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

字數:5589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一十二章建議
    比起何左相的離世, 大周的百姓更在意顧暘親政一事!
    他們期待了多年,盼望著小皇帝長大,日日幻想著小皇帝親政後會把大周改變成什麽樣。如今, 小皇帝終於開始親政了, 百姓們可不得放鞭炮慶祝。
    顧暘親政的第一個早朝, 並沒有宣布頒布什麽新政策,既不大赦天下, 也不減免賦稅。而是下令, 讓全國各個地方的百姓寫出他們期待的大周是什麽樣的, 以及對朝廷有什麽建議都可以寫下來, 交給衙門, 由衙門上交給朝廷。
    這可驚呆了一眾官員。
    當初的六位顧命大臣, 現在就剩下劉尚書跟周尚書。左相派現在以劉尚書為首,可劉尚書卻不敢反駁小皇帝。因為何左相先前就交代過,左相派官員必須要全力支持小皇帝的新政!
    周尚書雖然精神看起來還不錯, 但是胡子都變白了。妻子離開家這麽多年,雖然偶爾給他寫信,回家過年。但是很多時候他總覺得很落寞。憂心多了,他的頭發跟胡子以及眉毛都變白了。每次見麵,看到妻子越發年輕,充滿活力,那股朝氣蓬勃的樣子, 讓他心裏更是難受。他已經遲暮, 妻子卻偏偏朝氣起來。夫妻感情名存實亡,兩人背道相馳, 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太傅當年離世後, 開始有純臣向周尚書靠攏。畢竟周尚書也是純臣。經過這幾年的發展, 純臣派現在以周尚書為首,眼下純臣派的官員都在看周尚書的意思。
    周尚書能有啥態度?他妻子聽小皇帝的話,賣力的幫小皇帝做事,他若是跟小皇帝作對,豈不是會惹怒他妻子?到時候,連過年都不回家了!真的跟他和離了,那他怎麽辦!人活到這個歲數,權力金錢名聲都有了,周尚書隻想跟家人好好過日子。所以,他當然得支持小皇帝了!隻不過,周尚書習慣了最後表態,故而一直沒有出聲發言。
    劉尚書沒有吭聲,是在看文王、梁王、餘王以及周尚書的態度。
    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靜悄悄的,無人開口發言。
    顧暘挑了挑眉,再次出聲問道:“眾卿家可有異議?”
    許多官員當然是不支持的。可他們官職低,不敢輕易發言。真是荒唐!給百姓提對朝廷提建議的機會,這不是給了百姓權力嗎!百姓有了權力,這還了得!
    文王站出來,第一個發言回應顧暘:“陛下英明!臣覺得陛下此舉甚好!”
    見狀,梁王也開口說話:“陛下英明!朝廷想要為民謀福,首先得了解百姓們的生活,聽取百姓的建議。”
    餘王也立馬言道:“陛下英明神武!隻是臣有些擔憂,若是百姓寫了提議,交給當地衙門,但是衙門壓下這些提議,認為提議不好,從而針對提出該提議的百姓,使用傷害手段去欺負百姓,讓當地百姓不敢再對朝廷提出提議,這該如何是好?”
    顧暘回答道:“朕倒要看看,有哪位官員敢如此囂張,欺負朕的百姓。禦史台的諸位卿家們,在監察官員方麵,應該不會讓朕失望吧?”
    最後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讓禦史台的所有官員瞬間提心吊膽起來。
    對於那個暗中監察機構,他們一直很憎惡。期待著小皇帝親政後,就把暗中監察機構取消!可沒想到,小皇帝想取消的監察部門竟然是他們禦史台!
    這怎麽行!禦史台不在了,豈不是意味著他們禦史台的全部官員都得失業!飯碗不保!
    當即,禦史台長官,禦使大夫趕緊回答道:“禦史台必定會監察清楚所有官員!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不少官員聽了這話,隻覺得難受。本來有暗中監察機構盯著他們,他們的日子已經不好過了。那些曾經大吃大喝收受賄賂逛青樓做事擺爛的逍遙日子,恍如前世。現在禦史台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向小皇帝證明禦史台的能力,打算盯緊他們這些官員,他們日後還不得小心翼翼的做事!
    純臣派喜聞樂見,就喜歡看禦史台跟暗中監察機構打起來!最好把朝中那些貪官汙吏全都查出來!讓朝堂煥然一新!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看周尚書與劉尚書是什麽態度。
    三王都表態了,周尚書也跟著表態支持顧暘的決策。
    劉尚書麵色複雜地盯著這些人,最後表態,出聲支持此事。
    退朝後,劉尚書與周尚書等人都被一群官員圍著。
    “劉尚書,給了百姓對朝廷提意見的機會,這不是相當於給了他們議政的權力嗎!如此國家還不亂套!”
    “就是就是!決不能如此!劉尚書還是勸勸陛下吧!”
    劉尚書麵無表情地盯著這些人。剛才一個個在朝堂上當啞巴,不敢自己表態,現在讓他去得罪小皇帝。當他是傻子嗎!
    不過都是共事多年的同僚,劉尚書雖然心裏不滿,但是沒有說出來。而是言道:“陛下剛親政。我們便反對陛下的決策,這不是站在陛下的對立麵嗎?若是陛下對我等印象不好,而是親近了那些支持他的官員,長此以往,對我們絕無利處!”
    左相派的官員聽了這話,紛紛冷靜下來,開始誇讚劉尚書目光長遠。
    劉尚書嗬嗬一笑,敷衍了這些人後,前往禦書房盯著小皇帝工作。何左相不在了,劉尚書得盯著小皇帝幹活,可不能讓小皇帝偷懶成為昏君。
    蓬萊居士就在禦書房等著,顧暘來了之後,將早朝的事情告訴他。蓬萊居士很滿意,笑著言道:“妙哉妙哉!陛下此舉,深得民心!”
    自從認識顧暘後,兩人相處久了,蓬萊居士越發欣賞佩服顧暘。他從不會以老師的身份交代顧暘必須完成什麽功課,他知道顧暘是個極其聰明擁有主見的人。這幾年,他從顧暘身上學到了不少事情跟道理。所有人都以為他們是師生,就連顧暘也將他當老師,隻有蓬萊居士認為,他跟顧暘更像是朋友知己。
    兩人正在說話,葉統領進來通稟劉尚書來了。蓬萊居士識趣的從側門離開禦書房。
    劉尚書走進來,看到顧暘正在看奏疏,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出聲言道:“陛下為何讓百姓對從朝廷提出建議?”
    其實劉尚書是想知道這件事是不是蓬萊居士提議的。蓬萊居士成為小皇帝的老師後,雖然沒有參與朝政,但是此人的思想實在是太瘋狂!當年對方舌戰群儒的時候,劉尚書目睹了全過程,知道。惠帝以前還想利用蓬萊居士的思想來治理國家,改變大周風氣。許多官員聞訊紛紛前來勸諫反對。
    劉尚書擔心小皇帝受蓬萊居士的思想影響,將來可能會利用對方的思想來治理國家。這條路實在是太艱難了。劉尚書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在他有生之年,肯定是要支持小皇帝護著小皇帝的。然而等他離開這人世後,就幫不了小皇帝了。未來的路,全靠小皇帝堅強的走下去。劉尚書希望小皇帝將來走的路穩穩當當的,若是選擇用蓬萊居士的思想治理國家,前路必定坎坷。
    顧暘知道這是劉尚書的試探,誠實的言道:“是朕的意思,劉尚書不必懷疑老師。”
    劉尚書麵色微頓,淡笑著說:“臣覺得這個決策很不錯。陛下英明!臣愚鈍,不知陛下是真心收集百姓對朝廷的建議還是利用此事來試探地方官員是否會如實向上反饋百姓的建議?”
    顧暘漫不經心地反問劉尚書:“劉尚書覺得呢?”
    顧暘已經看完了奏疏的內容,拿起自己準備好的印章,蘸印泥後,蓋在奏疏上,以表示他已經看過了知道此事。自己的字是什麽水平顧暘還是清楚的,所以能不批文字,顧暘會盡量不寫手上。
    劉尚書沉默了一下,目光深邃的看著顧暘。
    雖然小皇帝是他們看著長大的,但是有時候他們也猜不到對方心裏在想些什麽。以前是因為小皇帝年紀小有代溝,現在小皇帝長大了,說話總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讓人拿不準小皇帝究竟是什麽心思。
    見顧暘一副專心處理政務的模樣,劉尚書也不好繼續出聲打擾對方。便說道:“臣就在此處陪著陛下,若是陛下有何疑問,可以詢問臣。”
    知道對方在監視自己幹活,顧暘敷衍地點了點頭,沒有在意。
    早朝的消息傳到民間,讓百姓們轟動起來。
    “哎喲!陛下當真讓我們給朝廷提建議?我不是在做夢吧?我們這些平民也有權力跟朝廷提建議?”
    “消息都傳開了!還貼了文書在皇城外麵!不可能是假的!我就知道陛下親政,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這不!陛下剛開始親政,就給我們這些平民提建議的機會!日後我們對朝廷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都可以說出來了!真是太好了!”
    有人對此表示擔憂,低聲說:“可這上麵下的命令,若是員不上達,還派人打我們一頓報複,如此誰還敢提建議?”
    蹲在角落裏的乞丐聽到這話,笑著站起來,衝他們說道:“諸位,若是官員敢如此欺下瞞上,那他的烏紗帽可就危險了!現在民間到處是陛下的監察眼目,誰敢在陛下的眼皮底下欺壓百姓?”
    其他人紛紛點頭,有個年輕人大聲喊道:“還真是如此!諸位有什麽建議都說出來!我們一起跟朝廷提建議!我們說的話,都會被人整理起來,上交到陛下那裏!會被陛下看到!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先例!諸位可不要放棄了現在這個機會!”
    眾人聽了這話,興奮雀躍起來。對啊!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先例。小皇帝給了他們跟朝廷提建議的機會!他們若是不提建議,豈不是浪費了小皇帝的苦心!錯過了這一次,也許下次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隨後,眾人趕快跑去京兆府那邊。爭先恐後的提建議。
    忙碌了一天,顧暘泡著溫泉放鬆。駱三來到萬歲殿,知道顧暘在洗澡,在外麵等候。
    等了半個時辰見顧暘還不出來,駱三擔心對方在浴室裏出什麽事了。抬高聲音,大喊道:“陛下!臣來了!”
    顧暘泡溫泉舒服得睡著了,聽到聲音,立馬睜開眼睛醒過來,伸手拉了拉鈴鐺。
    外麵的駱三聽到鈴鐺聲,推開門走進去。
    隔著屏風,駱三對裏邊行禮:“陛下有何吩咐?”
    顧暘懶洋洋地說:“駱駱啊,你傳個消息,告訴鹿王朕要恢複他的身份了,會派人去接管外麵的情報網,讓他早日回來。”
    駱三驚訝,詢問道:“不知陛下打算派何人去接管外麵的情報網?”
    顧暘告訴他:“讓藍五跟薑三去接管。”
    “臣明白了。”駱三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