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齊王交好、元陽外溢

字數:8887   加入書籤

A+A-




    道門當世第八十三章齊王交好、元陽外溢

    魏國公府裏,徐甫淒淒慘慘,臉上敷了藥膏再沒了往日的俊秀。半口牙沒了,另外半口鬆動,導致徐甫隻能吃些粥食。這也就罷了,最慘的是徐甫隻消略微晃動腦袋就會疼痛無比,偏請了各路名醫各有說法,怕是沒一個瞧出到底是何症狀來。

    不用問了,這是被薛振鍔巴掌扇出腦震蕩了。

    徐甫心中惱恨至極,隻盼著應天府捉了薛振鍔,將其碎屍萬段。待日暮時分,國公夫人紅著眼圈又來看望,勸說著好歹用了些飯食,徐甫又問起應天府如何處置。

    國公夫人生怕將其氣出好歹,隻支支吾吾說暫且還不曾處置。

    徐甫腦袋又疼將起來,捏著太陽穴罵道:“薛家小兒欺人太甚,待過幾日應天府打了板子,我定要讓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國公夫人隻能勸道:“甫兒莫要想那些有的沒的,大夫說你這病灶須得靜養,待好了再說旁的不遲。”

    徐甫稍稍消氣,國公夫人又勸說著其多吃了少許肉粥。府中丫鬟剛掌燈,外間便有丫鬟稟報,說門外有一覃姓書生登門拜訪。

    國公夫人蹙眉道:“我兒傷的這般重,哪裏見得了人?且去派人打發了就是。”

    “且慢!”徐甫趕忙道:“母親,那覃先生乃是齊王幕僚,齊王對其頗為信重,還是讓我見一見吧。”

    國公夫人無法,隻得應承下來。不片刻丫鬟引得一中年書生進得院中,卻正是那日王府中自顧自下棋的覃先生。

    覃先生進得屋中,瞥了好半晌才認出臉腫成豬頭的徐甫,當即驚道:“三公子怎地傷得這般重?”

    平素覃先生向來稱其為小公爺,此為齊王與徐甫暗中相約。待齊王登基大寶,便會助徐甫承了魏國公爵位。刻下在魏國公府中,覃先生自然不敢明目張膽稱其為小公爺。

    徐甫說話漏風:“覃先生,都是那薛家小兒所為。待我好了,總要讓那薛家小兒得了好!”

    覃先生歎息道:“覃某此番受王爺所托,聽聞三公子受傷,這才來看看。不曾想三公子傷得這般重……王爺先前就說了,讓三公子安心養傷,那等庶務自有覃某代勞。”

    徐甫心中略略熨帖,卻生出不妙之感。覃先生將自己的差事代勞了,那還有自己什麽事?

    他想說自己並無大礙,又想賣慘,引得齊王對那薛家小兒生怨。加之覃先生情真意切,一時間這般心思卻不敢說將出來。

    過了一刻,覃先生說‘不敢過多叨擾’便起身告辭。徐甫心中想著,自己這般淒慘,有道是打狗還得看主人,齊王這二、三日必有所作為罷?

    哪裏想到,二、三日過去,國公夫人對其看顧的愈發緊,等閑仆役不得進院,徐甫打聽應天府處置,國公夫人總推說暫且無果。這就罷了,奇的是想來寵溺自己的魏國公連著幾日不見蹤影。

    還有那齊王府,怎地也沒了動靜?

    越想越不對,徐甫再也待不住,趁著國公夫人不在,這廝胡鬧一番,一眾丫鬟仆役阻攔不得,生生讓其跑了出去。

    待尋了狐朋狗友一掃聽,才知自家成了笑話。那薛家小兒當日便被放出應天府,齊王這幾日也沒甚地作為,好似自己這頓打白挨了!

    徐甫隻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氣血上湧,引得頭疼欲裂,一個沒坐穩栽倒在地。

    狐朋狗友駭了一跳,當即尋了車馬火急火燎將其送回魏國公府。魏國公府又是一通忙亂,待送走禦醫,徐甫又哭鬧一場,卻引得魏國公心頭火氣,好生叱責一通,直把徐甫罵得狗血臨頭,茫然不知所措。

    此時徐甫尚且不知,齊王權衡兩日,已起了將其放棄的心思。

    卻說另一頭,當日薛振鍔回返自家,三姨孫碧瑤這才將一顆心放進肚子裏,饒是如此也絮叨了好久,薛振鍔好言勸慰一番才作罷。

    父子二人旋即屏退一幹人等,說了會子私密話。薛珣問明了前因後果,待薛振鍔一一言明,薛珣旋即閉目沉思。

    半晌才睜開眼道:“這幾日莫要離府,且靜待其變。若齊王不出手,二郎再出府遊蕩,我料定那時必撞見齊王。”

    薛振鍔笑道:“我也是這般想的。”

    薛珣又說:“徐甫此人不成器,齊王將其攏在身邊,是想用起籠絡勳貴。”

    薛振鍔接口道:“我大郕勳貴早已腐朽,齊王此舉意在兵權。”

    大郕勳貴雖已腐化,卻在軍中影響力頗大。不少帶兵將領都是各家勳貴門人,魏國公還領著五軍都督府的差事,不容小視。

    然而天下承平日久,除非生出玄武門之變那等禍事,否則皇權更迭哪裏會用到兵權?隻消延康帝殯天之前定下儲位,這等與國同休的勳貴哪裏還敢冒大不韙引兵入神京?

    再者三府之中神機府監察百官,神京乃是三府大本營,百官、勳貴家中充斥番子、眼線,但有異心,神機府必然蜂擁而至,先行拿了人再將此事呈給聖上。

    莫說神京左近幾營兵馬都是忠心耿耿之輩,但是神機府這關就不好過。如此,鋌而走險者少之又少。

    薛珣見薛鍔一點就通,當即老懷大慰,旋即又生出惋惜之意:“可惜因為父之故,二郎不得入科場……否則以二郎聰慧,中個進士也是等閑。”

    薛振鍔笑道:“父親莫說了,我此生誌不在此,隻求粗茶澹飯,佳人相伴,若得機緣,說不得做個逍遙自在的神仙呢。”

    薛珣搖頭不語。

    所謂做人低調、做事高調,此番報複了徐甫那廝,薛振鍔得了便宜,自然乖乖待在家中,不出去四下招搖。

    囿在家中兩、三日,那冬雪得了契機,殷勤不斷,言辭裏都帶上了夾子音,引得薛振鍔暗笑不已。

    過不兩日,三姨孫碧瑤尋了冬雪錯漏,將其打發回了孫家。那冬雪提了包袱哭得好不淒慘,隻不停看向薛振鍔,盼著其挽留兩句。

    薛振鍔二世為人,自是知曉冬雪心意。奈何他心中裝得滿滿的都是殷素卿,哪裏還有旁的空隙容納旁人?

    當下隻當做沒瞧見,任憑一輛馬車將那冬雪送走。

    如是又過兩日,薛振鍔將書房中的雜書草草看過一遍,未曾引得灰蛇騰舞,他便再也待不住。轉天清早與三姨知會一聲,又陪著小薛釗頑耍一番,這才領了兩名隨從溜溜達達出了府邸。

    薛振鍔早就聽聞神京十六樓之名,得了空閑自然要吃上一遍才是。他遊逛一番,轉眼到了南城。

    此地匯集達官顯貴,豪奢宅院頗多。薛振鍔正要尋此處名樓遊逛,便有一人攔住去路。

    “可是薛鍔薛衙內當麵?”

    薛振鍔見其身材壯碩,虎口有老繭,顯是練家子。又觀其氣度,便暗自揣測此人出身軍中。

    當即稽首道:“正是貧道,不知閣下何人?”

    那人隻道:“還請薛衙內移步,我家主人請衙內一會。”

    “也好,頭前帶路。”

    薛振鍔給兩名隨從丟了些許銀錢,讓其自去玩耍,跟著那人便去了一處酒樓。

    那酒樓看著不起眼,內中極為雅致,待上到三樓雅間,那人停下腳步伸手一邀,薛振鍔隔著屏風看將過去,但見內中隻有一人自斟自飲。

    他負手而行,繞過屏風,便見一中年書生坐在窗前,兀自打量來往行人。

    那書生轉頭看見薛振鍔,起身抱拳一禮:“孟浪了,在下覃先聞,在齊王府中做些雜事。”

    薛振鍔稽首道:“原是覃先生當麵,貧道有禮了。”

    覃先聞略略訝異,順著話茬道:“早聞衙內得了真武一脈真傳,而今聽聞衙內如此自稱,才知衙內是修行中人。”

    薛振鍔哈哈一笑,道:“覃先生不是修行之人,哪裏知道修行之妙?若得了機緣,做個逍遙自在的神仙豈不快活?”

    覃先生伸手邀薛振鍔落座,嘴上笑道:“在下卻是天生勞心勞力,做不得逍遙神仙。”

    薛振鍔落座,待對麵覃先生為其斟了茶,這才玩味道:“覃先生若說勞心,貧道信。可這勞力,怕是與覃先生不沾邊吧?”

    覃先生道:“手無縛雞之力,在下也唯有出出餿主意……還未曾向道長道歉。”說著,覃先生起身恭敬一揖。

    薛振鍔明知故問道:“咦?覃先生這是如何說法?”

    覃先生落座道:“先前道長下山,途經當塗,有江湖人物栽贓道長,此卻是那徐甫之故。覃某若說齊王於此全然不知……道長可信?”

    薛振鍔說道:“這有何不信?齊王誌向遠大,又豈會盯著這等瑣屑小事?”

    覃先生喜道:“道長心性豁達,通情達理,果然修行有成。今日撞見道長,覃某便做個東道,一來向道長賠罪,二來嘛……所謂不打不相識,既然說開了,來日覃某高攀,便與道長做個朋友如何?”

    “哈哈,我觀覃先生性子爽利,可謂脾性相投,正要與覃先生多多往來呢。今日覃先生莫要爭,貧道做個東道,不醉不歸。”

    “好,不醉不歸!”

    二人互視一眼,頓時紛紛大笑不已。覃先生當即招呼店家上來酒菜,隻撿拿手的來,又叫了一壇此店名酒杏花釀。

    二人各藏心思,麵上熱切,推杯換盞,一場酒直喝到下午時分才作罷。

    臨別之際,那覃先生好似醉意十足,低聲道:“道長且放心,齊王知曉道長心思。待來日……必讓道長得償所願。”

    薛振鍔喜不自勝,說道:“王爺知我啊,如此,貧道便全指望王爺了。”

    覃先生道:“齊王一想重諾,言出必行……隻是那徐甫向來與王爺親善,王爺夾在你二人中間是左右為難。不若來日王爺做個東道,道長與那徐甫化幹戈為玉帛如何?”

    “些許齷齪,倒是勞煩王爺掛念了。貧道自無不可,一切但憑王爺做主便是。”

    “好!”覃先生搖晃起身:“今日酒意上頭,便到此為止。待來日,來日在下再邀道長一會。”

    “一言為定。”薛振鍔裝作不勝酒力,起身扶牆而走爭搶著結賬,到得樓下才知,先前那侍衛早就會了賬。

    薛振鍔假模假式好一番埋怨,這才與那覃先生依依惜別。

    目的達到,薛振鍔帶著三分酒意四處亂逛一番,這才回返自家。此番‘偶遇’,薛振鍔與那覃先生試探一番,看似不曾說什麽大事,實則探知了彼此心意。

    齊王有交好之意,薛珣有投靠之心,這兩方可謂一拍即合。薛振鍔與薛珣詳細說了今日見聞,薛珣心中有了底。

    另一邊廂,那覃先聞回了王府,將此事細細說與齊王,頓時引得齊王一拳砸在掌心,叫道:“好!”

    齊王到底才二十出頭,隻興奮的臉麵漲紅,負手胡亂行將幾步,興奮道:“如此,得了那薛珣交好,大事可成!此番多虧覃先生。”

    覃先生在一旁笑道:“此事在下不過托了王爺威名。以在下看來,那薛珣自知已成眾失之的,為求自保,總要擇一投效。”

    說道此節,齊王按耐住興奮之意,皺眉道:“今日朝堂上又爭吵不休,各部彼此推諉。清查戶部虧空、積欠一事無人敢擔責。於閣老今日又上表辭官,父皇照例下旨挽留……覃先生,本王有些不明,父皇此舉意欲何為啊?”

    覃先生道:“於謙素有賢名,可謂肱骨之臣。此時朝局叵測,聖上明麵上讓其辭官,實則是為保其身。”

    齊王不解道:“既可為肱骨,父皇更要留其在朝,以托付大事才是。”

    “非也。朝中有二楊,自可托付大事。於謙年歲最小,在朝不如在野。待新皇登基,再複其官職,引入內閣,幾年間二楊退閣,如此再穩妥也不過。”

    “原來如此。”

    頓了頓,齊王又道:“先生,那戶部虧空、積欠之事,本王可要做些什麽?”

    覃先生頓時變色:“不可!王爺萬萬不可!此事牽連甚廣,任誰在此間出力,都會引得百官怨恨。在下知曉王爺之意,隻是此事何須王爺勞動?魏王早就視楚王為眼中釘,福郡王年歲最小,隻怕心中最為急切。這二位必有動作,王爺何不坐山觀虎鬥?”

    “也罷,便依先生之言。”

    ………………………………

    又過一日,魏王於朝會之際果然忍耐不住。上奏稱其深知國庫空虛之厄,為解君父愁,魏王率先歸還曆年積欠戶部銀兩八萬之巨!

    此舉一石激起千層浪,延康帝先是誇讚一番魏王識大體,隨即責令楚王並閣老楊一清厘清戶部虧空,催繳文武百官曆年積欠。

    那楚王慣於邀名賣直,此前在文官中積攢的些許賢名頓時煙消雲散。

    朝中百官慣於查看風色,眼看魏王得勢,一時間拜訪之人險些將魏王府門檻踏破。

    外間風雲變幻,薛振鍔自是不理,他這幾日從朝天宮得了一份觀想心蓮圖,閑著無事便日夜觀想此圖。

    那圖中蓮花綻放,大日之下,蓮心一縷先天之炁升騰。薛振鍔總覺此圖大有深意,日夜觀想不止,卻一時間並無頭緒。

    這天薛振鍔照例觀想,眼前圖卷突地恍忽,而後有灰蛇自畫卷中升騰而起。三條灰蛇四下飛舞,演變出怪異字跡,隨即當胸撞入,遊走四肢百骸,又匯聚百匯,轉而流轉泥丸宮。

    薛振鍔才知,那竟是個劍字。正要用心體會此雲篆玄妙,便覺眉心腫脹難耐,繼而隱隱作痛。

    薛振鍔心下茫然,這泥丸宮乃是上丹田所在,往日灰蛇騰舞所得涓涓細流刻下盡數匯聚在此,早前便覺鼓脹,莫非此一遭要生出變故不成?

    不待薛振鍔反應,眉心突地一痛,隨即一道無形之火噴湧而出,頓時將眼前觀想圖燒成焦炭。那火焰蔓延極快,且無物不可燃,轉眼將一麵牆燒得焦黑。

    薛振鍔生怕燒了自家宅院,當即潑了茶水。可那火頗為怪異,便是茶水也能點燃。

    薛振鍔略略回想,當即大驚失色。這火竟然是元陽之火!

    早先在武當,師父袁德瓊曾給薛振鍔看過《太乙神劍秘持圖。圖中一顆玄珠出頂門,乃是道門偃月神術。

    此術須神火匯聚,凝練金煞之炁,待將金煞凝聚成劍,方才修成偃月神術。

    何謂神火?

    元神之火,朱雀之火,太陽真火,太古之火,離中真火,人身當中的命門真火,元陽之火,這些火合到一塊,才能使金氣震動,因是以神為主,以神為用,所以這個劍又叫“神劍”。

    薛振鍔玩玩不曾想到,自己方才踏入煉精化炁之境,神識竟已圓滿,以至元陽之火破開泥丸宮噴湧而出。

    這般說來,待十年期滿,丹田修補完成,自己豈不是一躍跨過兩境,徑直從煉精化炁修成煉神反虛?

    不止如此!這神識如此圓滿,元陽之火充足,隻待尋了別樣神火,再凝聚金煞之炁,豈不是可修那劍出無形的偃月神術?

    薛振鍔兀自發怔,外間驚呼一聲,有丫鬟撲將進來,驚道:“二郎,怎地走水啦?”

    薛振鍔回過神來,暫且不想旁的,隻看著那蔓延的元陽之火發愁。這……師父不曾教過如何滅元陽之火啊,貧道又該如何是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