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五章,四爺的四大愛好

字數:10123   加入書籤

A+A-




    青年很著急,因為周濟民的意思十分玩味。
    室內的瓷器,他不是沒有單獨拿出去賣過,但沒人願意買,連出價都不願意,就拒絕他了。
    現在的周濟民和吳成峰兩人,又這麽說,他就算傻子,此刻也該明白了。
    “難道室內這些瓷器,真的是贗品?”
    陷入自我懷疑的青年,嘴裏喃喃自語。
    此刻的周濟民,等了一會兒也沒見到對方回複自己,索性直接離開了。
    講真的,他現在不是很缺文物,之所以收集起來,更多還是擔憂這些文物流失到海外去。
    盡管他之前去掃蕩了霧都和小日子這兩個地方的文物,但民間肯定還藏有不少。
    其他更遙遠的文物就不說了,僅僅隻是八國聯軍半空圓明園這件事,就造成了不知道多少文物遺失海外或者被損毀了。
    最出名的如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王作左守鼎、《綺春園射柳圖卷》、緙絲佛像等文物,至今仍舊下落不明。
    聽說這些文物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應該就是盧雞國了。
    可惜的是,周濟民每次經過盧雞國,都有事情,並沒有去找這些古文物。
    畢竟,相比於霧都和小日子他們這兩個地方,把文物都集中起來了。
    盧雞國這邊,更多是把文物給藏了起來,跟大海撈針一樣,太難尋找了。
    整個盧雞國有不少富豪,特別是那些貴族,有些貴族,光是城堡莊園就有好幾個,鬼知道他們把文物藏在哪裏了?
    在著名的波爾多地區,盧雞國的葡萄酒基地,這裏的城堡就有好幾千個城堡。
    放眼全國,那城堡數量就更多了。
    所以說,周濟民去盧雞國這邊找古文物,跟大海撈針,沒什麽區別。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他當然不會傻乎乎的去幹了。
    來到地麵之後,沒等多久,吳成峰也出來了,瘦弱青年也跟在後麵,表情很是頹喪。
    “同誌,那些瓷器,真的一文不值嗎?”
    “我相信你肯定不止問過我一人了,在我來之前,應該肯定問過別人了吧?”
    見對方點頭,周濟民接著繼續說道:
    “要說一文不值,那肯定是不對的,按照普通的碗筷,也能值個幾毛錢呢。隻不過,下麵那些瓷器,估計也就是幾塊錢的價格嘛,畢竟那是民國的產物……”
    民國的古玩造假,絕對是最猖獗的時候。
    那個年代,兵荒馬亂,軍閥割據,不僅摸金校尉這個行業很發達,甚至是很多軍閥自己都在縱容手下去挖掘古墓,以此來發軍餉。
    前文就提及了陀羅尼經被,就是孫殿英這個家夥搞出來的。
    孫殿英為了施展抱負,發一筆橫財,幹起了老九門摸金校尉的勾當,他先後組織了一夥人,炸毀了乾隆帝和慈禧太後的陵寢,曆史上將這次浩劫稱為“東陵劫案”。
    而類似孫殿英這樣的人,縱觀整個民國曆史,簡直數不勝數。
    隻不過,大部分都是悄悄咪咪地進行盜墓,並不為外人知道而已。
    盜墓如此盛行,造假自然也不會落後多少,因為市場很火啊。
    畢竟哪裏來的那麽多古墓被人盜呢?
    而且很多墳墓看似隻是埋在地下,應該很容易挖出來才對。
    可惜不是這樣的,越是王公貴族的墳墓,裏麵的機關越多越複雜,像流沙墳墓等,像最為出名的鹹陽始皇帝墳墓,誰敢動?
    再有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墳墓,至今也找不到下落呢。
    沒有那麽多古墓,就沒有辦法挖到更多的古玩,就沒有辦法換錢。
    於是,造假就成為了新的出路。
    很不幸,瘦弱青年的長輩,應該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當然,不識貨也是真的,眾多瓷器當中,還有一個佛像瓷器,明顯就是國寶級珍貴文物,偏偏被隱藏了起來。
    看到青年尷尬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周濟民灑然一笑,道:
    “那些瓷器呢,你要是想賣,也可以,不過,我給不了高價,而且我不會全都要,隻挑幾件,如何?”
    低頭沉思了一下,青年搖搖頭,表示全賣了吧,反正他是不想再看到那些瓷器了。
    民國時代的瓷器,就算是造假的,其實也有一定的價值。
    但,終究是有限的。
    周濟民沉吟片刻,便點頭應了下來。
    接下來倒是簡單了,那個齊國車飾,是按照市場價格估價的,不高不低,青年肯定是沒虧的。
    但那些瓷器,他肯定虧死了。
    帶著眾多瓷器和車飾離開了青年的家,周濟民轉頭就把這些文物給扔進了倉庫空間裏麵。
    算起來,他現在也不算缺錢了,但每次進行古玩交易,他還是習慣性地砍價。
    其實,如果參照當前的物價水平,他如此大規模收購古董,其實是虧錢的。
    可誰讓他賺錢能力逆天呢,加上心疼這些古文物,虧了也就虧了,就當做是為做慈善了。
    倉庫空間裏,周濟民拿起那個引起空間震動的佛像瓷器。
    左右觀摩了一下,不得不感慨,民國時期的工匠,造假技藝幾乎達到了巔峰。
    這種以假亂真的地步,就算是行內人,不細致地檢查,估計都要著道了呢。
    可惜,當初青年並沒有把這件佛像瓷器拿出去,要不然,肯定真的賣出去了呢。
    畢竟,太真了!
    或者是青年之前有賣過,但那些商家打眼了,所以才沒有繼續購買。
    看完之後,周濟民用力敲敲佛像。
    接著再用大力,這才把佛像瓷器給敲碎了。
    然而,緊接著卻露出了裏麵栩栩如生的玉佛像。
    玉佛像幾乎跟剛才的瓷器外表一模一樣,沒有差別。
    可玉佛像看起來更真實,更加吸引人目光。
    玉佛像具體是什麽來曆,周濟民目前看不出來,但他很清楚,這玩意兒的來曆不簡單。
    從漢朝之後的朝代,佛教就進入中原腹地,並且落地生根,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
    在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當中,佛文化已經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能很多人不喜歡佛教,也不信這玩意兒,但毫無疑問,佛在曆史上的地位,還是非常特殊的。
    借用杜牧的一首詩裏的兩句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佛教在三國之後的南北朝,就已經非常興盛了。
    收起玉佛像,周濟民又繼續端詳了一遍齊國車飾,也是歎為觀止。
    古代科技水平落後,但工匠技藝絕對是登峰造極。
    能在那樣條件極其艱苦的年代,想出金銀錯這樣的工藝,打造一架如此完美的車飾,著實不簡單。
    感慨完,他就把古玩收好,然後離開了空間。
    接下來,他又去了其他幾家收購古玩,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文物,從字畫到瓷器,從青銅器到鐵器,以及木凳、陰沉木、珠寶等等。
    總之,品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
    相比這些普通的文物,其中也有不少贗品混淆視聽。
    如果不認真的話,打眼是很正常的事。
    可以說混古玩這一行當,被人打眼,或者說撿漏,都很常見。
    至於是撿漏多,還是打眼多,那就看個人的修煉了。
    對於周濟民來說,他隻對珍品感興趣,普通的文物,他是不會多看幾眼的。
    反正內地的文物多如犛牛,普通的文物也要收購的話,他還是力有未逮的。
    不僅僅是金錢有所欠缺,時間精力才是他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
    畢竟,就算是國寶級珍品,他也未必就可以完全收購回來。
    到了淩晨五點,玉兔即將墜落,金烏東升的時候,周濟民跟吳成峰準備分道揚鑣了。
    離開之前,他詢問後者,是否知道四爺的家庭住址,他想要去拜訪一下。
    吳成峰當即表示知道,說出了在宣武的大概位置。
    知道具體地址之後,周濟民這才轉身離開。
    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徑直去找四爺了。
    既然這位四爺是搞倒買倒賣的倒爺,而且還跟老外做古玩生意,他說什麽也得去瞧瞧。
    要不然,吃飯都不香。
    宣武處在京城的西南,是京城四大城區之一。
    一直在東西兩城活動的周濟民,還真的很少來宣武這邊呢。
    在宣武的一處四合院門口,周濟民躲在陰影處,看著不遠處的四合院,然後翻身進去了。
    手腳輕盈地落在四合院裏麵,沒有發出一絲聲響。
    院子裏靜悄悄的,沒有養狗,這是他進來之前,就已經確認的事。
    他本身就是養狗的,對養狗的家庭,多少還是有些心得體會的。
    剛才明明有商販從四合院旁邊經過,但院子裏仍舊靜悄悄的,所以肯定沒有養狗。
    從垂花門進來,中院的東廂房卻亮著燈,不過靜悄悄的,估計剛起床吧。
    空間裏傳來了震動,周濟民可以確認他沒有找錯地方。
    就是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四爺,把文物都藏在了哪裏。
    風風雨雨大半個世紀,京城的地底,還是埋藏了不少古文物的。
    以前戰火紛飛的戰亂年代,古文物都損壞或者賣光了,可沒想到,到了如今,依然還有那麽多珍貴古文物。
    周濟民內心多少有些震撼。
    明明他自己已經收購了不少古文,也掃蕩了霧都和小日子這兩個地方,他還以為外界的古玩珍藏,應該不多了。
    然而,這個低調的四爺,卻藏了那麽多令空間都格外震動渴望的古董,可想而知,其他地方有沒有可能還有五爺、八爺了。
    再加上那些遺老遺少等,京城的地底,到底埋了多少文物,難以盡述啊。
    想要找到四爺的珍藏,對他來說,也簡單。
    一般來說,京城這邊都喜歡挖地下室。
    又或者是暗閣、密道等等之類的。
    可空間的震動,明顯可以確定這些文物就在四合院裏麵。
    找了個偏僻的角落,周濟民當即發動空間之力,開始鑽地了。
    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他找到了地下室,卻沒想到裏麵竟然是空的。
    換句話說,那些珍藏並不在地下室,而是在地麵的房間裏麵。
    這特麽就有些難搞了!
    不過,他可不是知難而退的人,迎難而上才是真英雄。
    先不管這些珍藏是否要賣掉,或者是賣給老外。
    起碼放到空間裏麵,這才是萬無一失呢。
    如果真被賣了,以後他想要找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再者說了,他的時間那麽緊張,怎麽可能一直跟蹤四爺呢?
    所以,他從地下出來,然後便在地麵上開始尋找文物的所在位置。
    結果找了一圈,最後確定是在正房裏麵。
    天空已經灰蒙蒙了,雪花在飄落,想來應該快天亮了。
    索性,他沒有再遲疑,而是直接推開門,走進了正房。
    他都做好了準備,結果正房這裏,一個人都沒有。
    相反,在屏風後麵,擺滿了木箱子。
    這些木箱子古香古色的,一眼就被認出來,這是紫檀木製作的箱子。
    嘶!
    真特麽奢侈啊!
    要知道,這些隻是用來裝文物的箱子而已。
    可看著碼放整齊的箱子,周濟民卻陷入了沉思之中。
    為什麽沒有做任何的防護?就這麽大大方方地擺在正房這裏?
    不等他想明白,正房外麵傳來了聲音,腳步聲和說話的聲音,看樣子應該是交易進行時啊。
    為了不被對方發現,他隻好躲在一旁,看看這些人到底是在幹嘛。
    剛躲起來,正房的門就被推開了,幾個人有說有笑地往屏風後麵這邊走來,絲毫沒有留意到躲在角落櫃子裏麵的周濟民。
    敏銳的人,肯定會知道自己被人盯上,那種如芒在背的危機感。
    但很明顯,這些人都沒有察覺到。
    “四爺,這些就是你說的珍貴文物了,對吧?全都賣掉嗎?”
    一個帶著微微別扭的京城話口音的老外,一邊看著紫檀木箱子裏麵的文物,一邊慢悠悠地說道。
    “沒錯,總共有五十八件文物,全部都是一等一的珍品,你可以隨意檢查,但要注意咯,那些瓷器可別磕著碰著了…要不然,摔壞了可不好說咯。”
    四爺摸著自己的山羊胡,一臉傲然地說道。
    四四方方的紫檀木椅子上,略顯肥胖的四爺,坐下來之後,拿出一件精美的玉質煙鬥。
    在煙鬥的一頭塞入煙絲,旁邊的青年想要用打火機來點火,被四爺一個眼神給製止了。
    隻見青年趕忙收起打火機,拿出一盒漂亮的火柴盒,上麵是外文字樣,點著煙絲之後,四爺便開始吞雲吐霧起來,眯著眼,一臉的享受。
    確認過眼神,這個四爺絕對是一個窮奢極欲的人。
    打火機在這個時代,原本算是高端玩意兒。
    但自從周濟民把後世的那種打火機技術拿出來之後,內地這邊很快就有泛濫的趨勢了。
    反正一般家庭都用得起打火機了,反正也不貴。
    當然,便宜才是普通人的最愛。
    相比打火機,火柴盒其實才是最便宜的火源。
    而紅星公司生產出來的打火機,更多還是對外銷售,而非在內地傾銷。
    牆內開花牆外香,打火機在國外很多地方倒是火了起來。
    而四爺是一個講究人,喜歡淘一些外國產品來用,嗯,都隻是在家裏用,絕對不會拿出去外麵使用。
    可讓四爺沒想到的是,他讓人購買的外國貨,沒想到卻是adea,差點沒把他給氣死。
    因此,從那之後,他就對打火機不不感冒了。
    可是火柴盒嘛,很容易受潮,一旦受潮,就不那麽容易點著了。
    因此,青年都會隨身攜帶打火機和火柴盒,以免四爺抽不上煙。
    要說四爺最愛的四樣東西,無非就是一日三餐、抽煙、睡漂亮女人。
    低調歸低調,但生活該有的追求,還是不能丟的,要不然,這麽努力賺錢,守著家業留給子孫後代去敗家嗎?
    老外聞言,也不吱聲,低頭跟他的同伴一起檢查。
    過了好長一會兒的時間,老外兩人已經把所有的文物都檢查過了,確認沒有任何問題,然後就準備開始交易了。
    櫃子裏的周濟民,透過縫隙可以看得很清楚,老外拿出來的箱子裏,裝滿了美金現金。
    “使用外幣現金進行交易,這個四爺怕不是早就想好了要離開京城吧?”
    想到這裏,他的眼神瞬間冷了下來。
    不過,凡事不能光看表麵,正好可以趁這個時間再觀察一下。
    雙方之間的交易很快就完成了,美金不多,數起來簡單,查驗真假鈔票的手段,也很簡單。
    對於四爺這樣的人來說,常在江湖行走,自然是有一套做事標準的。
    既然使用美刀進行交易,那麽對美刀的真假鈔票的了解,肯定是非常深入的。
    要是被人拿假鈔給騙了,損失錢財事小,丟麵子事大。
    等到老外帶著五十八件珍貴文物帶走,四爺等人也離開正房之後,周濟民這才緩緩走了出來。
    外麵的天空,雪越下越大了,天色雖然亮了起來,但被鵝毛大雪擋住了視線,看不是很遠。
    回頭看了看四合院,周濟民換上白色的衣服,把自己全身包裹起來,跟眼前銀裝素裹的天氣,幾乎融為一體了。
    追著汽車的痕跡,一路往城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