    他們不需要搶奪,隻需要用巨石撞擊,或者用火箭點燃運送車輛,甚至把路挖斷,讓車輛變得更顛簸,就能阻止朱元璋補充炸藥包。
    朱元璋本想走水路,但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水軍勢力更強大,他更難護送。
    所以他寫信給陳標,讓陳標暫緩製作烈性炸藥。等手上的烈性炸藥用完,他就采取傳統攻勢,不用依賴烈性炸藥也能贏。
    陳標也挺頭疼。他雖然摸索出了烈性□□,但現在他對烈性炸藥的鈍化,還不足以讓烈性炸藥更加安全和方便的使用。
    他有些後悔,為了限製本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炸藥使用,而直接用黑|索金了。
    但要摩挲其他更安全的威力不那麽強的炸藥,至少有需要個一年半載,不能解燃眉之急。而且剩下的那些黃色火|藥比較依賴石油,他還得去找石油。
    這個時代已經在運用石油,但隻是用來當燃料。應天府附近沒有油田,石油不好運輸,陳標找不到合適的材料。
    所以陳標還得繼續和黑|索金死磕。
    最終,陳標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如何死磕,就幹脆擺爛,說這個烈性炸藥就這樣,就先這樣吧。
    反正他這十幾個炸|藥包已經為朱元璋取得了重大優勢,其他還是讓朱元璋自己來吧。他又不是真的神仙童子,已經盡力。
    陳標給的炸|藥包確實給朱元璋取得了極大優勢。
    雖然在原本曆史上,朱元璋也是在此刻攻打龍興城,陳友諒也已經從江都敗逃。但陳友諒的領地仍舊很廣闊。而且朱元璋不僅死了許多將士,陳友諒的將領突圍逃走了許多,雖然丟了一些地,但兵力並沒有減少多少。
    現在,陳友諒隻剩下零星幾座炸|藥包不好炸的重要城池,城中將領可能逃了幾個,但大部分士卒和底層將領都留了下來,主動接受改造。
    朱元璋的兵力越打越多,而後加入的人似乎比老兵們對朱元璋更加死心塌地,天天想著怎麽為朱元璋赴死。
    哪怕後來他們知道並沒有什麽天神雷霆,隻是新的炸|藥包,他們的激情也沒有任何改變,甚至一個個都喊著要抱著炸|藥包為朱元璋炸城門。
    朱元璋都被這群過分激動的將士弄得有點頭疼,天天讓人宣揚讓他們惜命。
    雖然打仗難免丟命,但能好好活著就好好活著,大家都要爭取活到看到亂世結束,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的那一天。
    朱元璋如此宣傳,士兵們表麵上的熱潮似乎降溫,但朱元璋背著手逛了一圈軍營,總覺得他們壓抑的熱忱似乎更加可怕,連他的老兵們都被帶“壞”了。
    朱元璋愁得頭發大把大把地掉,天天讓幕僚們思考如何讓士兵們別太激動熱血。
    幕僚們也很頭疼。
    他們隻知道怎麽激勵士兵們鬥誌,結果主公讓他們想想怎麽讓士兵們的鬥誌降一降?主公,沒你這麽折騰人的!
    朱元璋歎氣:“鬥誌太上頭,他們容易失去正常判斷,引發無謂的傷亡,甚至聽不進去將領命令,貽誤戰機。這戰場上,越危險就要越冷靜,將領們是這樣,士卒們也是這樣。”
    幕僚們歎氣。主公說得也是,他們隻能自己回去想辦法,和主公一起掉頭發。
    雖說朱元璋很痛苦,但陳友諒更痛苦。
    原本曆史中,朱元璋把他逼入絕境的時候,他的兵力都大於朱元璋。
    現在他能用的兵力已經快和朱元璋持平。這還是朱元璋要分守各個城池,不會將所有兵力都投入的前提。
    稍稍懂一點天下局勢的人都能看到,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決戰即將來臨。
    張士誠也終於有些緊張,不再窩在平江城享樂,開始讓他麾下的將領們動起來。
    隻是他的將領們已經被他“慣壞”了,若是不給許多賞賜,他們就百般推脫,不肯出發。
    張士誠舍不得那麽多金銀財寶,便與將領們不斷討價還價。
    張士誠的幕僚們愁得不行。
    都到這個時候了,主公怎麽還抱著那些金銀死物不放?
    最後,張士誠還是舍不得那麽多金銀,於是派自己的弟弟張士信出征。
    正好之前張士信主持以工代賑,給貧民的賑濟糧偷工減料,引發貧民騷動,張士誠隻好把以工代賑換回施粥,張士誠的下屬們都對張士信很不滿。張士誠想著正好讓他弟弟立功,替弟弟挽回名聲。
    但不出意外,張士信又吃了敗仗而歸。
    張士誠無奈,隻好再次和麾下將領們討價還價。
    張士誠的幕僚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一些幕僚甚至萌生了退意。隻是礙於張士誠以往的英雄氣概和仁義名聲,現在也並未到絕境,他們仍舊咬牙堅持下來。
    張士誠那裏雖然一團糟,但仍舊給朱元璋造成了一些麻煩。再加上炸|藥包隻剩下一個,陳友諒還沒死,胡廷瑞麾下的兵力也充足,龍興歸降,減少了朱元璋不少麻煩。
    所以朱元璋隻好放棄了回應天的計劃,前往龍興親自受降。
    朱元璋改龍興為洪都,給了胡廷瑞一個麵子,讓胡廷瑞可以保留自己的編製,不用勞動改造。
    不過洪都地理位置很重要,胡廷瑞不能繼續鎮守。朱元璋給了胡廷瑞一定時間安撫手下將領,打包行李,過完冬季再將龍興交接給朱元璋的義子朱文正。
    需要一提的是,朱元璋已經建立了大都督府,但朱文正沒能成為大都督。
    因為朱文正自己提醒朱元璋,他現在是義子,是陳國瑞的大侄子。陳國瑞的大侄子成了大都督,陳國瑞就要功高蓋主了。那以標兒的聰慧,肯定會愁得吃不下飯。
    朱元璋都差點忘記朱文正“不是朱元璋大侄子”了,於是他最後閉著眼睛選了徐達為大都督。
    徐達十分無語:“你就不怕我功高蓋主?你能不能讓陳國瑞當大都督!”
    朱元璋擺手:“放心,等你功高蓋主被我砍了,我一定讓標兒為你摔盆燒紙。”
    徐達:“……我還真是謝謝你了!”
    今天的徐達仍舊被朱元璋氣得半死,並暗中祈禱標兒能想個辦法折騰老大,幫他報仇。
    胡廷瑞十分感動,拍著胸脯說自己一定能處理好洪都的事。
    朱元璋算了算時間,還能趕得上新年的尾巴,和馬秀英急匆匆回應天補過新年。
    二月,朱元璋回到應天。
    他陳國瑞的馬甲還沒有焐熱,幾個重磅消息接連傳來。
    胡大海攻陷嚴州後,苗將蔣英、劉震、李福歸附。
    胡大海喜愛這三人的勇猛,本想直接將其收為麾下將領。但勞動改造的事歸常遇春管,常遇春正好擺爛中,到處“惹是生非”說等他們改造完才能當將領。
    胡大海還為此和常遇春打了一架,朱元璋還寫信勸和,最終免了這三人的勞動改造,胡大海將其帶回了婺州。
    結果這三人合謀作亂,反了。
    朱元璋渾身都在顫抖:“胡通甫出事了?!”
    信使搖頭:“沒有。他們雖然沒有經過勞動改造,但是他們三人的手下都經過了勞動改造。在得知他們三人的反意時,立刻報告了胡將軍,及時處理了叛亂,但他們三人逃了。現在的問題是,胡將軍抱著常將軍慟哭,說自己差點對不起主公,還說自己思想覺悟不夠,於是自己要求進勞動改造營。”
    朱元璋:“……”
    朱元璋冷漠:“哦。還有呢?”
    信使道:“處州的苗將李秸之、賀仁也反了,也是要投奔張士誠。”
    朱元璋又開始渾身顫抖:“耿德甫無事吧!”
    耿再成雖然不是朱元璋的老鄉,但在朱元璋剛參加濠州紅巾軍,還是一個小隊長的時候就投靠了朱元璋,是朱元璋心腹大將。
    信使表情古怪:“李秸之、賀仁也被手下告發,耿將軍也鬧著自己不該不聽常將軍的話,也要去勞動改造。”
    朱元璋:“……”
    大悲大喜,他想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