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向北
字數:3732 加入書籤
長安城皇宮內,一名身著金玉華服的年輕男子端坐在大堂之上,他的下首則站著一名同樣年輕的男子。
金玉華服的男子怒拍桌案,朝下首站著那名男子喊道:“這都過去快兩個月了,怎麽還沒有她們的下落。連兩個弱女子都找不出來,你們鷹犬衛都是吃幹飯的嗎?”
“殿下息怒。”見對方生氣了,那名男子也是立馬解釋道:“回殿下,現在上頭已經下令讓我們不用去追查了,所以我們也沒敢刻意去……”
“混賬!”被稱為殿下的男子怒斥道:“你是聽我的命令還是聽衛恒的?”
這位殿下,正是當今聖上的二子沈機。自從太子沈椿死後,原本是被譽為最有能力當太子的皇子,隻不過因為六皇子的出生,他便與那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了,畢竟那六皇子,可是當今皇後盧劍芯的兒子,也是聖上最寵愛的兒子。
即便如此,沈機自身也依舊有亮光點,不僅文武雙全,能力也十分出眾,隻不過有個缺點就是太過於好色了。凡是他看上的女子,他能夠不擇手段的得到她,被他寵幸過的女子,也並不能當上什麽皇子妃,他玩膩了之後就會把那女子遣送回去,或者賞賜給下人。對於他的作風問題,聖上也多次嚴厲批評過,之後他雖有所收斂,不再那般高調行事,可卻是在背地裏進行,這鷹犬衛,也正是他強搶民女最得力的助手。
見二皇子怒斥自己,身為鷹犬衛小統領的宋輕舟心頭一驚,立馬跪下道:“爾等自然是聽命於殿下的。”
“哼。”二皇子冷哼一聲道:“既然明的不行,你們不會暗地裏幹活嗎。我再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如果再讓我看不到那兩人,你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臣,遵旨……”宋輕舟雖十分無奈,但也隻能依旨辦事。
待宋輕舟離開後,二皇子沈機望著桌案上的一幅仕女圖愣愣出神,而畫中畫的,正是顏重慣的兩個孫女,顏奚鳳與顏珞凰。
當初沈機曾有幸在顏重慣六十大壽的宴會上見過二女,立馬就被她們的美貌所折服。一番打聽過後,發現是顏重慣的孫女,對於這位朝堂重臣,內閣首輔,他知道強搶是不行的,所以他便打算拿著重禮去登門提親。
若換成尋常王公貴胄,顏重慣還能夠為此好好商量商量。可一看到是這位好色聞名的皇子時,他便對其毫無顏色可言。當下便以小女尚且年幼,還未到婚配年紀為由,拒絕了他。而這也令沈機心生怨恨,發誓一定要得到她們。
而在顏重慣被捕入獄後,聖上的聖旨上雖沒明確表示要放過他的家人。沈機便收買了一部分人,讓他們再去收買抄家的官員,打算滅了顏家,他好趁機虜走顏家二女,隻可惜機關算盡,還是讓她們給跑了,這使沈機心中莫名生出一團怒火。
……
出了青州城往北走就能出川蜀道,而與青州接壤的是隸屬於茂陵道的廬州。從廬州一路向北走,就能到燕京之地的晉州,以及都城燕州。
吳桐早在青州的街坊茶樓裏,就聽聞燕州長安城,是整個冀國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比舊西蜀的神武城和舊南楚的臨安城還要熱鬧許多。
雖然他連神武城和臨安城都沒去過,但第一次獨自走出家門,他還是想去看一眼最繁華的長安城。
第一次出遠門,而且還是走那麽遠,徒步肯定是不現實的。他也想學故事裏麵的大俠一樣,單騎闖江湖,所以在離開青州城時特意去馬市買了匹馬。
不過吳桐的騎術是公認的差。每回餘霖約他騎馬遊玩,沒走多久就要被馬給撅蹄子顛下來,為此他還經常受到餘霖的取笑。
所以他這次不買壯實的高頭大馬,倒是與一匹溫順的老馬看對了眼,當即便買下了它。
雖說這老馬,腳力和體力都不如年輕駿馬,但勝在穩當,至少不會再被甩下馬背。再說了,俗話說得好,老馬識途。萬一走遠了不記得回家的路,這匹老馬也正好可以把自己駝回來。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吳桐背上了木劍,騎上了老馬,就這麽悠哉悠哉的往北去了。
出了青州城往北走,還要途徑應衡郡、白沙郡、過滄江,翻過小西嶺方能抵達茂陵道。
吳桐不識路,就一路走,一路問,隻要方向不錯,總能到長安城。
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也是十分的豐富,因為在餘闖將軍的治理下,青州地界的治安有很明顯的改善,至少不會在途徑荒無人煙的地方遇到強盜、山匪之類的。
在應衡郡,吳桐見到了書本中說過的繡球招婿。他遠遠看去,那扔繡球的富家千金長得著實漂亮。為了湊熱鬧,吳桐甚至擠進了搶繡球的行伍中,與那些千金小姐的追求者們一同搶起了繡球。隻不過遺憾的是,什麽也沒撈到,倒是讓一個看起來敦厚老實的公子哥給意外拿去了,在眾人一陣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中,那公子哥也是一臉興奮和害羞的走向了千金小姐。
在白沙郡,又碰到了擂台比武。一名漢子守著擂台,應邀場下所有好漢,贏者可得五十兩銀子,即便是敗者,也有一兩銀子的安慰獎。
這種看起來穩賺不賠的比武一下子吸引了一大批人,擂台下圍觀群眾數不勝數,不斷有人囔囔著要挑戰壯漢。
隻可惜,在第一名上台挑戰的漢子被那守擂壯漢打的昏迷在地,口鼻流血時,周圍活躍的人群頓時安靜下來了。大家一看,乖乖,怪不得輸了也有一兩銀子的安慰獎呢,這哪裏是安慰啊,分明就是湯藥費啊。
這也難怪,世上沒有傻子會幹這種虧本買賣。雖說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輸的代價,大部分的人都主動退卻了,可還是有一些自持本領不弱的青年走上台去想會會那壯漢,可無一例外都被壯漢給打下了擂台。
壯漢連贏了幾場,圍觀的觀眾紛紛應聲喝彩,並賞了一些銀兩,加一起也足足有五六十兩了。就連吳桐,看到盡興處也是給漢子賞了一兩銀子,畢竟這種靠打擂台賺錢的活計,也著實辛苦了些。
那壯漢一連撂翻數人,吳桐看到這一幕,也驚歎沒點本事還真擺不了擂台。那壯漢雖樣貌平平,可看模樣至少也有七品境界的實力,哪裏會是尋常百姓打的過的。再加上他光著上身,胸前和背後幾道觸目的傷疤,也可以斷定早年間肯定是在哪個行列中當過兵,如今退下來的,要不然哪有這番身手和氣魄。
雖說郡縣當中也不乏一些隱匿高手,可那些高手也絕然不可能去市井小巷裏打擂台,這樣有損高人風範。況且打贏了打輸了對自己都不討好,打贏了會說欺負“弱小”,打輸了更是名聲掃地,所以一般會上擂台的,都是些籍籍無名,又有幾下把式在身的人。輸了繼續做個籍籍無名的路人,要是僥幸贏了,那便是名利雙收。
吳桐從下午一直看到壯漢收攤,來挑戰者至少也有十幾人,可全都無一例外的打擂失敗了。隨後大家在看到壯漢透露出來的實力之後,也紛紛打消了“挨揍”的念頭。之後的一個時辰裏,一直都沒人敢上台挑戰,壯漢便索性坐在擂台中央閉目養神起來。
直到黃昏時分,周遭看熱鬧的圍觀群眾開始漸漸散去,那壯漢也開始動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吳桐透著黃昏的落日,看著這人來人往的一幕,心中百感交集,自己的一生,會不會也如他們一般,平凡的過完呢……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