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誦經明道灰蛇騰

字數:5215   加入書籤

A+A-


    時辰尚早,薛鍔回返紫霄宮後幹脆去了趟藏經閣。這幾日翻閱道藏,經文沒少看,卻始終不得異象。

    他暗自揣測,隻怕是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故。他正翻閱《老子想爾注》之際,有腳步聲漸近。

    薛鍔隻當是王師兄在歸置道藏,便一門心思翻閱,不曾抬頭觀望。不想,那腳步聲竟停在了身側。薛鍔抬頭觀望,這才發現,來者不是王振良,而是都講許求宣。

    老都講年過七旬,乃是紫霄宮中不多的六代高道。平素隻偶爾早課時露上一麵,餘下時間大多躲在後山修行。

    薛鍔趕忙稽首見禮,老都講點點頭,問道:“可看得懂?”

    薛鍔老實回道:“似懂非懂。”

    許求宣略略皺眉,道:“平素講經時可認真聽了?”

    “回都講,弟子新入山門,底子薄,是以講經時便是認真聽了也似懂非懂。”

    “你師父是誰?”

    “家師袁德瓊。”

    許求宣眉頭舒展:“袁德瓊下山十餘日,至今未歸,也難怪無人為你解惑。”說罷,許求宣錯身而過,行不過幾步停下轉頭道:“若有心求解,可每日晚間到我房中。”

    薛鍔當即大喜過望:“弟子謝過都講。”

    都講點頭笑笑,行了幾步,選了本道藏便出了藏經閣。

    都講剛走,王振良便遙遙羨慕道:“師弟好運道,都講通讀道藏,經文功夫可謂冠絕武當。得都講指教,師弟他日入道必定水到渠成。”

    薛鍔趕忙謙遜幾句,心中卻也雀躍不已。有道是孤證不立,前後兩次異象,一次夢中,一次就在眼前,至今他也沒鬧明白其中道理。但兩次異象過後,薛鍔隻覺頭腦清明,精力比照從前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若無這等好處,他何苦在藏經閣裏窮經皓首?

    這幾日正苦於無人指教,就撞上了老都講,這可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正是時候。

    想著晚間向老都講請教,薛鍔幹脆借了想爾注,便是晚飯時也手不釋卷。又備了筆墨,將內中不明道理的字句摘抄下來,可謂準備十足。

    待到了晚間,薛鍔整理衣冠,披了大氅,捧著書卷便朝東道院行去。東道院中有老都講的靜室,隻是尋常時節許求宣並不在此居留。

    薛鍔生怕認錯門,半路尋了個火工居士問路,確認都講房內亮著燈光,這才肅容拍門。

    不過須臾,房門無風自開。薛鍔抬頭便見老都講靜坐桌案,手中捧著一卷道藏正在細細研讀。

    “都講,弟子特來叨擾請教。”

    “好,且過來坐下。”

    薛鍔進得房中,返身關門,躡足到書案旁,搬了個凳子落座。此時都講已然放下道藏,和善道:“振鍔,今日可要問些什麽?”

    薛鍔反應了半晌才想起來,自己身為紫霄宮八代弟子,從此之後道名應該叫薛振鍔。他當即捧出想爾注,說道:“弟子研讀想爾注,其中不明之處甚多,還請老都講解惑。”

    許求宣略略皺眉:“想爾注?這經文貧道懷疑乃是張魯假托張道陵之名偽作經文。內中所說隻是一家之言,不可全信。”

    薛鍔目瞪口呆,剛進門就被鎮住了。張道陵乃是道祖,張魯乃是張道陵之孫,三國前期割據漢中。二者乃是直係血親,但這想爾注究竟是張道陵寫的,還是張魯寫的,這裏頭的區別可就大了。

    若是道祖張道陵所寫,後世修行者當奉為圭臬。因為道祖得道飛升了;若是張魯所寫,那真就如許求宣所說,看看就得——因為張魯死了。

    許求宣見薛鍔錯愕不已,微笑道:“此為貧道揣測,做不得準。貧道對想爾注還算有些心得,今日便給你講一講。”

    薛鍔趕忙謝過,危襟正坐,聽許求宣講讀。

    老都講通讀道藏,所講所訴,自不是尋常宣講可比。許求宣比照道德經五千言原文,來回對照講述想爾注。

    薛鍔……薛振鍔隻聽了小半個時辰,便發覺這想爾注頗為有趣。道德經一本集哲學、政治、經濟的書籍,生生被用增、改、刪的方式,重新解讀成了一本指導修行的書籍。

    遇到實在增改不得的文字,幹脆添加注釋,曲解之後還能邏輯自洽,作者不論是道祖亦或者是張魯,這般手法也算是天才了。隻是既然有此等念頭,何不幹脆另起爐灶,書寫一本道經,何必非要曲解道德經?

    薛振鍔略一琢磨,便隱約猜出了內中幾分緣由。國人敬天法祖,喜在故紙堆中找成例,如此來增加說服力。曆史上幾次變法,無不托古革新。

    直到老人家橫空出世,滌蕩塵世牛鬼蛇神,這才打破幾千年的慣例。想來此經文作者也是這般吧?

    薛鍔收攝心神,仔細聽講。便聽得老都講口中,道化作人格,有欲有言,有喜有怒。他心中略有領悟,正思量間,猛然異象突生。

    那想爾注中驟然飛出兩道灰蛇,上下飛騰,時而停頓,好似少了一點的遼字,時而又好似兩個勾子亂轉。

    須臾間兩道灰蛇撲麵而來,穿入肺腑,繼而崩散開來,化作涓涓細流,流通四肢百骸。又須臾,徑直匯聚頭頂百會。

    瞬間的清明,好似中暑時鼻腔裏灌入一小瓶清涼油,直激得薛振鍔一個激靈,跟著便是難以言喻的舒暢。

    麵前的都講許求宣好似不曾看見一般,隻是見薛鍔突地一個激靈,當即放下書卷,關切問道:“振鍔可是冷了?貧道修行數十載,沒修出個所以然,倒是身子康健、寒暑不侵,倒是忘了振鍔身有惡疾。”

    “哦……額,不打緊,披著大氅呢。”薛振鍔回過神來,趕忙道:“還請都講繼續講讀。”

    許求宣放下經文,問道:“方才這一段,可有疑惑?”

    “都講解析分明,弟子沒有疑惑。”

    “哦?那這一句‘穀神不死,是謂玄牝’作何解?”

    薛振鍔當即道:“穀者,欲也。精結為神,欲令神不死,當結精自守。牝者,地也。體性安,女像之,故不掔。”

    “善!”許求宣點頭讚許,轉而卻卻道:“貪多嚼不爛,今日便到此吧。日後每三日值早課時,你可晚間來我房中。”

    薛振鍔當即起身稽首:“是,弟子謹遵都講吩咐。”

    都講許求宣可是修行中人,耽擱人家一個時辰,薛振鍔不敢再停留,當即拾了道經,躬身退出。

    待回轉自己的耳房之中,薛鍔丟下想爾注,摸出胸前玉璧,喜不自勝壓低聲音道:“寶貝啊寶貝,原來要我理解道經你才顯露神通。隻是你這神通除了耳目清明外還有何用?能否醫得了我的肺癰?”

    那玉璧古樸質拙,籽料隻算尋常,既不見其神奇之處,也不見其回答薛鍔的疑問。

    小心收好玉璧,薛鍔心神激蕩。方才兩道灰蛇撞身而入,卻讓他又領悟了一個怪異的字——上。

    何為上?高也!

    天地為形,天在上,地在下。地在上,天在下,則皆為事。以此,上為尊,下為卑。

    待止靜鼓響過,薛振鍔非但不曾困倦,反倒精神奕奕。紫霄宮中規矩,止靜鼓各房必須熄燈,屢教不改者就會被‘催單’。這個催單可不是現代意義裏催著落實合同的意思,而是催著你落單,說白了就是甭在道宮裏住了,等同於掃地出門。

    薛振鍔自然不想讓人找了錯漏,是以哪怕精神奕奕,也依舊熄了燈火,換了衣裳躺在了床榻上。

    這一晚輾轉反側,也不知何時睡下,待翌日清早,不待開靜鼓敲響,他便醒了過來。更神妙的是,竟然並無倦怠之感。

    薛振鍔暗忖,這異象來一次自己便精神幾分,每日睡眠就會少上幾分,待認得的怪字多了,日後自己豈不是不用睡覺了?

    今日無早課,薛振鍔早已習練紫霄六字訣純屬,劉師兄便隻偶爾登門。這一日他晨起習練了足足一個時辰的六字訣,直到氣力不濟這才停下。

    他當即大喜過望,如此看來,認得了怪異,自己不但耳清目明,便是連身子骨也好上了幾分!

    他刻下並未領差遣,無需理會值殿、灑掃等庶務,待吃過香氣四溢的早餐,便匆匆去往後山。

    薛振鍔今日熟悉了路途,徑直穿林而過,隻行了兩刻,便到了那片布設了陷阱的竹林裏。

    那三處陷阱很好找尋,隻是讓他失望的是,撒的饅頭屑也不知是被鳥獸吃了還是被風刮跑了,總之沒了蹤影,偏偏那陷阱一如原樣。

    他找了竹棍試了試,發現自己手藝潮,這機關觸發所需力氣起碼要一隻羊絆上才會發動。

    發現了問題,薛振鍔當即略作調整,又嚐試了下,這下機關靈敏了許多。他又撒了些饅頭屑,隻盼著來日能有些收獲。

    怏怏行出竹林,抬眼便見一熟悉身形端立一方巨石之旁,身披了帷帽披風,轉身瞥了薛鍔一眼,當即笑吟吟道:“小薛鍔,可曾捕到獵物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