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清濁同需
字數:3477 加入書籤
“如果,你們真的感覺太危險,支撐不住,我允許你們撤離,回到更安全的後方去。”
“我給了開始,是否需要結束,由你們自己決定。”
丟下這兩句話,青禾青雨二人當著所有凡民的麵,禦著法舟掠空而去。
聚居地卻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從曾經的欣欣向榮變為愁雲慘淡,仝子義第一次發現,屁股下這個位置遠比他以為的燙屁股得多,凡民話事人這個位置,也遠比他以為的有挑戰得多,以前,因為背後有兩位仙長的支持,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當好一位首領的難度。
他第一次為自己每次都能找到合情合理的理由為聚居地增加人口而後悔,“要是人口能少一半……甚至隻有第一批人該多好?!”
……
了解完區域內的現狀,薑乾便沒再過多關注。
他意識中現在隻有兩個念頭,進階天賦,紅塵氣。
在將其中關節徹底想通之前,他根本沒心思想其他任何事情。
好在,他也不用從頭開始琢磨,每當青雨青禾交流內容涉及紅塵氣時,他們的淺層思維基本都與此相關,所以,他現在對紅塵氣的認識也已頗為深刻。
相比於其他氣象,紅塵氣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既不歸於“清氣”之列,也不歸於“濁氣”之列,而是間於清濁之間。
對修行者而言,無論正道還是邪魔外道,紅塵氣都近似於一種慢性毒藥。
譬如一座池塘,清氣就相當於那些澄澈透明的水,濁氣就是底部那些淤泥,紅塵氣則是間於兩者之間混雜了淤泥的汙水。
對清氣來說,紅塵氣太汙濁;對濁氣來說,紅塵氣又太清澈。
所以,無論正道還是邪魔外道,長期浸染紅塵氣息,都會被“汙染”。但另一方麵,紅塵氣又是清濁之間的緩衝帶。
便是鍛鐵都需要反複放入水中不斷淬煉才能得到真正的百煉鋼鐵,修行也是同樣的道理,無論是以清氣為本命之根的正道修士,還是以濁氣為根的外道修士,要想有大成就,脫離“舒適圈”去接受“淬煉”也是必須的,可在自身還不夠強的時候淬煉過火隻會把自己給玩成渣,如此一來,間於兩者之間的紅塵氣反倒顯得溫和起來。
這也是修士對待紅塵俗世的微妙處。
一方麵,他們不願與紅塵俗世有過多的糾纏羈絆,怕的是深陷其中,拔不出來,這也是青禾在察覺到自己對這裏的情感超出了任務所需時,會如此果斷的轉身離開。
另一方麵,紅塵俗世中又常有修士活動的痕跡,有不少修為甚至高到離譜,在他處可能百年都沒資格見上一麵的存在,卻很可能在市井某個轉角就遇見倆,一個是正道,一個是魔道。
薑乾一邊汲取著紅塵氣,感受著隨其消沒於意識深處後那微妙的感受變化,一邊回想著從青雨青禾那裏得來的與之相關的種種信息。
漸漸地,隨著深入思索,一些新的感悟浮現心頭。
他的意識放棄了對紅塵氣的接觸,而是轉向去接觸生氣,毫無反應,他再分出一縷意識去接觸一縷死氣,奇妙的一幕發生了,兩者同時消失不見,就像是被他的意識吞噬,與紅塵氣的消失一般無二。
而後,他又做了多種嚐試。
意識隻與死氣接觸,毫無反應,與死氣接觸的同時也與生氣接觸,兩者同時消失。
意識與一份死氣和兩份生氣接觸,最終,生死二氣各消失一份,生氣剩下一份。
反過來,意識與一份生氣與兩份死氣接觸,生死二氣各消失一份,剩下死氣一份。
一係列驗證之後,薑乾終於解開了籠在進階天賦外的一個謎團。
“於我而言,紅塵氣與生氣死氣並無絲毫不同,唯一特別的地方,隻是它兼具清濁二性而已。”
“生氣為清,死氣為濁,單攝一樣,毫無反應,兩者同取,意識吸收,因為在那一刻,清濁同在。”..
“所以,要想進階天賦顯形,需要的並不是某一種特定的氣,而是隻要能夠滿足清濁同在就可以。”
所以,哪怕沒有紅塵氣,甚至沒有生氣死氣,隻要有一個正道修士再加上一個外道修士充當清濁兩極的“電池”,於他而言,結果與吸收紅塵氣亦或生死二氣不會有任何不同。
不過,正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反倒覺出紅塵氣與生死二氣的特別之處。
紅塵氣自不用說,間於清濁之間,兼具清濁二性,根本不用考慮如何配對,隻需一氣就滿足了他最迫切的需求。
生死二氣則最普遍,隻要有生命的存在,哪怕是一棵草,一群昆蟲,就必有生死二氣存在。
這是其他清濁之氣很難具備的。
……
謎團解開了,薑乾現在要做的就是吸納足量的生死二氣或者紅塵氣,讓那始終隱而不顯的進階天賦破殼出來。
他打量著區域內的三種氣,生氣最足,紅塵氣次之,死氣最少。
自從有人類進入這片區域之後,薑乾就再也沒有攫取過地表死氣,這次進階,觀照半徑擴大十倍,他更是絲毫不曾幹預,完全斷絕了意識與外界的聯係,再次“醒來”,已是三年之後。
按理說,生死二氣應該平衡才對,但死氣卻遠少於生氣,正是因為紅塵氣的存在。
本來,死氣沉凝滯澀,生氣輕盈靈動,一在下,一在上,各得自在,互不相擾。
可現在忽然多出個紅塵氣,說沉凝吧,它比死氣輕盈靈動得多,還活潑得很,說活潑吧,和生氣相比,那它又顯得笨重粗魯,像坨丟水裏必然沉底的榆木疙瘩。
它就像一股上下四周亂竄的潛流,將本來安安靜靜如淤泥般沉澱在下的死氣弄得不得安生,最終被一點點向紅塵氣薄弱的外圍滌蕩。
而生氣卻不會受此紅塵氣的攪擾,因為它更加飄忽輕盈,無論紅塵氣在或不在,它都是這般無拘無礙,自由自在。
這反應在地表那些凡民的體驗中,就是死瘴汙濁之氣一點點被旺盛的人氣逐退,借助原本那小小一片清靈之地,他們在這死瘴汙濁之氣遍布的蠻荒強行辟出一片可供人類凡民安居的土地。
這是人類傳續的薪火戰勝了死瘴汙濁遍布的蠻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