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 88 章

字數:7200   加入書籤

A+A-


    中原兵對上草原兵, 哪怕訓練有素,且戰馬相當,也依然有一定劣勢。
    畢竟多年來的飲食基礎不同, 士兵的個頭就不如對方的人高大強壯。再加上北戎士兵大多凶狠彪悍,驍勇善戰,正麵對戰, 必然要以己方的大量犧牲來換取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
    這是李洵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麵, 而且,他隻有五萬兵力,也消耗不起。
    所以他更願意等待時機, 選擇智取。
    這一次, 鼎德與清河戰線幾乎吸引走了北戎的大半火力,他才得以能輕易地拿下北戎的納古斯城。
    因此,不管是為了廣大腹地的中原百姓,還是為了償還這一份人情,他都不會置鼎德於不顧。
    但怎麽救下鼎德又是一門學問。
    長途馳援,首先沿路的關卡就不好過。
    鼎德與肅城之間, 有一片很大的沙漠, 他去鼎德, 要麽從臨近邊疆的邊城,要麽就要往南繞行。為了速度, 自然隻能走邊城。
    可哪怕鼎德告急, 以嘉佑帝的做派, 也大概率不會願意他越過幾座邊城去馳援鼎德。
    那他總不能直接一路攻城略地,先攻破自己人的城池, 再去鼎德。
    再者, 以嘉佑帝對他的忌憚, 他馳援鼎德,對劉淵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圍攻王庭召回鼎德部分兵力是最好的解法。
    而且曆朝曆代要真正解決草原遊牧民族的襲擾,最重要的還是消滅其有生戰力。不然,就算打下他們的城池,憑著那些草原遊牧民族在草原上來去如風的能力,想騷擾劫掠中原百姓,還是輕而易舉。
    因此,李洵此次的目標其實根本不是北戎王庭,而是馳援王廷的幾萬兵馬。
    他們回王庭馳援的路途長達千裏,必然有適合伏擊的地方。
    明白了自家殿下的意思,林樂慶開始在伍汲今年探索繪製出來的的北戎草原輿圖上找合適的地方。
    他選中的是一個兩邊都是山,狹長又幽深的峽穀,地形與納古斯城十分相似。
    找到這樣一塊寶地,他很是興奮:
    “殿下,此處在北戎騎兵回援的必經之路上,地形非常適合埋伏!我們在此處設伏?”
    李洵聞言卻沒有給予肯定,而是引導性地道:
    “你再仔細想想。”
    他始終不能每一場戰鬥都親力親為,勢必要培養一些能征善戰的下屬。作為一軍統帥,其實並不需要多麽勇猛,更重要的是戰略思維。
    林樂慶在這方麵是個很有悟性的人,這也是李洵將他從護衛營裏提□□,經常帶在身邊熏陶教導的原因。
    聽到這話,林樂慶頓時陷入了沉思。
    他想了好一會兒,這才有些慚愧地道:
    “是屬下想得太少了。那蘇德既收到王庭傳信,必然已經知曉我們是如何拿下納古斯城的,若他是個謹慎的將領,回援途中必然會考慮到再次被埋伏的可能性。如此明顯的埋伏之地,他很可能為了安全而繞行。”
    他看著輿圖找了好一會兒,又指了一處更北方,名叫牛安山的山道。
    那裏的山更低,道路也更開闊,更容易發現埋伏的敵人,也更適合掉轉馬頭逃跑。
    “若屬下是蘇德,或許會選這條路。”
    想了想,他又道:
    “不過,也不排除他反其道而行之,兵行險著,走那條近路……最好是能兩邊都設伏才穩妥。”
    這與李洵的想法不謀而合,聞言他這才讚許地頷首:
    “正是如此。”
    得到了肯定,林樂慶很是振奮,再接再厲繼續獻計獻策:
    “這牛安山的山道,不能埋伏太多人。而且,這條路有山體的部分比較短,若要盡可能地多殺敵,就必須在絕大多數人進入山道後,堵住其前後路,最好能有很多巨石。但此地山小,未必有那麽多合適的巨石……不知是否能以震天雷炸山,快速 堵住他們前後的去路……”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這也正是李洵心中的辦法。他笑著拍了拍林樂慶的肩膀,讚道:
    “不錯!看來你平時還是很留心武器試驗嘛。到時候,伏擊的事就全部交給你,你把軍中帶來的爆破兵都帶去執行此次任務。”
    炸山堵路,是近現代戰爭中很常見的策略,早就決定要伏擊偷襲,李洵自然是沒忘記讓楊進祿進行相關方麵的試驗並且培養相關人才的。
    如今,便正是可以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林樂慶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還是比不得郡王高瞻遠矚,您可是早就把爆破兵帶著的了,心裏肯定早就想好了。”
    李洵沒有否認,讓他下去做個更確切的戰略部署,在今天晚上之前把書麵計劃交給他。
    林樂慶立刻領命而去。
    第二天,又有親衛來匯報:
    “郡王,林總長到了。”
    “本王這就過去。”
    出了帥帳沒多久,果然見林德康領著一眾人正風塵仆仆地朝這邊趕來。
    李洵立刻迎了上去,關切地打量著林德康的麵色:
    “辛苦保父長途跋涉,您身體可還好?”
    這是李洵和林德康事先就商量好的,接管納古斯城事關重大,不僅是有數額巨大的財產要入庫,還要接收數萬草原平民俘虜。
    這些人,除了中原俘虜,大多都是老幼婦孺還有其他部落的俘虜,哪怕是異族,也不可能像北戎對待中原人那樣全部屠殺。
    畢竟真正有威脅的是那些北戎士兵,他們已經被鏟除了。
    而且,他的治下地廣人稀,若這些更熟悉草原環境的原住民能順服,也是不錯的勞動力。
    這便涉及到另外兩個問題,一是要有強力手段鎮壓這些人的反抗使壞,直到他們全部屈服。
    另一方麵,也要安撫士兵們對北戎人的仇視情緒。讓他們把北戎士兵和普通的北戎牧民區別對待,不說像是對待中原百姓一樣親如一家,卻也不可隨意踐踏殺戮。
    要占領廣闊的草原,真正解除草原遊牧的威脅,除了趕盡殺絕,還有一條更徹底的路,那便是融合。
    讓戎族與中原民族逐漸融合,讓他們的生活方式與認知中原化,並且依舊占據這片土地,才能永絕後患。
    不然,就會像他原本時代的早期的封建時代一樣,打掉匈奴誕生一個突厥,趕走了突厥又誕生了女真,使得中原王朝的邊境永遠無法安寧。
    古今中外的平民,要的都一樣,無非就是安居樂業,吃飽穿暖,隻要滿足了他們這些基本需求,又不過分壓迫他們,這些人便會成為順民。
    所以,對待戎族不能一味鐵血,稍微善待平民俘虜還是很有必要的。
    如此,便需要一個有足夠資曆和能力的人來主持大局,並且震住場麵。
    沒有人比原本身為右相,又被李洵尊為政務總長與保父的林德康更合適。
    他的身份能壓服留守的士兵,能力也足夠處理各種複雜的情況。
    當初聽到李洵的計劃,林德康便強烈要求要來。李洵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便也應了。
    唯一的顧慮便是林德康的身體,是否能長途跋涉。
    如今看來,這老頭紅光滿麵,竟是一點旅途疲憊都沒有一樣。
    誰也不能理解林德康此時的激動。
    近百年來,一直都隻有戎族入侵甚至占領大啟的領土,何曾有過大啟在北戎領地上打大勝仗還占領對方城池的時候。
    如今,他可是來接管北戎草原和城邦的!那得是多廣闊的土地,多麽數量巨大的牛羊還有其他財富啊。
    如此功績,完全足以名留青史了。
    而創下如此豐功偉業的人,是他傾盡心力培養,且視為畢生抱負所在的大皇子,這叫他如何不驕傲自豪呢。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nbs p;可以說,能看到這一天,他就是現在死了都能瞑目了。
    當然,殿下現在還有很多地方用得著他,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想盡量多活些年頭。
    “殿下,我不累,今天晚上好好睡一覺就行了!”
    他豪邁地擺擺手道,然後便立刻問起了城內如今的情況,一副迫不及待要開始工作的樣子。
    李洵對這個工作狂很沒辦法,隻好跟他交待起了城中的情況。
    總共收獲了多少財物與戰備,也還沒來得及一一收攏和清點。
    林德康聽完道:
    “郡王給臣留一些兵力安置後續,便盡管放心出征去吧。戰機不容延誤。”
    李洵沒有反對。
    劃定了三千人留守,讓軍事負責人全力聽從林德康調遣。
    又簡單地對留守的三千士兵做了下善待平民俘虜的思想工作,宣布了欺辱濫殺俘虜的懲罰措施,這才領著其餘的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北戎王庭的方向出發了。
    中途卻是趁著黑夜秘密分兵了一萬,由林樂慶帶著前去伏擊蘇德的回援軍隊。
    而他自己則領著兩萬兵馬,大張旗鼓地攻打起了通往王庭的克烏湖城。
    經過大半年的生產與儲備,如今整個軍中幾種火藥武器的儲備都很豐富,林樂慶那邊帶了足夠多的震天雷,還有專門炸山用的火藥,又占據地利優勢,李洵並不太擔心。
    他自己這邊,則是刻意放慢了些行軍速度,足足花了五天才趕到克烏湖城。
    如此,北戎那邊也有足夠多的時間去集結兵力,來防衛可烏湖城。
    不過,等他帶著軍隊到達克烏湖城時候,卻城樓上空無一人,完全沒有防守力量。
    “郡王,城中到處都搜過了,確實沒人!”
    領了一千人進去探虛實的營指揮使前來稟報道。
    說著,他有些憤憤不平:
    “這些蠻子真是跑得太快了!跑就跑,還把東西都搬走了,直接留個空城給我們!以末將看,以後他們也別叫蠻子了,直接叫兔子得了!”
    這樣的情況,李洵先前也不是沒想過,所以倒也並不失望。
    畢竟蘇德的那五萬兵馬才是他的主要目標,其他都是添頭,不能殲滅更多兵力也沒多大關係。
    況且,這克烏湖城不像是納古斯城一樣毗鄰原本的啟容邊界,需要特別精心選址,以便易守難攻。
    位於北戎腹地,這座城池在選址和防禦工事上都不太精心,其城牆根本經不起他的震天雷轟擊,他們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提前撤走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屬下的抱怨,李洵有些好笑:
    “好了,本也不是衝著他們的財物來的,沒有就沒有吧。”
    說完又下令道:
    “全軍進城休整!”
    草原地廣人稀,打到此處,已經離河原有四百多裏遠了,李洵並不打算繼續向前。
    一方麵是兩座北戎城池方圓輻射範圍已經很廣,草原地廣人稀不太好管理,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
    另一方麵,通往北戎王庭接下來這幾百裏路不像是之前那樣一馬平川,反而有很多山地。他可以伏擊北戎,北戎也自然是可能伏擊他的。
    他可不想帶著手下士兵去送人頭。
    雖然沒有下令長期駐紮,他卻也有就地休整等林樂慶消息的打算了。
    林樂慶沒讓他失望,六天後,就傳來了捷報。
    報信的士兵一臉喜色:
    “郡王,幸不辱命!林副將於牛安山附近成功伏擊蘇德部眾,殲敵四萬八千人,俘虜四千,最多不超過一百人逃脫!”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