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簪纓世族(五)

字數:6823   加入書籤

A+A-




    同一時間,周希夷拜入道門這事也傳遍了建康城以及各大世家。
    這下倒是讓人不禁嘲笑周家,先是向皇權妥協休棄另娶公主,再又是原配所出的嫡長女年方七歲便拜入道門,雖未真正出家,但也相當於脫離家族,成為道門中人了。
    這些世家大族哪個不是人精,瞧不出裏麵的道道。
    若沒什麽問題,哪個世家小娘子不願意過錦衣玉食,金尊玉貴的生活,反而要去修道。本來京中同情可憐沈婉的人便有不少,如今更是多了。
    不僅華陽公主強勢霸道的名聲遠揚,連帶著周家也是讓人看盡了笑話。
    而華陽公主聽了侍女從宮中回來傳話,忍不住鳳眉怒瞪道:“怎麽,本宮連一個小娘子都動不得了。”
    “太後說了,那畢竟是樓觀道。周家小娘子又是正經拜入了道門,若是出了什麽事,恐怕難以了事。”
    道門源遠流長,根基更是遠勝於一世家門閥,卻非王朝可以輕易動搖的。而且世家再強盛終究是要依附於皇權之下,世家子弟也要入仕為官。但道門可不在乎那麽多,為皇家遮掩什麽醜事。到時候鬧得天下皆知,為名聲體麵,皇家恐怕也不會保華陽公主,哪怕她是太後親女,皇帝胞妹。
    “周小娘子既已修道,想來日後也不會再來礙公主的眼了。”侍女奉了太後之命,又好生勸慰公主道。
    聽到這話,華陽公主總算心氣順了許多。一個去深山修道的丫頭,怎麽也不可能壓在她的兒女頭上。
    這份好心情直到周三郎突然闖進來才被破壞了,
    華陽公主正不滿時,卻見周三郎赤紅著雙目對她怒罵道:“你這毒婦!我要殺了你。”
    周老太爺和周譽也沒想到周三郎竟這般沒用,不但未能勸服得了沈氏,反而還同意了周希夷拜入道門。
    這下不僅未能將人接回家,還令周家受人非議不斷。
    本要狠狠訓斥周三郎一番問清情況時,卻聽下人稟報道,三郎君一回來便怒氣衝衝去往華陽公主住處,甚至還揚言要殺了華陽公主。
    這可是不得了了。
    周老太爺與周譽等人連忙趕往過去,一進來便見周三郎被身邊仆從死死按住,華陽公主鬢發微亂似是大為受驚的樣子。周老爺子想也不想便上去給了周三郎一巴掌好打醒他。
    等人冷靜下來後,才屏退眾人問明緣由。
    結果得知是華陽公主收買了周家的仆婢,在送去玄都觀的衣物用具中下毒,意圖謀害沈婉母女。
    周三郎拿出了那些香囊衣物,還有那仆婢,以及此毒乃是出自宮廷的,可以說是人證物證居在。
    這些自然是程嘉告訴他的,不過或許是看在對方是原身父親的份上,程嘉倒是沒有太打擊他,等到拜師儀式結束後才拿出來交給他。
    不然關於選擇的那句話再加上這些東西就足夠殺人誅心了。
    程嘉也不求周三郎做什麽,隻是傳遞一下態度,她是不會回周家的。
    原因為何,周家人應該心知肚明。
    華陽公主一開始還因為受驚嚇之事憤憤不平,但隨著周三郎的話還有這些證據的出現,那張囂張跋扈的臉也越發蒼白了。
    她是驕橫不假,但卻不是完全沒腦子,若是周家拿著這些證據告上朝堂,她一個謀害世家嫡出子嗣的罪名是跑不了的。哪怕她是皇家公主,恐怕也要掉一層皮。
    在得知一切真相,極度羞愧憤怒之下,周三郎的確是想殺了華陽公主,可惜他空有滿腹文才,卻無武力,又隻是一時激憤衝動,當場便被公主身邊的護衛拿下了。
    如今也隻能懇求阿父做主。
    但周老太爺與周譽皆是心沉了沉,一旦揭露這件事,不但狠狠得罪了皇家,而周家堂堂世家大族的名聲也毀於一旦。相反當作什麽都未發生,維持原樣或許才是對周家最好的。
    唯一虧欠的就是周希夷了。
    而這樣也更加沒臉接周希夷回周家了,更無法阻擾她陪伴在生母沈婉身邊。
    或許這就是侄女將這些東西交給三弟的原因,周譽想明白了,但心裏也更加沉重,因為希夷這個侄女是如此聰慧,甚至諳熟人心。
    那日周家發生的事最終沒有傳出去分毫,但卻有不少仆婢被杖斃了。
    華陽公主自從後似乎也賢良淑德安分守己了許多,這也為她與周家挽回了些許好名聲。
    聽聞這些後,程嘉並不感到意外,本就是預想之中的結果。
    她從未指望過周家的態度,能放棄一次那便能放棄第二次。
    程嘉並不是原身,所以也不會有什麽怨恨失望的。她隻要完成原身的心願就夠了,不用在乎周家什麽。
    但若是以為她這樣就會放過一些傷害周希夷與沈婉的人,那便是大錯特錯了。程嘉微挑了挑眉,她可是在分別時給那位便宜爹送了份禮物——一份有助身心健康的好禮物。
    在第一次見便宜爹時,她就察覺到了對方身上某種氣息,後來想起原來是寒食散,這東西會讓人上癮,吃了之後會渾身發燙的,飄飄欲仙,放在現代便是毒品。
    而在原主記憶中,便宜爹對寒食散有癮,且非常重,長年吃,還和友人們一起吃。
    最後能夠活過四十,倒也真是個奇跡。
    看在對方是原身父親的份上,程嘉可是在不知不覺送了一份藥給他。這還是在玄都觀時就備下的,因原身多病,身邊藥材本就眾多。私下製作出這麽一份藥來對她來說也不是什麽難事。此外在不好解釋的情況下,程嘉並不打算暴露自己的醫術。
    這份藥不僅幫助便宜爹戒掉寒食散,甚至清理幹淨體內汙穢,延年益壽。
    但是這種藥稍稍有那麽一點副作用,那就是會令人清心寡欲。
    ——換個詞來說,就是戒欲,幾乎杜絕一切欲望,包括酒色財氣。
    副作用時間也不會太長,最多也就三年吧。
    那就希望她那位便宜爹與華陽公主以後還能繼續做恩愛夫妻了。
    程嘉也不再理會周家的事,反正也打擾不到她們了,轉頭她便與母親沈婉商議起了正式啟程離開建康的事。
    如今正好與樓觀道的人同行,但首先還得去往終南山樓觀道見一見師門長輩,再行回江南吳興之地。
    沈婉並無意見,這還得歸功於樓觀道對於女兒的重視。
    雖為了盡快將周希夷引入道門,拜師禮舉辦得倉促,但卻並不輕慢。而且也不到真正出家,隻是為道門弟子,可以說是相當優容了。
    沈婉也有意為女兒周全,還備下了不少厚禮。
    先是一路北上,途中又經過不少有名的道觀,免不了論論道,談談經交流一下。這對程嘉來說再簡單不過了。
    不知不覺周希夷之名在從道門內部漸漸傳揚開來。
    ………
    再說回建康城,
    對華陽公主這個意欲謀害他妻女的毒婦,周三郎心下深恨不已,但無奈不僅不能曝光此事,就是連和離也做不到。
    周老太爺與周譽也擔心他意難平,會鬧出什麽事來,因此命人將他禁足在屋內,對外宣稱他靜心治學讀書,閉門謝客。
    所以等到他知曉沈婉與周希夷離開建康,已是數天之後了。
    周三郎滿心愁苦憂憤之下,又讓人取來寒食散,好忘卻世間一切煩憂,但不知為何往日喜愛之物,如今卻是分外抗拒起來,光是沾上一點便反胃嘔吐,難受不已。
    周三郎不禁心情更加憂傷了,哪怕解禁後再與有人飲酒作樂,也再引不起他半點興趣來。
    華陽公主所行惡事因被周家上下知曉,再有母後訓誡,不得不伏低做小了一段時日。
    這也就罷了,但周三郎對她冷淡厭惡至極的態度,華陽公主卻是忍受不了的。於是又是讓皇兄恩賞官職爵位,又是上下打點送奇珍異寶的,總算安撫好了周家。
    周譽更是主動勸說三弟,“你既已娶了公主,那以後便是綁定一生了。曆朝曆代公主與駙馬也多是一方亡故,而少有和離的。與其相看兩生厭一輩子,不如放下過往,好好做一對尋常夫妻。”
    周三郎對此竟也辯駁不了什麽,曾經摯愛的妻子與女兒已離開他身邊,除了接受現實他又能做什麽。
    但就在周三郎無奈緩和態度,準備接受華陽公主之時,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周三郎居然行不了房事。
    若是一次就罷了,可是接二連三的甚至無論華陽公主用了什麽手段,都無法與周三郎歡好親近。到最後她甚至都強忍著妒意,將自己身邊的侍女送到周三郎的榻上,結果還是不成。
    華陽公主的心徹底涼了,又讓宮中禦醫私下來為周三郎診脈。
    禦醫說道周三郎君很可能是因為什麽緣故行不了房事。
    而周三郎從一開始的尷尬羞恥,再到華陽公主的各種折騰,最後已經徹底清心寡欲了。他甚至不禁苦笑想著,其實這樣也好,總好過違心地與華陽公主做一輩子夫妻。
    也許這就是上天給予他的懲罰吧。
    周三郎再一次躺平接受了這個現實,但華陽公主接受不了,她堂堂一個天家公主,大好青春年華,豈能和個不能的男人在一起,豈不是要活生生地在守寡。
    過去容貌俊美文采風流的玉郎君,如今在華陽公主眼裏,比繡花枕頭還不如,更是不願意多看一眼。
    經過華陽公主鬧騰許久,周家人也都知道了此事,但都麵麵相覷,想不到會出現這般狀況。私下又是請了不少名醫大夫,但皆沒有什麽作用。
    最後華陽公主一氣之下跑進皇宮,同太後鬧著要與周三郎君和離。
    太後聽了也頭疼,這本就是華陽硬搶來的夫婿,再要和離豈不是更讓人笑話。
    華陽公主哭鬧不休道:“可兒臣總不能守一輩子活寡,母後您總得為兒臣的幸福想想。”
    太後最是寵女兒的,聽了隻好答應幫忙。
    可畢竟成婚還不到半載,中間又鬧出這麽多事,光是皇帝那邊都有些不耐煩了,他整日想著在朝堂上收攏權力還來不及,哪有那麽多閑工夫費心皇妹的婚姻之事。
    再者當初下詔賜婚,不單是應皇妹所求,也是想著正好拉攏周家這一頂級世家勢力。如果又是賜婚又是和離的,這般胡鬧不就成結仇了麽,到手的聯盟勢力也沒了。
    皇帝不同意,太後也無法隻能安慰女兒,不過她也心疼風華正茂的女兒,不願意讓她受委屈,便出主意道既然周三郎不行,那華陽私下再納幾個英俊的麵首就是了。
    這既全了皇帝拉攏世家的體麵,又滿足了公主的私生活需求。
    在太後看來就是兩全其美。
    但在周家看來可就不是什麽好事了。曆朝曆代公主豢養麵首的確不少見,但周家也沒想到會發生在他們頭上,太後又給華陽賜下一處府邸作為公主府,方便華陽公主與麵首尋歡作樂。
    這樣一來朝中各種異樣笑話的目光,也是讓周家人感到分外憋屈和膈應。
    周三郎倒是徹底清心寡欲的躺平了,不但從此戒了寒食散,還戒了酒色歡娛不再出門,反倒真的在家潛心治學了。
    也因此他與華陽公主徹底成了一對表麵夫妻,幾乎不再相見。
    但華陽公主並沒有因此停止作妖。
    光是麵首,華陽公主又豈能滿足,她當初看上周三郎君,可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臉,還有頂級世家嫡係子弟的身份,一等一的才華品行。而這些條件又豈是幾個以色娛人的麵首男寵能比的。
    於是華陽公主又瞄上了建康城內許多聲名在外,才貌俊逸風流的世家貴公子,不管未婚還是已有家室的。
    各世家大族原本是在看周家的笑話,卻想不到最後這火竟燒到了自己身上。
    都說娶妻娶賢,看看華陽公主嫁到周家後,周家成什麽樣子了。
    若是讓華陽公主再看上他們家的郎君,再來個請旨賜婚,和離再娶,他們豈不是就成下一個倒黴的周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