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字數:6620 加入書籤
朕的愛妃太能卷了正文卷第一百九十八章一場大雪突然而至,使得皇宮銀裝裹素。
這場天降瑞雪,使得皇上的心情很好,前朝平安無大事,但大雪下了三天,在他快要看膩之時,北夏那邊的戰事卻生了變故。在入冬前,雲麾大將軍向皇上請了數萬人馬,出於對他的信任,皇上準了他調動一支火器營的申請,要的箭和軍餉也如數撥下。
所費耗大,想的是一擊必殺,斷絕後患。
打仗打的是錢糧,燕赤再財大氣粗,也不想耗在北夏太久,那是片窮苦之地,打下來也沒多少資源油水可分,反倒經常騷擾燕赤百姓,此次生亂,便讓皇上師出有名,打定主意要一次將他們打痛打怕,要是能直接幹下來最好。
最好的將領,充足的後勤,皇上覺得此戰必勝。
偏偏伴著鵝毛大雪而來的,卻是僵持住了的折子。
這怎麽能僵持住呢?
不說打仗那麽遙遠的事兒,就跟拍戲劇組出國似的,多耽誤一天都是經費在燃燒。古代行軍則更加嚴苛,糧草跟不上會兵變,會餓死士兵,消耗的全是燕赤的有生戰力,光想想皇帝就心痛。
還有火器營……
這玩意沒別的,就是貴,還稀少。
訓練一個會用火器的編隊,不便宜。
至於有多昂貴?
兵部尚書當庭表演心肌梗塞。
容將軍送回來的折子裏,仍然是跟朝廷要糧要錢要人。
皇帝不是苛刻的人,他深知牛耕田就得喂牛吃草的道理,所以即使容將軍出征前跟他索要的數目之巨,他也頂著壓力,應給就給,沒有一句二話。
君臣主打的就是一個信任!
畢竟容將軍出征前給他的承諾是——他要這個數,保證把叛軍打得落花流水。
實際上卻是僵持住了,折子中所述還隱見頹勢。
不止皇帝震怒,其他大臣也是震驚又疑惑,同時不禁心中打起了小九九——容大將軍在軍中威勢甚高,不會是要錢要糧後擁兵自重,自立為王去了吧!貴妃娘娘還在宮裏呢,容將軍最疼他閨女了,向來是看得比眼珠子更重,要月亮便連著星星一起給。
隻是轉念一想,如果生了異心後能成事,少一顆眼珠子又算得了什麽呢?
這個猜想伴隨著殿外的寒意滲透了文武百官。
皇上起草旨意,言辭嚴厲,表明這是最後一回,勒令容將軍必須速戰速決。其實皇帝不僅想他搞快點,還想讓他闡明軍費之去向,隻是敵在前,不宜疑將,便暫且按下不表。
百官憂心忡忡,宣政殿烏雲壓頂。
就像塞爾維亞學生狙向奧匈帝國王儲的第一發子彈,並不知道自己會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平平無奇的軍機折子,卻迅速引起燕赤王朝的政局動蕩。
郭瑞柯遞上折子,參了容雪濤一本,賄賂結黨的證據確鑿,而往年皇上曾外派容雪濤賑災水患,其中虛報花費,任用親信,靡費賑災和治河銀兩的指控字字誅心,竟將這位曾經的寵臣推到了懸崖邊上。
皇上麵沉如水,卻將折子留中不發,看得一眾文臣心焦。
難道皇上對容家的寵愛,竟縱容至斯嗎?
但在將折中留中不發後,皇上又做了一個舉動——他厚賞了郭瑞柯。
前朝動蕩,後宮跟著人心惶惶。
就連最消息閉塞的常在答應,也聽到風聲,最近最好安份點兒別生事,千萬別招惹容貴妃。
經皇上授意,皇後掐斷了後妃和宮外的書信來往渠道,而郭小儀趕在之前,收到了來自爹娘的消息,知道這
回容家興許是有難了,文臣裏打響第一炮的還是她爹郭瑞柯。
容家風光那麽久,也是該讓風水轉一下了!
郭小儀感到快樂極了。
她當場就想去昭陽宮拜訪容貴妃,隻是被謝晟拉住了。
謝晟:
郭小儀不敢相信!
淑妃給她兒子灌的什麽***!
謝晟無奈道:
謝晟沒說的是,按貴妃在父皇那的情分……
發作一個郭小儀,算不得多大事。
一段話把郭小儀說蔫菜了。
按容貴妃的性子,怕是她陰陽怪氣的話還沒說完,就要賞她十個耳光:
郭小儀容易頭腦發熱就幹出作死的事,誰來勸都不好使,唯獨聽得進兒子的話,免了一頓皮肉之苦。
-----------------
和郭小儀想的相反,容貴妃的生活質量並未下降。
隻有容貴妃本人感覺到,她在後宮的話語權大不如前,奴才對她也沒有那麽殷勤了。在旁人看來,皇帝對參容雪濤的折子留中不發,容將軍要兵要糧的折子也準了,可見容家還沒失寵。
建章宮裏。
自從生下太華公主之後,皇後本就多病的身子更加虛藥,她早早停了熏香,因為經年熬著湯藥,無論哪種熏香,混著藥的氣味都不大好聞。
皇後半闔著眼,讓內殿伺候的宮人都退出去。
退出去之前,福錦放下烏黑如墨的湯藥,一步三回頭的擔憂,看得薑嫻好笑:
皇後笑道:
待宮人都退出去後,皇後才感歎:她鋪墊了一句話後,徐徐道:
楚氏雖為世家,行事風格卻低調內斂,沒有參與這次黨爭,而皇後又早已立於後宮之巔,職業生涯幹到頭了,多做多錯,不做便立於不敗之地。
可貴為皇後,也不是沒有弱點。
她的軟肋便是唯一的女兒,太華公主。
皇後沒有係統,不知道皇上特別能活,她怕自己活不長,皇帝駕崩後無人護住太華,隻能寄望於日後繼位的少帝厚待她,而她將寶押在了大皇子身上,便怕一向和容貴妃交好的薑嫻錯判形勢,連累大皇子。
皇後把話挑明了說:
見薑嫻神色了然,顯然早有心理準備,皇後不禁意外。
薑嫻說:「容將軍積威甚深,權勢滔天,皇上不能貿然殺之,此舉折其威,重
點是嘉賞了郭大人,向文武百官釋出信號——這是一個扳倒容家的絕佳時機,盡管彈劾吧。別人看皇上沒責罰容雪濤,卻又賞賜郭大人,必然會認為貪墨款項的事兒屬實,隻是礙於容家威勢不宜責罰,才補償了郭大人以作安撫。」
接著,皇上隻需要安坐高台之上,等待彈劾容家的奏折如雪花般飛來。
而多年來被捧得高高的容將軍,隻會覺得皇上非常寵信他,不至於被逼得狗急跳牆,幹出造反叛亂的事兒來。畢竟就連其他朝臣也覺得,皇上壓下折子,是要保護容家呢。
肱股大臣和附骨之疽,僅在一念之間。
皇後靜靜聽了半晌,笑了:
薑嫻不置可否。
她當然對皇上了解頗深,但更多的,是從一個學過曆史的現代人居高臨下地審視過去,得出的結論——現代所學的,隨便拿點出來都是古人要藏著掖著的屠龍術:
皇後頷首:
貴妃無子,這是她安全的關鍵原因。
如果薑嫻這時跳起來要力保容家,反而是在提醒皇上——
容家手上是沒有龍嗣,可薑嫻生了他最出色最看重的大皇子,她們什麽時候從兩個妃嬪的私交,成了兩家抱團結黨,關係緊密至斯?
前朝暗流湧動,而皇帝足足半個月沒有踏足後宮。
據說這些日子來,彈劾容家的折子多得要兩個孔武有力的太監才搬得動。
這一冬,是十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
北川的戰事並未因為朝廷的增援好轉,容將軍沒再索要人馬,隻求糧草,同時洋洋灑灑痛陳自己在前線的不易,後方更不該起亂子寒了功臣將領的心,點名批評了那些帶頭反容的大臣,儼然是等他回來要清算一番,最好皇帝懂點事兒在他回來之前先把他們處理了。
皇上當場就氣笑了。
他也沒說別的,在龍椅上坐了一會兒,發現竟無人可用。
不管北川的戰事膠著的原因是容將軍故意為之,還是真的那麽難打,它都是一塊燙手的山芋,武將裏又大多是支持容將軍的,皇上點了兩個人的名,他們出列後跪諫皇上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差點把皇上又氣出個好歹來。
在這時候,皇上隻能多看兵部尚書兩眼。
因為容將軍這回沒再要普通士兵,但跟皇上索要更多火藥,兵部尚書他被同僚扶著才不至於倒下。
放眼百官,竟無一人可用。
讓容將軍一派的武將去,跟沒派人過去沒有區別。
正當皇帝的眸光漸冷時,一名站位極靠後的青年抱拳出列,朗聲道:
皇上過了兩秒才想起來他是誰。
此人,便是淑妃娘娘的堂弟薑一。
當初薑嫻要給他在軍中謀個職缺,皇上卻改變主意,讓他擔任藍翎侍衛,後因表現出色,屢得升遷,終於由他特許入了軍機處。皇上早看出他是個人才,所以才會破格提升——當然,其中也有扶持薑嫻族親的意思在,畢竟愛妃的家裏太寒磣,他看不過眼。
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薑一展現出了他的才幹。
像薑嫻的親爹,還在翰林院裏天天修書呢。
因此,皇帝準了他的請戰,又念及他資曆淺,另點了一位不站隊的重臣同去,為其增加份量。
下朝後,皇帝傳薑一到乾坤宮密談,內容無人得知。
隨
後,皇上給了他一個恩典——
出發去北川之前,可以和他的堂姐淑妃見一麵。
薑一卻道不敢:
他態度謙卑,正好戳中皇帝此刻的痛點。
得用的武將都是容家人,或者受容將軍扶持上來的,行事跋扈,動不動就拿自己的功績說事,借功抬舉上來的人也愛結黨營私,為他心腹大患。
薑一謹慎守禮的作派,極合他心意。
是了,未建寸功,又怎配得賞?
皇上可以因為高興賞賜臣下,他不敢接便現出其知分寸的好品性來。
皇上欣然。
帝心如淵。
薑一想的卻沒那麽複雜——他此行去北川,除了出征,還要調查戰事膠著的原因,皇帝對容家的懷疑有小山高,他等於是去檢查人家的,堂姐和容貴妃關係好,他還是不見避嫌的好!
薑一這一走,卻沒帶走壓在皇宮上的烏雲。
深居後宮中的薑嫻對這事采取了不聽不問的態度,對腹中孩兒專心胎教之餘,還得抓牢昭兒的教育,讓他知道哪怕有了弟弟妹妹,母親對他的愛也未有減少半分。
【連載期間多次修文,完整版本請到正版網站例如:瀟湘書院、和qq閱讀等網站看更新~如果在盜版網站看到請來正版網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