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遷都好啊

字數:3772   加入書籤

A+A-


    “靖康之恥指的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取北宋都城,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曆史事件。”
    “北宋?不是大宋嗎?”
    範仲淹以為江逸是記錯了,他多希望江逸記錯了!
    自古以來,一旦中原被入侵都會生靈塗炭,百姓會麵臨無數次的燒殺搶掠,範仲淹難以接受在大宋也發生這樣的事情!
    江逸不得不打破他這個幻想:“先祖您所處的時代本為大宋,但北宋被滅亡了,後朝廷中心遷都南下,由趙構建立南宋。”
    “從此,大宋在華夏曆史上,分為南北。”
    “混賬,混賬啊!朝廷怎能如此昏庸無能,就沒有人能提槍上馬,敢與賊人一戰嗎?!”
    範仲淹緊握拳頭,氣得渾身顫抖:“大宋怎麽會淪落到那般地步!”
    江逸發現,範仲淹第一時間怨恨的,居然不是滅了北宋的金人,而是怨恨朝廷的昏庸無能。..
    他心中猜出了範仲淹的想法,但光他知道還不夠,觀眾們也需要知道!
    江逸問道:“先祖,您為何先怨朝廷,而不怨金人呢?”
    “就是啊,小範老子為什麽不痛恨金人啊,金人可是把北宋給滅了!”
    “沒錯,這對範仲淹應該算是亡國之恨了,可是他居然第一時間痛恨朝廷哎,會不會主次不分了?”
    “就是就是,難道弱就能成為別人打自己的理由了嗎,難道弱就一定要挨打嗎?”
    “樓上,你是典藏華夏白看了,還是因為忘記先輩們受過的苦了?弱後就要挨打是我們應該世世代代要記住的事情!”
    觀眾們在彈幕裏激烈地交流著,一部分人覺得,我弱後,你就應該保護我,你就應該講人道主義,怎麽能欺負我呢?
    一部分覺得,弱後沒有挨打,那隻是因為別人今天不想打你,於國於家都得先自強,而後敵人才會尊重和敬畏我們!
    這兩股觀點在彈幕裏形成了兩極分化。
    許多已經跪久了的觀眾主張道:“我們應該找一個牛逼的大老哥,不然要是糙米發火要欺負我們了怎麽辦?”
    “是啊,我經常幻想能夠去到糙米,在那裏我直接就是發達國家的兒女了哈哈!”
    “我真是佩服範仲淹啊,都這種情況下居然還恨自己這邊,瞧瞧啊,這就是所謂的先祖之心!”
    五十萬們瘋狂地帶了節奏,氣得正義的觀眾怒不可遏。
    還沒等他們回應,範仲淹就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朝廷要是強橫,金人又豈能打進來?!”
    “朝廷要是不采取對外給歲幣的製度,不養虎為患,金人又豈能打進來?!”
    範仲淹羞憤至極:“泱泱大宋,豈無男兒敢戰遼夏,可是朝廷愚昧啊,他們不打,他們非要養敵人!”
    “真宗時期,他們寧願和遼人簽訂澶【】淵之盟,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也不願意和遼人決一死戰!”
    “唉……”
    一想到這點,江逸也不由跟著歎氣。
    也不知道為什麽,宋朝在趙匡胤之後,皇帝好像骨子裏就很怕事,要知道當時遼軍也是可以被幹掉的啊。
    但是宋真宗不打啊,他畏敵如虎,敵人在現實中遠沒有在他心裏那般強大,可就是他這心裏的敵人,硬生生讓大宋每年平白無故又得多給錢。
    江逸隻手一揮,時空之鏡上出現了宋真宗趙恒。
    “啟奏陛下,遼蕭太後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複瓦橋關為名,已親率大軍深入我大宋境內!”
    宋廷之上,宋真宗緊急召開了會議,一位白發老臣著急萬分:
    “敵將蕭撻凜已經攻破遂城,生俘大將王先知,正在猛攻定州,且俘虜我們雲州觀察使王繼忠,我軍憑守堅城,戰事刻不容緩啊,還請陛下早做定奪!”
    “這可大事不好,遼軍這是要直入我中原腹地,衝我們都城而來啊。”
    “是啊,必須早做打算,否則朝廷必危。”
    一眾臣子嘩然,瞬間整個朝野為之震動。
    宋真宗身子微微往龍椅後靠了些,神色略顯張皇,極力控製著內心的恐懼,強行鎮定道:“朕意遷都,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遷都?遷都好,遷都好啊!”
    宋朝的參知政事王欽若一下子就明白了宋真宗的意思,他也不想打仗,怎麽可能打得過呢,遼人實在是太厲害了。
    “陛下,微臣建議,遷都升州!”作為江南人的王欽若心想江南道。
    作為蜀人的陳堯叟發表了不同意見:“陛下,微臣主張遷都益州!”
    “陛下,微臣支持遷都升州!”
    “微臣認為還是益州好!”
    一眾大臣紛紛站隊表態,宋真宗見狀,心中暗喜,看來遷都才是民心所想,如此甚好,甚好。
    觀眾們看得心中一陣作嘔。
    “老天爺啊,宋朝從宋真宗開始就這樣了嗎?”
    “丟人啊,丟死人了,宋朝支棱起來啊,怎麽越有錢越怕死呢!”
    “我真想把這滿朝文武打一頓,他們就沒點血性嗎,才被打了幾座城池就想著遷都了,中原就那麽不堪嗎?”
    範仲淹握緊拳頭,他恨極了這種局麵,可這就是宋朝大部分皇帝的現狀,他們畏敵如虎,畏敵如虎啊!
    就在這時,大宋宰相寇準站到大殿之中,虎視諸多大臣駁斥道:
    “誰替陛下出這種計策,其罪可處死!”
    “如今陛下神武,將領大臣團結協作,若是陛下大駕親征,敵寇自然會逃走。若敵兵不逃,則我宋軍可出奇兵擾亂敵人的戰略,堅守使敵兵疲憊,用以逸待勞之勢取得勝利!”
    “陛下怎能放棄宗廟社稷跑到遙遠的楚、蜀之地,到時所在之處人心離散,敵寇乘機長驅直入,敢問諸位,國家還能保住嗎?””
    “到時候,你們有誰能夠保住我們大宋的江山社稷!”
    文武百官頓時一言不發,宋真宗聽到這話,內心默默地歎了口氣:唉……
    看來,朕是非親征不可了,你這寇準,怎就不明白朕的意思,何必跟遼人打得死去活來,先遷都,然後再給點歲幣不就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