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

字數:12346   加入書籤

A+A-


    第四十三章跑了
    王總管忙到天黑才回到萬歲殿, 發現小皇帝一臉愁容,關心地問道:“陛下這是怎麽了?”
    小桌子先他回來,小聲的告訴王總管:“幹爹, 聽葉家幾位郎君說。是太傅跟陛下說了幾句話後, 陛下就心情不好了。”
    “太傅跟陛下說了什麽?”問話的時候,王總管看向葉大郎跟葉二郎。
    葉三郎、葉四郎、葉五郎已經不在萬歲殿了。知道他們惦記著葉統領,小桌子回來後, 顧暘就讓他們回家了。
    葉大郎出聲回答:“太傅說追悼會結束後,開始為陛下啟蒙, 教陛下識字讀書!”
    王總管坐下來,安慰小皇帝:“陛下,太傅平日裏要處理朝政,那麽忙, 怎麽會天天有空入宮給陛下上課呢?一個月, 或許隻來幾回。陛下若是不想聽, 那就睡覺好了。”
    顧暘搖頭, 一臉抗拒的模樣。
    年幼的君主順從大臣,乖乖聽話。這可不是個好事情。一旦養成聽從大臣的話, 皇帝就是個無主見的人。習慣了依賴別人,聽從別人的話,將來根本不能自己扛起大事。
    現在他才剛滿周歲, 李太傅就急著教育他,日後肯定會越管越嚴, 對他的要求越來越高。哪還有快樂可言?
    見小皇帝不高興,王總管又說道:“那老奴勸勸太傅?等過兩年, 再給陛下啟蒙?”
    王總管也不讚成這麽早給小皇帝啟蒙。拔苗助長, 可能會影響小皇帝的身心健康!
    顧暘點頭, 伸手拉住了王總管的手問道:“吃了嗎?”
    王總管笑著頷首。他雖然一直在忙,但是出去前小皇帝塞了一盒吃食給他。所以王總管餓的時候,就會吃東西。
    小桌子還沒吃呢,看到小皇帝這麽關心王總管,心裏羨慕極了。什麽時候,小皇帝才能像重視王總管一樣的重視他?
    顧暘放心了,又問道:“小馬呢?”
    小桌子雖然不喜歡小馬,但是相處多年,還是有點虛假情誼的。當日他們逃得匆忙,並不知道宮裏發生的事情。周歲宴前,小皇帝的替身馬寶遇刺,被小馬救了。小馬因此受傷,王總管讓他好好養傷,周歲宴當日並沒有出門做事。
    王總管輕聲言道:“小馬平安無事。他閨女這幾日持續高熱不退,現在由小馬守著。”
    宮裏有太多密道了。王總管事先就提醒過小馬,準備好一個包袱,若是發生變故,就暫時找條密道躲起來。小馬聽從王總管的話,當日聽到從太和殿傳來的巨響,他就躲進了密道裏。
    馬寶發了好幾日的高燒,一直沒有退燒。現在情況很不好。
    得知小馬父女的情況,小桌子心情有些複雜。打算晚些時候過去看看他們。
    顧暘輕輕點頭,想起少了個人,問道:“文王在哪?”
    提起文王,小桌子也覺得奇怪。聽說文王當時想跟隨禦駕入宮,被周尚書接走了。
    這王總管就不知道了,他看向小桌子問道:“可有見到文王?”
    “被周尚書接走了。”小桌子回答。
    王總管若有所思。周尚書把文王帶去哪了?難道這幾位大臣還想利用文王?
    說兩句話的功夫,等王總管低頭看向小皇帝的時候,發現小皇帝趴在了矮案上睡著了。
    王總管一臉無奈,眉眼柔和地看了一會兒小皇帝,動作溫柔的將他抱起來帶去休息。
    從正午過後,小皇帝就沒有睡覺,撐到現在真是不容易。
    小桌子伸出了雙手,倒是想搭把手,但是被王總管無視了,訕訕地收回了手。跟王總管低聲說道:“幹爹,我去看看小馬他們。”
    王總管點頭。
    來到小馬的住處,看到裏邊還亮著燭火,小桌子敲了敲門。
    過了一會兒,屋門打開了。小馬一臉憔悴,看到來人是小桌子,對他點了點頭,把門開大,讓他進來。
    小桌子進屋後,問小馬:“你閨女怎麽樣了?”
    提起女兒的身子,小馬紅了眼睛,哽咽地說:“太醫說這兩日若是不退熱,就危險了……”
    太醫說了,馬寶年紀那麽小,發了好幾天的高燒,哪怕燒退了,可能智力會不如常人。
    小桌子走過去看了眼臉色紅潤的孩子,拿出了一朵花,緩緩說道:“今日陛下回宮,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幹爹讓我將宮裏的花折了,派花給百姓們。這朵花被落在了樓上,派花結束才發現。我想著,這花應該是上天留下來的。留給我們自己人。現在我把這朵花送給寶兒,她肯定會平安無事。”
    說完,小桌子把花放在了馬寶的頭頂上。
    小馬流下了淚水,對小桌子說道:“謝謝……如果寶兒能醒來。將來我一定讓她給你養老!你就是她的二爹!”
    小桌子詫異。這倒是不錯。
    那他也算是有閨女了!回頭等這閨女長大了成家,生下的幾個孩子,讓其中一個孩子跟他姓就行了!
    小桌子又關心了一下小馬的傷勢。小馬那日被人捅了一刀,雖然沒有傷到要害,但是傷口還是挺深的。
    “還好。”雖然疼,但是小馬能忍。
    既然這孩子也算是自己的閨女了。小桌子覺得自己得守著她。所以幹脆留下來,陪著小馬。將這幾日發生的事情,細細的說了一遍。
    而文王,自從被周尚書帶走後。周尚書笑嗬嗬的讓他留在周家養傷。
    雖然秦王下令要求手下殺光周家人,但是反賊並沒有聽命令行事,隻是把周家人抓起來。周尚書救走自家親眷與其他大臣的親眷後,把他們安置在城東那邊。叛亂已平,就派人將他們接了回來。
    周家人知道文王來府裏做客,感覺有些怪異。
    周夫人特地問周尚書:“聽說秦王被抓後,是關在了葉家。現在你把文王帶來府裏,莫不是文王也有問題?”
    周尚書解釋道:“別多想。這位文王對陛下忠心耿耿,在這次叛亂中也算是救駕有功。等他傷養好了後,朝廷還需要他做事。”
    周夫人驚訝了,疑惑地問:“難道朝廷要重用這位藩王?這合適嗎?”
    “你一個婦人家,問那麽多這些事做什麽。好了,早日休息吧!”周尚書不想把利用文王的事情告訴周夫人。怕自己的妻子說漏了嘴,讓文王知道朝廷會利用他引誘趙王入京。聽說文王膽子不大,萬一跑了怎麽辦?
    周夫人翻了個白眼,不服氣的反駁道:“婦人家怎麽了!若是朝廷有機會讓女子入朝為官,你還敢說這話嗎!”
    “女子入朝為官?你怕不是在說夢話。”周尚書嗤笑了一聲。
    周夫人心裏不悅,翻身背對著他,將被子搶過來。
    周尚書:……
    算了,就這天氣,不蓋被子也沒事。
    現在叛亂已經結束,文王尋思著,那幾個大臣應該不會再利用他了。第二日,便讓照顧他的禁軍去把他的隨從找回來。
    隨從來到周家,見到文王傷成這樣,心疼極了。
    “殿下!您受苦了!”
    文王點頭,感慨道:“本王還能活著真是不容易!”
    聽說其他入宮赴宴的藩王,當日就被反賊屠殺了。文王覺得自己真是幸運!
    “殿下,京城真是太危險了。等養好傷,我們就離開這裏吧!”隨從說。
    文王搖頭,掃了眼站在一旁的禁軍,跟對方說:“你上街給本王打聽打聽最近發生的江湖事。”
    禁軍知道文王是故意支開他的,默默點頭,離開了這裏。
    等人走了,文王才對隨從說:“本王想過了,還是留在陛下身邊最安全!薑國那邊,本王已經得罪了。對付秦王,本王也參與其中。秦王的子嗣若是活著,必定不會放過本王。還有那個趙王,肯定也不會放過本王的……”
    隨從驚呆了,小聲地說:“那殿下還不如不來京城呢! 沒來京城前,殿下隻得罪了薑國那邊。來了京城後,不單惹了秦王,還得罪了趙王。這是何必呢?對了,殿下為何會得罪趙王?他也來京城了?”
    “此事說來話長,先給本王倒杯茶。”文王一臉無奈。
    半個時辰後,隨從可算是了解了這幾日發生的事情。驚歎道:“這趙王真是厲害!苦心籌謀這麽多年。他手握重兵,為什麽不直接起兵謀反?這不是更簡單嗎?”
    文王一臉鄙夷的說:“你懂什麽!趙王若是敢動邊境的兵馬,北疆胡人必定會伺機來犯!到時候內亂外亂,大周一團亂。其他三個國家還不趁機發兵攻打大周?所以趙王不敢起兵謀反。”
    隨從麵色不自然,改口說:“殿下,為什麽周尚書待您這麽好?難道殿下不覺得奇怪嗎?”
    “因為本王救駕有功。但是又不方便住在宮裏。住在外麵又有危險。所以周尚書好心收留了本王,讓本王在這裏養傷。”文王覺得周尚書人還不錯。
    “這周尚書,可是顧命大臣。殿下一個藩王,住在他府裏,走得太近了。旁人肯定會多想。”隨從總覺得,周尚書把文王留在府裏肯定是另有目的。
    文王沉默了,他放下茶杯,盯著空茶杯發呆。
    隨從提議:“殿下?要不小奴另找一個地方?亦或是咱們厚著臉皮去某位太醫的家中養傷也行。”
    “你現在就去葉家,跟他們說。本王受了傷,想到葉家養傷。問問葉家人的意思。”文王慌了,越想越覺得周尚書把他留在府裏這件事不對勁!可他又不能亂跑,畢竟他現在樹敵不少,都是大敵。葉家就是個安全的地方。葉統領為人剛正不阿,一身正氣,一定會保護他的!不會害他!
    隨從搖頭:“葉家?這也不妥吧?聽說葉家極少與其他官員有人情往來。殿下一個藩王,要跑去葉家養傷,葉家肯定不會答應此事。”
    文王心情焦慮起來,吩咐隨從:“若是葉家人不收留本王,你就跟他們說,帶本王進宮。”
    哪怕那幾個大臣要算計他,有小皇帝護著,這些人至少會顧忌一二。文王覺得,小皇帝那麽善良可愛,肯定會保護他的!
    “是!”
    隨從立馬去辦事。
    葉統領正在家中養傷,得知文王派人過來,想住在他的府上,覺得此事奇怪。
    “文王可有說為何要過來住?”葉統領問管事。
    管事回答道:“說外麵不安全,怕被某位藩王報複。”
    葉統領想了想,點頭說:“行。讓他過來住吧!”
    葉夫人勸道:“他畢竟是個藩王。難道你不怕被朝中的官員盯上,借題發揮?”
    “隻要陛下信我,我問心無愧!”葉統領一臉正氣。
    葉夫人不再勸他,跟管事出去的時候,吩咐管事:“老趙,你親自過去接文王。若是發現什麽不對勁,找個借口拒絕了。”
    管事點頭:“明白了!”
    回到前院,葉家管事笑著回應文王的隨從:“不知文王傷勢如何,若是行動不便,我們葉家過去接他。”
    葉家竟然同意讓文王住在府上!隨從不敢置信。考慮到帶著葉家人去周家接文王,可能會讓周家起疑。文王的隨從拒絕了葉家管事。
    “不必了。我家殿下身邊有禁軍照顧,晚些時候禁軍會送他過來。”
    聽說文王身邊就有禁軍,葉家管事覺得等文王過來,就清楚對方有沒有問題了。所以沒有堅持過去接人。
    隨從一路跑回周家,將事情告訴文王。文王很高興,直接讓隨從背著他從周家後門離開。
    周家的人看到文王離開,好奇問了一句要去哪。
    “本王覺得無聊,打算出去聽說書。”
    周家的仆人不敢阻止文王,畢竟是貴客,但是又覺得文王從後門離開的行為有些可疑,便跑去告訴管事。
    管事雖然也覺得文王從後門離開這一行為有些奇怪,但是並沒有派人去追。周家不少丫鬟小廝被反賊殺死,管事很忙,有很多事要處理。
    周尚書忙碌了一天,回到府裏,得知文王出去後一直沒有回來,他惱怒地罵了管事:“他是貴客!身上又有傷!知道他出府,你們也不派人跟著!現在讓我去哪找人!”
    管事委屈地低下了頭。他哪知道文王一個傷者會跑了就不回來!
    想起什麽,管事告訴周尚書:“那個照顧文王的禁軍回來了。他也許知道文王去哪了。”
    “快讓他過來!”周尚書心裏著急。
    文王可是他們用來對付趙王的大魚餌,要是跑了,他們又得另想方法對付趙王了。
    禁軍來到周尚書麵前,如實將今日的情況告訴周尚書。
    知道禁軍被文王支出去了,並不知道文王跑去哪。周尚書頓時失落。他低聲安慰自己:“他受了傷,應該走不遠,還在城內。明日定能把他找回來!”
    周夫人就坐在旁邊,從周尚書的反應當中,她已經看出了文王的重要性。看來朝中這幾個大臣,要利用文王做什麽事。知道自己開口問,丈夫也不會告訴她,周夫人識趣的沒有聊這件事。
    文王到了葉家後,跟葉統領聊了很久。大意是賣可憐訴苦,成功博得了葉統領同情。最後同意為文王保密行蹤。讓文王放心在葉家養傷!養傷期間,絕對不會有外人來打擾!
    文王感動極了,握著葉統領的手哭了。
    “葉統領,您是好人呐!這京城裏,除了陛下之外,您是第二個對本王好的人!您的恩情,本王記住了!”
    見文王跟自己的長子差不多年紀,已經經曆了這麽多生死大事,也沒個長輩庇佑,真是不容易。葉統領用愛憐的眼神看著他。
    跟葉家人吃了一頓晚飯後,文王被安排住入客居。
    隨從將文王小心的放下來,笑嘻嘻的誇讚:“殿下,您的演技真好!真是說哭就哭!”
    文王挑了挑眉,摸著自己的臉說:“是葉統領善良心軟。所以才會相信本王。換個心腸硬的人,哪怕本王流幹了眼淚,對方都不會有半分同情。”
    其實剛開始的演的,演著演著,文王真的很傷心,就哭得很厲害。他很羨慕葉大郎,有父母保護,還有幾個弟弟,兄弟團結。
    而他,父母都沒了。兄弟,更是沒有。唯獨他一人堅強的活著。
    文帝時期,頒布了新的政令。藩王隻允許有一個世子存在。除了世子外,藩王的其他兒子,都歸朝廷的宗正寺撫養。等他們長大,會被送去做苦力,哪裏有建設,就送去哪裏做工。反正過得還不如普通百姓。
    這條政令,極大的限製了藩王的發展。所以政令頒布實施後,有好幾位藩王聯合起來謀反,最後以失敗收尾。從文帝頒布這條政令到小皇帝這一代。效果很顯著。文王就是個好例子。所以文王隻能依靠小皇帝。
    幽幽地歎了口氣,文王閉上了眼睛。
    翌日,周尚書派人尋找文王。從城門那邊的入城登記情況,知道文王沒有出城,還躲藏在城裏。他倒是不急了。打算慢慢找。
    何左相派人來通知周尚書去議事房開會。
    已經調查到反賊利用了薑國使團逼宮。薑國使團雖然離開了京城,但是沒有這麽快離境。他們要派人攔著薑國使團,把薑國使團帶回京城審問。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發文書告知離國與吳國,畢竟這兩個國家的使團來參加小皇帝的周歲宴,都死於這次大周宮變。寫文書的時候,用詞語氣要強硬。反正不能讓這兩個國家把錯全都推到大周身上。他們甚至想出了個主意,打算利用此事,攛掇吳國與離國一起逼薑國賠禮道歉。
    周尚書心裏感歎,這人文人不單心思多,手段狠,臉皮還很厚!
    “可有異議?”李太傅說完這些事,視線掃過每一個人。
    劉尚書看向何左相。何左相搖頭,他也跟著搖頭。
    宋尚書見趙右相搖頭,當然跟著搖了搖頭。
    他們都沒有意見,周尚書就更沒有意見了。
    宋尚書看了眼趙右相,猶豫了一下,出聲言道:“在這次叛亂中犧牲的官員,他們的位置……”
    李太傅抬起手,做了個手勢,讓宋尚書打住話題。
    這個話題,隻要一開始。左相派跟右相派肯定會鬥起來。所以李太傅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打算等追悼會結束,處理了趙王的事情後,再解決官員遞補的問題。反正朝中主要做實事的,必不可缺的還是低官階的官員。好在這次叛亂中,除了禁軍犧牲太多,其他職位的低官階官員並沒有出事。
    “眼下還有很多大事等著我們去處理。趙王一日不除,危害就一直存在。官員遞補的事情,等解決了趙王後再商議。幾位覺得如何?”李太傅目光深邃地看向趙右相與何左相。
    何左相眯著眼睛看趙右相。
    趙右相皮笑肉不笑的回應對方。
    李太傅等了一會兒,見這兩位都不出聲反對他的話,便繼續說道:“那便這麽定了。”
    視線不經意掃過周尚書,見對方欲言又止的模樣,李太傅問道:“周尚書有何提議?”
    周尚書麵色不太自然,低聲說:“文王不見了……”
    如果大家一起找,肯定能夠快點找到文王。
    李太傅:……
    宋尚書陰陽怪氣地言道:“周尚書連個傷者都看不住?真是令人失望!”
    他可還記得,之前周尚書故意算計他與文王勾結的事。
    等解決完大事,再好好收拾周尚書!
    周尚書沉默,沒有反駁宋尚書的話。
    李太傅淡淡地言道:“散布消息,說宮裏有位宮人中了一種奇毒,半個月後必定身亡。”
    周尚書愕然,疑惑地問:“這與文王有關係?”
    “文王就是那個宮人。防止他對陛下不忠,破壞計劃,所以老夫事先讓他服下了毒|藥。”李太傅告訴周尚書。
    周尚書:……
    突然覺得,李太傅當時在藏書閣逼他辭官作為試探,真是心慈手軟!
    “下官明白了。”周尚書咽了咽口水。
    離開皇宮後,他馬上請禁軍宣布這個消息。
    文王知道小皇帝喜歡聽故事,所以會讓隨從出去收集近來發生江湖趣事。
    傍晚的時候,隨從回來,喝了幾口茶水後,開始將今日收集到的故事講給文王聽。
    “就這些?”文王有些失望。都不是很精彩。江湖兒女,情情愛愛的八卦故事,又不適合講給小皇帝聽。
    “還有一件事。說宮裏有位宮人中了一種奇毒,半個月後就會身亡。殿下,您說奇怪不奇怪。一個小小的宮人,中了毒,也值得民間熱議?再說了,民間是怎麽知道宮裏的人中|毒的事情?難道是宮裏故意散播出來的?”隨從說話的時候,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正準備喝。
    文王臉色大變,激動地叫道:“不好!快回周府!”
    隨從被文王嚇到了,手一抖,茶杯從手裏掉落,摔倒了地上,茶杯頓時裂開,茶水四溢。
    “殿下,您怎麽了?”隨從不安地詢問。
    文王捶打著床榻,咬著牙說:“那個中毒的人就是本王!宮中發生的事情怎麽會傳到民間!肯定是故意散播出來的!”
    隨從呆了。
    “快收拾東西。罷了,也別收拾了。反正沒東西收拾。直接背本王回去!”文王一臉惱怒。他都忘了,自己服下|毒藥的事。這毒一日不解,他能跑去哪?
    隨從趕緊將文王背起來,帶著文王離開葉家,跑回周家。
    周尚書就待在家裏,看到文王回來了,笑嗬嗬地說:“文王殿下跑哪聽說書了?”
    文王木著一張臉,冷冷地問:“你們何時給本王解藥?該配合的本王已經照做配合!”
    他堂堂藩王,被這群大臣欺負成這樣,難道不要麵子嗎!好歹他也是宗室子弟!是皇族!
    周尚書笑著言道:“文王殿下不如先好好養傷。這解藥,到了時間太傅會送來的。”
    文王咬牙切齒地怒罵:“本王好歹是宗室子弟。是陛下的血親!你們如此欺辱本王,可把陛下放在眼裏!”
    收斂起臉上的笑意,周尚書無奈地解釋道:“文王殿下既然身為宗室子弟,更應該對陛下忠心耿耿,幫助陛下鏟除奸賊!”
    文王抿著嘴不說話,臉色沉沉的。
    周尚書請他進屋坐下,先給他道了個歉,然後將李太傅的計劃告訴他。
    文王聽完後,氣笑了。
    周尚書向他抱拳,麵色誠懇地言道:“請文王殿下挺身而出,幫助陛下!”
    “本王自然願意效忠陛下!可本王不願意被人逼迫著做事!周尚書明白嗎?”文王目光深深地凝視著周尚書,他的手拍了拍桌麵,怒意很濃。
    周尚書頷首:“周某明白了。是我們幾人做的不妥。周某再次向文王殿下道歉!”
    文王心中的怒意漸漸消了。周尚書這個人還行,沒有那麽傲氣,好歹還是願意尊重他的。
    倒是那個李太傅,此人最可惡!騷主意都是這老頭出的!多次利用他,算計他。還逼他吃毒|藥!這老不死的!心眼又多,做事又狠!為了大局,也不惜犧牲小部分的人!這樣的人,最後還是個大功臣,還會留名青史。
    越想文王越來氣。剛剛熄滅的怒意,又燃燒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