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子擂鼓
字數:3794 加入書籤
忙碌了一夜之後,在天漸明的時候,晨曦山莊才漸漸變得平靜了下來。
蕭瑟緩緩睜開雙眼,看著麵前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腦袋忽地一陣刺痛。
正欲翻身之際,忽然感覺手掌之上傳來一股壓力。
蕭瑟看去的時候,便看到了青兒趴在床頭的一幕。
也許是因為蕭瑟剛剛比較大的動作,青兒這個時候也忽然醒了過來。
看到蕭瑟清醒的瞬間,青兒便一臉喜色,正欲跑出去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的時候,卻被蕭瑟一把拉住。
“青兒,發生了何事?”
蕭瑟的腦袋這個時候就像是漿糊一般,對於昨日的事情以及有些模糊。
青兒看了蕭瑟漸漸紅潤的麵容之後才說道:“少爺,昨夜你暈倒了!”
蕭瑟麵露回憶之色,良久之後,蕭瑟才想起昨天的事情,暗道看來是因為被雨淋的緣故,所以才會暈倒。
蕭瑟緩緩起身,吩咐道:“青兒,我沒事了,就不要麻煩大家。”
青兒乖巧點頭,隻是默默為蕭瑟倒了一杯熱茶。
午後的時候,蕭瑟似乎已經沒有什麽大礙,甚至可以起床到校場之上。
校場之上,李闖等人依舊在訓練,蕭瑟不知道為什麽,秦元燁就是不讓蕭瑟跟隨大軍出征,所以小蕭瑟所訓練的雪豹軍也無法隨軍出征。
不過李闖等人並未在意,他們本就是軍人,聽從蕭瑟的命令就是了。
蕭瑟早些時候在青兒的口中得知了白衣小將的事情,
雖然別人不知道秦元燁是何意,但蕭瑟卻是極為清楚。
蕭瑟喃喃自語道:“這就開始趕鴨子上架了嗎,你難道就不害怕我不去嗎?”
蕭瑟深深地看了下方一眼之後,便轉身離去。
大軍出征的日子說到就到,一大早,整個北川城就處於完全的躁動之中,晨曦山莊也不例外。
“若不是突厥,我們也不會變為流民流浪至此,既然陛下願出兵突厥,我們一定要去送將士們一程。”
“是啊,這可是我們大梁喋血複仇的時候,我等一定要前往助陣!”
這樣說著山莊之中有不少人便快步走出山莊,前往北川城城門。
不多時,青兒便到了蕭瑟麵前,一臉疑惑道:“少爺今日不去為大軍送行?”
蕭瑟親昵地摸了摸青兒的腦袋,緩緩說道:“這熱鬧少爺就不去湊了,更何況昨日剛剛暈倒,正好休息一下。”
聽到此話,青兒麵露掙紮之色,她和舒冬約好了一塊兒去看大舉出征,但聽到蕭瑟的話之後,她又覺得應該停下來照顧蕭瑟。
似是看出了青兒心中的顧慮,蕭瑟緩緩說道:“青兒,你還是去吧?”
青兒看了看蕭瑟,試探著問道:“少爺,你真的沒事嗎?”
蕭瑟緩緩點頭,“昨日就是被雨水淋了,放心,休息一下就好了。”
聽到此話之後,青兒才放心下來,朝著舒冬的住處走去。
蕭瑟看著婉兒離去的背影,雙眸中忽然閃過一絲決然,他緩緩將床下塵封已久的一個木箱打開,露出滿臉的追憶之色,隨後將木箱中的東西輕輕捧起。
說來也是奇怪,在這冬季,北川城絲雪未下,反而是在出征之前的幾天下起了毛毛細雨。
在細雨的衝刷之下,整個大梁比之下雪天甚至都要更加陰冷潮濕一些。
不過這樣的天氣絲毫影響不到大梁百姓送軍的熱情。
不到半晌的時間,北川城的城道兩旁便站滿了簇擁的百姓,隻不過他們臉上表情各異,激動,憧憬以及擔心相互交織。..
北川城之上,秦元燁和一眾大臣站立於高牆之上。
江婉淑和秦樂菱站在他們身後,隻不過他們兩人的心思似乎並不在將士的身上,而是想要在人群之中尋到她們熟悉的那個身影。
這個時候,秦元燁忽然站在眾人麵前,似乎也是在尋找什麽東西一樣,秦元燁的目光在下方的人群之中來回掃視。
良久之後,秦元燁才不甘心地收回他掃視的目光,望向北方,目光灼灼,露出逐鹿北方的野心。
龍袍滾滾之下,秦元燁忽地舉起手中的酒盞。
下方數十萬大梁將士將麵前的酒壇猛地打開,瞬時間綠蟻以及初櫻的酒香氣息撲麵而來,在三軍之中縈繞。
秦元燁目光幽幽,緊緊地盯著麵前的三軍將士,龍袍滾滾,聲音雄渾有力。
“十七年前,突厥侵我土地,屠戮我大梁子民,幸有先帝,後有麾雲大將阻突厥於白雲關外!”
“然,我大梁國力甚微,突厥勢大,終是兩敗俱傷之景!”
“朕雖無先帝之才,但每日殫精竭慮,不敢懈怠分毫,我朝雖再未有麾雲大將,但幸有九公子相助!”
“因九公子,突厥困於北疆之外,不敢寸進,我等大梁男兒,不畏艱難,此行務必讓突厥喋血!”
秦元燁聲勢如虹,已是將多年累積之勢頃刻吐訴。
下方的數十萬大軍在秦元燁聲勢如虹的聲音之中神色各異,有對戰爭的迷茫,也有建功立業,屠戮突厥的豪情。
秦元燁看到這一幕之後緩緩將手中的酒盞高高舉起。
“今日,朕為我大梁子弟送行,待到班師回朝之日,諸位皆是我大梁功勳,萬世享我大梁香火!”
話畢,城樓之上,戰鼓喧天,有如排山倒海之勢,號角嘹亮,有如聲勢震天之威!
忽地秦元燁將酒盞中的綠蟻一飲而盡,頃刻間酒盞猛然擲地,發出一聲極為清脆的響聲。
一呼百應,下方眾將士紛紛舉起麵前的酒壇,一飲而盡,頃刻間,宛如陶瓷碎裂一般的聲音此起彼伏,空穀回響。
秦元燁忽地一把將鼓槌奪過,似用盡渾身氣力一般。
“咚咚咚!”
接連三聲,天子擂戰鼓,上蒼有所應,頃刻間再度有淅淅瀝瀝的雨水而下,陣陣霧氣升騰而起,如縹緲仙境一般。
秦元燁屏氣凝神,大聲喊道:“護我家園,讓突厥喋血於北疆之外!”
“喋血於北疆之外……”
萬千將士齊聲呐喊,聲勢震天,與此同時,一戰馬嘶鳴之聲如雨落靜湖一般,蕩出陣陣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