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第 182 章
字數:28864 加入書籤
細數古來兵家謀略, 火攻、水攻雖是叫得響,但若論用得最多的、最奏效的,還屬“兵糧寸斷”之策。
斷人糧草, 既可削敵兵力, 又可擾亂軍心。
惠安縣此事, 明麵上是鹽場支不出海鹽、哄抬鹽引“價格”, 隻涉及商賈而已。而實地裏,這種削短利潤的趕客行為, 會大大減少鹽商往來閩南。
沒有鹽商運糧前來換引,嘉禾衛很快就會陷入糧草短缺。
嘉禾嶼上海岩遍布、田畝鹵化, 衛所自產的糧食遠不能滿足軍營所需,海灣對岸的同安城, 所產糧食同樣有限。加之燕承詔從京都率領數千精銳南下, 駐紮在嘉禾嶼上,近來又奉旨新招募了上萬兵員, 整個嘉禾衛糧草十分吃緊。
這個時候是萬萬斷不了糧運的。
現下是三月下旬,嘉禾衛餘糧勉強可以支撐一個月, 若是沒有提前應對, 等到發現糧草將斷時,正巧是五月初夏。
五月東瀛海風來, 是倭寇進犯的“大汛期”。
這些不是湊巧, 而是有“高人”在背後指點著。
一來, 可以靠鹽引壓一壓嘉禾衛的威風, 趁機生亂,使得開海不成。二來,未支出的餘鹽,可用於販私兜售, 從中獲取巨利。
可謂一箭雙雕。
裴少淮給燕承詔講明白了其中利害,燕承詔眉頭微蹙,想了想,道:“我派船南下潮州府義安郡運糧,一個月夠兩個來回了。”提前儲備糧食,倒也是個計策。
“裴某以為,此時還不急著打草驚蛇。”對家才剛剛探出個蛇信子,連頭都沒露,不妨等他把所有的手段都拋出來再說,裴少淮言道,“燕指揮放心,隻消有雙安州在,就短不了嘉禾衛上下將士一口糧食。”話裏有七八成把握在,語氣不虛。
再者說,派戰船出去運糧也易節外生枝,被人聲東擊西,不是上上之策。
“此事早就在裴知州的算計之內?”燕承詔問道。
裴少淮搖搖頭,自嘲笑道:“裴某慚愧,還沒這等神機妙算的本事,猜不到對家這麽細的手段。”
“不過裴某知道,老百姓最少不得一口糧食,最易造亂生亂的,也是一口糧食。”裴少淮接著言道,“而商賈之道,又離不了‘奇貨可居’四個字。”
抓住根本,萬變不離其宗。
帳營中,兩人細細接頭了後續的計策,心中便都有了底。燕承詔以武,裴少淮以謀,各行其是。
……
落霞豔,青石翠,車馬穿市,街巷相連,城中千家似棋局。
裴少淮坐在馬車裏,神情格外嚴肅,透過車簾看到雙安州這派安然寧靜,陷入了沉思。
對家已經對嘉禾衛下手,又豈會放過雙安州、乃至整個閩南?不生倭亂便生賊亂,不生賊亂便生民亂,隻要夠心狠手辣,不管不顧百姓死活,百姓就是他們手裏最大的籌碼。
隨後幾日,裴少淮讓申管家、張管事外出采辦時,多盯著些糧市,有什麽風吹草動、不對勁的事,立馬回稟。
又喚來三族族長,叫他們收緊族倉裏的糧食,牢牢攥在手裏不外售。
時值月末,又要給府上仆從發月錢了。這日夜裏,楊時月跟裴少淮說了一件怪事,她說道:“府上銅錢不夠,妾身今日讓申二家拿銀幣去同安錢肆換些銅錢回來,錢肆掌櫃與申二家相熟,便勸她拿銀幣去泉州府泰德錢肆換成泰德票號,每五兩銀多得兩錢的紙票,再到集市裏采辦,換成銅板子。這一來一回,雖多走了幾十裏路,卻能多換二兩銀額的紙票。”
申二家守規矩,不敢擅自作主,回來便將此事一五一十報給了楊時月。
裴少淮平日裏曾給楊時月講過一些錢法、稅法,令其略通一二。
楊時月又道:“錢肆本是氏族鄉紳們謀利所建,豈會無緣無故給百姓讓利,妾身覺得這裏頭有詐。”
裴少淮聽後,神情一凝,當即了然——對家又開始放手段了。
所謂的錢肆,是民間有財有勢的大紳大姓設立的“錢鋪子”,可以折算兌換各類金銀貨幣,還可對外放利錢,靠的是財大氣粗和所謂“信用”。
在泉漳一帶,有個兩個奇特的現象。其一,大慶印發寶鈔不值錢、難以流通,幾乎沒什麽人用,可幾大錢肆印發的票號,卻流通得很,票麵金額從不曾短缺過——因為大紳大姓講信用。
其二,因為此地長久以來販私嚴重,商船來來往往,市麵上流通的貨幣紛亂繁雜。錢肆正是應此而生。
即便朝廷已經統一發行了銀幣,短短數年間,一時也難以改變現狀。隻能說用銀幣的百姓越來越多,但票號、舊幣依舊流通著。
幾大錢肆掌握在泉州府氏族手裏,眼下成了對付裴少淮的工具——他們不惜“棄信”,剝奪百姓錢財,從而為民亂創造時機。
裴少淮想明白以後,先是肯定了妻子的猜測,說道:“時月,你的直覺是對的。”
他先讓妻子坐下,俯身靠在她身畔,一邊執筆在白紙上書畫,一邊解釋道:“泰德錢肆悄然改了銀兩和票號之間的兌率,有鄉紳氏族作保,短時之內,票號在市麵上尚且還是值錢的,普通百姓便會覺得兌換票號有利可圖。”
楊時月順著往下想,道:“如此,真金白銀便到了泰德錢肆手裏。”
裴少淮點點頭,道:“但他們的手段恐怕不止如此。”
他引導問道:“你猜他們會拿這些銀兩買什麽?”
楊時月後背一涼,抬頭,驚愕望向丈夫,猜道:“糧食?”
“正是。”裴少淮繼續解釋道,“如果我沒猜錯,這些大族會以高於市麵的價格,用這些銀兩從農戶手裏收購糧食,再次讓農戶、小糧商覺得有利可圖,歡歡喜喜把手裏的餘糧轉售給他們。”真金白銀高價買糧食,圖的也是“信任”。
楊時月道:“若是錢肆繼續提高兌率,又可把投出去的銀兩再收回來。”倒吸一口涼氣。
聽著似乎是鄉紳氏族一直在讓利,實則是他們把糧食、白銀攬在自己手裏,老百姓手裏最後隻剩空頭票號。
讓曾經的“信任”成了一場掠奪。
裴少淮無奈說道:“若是有清官督守,這份‘信任’興許還可以苟延殘喘,百姓夾縫求生,可如今泉漳府衙與當地大戶勾結,那麽這份‘信任’便一文不值、禍害百姓。”
平日裏的冠冕堂皇,隻為了今朝一鍋端。
光是聽著,便覺得險惡了,楊時月惴惴問道:“官人,能否想法子阻止?”等到事成定局的時候就難辦了。
裴少淮還是搖搖頭,不是他不肯,而是攔得住十個百個,攔不住千個萬個,他說道:“人都是趨利的,我縱是能攔下雙安州的百姓,也攔不下整個閩南的州府,隻要周邊生了民亂,雙安州也難獨善其身。”
他臉上雖有無奈,但不慌不亂,似乎心中有幾分計策在。
又言道:“而且,沉屙舊疾不破不立。”此事要破釜沉舟一回,才能把貪官汙吏、奸商賊人一網打盡。
即便丈夫再胸有成竹,楊時月心裏仍有憂慮在,她說道:“若非隨官人南下,親眼所見,妾身如何也想不到,在閩地開海行商竟會如此凶險。”她原以為,清除海上禍患已經夠難了,沒想到是內憂外患雙層夾擊。
心中有些勸阻的話,始終說不出口,幾年夫妻,她豈不知丈夫是什麽樣的人,最後隻能叮囑道:“官人務必要多加小心。”
裴少淮把楊時月摟在懷裏,安慰道:“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
翌日,裴少淮讓燕承詔派人探查幾大錢肆,果然都是林姓、陳姓、上官姓幾家的產業。
錢肆悄咪咪改了兌率,並不聲張,但很快就有投機倒把者發現了這個“漏洞”,私下裏傳播著,嘴裏說著“不要告訴他人”,實則人人皆知。
錢肆的生意隨之熱鬧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錢肆。
正如裴少淮所料,幾大姓又悄咪咪高價購入了大量糧食。
糧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不管,裴少淮讓齊、包、陳三家聯手,趕緊先從內陸購置一批蠶絲、綢緞,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布料一直是外銷最緊俏的貨物之一。
……
半個月後,第一批綢緞運回同安城。此舉似乎驚動到了對家,對家繼續放出第三個手段——封鎖關鍵水路、橋梁。
閩地山多河多,許多山路、橋梁都是鄉紳們帶頭修建的,便也歸他們所管。
這往來商賈,原本交些買路錢便可通行,如今河封了、路封了、橋也封了,居於內陸作坊,便難以將瓷器、茶葉、紙張等貨物運到臨海港口出售。
封鎖了商貨通道,等同於另一種壟斷——隻能等著大家族派人去收購。
另一邊,雙安州的商船沒了貨源,今年十二月當如何出海?
對家仿佛是借此告訴裴少淮,不是建了碼頭就有本事出海通商的。
這是把雙安州往死胡同裏逼。
三大族長來稟,情緒皆有些失落,滿臉的挫敗感。
裴少淮細算了一下絲綢存量,覺得差不多夠用,笑著安慰三位族長:“最多隻不過是把本官逼走罷了,與你們關係不大,還不值得為此失落。”
又道:“況且,也還未到挫敗的時候。”
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回到府上,京都那邊又來了家書。
相較於上一次,裴少津信中的言語歡快了許多,先是興致勃勃告訴兄長,陸亦瑤給小南小風添了個弟弟,有六斤八兩重。
正封信談的都是家常事,直到信的最末,少津寫道——“兄長若是得空,還是給皇上寫封信罷,實在不成,上個折子也成,皇上在弟麵前念叨好幾回了……”
最近一直在為開海的事憂愁,裴少淮原本心情一般,看了少津文字,一時間,心中莫名鬆快了許多。
不管怎麽說,他還有家人在,家人一直在支持他、幫助他。
裴少淮隨即提筆回信,言語亦是輕快,給娘親講講小南小風的日常趣事,讓母親多多保重身子,不要擔憂。
又單獨給三姐裴若竹和林家大舅各寫了一封信,讓三姐留十萬匹棉布給他,由表哥林遠的商船運到雙安州來,此事說急也不算急,隻要能在十月前後送過來便好。
幾封信寫完,終於輪到給皇帝寫信了,裴少淮醞釀著寫什麽。
此時,小風起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見到書房有燭火光,一晃一晃從正房那邊走過來,進了書房。
“爹爹,你怎麽還沒睡?”小風問道,迷迷糊糊地撲進了父親懷裏。
裴少淮趕緊抱起女兒,小風兩個小胳膊牢牢抱住了父親的臂膀,靠在上麵熟睡,喃喃道“爹爹睡覺。”
“爹爹寫完這封信好不好?”
“不好……”
再輕聲問的時候,小風已經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了,不再理會裴少淮。
被小風這麽一折騰,裴少淮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幾句話,一下子忘了個精光。
不是裴少淮跟皇上無話可說,而是閔地的錯綜複雜牽連到皇家宗室,有些事還是借燕指揮之口來說,更好一些。
刻意聯絡君臣感情,裴少淮又不是這樣的人。
於是乎,裴少淮單手抱著女兒,打算長話短說,速戰速決。
小風抱得牢牢的,根本不能鬆放下來,裴少淮聽到正房裏又傳來動靜——小南也起夜了。
聽腳步聲似乎也要往這邊來。
裴少淮隻好快筆寫下——“陛下,微臣不是不寫信,隻是實在忙得要緊,臣願陛下龍體安康……公務之事,一切皆如燕指揮所言。伯淵拜上。”
言簡意賅,直抒胸臆。
裴少淮還是搖搖頭,不是他不肯,而是攔得住十個百個,攔不住千個萬個,他說道:“人都是趨利的,我縱是能攔下雙安州的百姓,也攔不下整個閩南的州府,隻要周邊生了民亂,雙安州也難獨善其身。”
他臉上雖有無奈,但不慌不亂,似乎心中有幾分計策在。
又言道:“而且,沉屙舊疾不破不立。”此事要破釜沉舟一回,才能把貪官汙吏、奸商賊人一網打盡。
即便丈夫再胸有成竹,楊時月心裏仍有憂慮在,她說道:“若非隨官人南下,親眼所見,妾身如何也想不到,在閩地開海行商竟會如此凶險。”她原以為,清除海上禍患已經夠難了,沒想到是內憂外患雙層夾擊。
心中有些勸阻的話,始終說不出口,幾年夫妻,她豈不知丈夫是什麽樣的人,最後隻能叮囑道:“官人務必要多加小心。”
裴少淮把楊時月摟在懷裏,安慰道:“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
翌日,裴少淮讓燕承詔派人探查幾大錢肆,果然都是林姓、陳姓、上官姓幾家的產業。
錢肆悄咪咪改了兌率,並不聲張,但很快就有投機倒把者發現了這個“漏洞”,私下裏傳播著,嘴裏說著“不要告訴他人”,實則人人皆知。
錢肆的生意隨之熱鬧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錢肆。
正如裴少淮所料,幾大姓又悄咪咪高價購入了大量糧食。
糧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不管,裴少淮讓齊、包、陳三家聯手,趕緊先從內陸購置一批蠶絲、綢緞,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布料一直是外銷最緊俏的貨物之一。
……
半個月後,第一批綢緞運回同安城。此舉似乎驚動到了對家,對家繼續放出第三個手段——封鎖關鍵水路、橋梁。
閩地山多河多,許多山路、橋梁都是鄉紳們帶頭修建的,便也歸他們所管。
這往來商賈,原本交些買路錢便可通行,如今河封了、路封了、橋也封了,居於內陸作坊,便難以將瓷器、茶葉、紙張等貨物運到臨海港口出售。
封鎖了商貨通道,等同於另一種壟斷——隻能等著大家族派人去收購。
另一邊,雙安州的商船沒了貨源,今年十二月當如何出海?
對家仿佛是借此告訴裴少淮,不是建了碼頭就有本事出海通商的。
這是把雙安州往死胡同裏逼。
三大族長來稟,情緒皆有些失落,滿臉的挫敗感。
裴少淮細算了一下絲綢存量,覺得差不多夠用,笑著安慰三位族長:“最多隻不過是把本官逼走罷了,與你們關係不大,還不值得為此失落。”
又道:“況且,也還未到挫敗的時候。”
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回到府上,京都那邊又來了家書。
相較於上一次,裴少津信中的言語歡快了許多,先是興致勃勃告訴兄長,陸亦瑤給小南小風添了個弟弟,有六斤八兩重。
正封信談的都是家常事,直到信的最末,少津寫道——“兄長若是得空,還是給皇上寫封信罷,實在不成,上個折子也成,皇上在弟麵前念叨好幾回了……”
最近一直在為開海的事憂愁,裴少淮原本心情一般,看了少津文字,一時間,心中莫名鬆快了許多。
不管怎麽說,他還有家人在,家人一直在支持他、幫助他。
裴少淮隨即提筆回信,言語亦是輕快,給娘親講講小南小風的日常趣事,讓母親多多保重身子,不要擔憂。
又單獨給三姐裴若竹和林家大舅各寫了一封信,讓三姐留十萬匹棉布給他,由表哥林遠的商船運到雙安州來,此事說急也不算急,隻要能在十月前後送過來便好。
幾封信寫完,終於輪到給皇帝寫信了,裴少淮醞釀著寫什麽。
此時,小風起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見到書房有燭火光,一晃一晃從正房那邊走過來,進了書房。
“爹爹,你怎麽還沒睡?”小風問道,迷迷糊糊地撲進了父親懷裏。
裴少淮趕緊抱起女兒,小風兩個小胳膊牢牢抱住了父親的臂膀,靠在上麵熟睡,喃喃道“爹爹睡覺。”
“爹爹寫完這封信好不好?”
“不好……”
再輕聲問的時候,小風已經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了,不再理會裴少淮。
被小風這麽一折騰,裴少淮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幾句話,一下子忘了個精光。
不是裴少淮跟皇上無話可說,而是閔地的錯綜複雜牽連到皇家宗室,有些事還是借燕指揮之口來說,更好一些。
刻意聯絡君臣感情,裴少淮又不是這樣的人。
於是乎,裴少淮單手抱著女兒,打算長話短說,速戰速決。
小風抱得牢牢的,根本不能鬆放下來,裴少淮聽到正房裏又傳來動靜——小南也起夜了。
聽腳步聲似乎也要往這邊來。
裴少淮隻好快筆寫下——“陛下,微臣不是不寫信,隻是實在忙得要緊,臣願陛下龍體安康……公務之事,一切皆如燕指揮所言。伯淵拜上。”
言簡意賅,直抒胸臆。
裴少淮還是搖搖頭,不是他不肯,而是攔得住十個百個,攔不住千個萬個,他說道:“人都是趨利的,我縱是能攔下雙安州的百姓,也攔不下整個閩南的州府,隻要周邊生了民亂,雙安州也難獨善其身。”
他臉上雖有無奈,但不慌不亂,似乎心中有幾分計策在。
又言道:“而且,沉屙舊疾不破不立。”此事要破釜沉舟一回,才能把貪官汙吏、奸商賊人一網打盡。
即便丈夫再胸有成竹,楊時月心裏仍有憂慮在,她說道:“若非隨官人南下,親眼所見,妾身如何也想不到,在閩地開海行商竟會如此凶險。”她原以為,清除海上禍患已經夠難了,沒想到是內憂外患雙層夾擊。
心中有些勸阻的話,始終說不出口,幾年夫妻,她豈不知丈夫是什麽樣的人,最後隻能叮囑道:“官人務必要多加小心。”
裴少淮把楊時月摟在懷裏,安慰道:“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
翌日,裴少淮讓燕承詔派人探查幾大錢肆,果然都是林姓、陳姓、上官姓幾家的產業。
錢肆悄咪咪改了兌率,並不聲張,但很快就有投機倒把者發現了這個“漏洞”,私下裏傳播著,嘴裏說著“不要告訴他人”,實則人人皆知。
錢肆的生意隨之熱鬧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錢肆。
正如裴少淮所料,幾大姓又悄咪咪高價購入了大量糧食。
糧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不管,裴少淮讓齊、包、陳三家聯手,趕緊先從內陸購置一批蠶絲、綢緞,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布料一直是外銷最緊俏的貨物之一。
……
半個月後,第一批綢緞運回同安城。此舉似乎驚動到了對家,對家繼續放出第三個手段——封鎖關鍵水路、橋梁。
閩地山多河多,許多山路、橋梁都是鄉紳們帶頭修建的,便也歸他們所管。
這往來商賈,原本交些買路錢便可通行,如今河封了、路封了、橋也封了,居於內陸作坊,便難以將瓷器、茶葉、紙張等貨物運到臨海港口出售。
封鎖了商貨通道,等同於另一種壟斷——隻能等著大家族派人去收購。
另一邊,雙安州的商船沒了貨源,今年十二月當如何出海?
對家仿佛是借此告訴裴少淮,不是建了碼頭就有本事出海通商的。
這是把雙安州往死胡同裏逼。
三大族長來稟,情緒皆有些失落,滿臉的挫敗感。
裴少淮細算了一下絲綢存量,覺得差不多夠用,笑著安慰三位族長:“最多隻不過是把本官逼走罷了,與你們關係不大,還不值得為此失落。”
又道:“況且,也還未到挫敗的時候。”
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回到府上,京都那邊又來了家書。
相較於上一次,裴少津信中的言語歡快了許多,先是興致勃勃告訴兄長,陸亦瑤給小南小風添了個弟弟,有六斤八兩重。
正封信談的都是家常事,直到信的最末,少津寫道——“兄長若是得空,還是給皇上寫封信罷,實在不成,上個折子也成,皇上在弟麵前念叨好幾回了……”
最近一直在為開海的事憂愁,裴少淮原本心情一般,看了少津文字,一時間,心中莫名鬆快了許多。
不管怎麽說,他還有家人在,家人一直在支持他、幫助他。
裴少淮隨即提筆回信,言語亦是輕快,給娘親講講小南小風的日常趣事,讓母親多多保重身子,不要擔憂。
又單獨給三姐裴若竹和林家大舅各寫了一封信,讓三姐留十萬匹棉布給他,由表哥林遠的商船運到雙安州來,此事說急也不算急,隻要能在十月前後送過來便好。
幾封信寫完,終於輪到給皇帝寫信了,裴少淮醞釀著寫什麽。
此時,小風起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見到書房有燭火光,一晃一晃從正房那邊走過來,進了書房。
“爹爹,你怎麽還沒睡?”小風問道,迷迷糊糊地撲進了父親懷裏。
裴少淮趕緊抱起女兒,小風兩個小胳膊牢牢抱住了父親的臂膀,靠在上麵熟睡,喃喃道“爹爹睡覺。”
“爹爹寫完這封信好不好?”
“不好……”
再輕聲問的時候,小風已經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了,不再理會裴少淮。
被小風這麽一折騰,裴少淮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幾句話,一下子忘了個精光。
不是裴少淮跟皇上無話可說,而是閔地的錯綜複雜牽連到皇家宗室,有些事還是借燕指揮之口來說,更好一些。
刻意聯絡君臣感情,裴少淮又不是這樣的人。
於是乎,裴少淮單手抱著女兒,打算長話短說,速戰速決。
小風抱得牢牢的,根本不能鬆放下來,裴少淮聽到正房裏又傳來動靜——小南也起夜了。
聽腳步聲似乎也要往這邊來。
裴少淮隻好快筆寫下——“陛下,微臣不是不寫信,隻是實在忙得要緊,臣願陛下龍體安康……公務之事,一切皆如燕指揮所言。伯淵拜上。”
言簡意賅,直抒胸臆。
裴少淮還是搖搖頭,不是他不肯,而是攔得住十個百個,攔不住千個萬個,他說道:“人都是趨利的,我縱是能攔下雙安州的百姓,也攔不下整個閩南的州府,隻要周邊生了民亂,雙安州也難獨善其身。”
他臉上雖有無奈,但不慌不亂,似乎心中有幾分計策在。
又言道:“而且,沉屙舊疾不破不立。”此事要破釜沉舟一回,才能把貪官汙吏、奸商賊人一網打盡。
即便丈夫再胸有成竹,楊時月心裏仍有憂慮在,她說道:“若非隨官人南下,親眼所見,妾身如何也想不到,在閩地開海行商竟會如此凶險。”她原以為,清除海上禍患已經夠難了,沒想到是內憂外患雙層夾擊。
心中有些勸阻的話,始終說不出口,幾年夫妻,她豈不知丈夫是什麽樣的人,最後隻能叮囑道:“官人務必要多加小心。”
裴少淮把楊時月摟在懷裏,安慰道:“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
翌日,裴少淮讓燕承詔派人探查幾大錢肆,果然都是林姓、陳姓、上官姓幾家的產業。
錢肆悄咪咪改了兌率,並不聲張,但很快就有投機倒把者發現了這個“漏洞”,私下裏傳播著,嘴裏說著“不要告訴他人”,實則人人皆知。
錢肆的生意隨之熱鬧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錢肆。
正如裴少淮所料,幾大姓又悄咪咪高價購入了大量糧食。
糧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不管,裴少淮讓齊、包、陳三家聯手,趕緊先從內陸購置一批蠶絲、綢緞,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布料一直是外銷最緊俏的貨物之一。
……
半個月後,第一批綢緞運回同安城。此舉似乎驚動到了對家,對家繼續放出第三個手段——封鎖關鍵水路、橋梁。
閩地山多河多,許多山路、橋梁都是鄉紳們帶頭修建的,便也歸他們所管。
這往來商賈,原本交些買路錢便可通行,如今河封了、路封了、橋也封了,居於內陸作坊,便難以將瓷器、茶葉、紙張等貨物運到臨海港口出售。
封鎖了商貨通道,等同於另一種壟斷——隻能等著大家族派人去收購。
另一邊,雙安州的商船沒了貨源,今年十二月當如何出海?
對家仿佛是借此告訴裴少淮,不是建了碼頭就有本事出海通商的。
這是把雙安州往死胡同裏逼。
三大族長來稟,情緒皆有些失落,滿臉的挫敗感。
裴少淮細算了一下絲綢存量,覺得差不多夠用,笑著安慰三位族長:“最多隻不過是把本官逼走罷了,與你們關係不大,還不值得為此失落。”
又道:“況且,也還未到挫敗的時候。”
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回到府上,京都那邊又來了家書。
相較於上一次,裴少津信中的言語歡快了許多,先是興致勃勃告訴兄長,陸亦瑤給小南小風添了個弟弟,有六斤八兩重。
正封信談的都是家常事,直到信的最末,少津寫道——“兄長若是得空,還是給皇上寫封信罷,實在不成,上個折子也成,皇上在弟麵前念叨好幾回了……”
最近一直在為開海的事憂愁,裴少淮原本心情一般,看了少津文字,一時間,心中莫名鬆快了許多。
不管怎麽說,他還有家人在,家人一直在支持他、幫助他。
裴少淮隨即提筆回信,言語亦是輕快,給娘親講講小南小風的日常趣事,讓母親多多保重身子,不要擔憂。
又單獨給三姐裴若竹和林家大舅各寫了一封信,讓三姐留十萬匹棉布給他,由表哥林遠的商船運到雙安州來,此事說急也不算急,隻要能在十月前後送過來便好。
幾封信寫完,終於輪到給皇帝寫信了,裴少淮醞釀著寫什麽。
此時,小風起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見到書房有燭火光,一晃一晃從正房那邊走過來,進了書房。
“爹爹,你怎麽還沒睡?”小風問道,迷迷糊糊地撲進了父親懷裏。
裴少淮趕緊抱起女兒,小風兩個小胳膊牢牢抱住了父親的臂膀,靠在上麵熟睡,喃喃道“爹爹睡覺。”
“爹爹寫完這封信好不好?”
“不好……”
再輕聲問的時候,小風已經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了,不再理會裴少淮。
被小風這麽一折騰,裴少淮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幾句話,一下子忘了個精光。
不是裴少淮跟皇上無話可說,而是閔地的錯綜複雜牽連到皇家宗室,有些事還是借燕指揮之口來說,更好一些。
刻意聯絡君臣感情,裴少淮又不是這樣的人。
於是乎,裴少淮單手抱著女兒,打算長話短說,速戰速決。
小風抱得牢牢的,根本不能鬆放下來,裴少淮聽到正房裏又傳來動靜——小南也起夜了。
聽腳步聲似乎也要往這邊來。
裴少淮隻好快筆寫下——“陛下,微臣不是不寫信,隻是實在忙得要緊,臣願陛下龍體安康……公務之事,一切皆如燕指揮所言。伯淵拜上。”
言簡意賅,直抒胸臆。
裴少淮還是搖搖頭,不是他不肯,而是攔得住十個百個,攔不住千個萬個,他說道:“人都是趨利的,我縱是能攔下雙安州的百姓,也攔不下整個閩南的州府,隻要周邊生了民亂,雙安州也難獨善其身。”
他臉上雖有無奈,但不慌不亂,似乎心中有幾分計策在。
又言道:“而且,沉屙舊疾不破不立。”此事要破釜沉舟一回,才能把貪官汙吏、奸商賊人一網打盡。
即便丈夫再胸有成竹,楊時月心裏仍有憂慮在,她說道:“若非隨官人南下,親眼所見,妾身如何也想不到,在閩地開海行商竟會如此凶險。”她原以為,清除海上禍患已經夠難了,沒想到是內憂外患雙層夾擊。
心中有些勸阻的話,始終說不出口,幾年夫妻,她豈不知丈夫是什麽樣的人,最後隻能叮囑道:“官人務必要多加小心。”
裴少淮把楊時月摟在懷裏,安慰道:“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
翌日,裴少淮讓燕承詔派人探查幾大錢肆,果然都是林姓、陳姓、上官姓幾家的產業。
錢肆悄咪咪改了兌率,並不聲張,但很快就有投機倒把者發現了這個“漏洞”,私下裏傳播著,嘴裏說著“不要告訴他人”,實則人人皆知。
錢肆的生意隨之熱鬧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錢肆。
正如裴少淮所料,幾大姓又悄咪咪高價購入了大量糧食。
糧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不管,裴少淮讓齊、包、陳三家聯手,趕緊先從內陸購置一批蠶絲、綢緞,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布料一直是外銷最緊俏的貨物之一。
……
半個月後,第一批綢緞運回同安城。此舉似乎驚動到了對家,對家繼續放出第三個手段——封鎖關鍵水路、橋梁。
閩地山多河多,許多山路、橋梁都是鄉紳們帶頭修建的,便也歸他們所管。
這往來商賈,原本交些買路錢便可通行,如今河封了、路封了、橋也封了,居於內陸作坊,便難以將瓷器、茶葉、紙張等貨物運到臨海港口出售。
封鎖了商貨通道,等同於另一種壟斷——隻能等著大家族派人去收購。
另一邊,雙安州的商船沒了貨源,今年十二月當如何出海?
對家仿佛是借此告訴裴少淮,不是建了碼頭就有本事出海通商的。
這是把雙安州往死胡同裏逼。
三大族長來稟,情緒皆有些失落,滿臉的挫敗感。
裴少淮細算了一下絲綢存量,覺得差不多夠用,笑著安慰三位族長:“最多隻不過是把本官逼走罷了,與你們關係不大,還不值得為此失落。”
又道:“況且,也還未到挫敗的時候。”
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回到府上,京都那邊又來了家書。
相較於上一次,裴少津信中的言語歡快了許多,先是興致勃勃告訴兄長,陸亦瑤給小南小風添了個弟弟,有六斤八兩重。
正封信談的都是家常事,直到信的最末,少津寫道——“兄長若是得空,還是給皇上寫封信罷,實在不成,上個折子也成,皇上在弟麵前念叨好幾回了……”
最近一直在為開海的事憂愁,裴少淮原本心情一般,看了少津文字,一時間,心中莫名鬆快了許多。
不管怎麽說,他還有家人在,家人一直在支持他、幫助他。
裴少淮隨即提筆回信,言語亦是輕快,給娘親講講小南小風的日常趣事,讓母親多多保重身子,不要擔憂。
又單獨給三姐裴若竹和林家大舅各寫了一封信,讓三姐留十萬匹棉布給他,由表哥林遠的商船運到雙安州來,此事說急也不算急,隻要能在十月前後送過來便好。
幾封信寫完,終於輪到給皇帝寫信了,裴少淮醞釀著寫什麽。
此時,小風起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見到書房有燭火光,一晃一晃從正房那邊走過來,進了書房。
“爹爹,你怎麽還沒睡?”小風問道,迷迷糊糊地撲進了父親懷裏。
裴少淮趕緊抱起女兒,小風兩個小胳膊牢牢抱住了父親的臂膀,靠在上麵熟睡,喃喃道“爹爹睡覺。”
“爹爹寫完這封信好不好?”
“不好……”
再輕聲問的時候,小風已經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了,不再理會裴少淮。
被小風這麽一折騰,裴少淮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幾句話,一下子忘了個精光。
不是裴少淮跟皇上無話可說,而是閔地的錯綜複雜牽連到皇家宗室,有些事還是借燕指揮之口來說,更好一些。
刻意聯絡君臣感情,裴少淮又不是這樣的人。
於是乎,裴少淮單手抱著女兒,打算長話短說,速戰速決。
小風抱得牢牢的,根本不能鬆放下來,裴少淮聽到正房裏又傳來動靜——小南也起夜了。
聽腳步聲似乎也要往這邊來。
裴少淮隻好快筆寫下——“陛下,微臣不是不寫信,隻是實在忙得要緊,臣願陛下龍體安康……公務之事,一切皆如燕指揮所言。伯淵拜上。”
言簡意賅,直抒胸臆。
裴少淮還是搖搖頭,不是他不肯,而是攔得住十個百個,攔不住千個萬個,他說道:“人都是趨利的,我縱是能攔下雙安州的百姓,也攔不下整個閩南的州府,隻要周邊生了民亂,雙安州也難獨善其身。”
他臉上雖有無奈,但不慌不亂,似乎心中有幾分計策在。
又言道:“而且,沉屙舊疾不破不立。”此事要破釜沉舟一回,才能把貪官汙吏、奸商賊人一網打盡。
即便丈夫再胸有成竹,楊時月心裏仍有憂慮在,她說道:“若非隨官人南下,親眼所見,妾身如何也想不到,在閩地開海行商竟會如此凶險。”她原以為,清除海上禍患已經夠難了,沒想到是內憂外患雙層夾擊。
心中有些勸阻的話,始終說不出口,幾年夫妻,她豈不知丈夫是什麽樣的人,最後隻能叮囑道:“官人務必要多加小心。”
裴少淮把楊時月摟在懷裏,安慰道:“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
翌日,裴少淮讓燕承詔派人探查幾大錢肆,果然都是林姓、陳姓、上官姓幾家的產業。
錢肆悄咪咪改了兌率,並不聲張,但很快就有投機倒把者發現了這個“漏洞”,私下裏傳播著,嘴裏說著“不要告訴他人”,實則人人皆知。
錢肆的生意隨之熱鬧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錢肆。
正如裴少淮所料,幾大姓又悄咪咪高價購入了大量糧食。
糧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不管,裴少淮讓齊、包、陳三家聯手,趕緊先從內陸購置一批蠶絲、綢緞,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布料一直是外銷最緊俏的貨物之一。
……
半個月後,第一批綢緞運回同安城。此舉似乎驚動到了對家,對家繼續放出第三個手段——封鎖關鍵水路、橋梁。
閩地山多河多,許多山路、橋梁都是鄉紳們帶頭修建的,便也歸他們所管。
這往來商賈,原本交些買路錢便可通行,如今河封了、路封了、橋也封了,居於內陸作坊,便難以將瓷器、茶葉、紙張等貨物運到臨海港口出售。
封鎖了商貨通道,等同於另一種壟斷——隻能等著大家族派人去收購。
另一邊,雙安州的商船沒了貨源,今年十二月當如何出海?
對家仿佛是借此告訴裴少淮,不是建了碼頭就有本事出海通商的。
這是把雙安州往死胡同裏逼。
三大族長來稟,情緒皆有些失落,滿臉的挫敗感。
裴少淮細算了一下絲綢存量,覺得差不多夠用,笑著安慰三位族長:“最多隻不過是把本官逼走罷了,與你們關係不大,還不值得為此失落。”
又道:“況且,也還未到挫敗的時候。”
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回到府上,京都那邊又來了家書。
相較於上一次,裴少津信中的言語歡快了許多,先是興致勃勃告訴兄長,陸亦瑤給小南小風添了個弟弟,有六斤八兩重。
正封信談的都是家常事,直到信的最末,少津寫道——“兄長若是得空,還是給皇上寫封信罷,實在不成,上個折子也成,皇上在弟麵前念叨好幾回了……”
最近一直在為開海的事憂愁,裴少淮原本心情一般,看了少津文字,一時間,心中莫名鬆快了許多。
不管怎麽說,他還有家人在,家人一直在支持他、幫助他。
裴少淮隨即提筆回信,言語亦是輕快,給娘親講講小南小風的日常趣事,讓母親多多保重身子,不要擔憂。
又單獨給三姐裴若竹和林家大舅各寫了一封信,讓三姐留十萬匹棉布給他,由表哥林遠的商船運到雙安州來,此事說急也不算急,隻要能在十月前後送過來便好。
幾封信寫完,終於輪到給皇帝寫信了,裴少淮醞釀著寫什麽。
此時,小風起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見到書房有燭火光,一晃一晃從正房那邊走過來,進了書房。
“爹爹,你怎麽還沒睡?”小風問道,迷迷糊糊地撲進了父親懷裏。
裴少淮趕緊抱起女兒,小風兩個小胳膊牢牢抱住了父親的臂膀,靠在上麵熟睡,喃喃道“爹爹睡覺。”
“爹爹寫完這封信好不好?”
“不好……”
再輕聲問的時候,小風已經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了,不再理會裴少淮。
被小風這麽一折騰,裴少淮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幾句話,一下子忘了個精光。
不是裴少淮跟皇上無話可說,而是閔地的錯綜複雜牽連到皇家宗室,有些事還是借燕指揮之口來說,更好一些。
刻意聯絡君臣感情,裴少淮又不是這樣的人。
於是乎,裴少淮單手抱著女兒,打算長話短說,速戰速決。
小風抱得牢牢的,根本不能鬆放下來,裴少淮聽到正房裏又傳來動靜——小南也起夜了。
聽腳步聲似乎也要往這邊來。
裴少淮隻好快筆寫下——“陛下,微臣不是不寫信,隻是實在忙得要緊,臣願陛下龍體安康……公務之事,一切皆如燕指揮所言。伯淵拜上。”
言簡意賅,直抒胸臆。
裴少淮還是搖搖頭,不是他不肯,而是攔得住十個百個,攔不住千個萬個,他說道:“人都是趨利的,我縱是能攔下雙安州的百姓,也攔不下整個閩南的州府,隻要周邊生了民亂,雙安州也難獨善其身。”
他臉上雖有無奈,但不慌不亂,似乎心中有幾分計策在。
又言道:“而且,沉屙舊疾不破不立。”此事要破釜沉舟一回,才能把貪官汙吏、奸商賊人一網打盡。
即便丈夫再胸有成竹,楊時月心裏仍有憂慮在,她說道:“若非隨官人南下,親眼所見,妾身如何也想不到,在閩地開海行商竟會如此凶險。”她原以為,清除海上禍患已經夠難了,沒想到是內憂外患雙層夾擊。
心中有些勸阻的話,始終說不出口,幾年夫妻,她豈不知丈夫是什麽樣的人,最後隻能叮囑道:“官人務必要多加小心。”
裴少淮把楊時月摟在懷裏,安慰道:“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
翌日,裴少淮讓燕承詔派人探查幾大錢肆,果然都是林姓、陳姓、上官姓幾家的產業。
錢肆悄咪咪改了兌率,並不聲張,但很快就有投機倒把者發現了這個“漏洞”,私下裏傳播著,嘴裏說著“不要告訴他人”,實則人人皆知。
錢肆的生意隨之熱鬧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錢肆。
正如裴少淮所料,幾大姓又悄咪咪高價購入了大量糧食。
糧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不管,裴少淮讓齊、包、陳三家聯手,趕緊先從內陸購置一批蠶絲、綢緞,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布料一直是外銷最緊俏的貨物之一。
……
半個月後,第一批綢緞運回同安城。此舉似乎驚動到了對家,對家繼續放出第三個手段——封鎖關鍵水路、橋梁。
閩地山多河多,許多山路、橋梁都是鄉紳們帶頭修建的,便也歸他們所管。
這往來商賈,原本交些買路錢便可通行,如今河封了、路封了、橋也封了,居於內陸作坊,便難以將瓷器、茶葉、紙張等貨物運到臨海港口出售。
封鎖了商貨通道,等同於另一種壟斷——隻能等著大家族派人去收購。
另一邊,雙安州的商船沒了貨源,今年十二月當如何出海?
對家仿佛是借此告訴裴少淮,不是建了碼頭就有本事出海通商的。
這是把雙安州往死胡同裏逼。
三大族長來稟,情緒皆有些失落,滿臉的挫敗感。
裴少淮細算了一下絲綢存量,覺得差不多夠用,笑著安慰三位族長:“最多隻不過是把本官逼走罷了,與你們關係不大,還不值得為此失落。”
又道:“況且,也還未到挫敗的時候。”
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回到府上,京都那邊又來了家書。
相較於上一次,裴少津信中的言語歡快了許多,先是興致勃勃告訴兄長,陸亦瑤給小南小風添了個弟弟,有六斤八兩重。
正封信談的都是家常事,直到信的最末,少津寫道——“兄長若是得空,還是給皇上寫封信罷,實在不成,上個折子也成,皇上在弟麵前念叨好幾回了……”
最近一直在為開海的事憂愁,裴少淮原本心情一般,看了少津文字,一時間,心中莫名鬆快了許多。
不管怎麽說,他還有家人在,家人一直在支持他、幫助他。
裴少淮隨即提筆回信,言語亦是輕快,給娘親講講小南小風的日常趣事,讓母親多多保重身子,不要擔憂。
又單獨給三姐裴若竹和林家大舅各寫了一封信,讓三姐留十萬匹棉布給他,由表哥林遠的商船運到雙安州來,此事說急也不算急,隻要能在十月前後送過來便好。
幾封信寫完,終於輪到給皇帝寫信了,裴少淮醞釀著寫什麽。
此時,小風起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見到書房有燭火光,一晃一晃從正房那邊走過來,進了書房。
“爹爹,你怎麽還沒睡?”小風問道,迷迷糊糊地撲進了父親懷裏。
裴少淮趕緊抱起女兒,小風兩個小胳膊牢牢抱住了父親的臂膀,靠在上麵熟睡,喃喃道“爹爹睡覺。”
“爹爹寫完這封信好不好?”
“不好……”
再輕聲問的時候,小風已經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了,不再理會裴少淮。
被小風這麽一折騰,裴少淮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幾句話,一下子忘了個精光。
不是裴少淮跟皇上無話可說,而是閔地的錯綜複雜牽連到皇家宗室,有些事還是借燕指揮之口來說,更好一些。
刻意聯絡君臣感情,裴少淮又不是這樣的人。
於是乎,裴少淮單手抱著女兒,打算長話短說,速戰速決。
小風抱得牢牢的,根本不能鬆放下來,裴少淮聽到正房裏又傳來動靜——小南也起夜了。
聽腳步聲似乎也要往這邊來。
裴少淮隻好快筆寫下——“陛下,微臣不是不寫信,隻是實在忙得要緊,臣願陛下龍體安康……公務之事,一切皆如燕指揮所言。伯淵拜上。”
言簡意賅,直抒胸臆。
裴少淮還是搖搖頭,不是他不肯,而是攔得住十個百個,攔不住千個萬個,他說道:“人都是趨利的,我縱是能攔下雙安州的百姓,也攔不下整個閩南的州府,隻要周邊生了民亂,雙安州也難獨善其身。”
他臉上雖有無奈,但不慌不亂,似乎心中有幾分計策在。
又言道:“而且,沉屙舊疾不破不立。”此事要破釜沉舟一回,才能把貪官汙吏、奸商賊人一網打盡。
即便丈夫再胸有成竹,楊時月心裏仍有憂慮在,她說道:“若非隨官人南下,親眼所見,妾身如何也想不到,在閩地開海行商竟會如此凶險。”她原以為,清除海上禍患已經夠難了,沒想到是內憂外患雙層夾擊。
心中有些勸阻的話,始終說不出口,幾年夫妻,她豈不知丈夫是什麽樣的人,最後隻能叮囑道:“官人務必要多加小心。”
裴少淮把楊時月摟在懷裏,安慰道:“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
翌日,裴少淮讓燕承詔派人探查幾大錢肆,果然都是林姓、陳姓、上官姓幾家的產業。
錢肆悄咪咪改了兌率,並不聲張,但很快就有投機倒把者發現了這個“漏洞”,私下裏傳播著,嘴裏說著“不要告訴他人”,實則人人皆知。
錢肆的生意隨之熱鬧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錢肆。
正如裴少淮所料,幾大姓又悄咪咪高價購入了大量糧食。
糧食的事,暫且放在一邊不管,裴少淮讓齊、包、陳三家聯手,趕緊先從內陸購置一批蠶絲、綢緞,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布料一直是外銷最緊俏的貨物之一。
……
半個月後,第一批綢緞運回同安城。此舉似乎驚動到了對家,對家繼續放出第三個手段——封鎖關鍵水路、橋梁。
閩地山多河多,許多山路、橋梁都是鄉紳們帶頭修建的,便也歸他們所管。
這往來商賈,原本交些買路錢便可通行,如今河封了、路封了、橋也封了,居於內陸作坊,便難以將瓷器、茶葉、紙張等貨物運到臨海港口出售。
封鎖了商貨通道,等同於另一種壟斷——隻能等著大家族派人去收購。
另一邊,雙安州的商船沒了貨源,今年十二月當如何出海?
對家仿佛是借此告訴裴少淮,不是建了碼頭就有本事出海通商的。
這是把雙安州往死胡同裏逼。
三大族長來稟,情緒皆有些失落,滿臉的挫敗感。
裴少淮細算了一下絲綢存量,覺得差不多夠用,笑著安慰三位族長:“最多隻不過是把本官逼走罷了,與你們關係不大,還不值得為此失落。”
又道:“況且,也還未到挫敗的時候。”
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回到府上,京都那邊又來了家書。
相較於上一次,裴少津信中的言語歡快了許多,先是興致勃勃告訴兄長,陸亦瑤給小南小風添了個弟弟,有六斤八兩重。
正封信談的都是家常事,直到信的最末,少津寫道——“兄長若是得空,還是給皇上寫封信罷,實在不成,上個折子也成,皇上在弟麵前念叨好幾回了……”
最近一直在為開海的事憂愁,裴少淮原本心情一般,看了少津文字,一時間,心中莫名鬆快了許多。
不管怎麽說,他還有家人在,家人一直在支持他、幫助他。
裴少淮隨即提筆回信,言語亦是輕快,給娘親講講小南小風的日常趣事,讓母親多多保重身子,不要擔憂。
又單獨給三姐裴若竹和林家大舅各寫了一封信,讓三姐留十萬匹棉布給他,由表哥林遠的商船運到雙安州來,此事說急也不算急,隻要能在十月前後送過來便好。
幾封信寫完,終於輪到給皇帝寫信了,裴少淮醞釀著寫什麽。
此時,小風起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見到書房有燭火光,一晃一晃從正房那邊走過來,進了書房。
“爹爹,你怎麽還沒睡?”小風問道,迷迷糊糊地撲進了父親懷裏。
裴少淮趕緊抱起女兒,小風兩個小胳膊牢牢抱住了父親的臂膀,靠在上麵熟睡,喃喃道“爹爹睡覺。”
“爹爹寫完這封信好不好?”
“不好……”
再輕聲問的時候,小風已經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了,不再理會裴少淮。
被小風這麽一折騰,裴少淮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幾句話,一下子忘了個精光。
不是裴少淮跟皇上無話可說,而是閔地的錯綜複雜牽連到皇家宗室,有些事還是借燕指揮之口來說,更好一些。
刻意聯絡君臣感情,裴少淮又不是這樣的人。
於是乎,裴少淮單手抱著女兒,打算長話短說,速戰速決。
小風抱得牢牢的,根本不能鬆放下來,裴少淮聽到正房裏又傳來動靜——小南也起夜了。
聽腳步聲似乎也要往這邊來。
裴少淮隻好快筆寫下——“陛下,微臣不是不寫信,隻是實在忙得要緊,臣願陛下龍體安康……公務之事,一切皆如燕指揮所言。伯淵拜上。”
言簡意賅,直抒胸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