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字數:69652 加入書籤
《綠巨人》
別名稱作綠巨掌,
吸收甲醛能力強。
嬌美動人典型花,
可在庭院裏觀賞。
《吊蘭》
吊蘭淡雅而秀麗,
被稱綠色淨化器。
原產地非洲南部,
彎垂卻剛柔相濟。
《大麗花》
可有效淨化空氣,
花色卻豔麗多彩。
喜歡溫暖較涼爽,
它極具觀賞價值。
《蟹爪蘭》
具鴻運當頭之意,
嬌媚動人很別致。
喜歡溫暖潮濕地,
置案頭嫵媚多姿。
《小檗皮》
呈類圓形稍彎曲,
質硬性寒味清苦。
內含生物小檗堿,
清熱燥濕能解毒。
《土三七》
拳形肥厚圓塊狀,
外層形麵呈棕黃。
味甘淡有菊花心,
止血消腫直徑長。
《土大黃》
別名叫做金不換,
采收加工可曬幹。
清熱解毒能止血,
性涼味苦又通便。
《土貝母》
生於林下土貝母,
性寒味苦能解毒。
內含蔗糖生物堿,
臨床應用為內服。
《大黃》
名稱為錦紋大黃,
能夠外治火燙傷。
逐瘀通經性寒苦,
又能治療癰疔瘡。
《惠蘭》
萬事如意黃惠蘭,
排水良好較耐寒。
直立性強溢幽香,
朵朵花蕊迷人眼。
《冬雨》
天上下來雨絲絲,
孕育一年新春意。
街道樹木四季綠,
對它來說是好事。
《瓜葉菊》
寓意快活瓜葉菊,
合家歡喜人幸福。
春節送人示喜慶,
感情友好溫暖駐。
《百合》
天真純潔百合花,
代表幸福美好家。
清風吹來滿院香,
百花開放不勝它。
《萬年青》
吉祥長壽萬年青,
贈人一盆友誼深。
它在夏季會開花,
夫妻恩愛貴黃金。
《招財樹》
招財進寶發財樹,
清理東南亂雜物。
可以增添室光彩,
充滿朝氣片片綠。
《平安樹》
合家歡樂求幸福,
萬事如意平安樹。
不耐霜凍喜溫暖,
還喜溫潤不耐霧。
《綠寶》
花開富貴是綠寶,
苗木栽殖活率高。
適合庭院綠化林,
花色淡雅美且多。
《紅運當頭》
福星高照紅鳳梨,
富有光澤花完美。
冬季開花色彩豔,
提神觀賞在冬季。
《虎尾蘭》
堅韌不拔虎尾蘭,
寓意招財吸甲荃。
生財旺水好風水,
新婚室內之首選。
《長壽花》
福壽吉慶長壽花,
放置室內可安家。
冬季春季正開旺。
猶如少女遮臉娑。
《羅漢鬆》
青春活力羅漢鬆,
樹皮灰色淺裂縱。
春季開花狀苞片,
容易養殖喜歡湧。
《富貴竹》
花開富貴報平安,
鬆竹梅歲三友寒。
夏季開花帶好運,
步步高升享天年。
《一帆風順》
一帆風順真優雅,
還是重要觀賞花。
過濾廢氣之能手,
植株還高葉片大。
《蘆薈》
送上一盆小蘆薈,
生命健康更珍貴。
好似感情慢澆灌,
不受幹擾能自愛。
《海棠》
遊子思鄉離別愁,
從容淡泊念溫柔。
海棠海棠早早開,
我心為你細水流。
《水仙》
白裏透黃之水仙,
好似希臘美少年。
植屬鱗莖之花卉,
傳統名花喜溫暖。
《綠蘿》
淨化強手名綠蘿,
士壤疏鬆喜肥沃。
喜散射光較耐冬,
曬陽四時生長好。
《土荊皮》
有毒殺蟲又止癢,
生於米地帶之上。
表麵粗糙有長孔,
外用卻又要適量。
《圓蓋陰石蕨》
圓蓋陰石蕨,
別名白毛蛇。
根狀莖橫走,
祛風能活血。
《江南星蕨》
大葉骨牌草,
消炎又利尿。
大葉披針形,
能治蛇蟲蚊。
《星蕨》
別名二郎劍,
根莖較粗短。
清熱還解毒,
能夠利小便。
《槲蕨》
葉幹膜質狀,
子葉出營養。
祛風強筋骨,
能治跌打傷。
《鵝掌柴》
亭亭玉立鵝掌柴,
可吸收有害物質。
適應能力特別強,
植株葉片特優美。
《燕子掌》
淨化空氣防副射,
枝葉碧綠形奇特。
放在室內茶幾上,
顯得清秀又特別。
《瓜葉菊》
別名叫做千日蓮,
增加居室舒適感。
瓜葉菊花變化多,
它能裝點庭院壇。
《散尾葵》
別名叫做黃椰子,
它具有清雅之美。
喜歡溫暖和濕潤,
裝點辦公也相宜。
《曇花》
別名叫做金鉤蓮,
可吸收二氧化碳。
被稱做月下美人,
永恒美麗一瞬間。
《君子蘭》
別名稱大葉石蒜,
忌積水卻不耐旱。
葉片寬厚氣孔大,
能吸收一氧化碳。
《石蓮花》
草本植物石蓮花,
電腦一族必選它。
層次豐富蓮花座,
與之景天是一家。
《矮牽牛》
別名叫靈芝牧丹,
忌水澇卻不耐旱。
吸附空氣氯化物,
寓意和諧和平安。
《花葉芋》
別名叫做五彩芋,
分泌植物殺菌素。
耐高溫卻喜蔭蔽,
是理想可觀植物。
《菊花》
可製菊花糕,
提神又醒腦。
不僅治感冒,
有除皺之效。
《垂葉榕》
寓意健康之長壽,
也有事業之長久。
放置客廳書房處,
蔭蔽也能較忍受。
《網紋草》
健康長壽網文草,
環境隻愛濕溫高。
土壤適應能力強,
吸收甲醛就是好。
《令箭荷花》
夏季太炎熱,
忌陽光直射。
種子為黑色,
耐陰喜肥沃。
《銀翁玉》
呈筒狀短圓,
耐寒性一般。
置在溫室中,
薄膜需遮掩。
《一帆風順》
一帆風順真優雅,
還是重要觀賞花。
過濾廢氣之能手,
植株還高葉片大。
《鐵海堂》
粉嫩可愛鐵海堂,
喜歡溫暖也耐涼。
排水良好冬休眠,
代表溫柔也倔強。
《觀音竹》
節節高升代平安,
風韻瀟灑密枝杆。
植物中稱鳳尾竹,
通風良好較耐寒。
《水仙》
別名稱淩波仙子,
可減少房間異味。
寓意為吉祥如意,
隻擺放在桌茶幾。
《清香木》
全株胡椒味,
可淨化空氣。
能夠驅蚊蠅,
具抗汙能力。
《杜鵑》
淺科植物喜溫暖,
可以有效吸甲醛。
臥室應要巧擺放,
隻愛潮濕和畏寒。
《花葉萬年青》
被稱空氣淨化機,
有較高觀賞價值。
不能忍受較幹早,
葉片還是較亮麗。
《大岩桐》
夏季耐熱喜涼爽,
葉片吸附能力強。
它屬於暖帶植物,
適應於腐殖質壤。
《繡球花》
分布在長江流域,
可增加室內濕度。
別名稱作洋鏽球,
寓意合家都幸福。
《鴨蹠草》
吸收空氣有害體,
匍匐枝條應下垂。
喜歡溫暖不耐寒,
所以可壓條繁殖。
《扶桑》
花朵豔麗名扶桑,
栽在池畔道路旁。
喜歡潮濕畏幹早,
隻適微酸性土壤。
《雛菊》
具保濕之效,
株型卻嬌小。
別名長命菊,
可緩解疲勞。
《桃花》
單身室內擺茶花,
代表愛情可降臨。
己婚室內擺茶花,
夫妻感情又穩定。
《金盞菊》
低溫能忍受,
促消化解酒。
女性喝菊茶,
人也變溫柔。
《蘆薈》
不忍受冷寒,
內含氨基酸。
美白又保濕,
排毒又養顏。
《金蓮花》
喜肥不耐寒,
可治扁體炎。
號賽外龍井,
適栽庭院壇。
《麥稈菊》
它能抗衰老,
是提神之效。
寓永恒不變。
是幹花材料。
《金錢樹》
招財進寶金錢樹,
別名叫做雪鐵芋。
畏寒冷卻又耐寒,
葉色厚實而濃綠。
《鳶尾》
它可解毒治食積,
極具觀賞之價值。
宛若一翩翩彩蝶,
不宜擺放在臥室。
《百日草》
全草可入藥,
具解毒功效。
擺放在陽台,
寓意步步高。
《筒葉花月》
肉質葉筒狀,
陰處能生長。
鮮綠有光澤,
葉片變細長。
《火祭》
青鎖龍火祭,
根粗壯直立。
葉色極鮮豔,
適合放陽台。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適應強,
栽培管理要粗放。
秋涼應要少澆水,
盛夏應要忌強光。
《唐印》
多年草本肉質物,
應選透氣沙壤土。
盆土適度要幹燥,
冬季陽光應充足。
《趣蝶蓮》
葉片寬大而很肥,
懼怕低溫和積水。
夏季應適當遮陰,
扡插應稍帶潮氣。
《觀音蓮》
景觀植物觀音蓮,
蓮座環生形端莊。
喜歡濕潤和半陰,
外形葉片細平扁。
《紫牧丹》
肉質草本蓮座狀,
適合盆栽來觀賞。
葉形葉色十分美,
春秋季節要強陽。
《熊童子》
景天熊童子,
植株多分枝。
通風要良好,
不能太潮濕。
《桃美人》
喜歡溫暖光充足,
適合良好沙壤土。
生長季節多澆水,
需要幹燥好盆土。
《姬朧月》
葉形葉色較美麗,
具有觀賞之價值。
喜歡幹燥和陽光,
應忌大濕和大水。
《朧月》
生長習性適應強,
光照不足易徒長。
喜歡通風又耐旱,
放置窗台可觀賞。
《銀星》
沙壤土為宜,
怕光和水濕。
葉尖很特殊,
褐色一厘米。
《子持年華》
先端尖綠色,
生長夏季節。
選擇根側芽,
成活更大些。
《玉扇》
百合科玉扇,
喜柔和光線。
株型肥葉片,
忌濕不耐寒。
《條紋十二卷》
風格剛勁又粗獷,
葉密生呈蓮座狀。
植株玲瓏極可愛,
應避強光防灼傷。
《稀寶》
莖細長無毛,
冷涼長良好。
老株宜更新,
否則花稀少。
《快刀亂麻》
可供人玩賞,
外側圓弧狀。
葉形極奇特,
冬季應曬陽。
《火殃勒》
肉質小喬木,
原產於印度。
乳汁很豐富,
喜歡幹燥土。
《玉麒麟》
多地有栽培,
葉片翠綠美。
喜歡沙壤土,
休眠應控水。
《霸王鞭》
喜光耐幹旱,
肉質後變圓。
株有毒乳汁,
分布廣四川。
《紅龍骨》
景觀紅龍骨,
肉質小喬木。
葉片呈匙形,
喜歡陽充足。
《虎刺梅》
景天虎刺梅,
莖有灰色刺。
怕高溫悶熱,
多地有栽培。
《將軍閣》
景觀將軍閣,
正麵深綠色。
葉是橢圓形,
給人新感覺。
《鬆花粉》
體輕易飛揚,
外用要適量。
我國特有種,
可治黃水瘡。
《雷丸》
別名竹鈴芝,
直徑兩厘米。
表麵灰褐色,
冶小兒疳積。
《昆布》
它叫江白菜,
消痰可利水。
含有多糖分,
抑製平滑肌。
《靈芝》
別名靈芝草,
子實體入藥。
補氣又止咳,
代謝可提高。
《冬蟲夏草》
它叫冬蟲草,
采收需幹燥。
補肺又益腎,
癌症遠離了。
《辟汗草》
豆科省頭草,
大約一米高。
適於頭脹痛,
治病效果好。
《蓍草》
別名蜈蚣蒿,
疏貼長柔毛。
生於山草叢,
花序棕色苞。
《鎖陽》
別名鏽鐵棒,
味甘補腎陽。
全株棕褐色,
高十五厘長。
《紫玉簪》
別名五泡花,
濕處適合它。
拔膿又解毒,
夏秋可采挖。
《景天三七》
別名見血散,
花序聚平展。
散瘀又止血,
性平卻微酸。
《博落回》
別名山梧桐,
分布長江中。
表麵又光滑,
全體卻中空。
《麻黃》
別名山麻黃,
分布在j。
采收需曬幹,
呈棕氣微香。
《鹿銜草》
別名鹿安茶,
全年可采挖。
它能強筋骨,
可治崩帶下。
《淡竹葉》
別名金雞米,
生於陰濕地。
清熱卻除煩,
味淡又輕體。
《臭牧丹》
它能散血瘀,
又能解腫毒。
別名臭八寶,
用於水煎服。
《荊芥》
別名香荊芥,
表麵淡紅色。
味辛性微溫,
抑菌又解熱。
《羅漢果》
羅漢果清肺利咽,
止咳潤腸又通便。
它是咽喉好幫手,
能治療扁桃體炎。
《榔榆皮》
別名小葉榆,
氣微味微苦。
生於平原地,
清熱又解毒。
《椿皮》
生長在村邊,
去皮可曬幹。
落葉小喬木,
味苦卻又寒。
《艾葉》
別名稱蘄艾,
生於荒林地。
多年生草本,
都為皺破碎。
《側柏葉》
分布又較廣,
葉細小鱗狀。
性寒味苦澀,
六克為用量。
《羅布麻葉》
生於河岸沙質地,
性涼清熱又利水。
幹燥夏季可采收,
分布華東和冬北。
《枸骨葉》
來源青科骨,
用於水煎服。
秋季可采收,
性涼又味苦。
《胡頹子葉》
文/夏荷
別名胡頹葉,
平喘又止咳。
生於山叢中,
治療氣咯血。
《桑葉》
文/夏荷
明目又清肝,
性寒又味甘。
生於山村旁,
氣微味又淡。
《紅藥子》
別名朱砂蓮,
種子稍平扁。
生於疏林中,
味苦卻微寒。
《蒼術》
多年草本名蒼術,
祛風散寒又明目。
秋收采挖便曬幹,
燥濕健脾味辛苦。
《知母》
均稱毛知母,
長條略彎曲。
春秋可采挖,
瀉火卻味苦。
《射幹》
名稱為射幹,
別名叫烏扇。
多年生草本,
生於幹草原。
《拳參》
別名山蝦子,
高約百厘米。
秋冬可采挖,
用於治痢疾。
《柴胡》
別名紅柴胡,
性寒卻味苦。
根含揮發油,
用於水煎服。
《救兵糧》
藥材為片塊,
性平味甘酸,
生於丘陵地,
洗淨便曬幹。
《貓爪草》
別稱黃花草,
外用研末撒。
生於路旁邊,
治咽效果好。
《黃芩》
生於山坡地,
味苦又氣微。
清熱能燥濕,
止血卻安胎。
《烏毛蕨》
根狀莖木質,
葉脈多而密。
殺蟲又止血,
藥用柄殘基。
《胎生狗脊》
葉片有小苗,
植株一米高。
《貫眾》
孢子群散生,
涼血能息風。
葉基鱗片大,
止血還驅蟲。
《腎蕨》
別名石黃皮,
清熱能利濕。
多年生草本,
莖短而直立。
主治腰酸痛,
祛濕效果好。
《升麻》
子宮脫垂有功效,
清熱解毒配石膏。
味甘卻又性微寒,
止痛透疹還解表。
《升麻水》
加水擇藥置於罐,
泡腳治療胃脹滿。
每日一次升益氣,
又能治呃逆連連。
《車前草》
草本植物車前草,
清熱解毒又利尿。
夏季采挖去泥沙,
邊緣兩麵有無毛。
《元寶草》
通經活絡又解毒,
外用適量又搗敷。
別名叫做對月草,
內卻含金絲桃素。
《三白草》
別名白水雞,
生於潮濕地。
秋季可采挖,
適量飲搗汁。
《蔓荊子》
別名沙荊子,
大約高三米。
生於沙灘上,
采收去雜質。
《楮實子》
莖葉含乳汁,
邊緣有粗齒。
生於山平原,
采收在秋實。
《預知子》
木通預知子,
舒肝可理氣。
夏秋可采收,
可治便不利。
《兔兒傘》
菊科植物兔兒傘,
采收加工需曬幹。
活血舒筋祛風濕,
密被毛茸易折斷。
《佩蘭》
別名叫圓梗澤蘭,
披針形先端漸尖。
生長於濕窪地帶,
夏秋采割需曬幹。
《問荊》
別名叫做豬鬃草,
莖呈圓形可分條。
性平味苦又清熱,
還能止咳又利尿。
《老鸛草》
別名叫做鬼針子,
藥材性狀莖較細。
性平味苦祛風濕,
還能通經止瀉痢。
《地錦草》
別名叫做奶漿草,
光滑疏生細柔毛。
清熱解毒又止血,
還可冶療紅血尿。
《仙鶴草》
薔薇植物龍芽草,
全體具白色長毛。
生於山野道路旁,
脫力勞傷損耗少。
《雷丸》
別名竹鈴芝,
直徑兩厘米。
表麵灰褐色,
冶小兒疳積。
《昆布》
它叫江白菜,
消痰可利水。
含有多糖分,
抑製平滑肌。
《靈芝》
別名靈芝草,
子實體入藥。
補氣又止咳,
代謝可提高。
《冬蟲夏草》
它叫冬蟲草,
采收需幹燥。
補肺又益腎,
癌症遠離了。
《辟汗草》
豆科省頭草,
大約一米高。
適於頭脹痛,
治病效果好。
《蓍草》
別名蜈蚣蒿,
疏貼長柔毛。
生於山草叢,
花序棕色苞。
《鎖陽》
別名鏽鐵棒,
味甘補腎陽。
全株棕褐色,
高十五厘長。
《紫玉簪》
別名五泡花,
濕處適合它。
拔膿又解毒,
夏秋可采挖。
《景天三七》
別名見血散,
花序聚平展。
散瘀又止血,
性平卻微酸。
《博落回》
別名山梧桐,
分布長江中。
表麵又光滑,
全體卻中空。
《麻黃》
別名山麻黃,
分布在j。
采收需曬幹,
呈棕氣微香。
《鹿銜草》
別名鹿安茶,
全年可采挖。
它能強筋骨,
可治崩帶下。
《淡竹葉》
別名金雞米,
生於陰濕地。
清熱卻除煩,
味淡又輕體。
《臭牧丹》
它能散血瘀,
又能解腫毒。
別名臭八寶,
用於水煎服。
《荊芥》
別名香荊芥,
表麵淡紅色。
味辛性微溫,
抑菌又解熱。
《馬兜鈴》
一丶
生於山林邊,
內含兜鈴酸。
果期九十月,
能夠治平喘。
二丶
全株有氣香,
扭曲莖細長。
味苦性微寒,
秋季綠變黃。
《錦燈籠》
一丶
別名紅姑娘,
生於山路旁。
清熱能解毒,
外治天皰瘡。
二丶
果皮呈皺縮,
種子較多數。
化痰又利水,
內含酸漿素。
《三白草》
一丶
生於潮濕近水處,
根莖圓柱稍彎曲。
葉柄較長有皺紋,
利尿清熱又解毒。
《牧丹皮》
一丶
別名粉丹皮,
高一至二米。
密生褐短毛,
全國有栽培。
二丶
落葉小灌木,
味澀而微苦。
斷麵較平坦,
用於水煎服。
《射幹》
二丶
全國有栽培,
生於溝穀地。
花柱呈棒狀,
皮黃莖直立。
《白附子》
二丶
星科植物白附子,
生於山澗陰濕地。
表麵略粗黃白色,
內含肌醇粘液質。
《皺葉酸模》
別名野菠菜,
草本莖直立。
清熱能止血,
高約百厘米。
《紫茉莉》
別名入地鼠,
活血能散瘀。
果實黑具棱,
可以治淋濁。
《商陸》
別名見腫消,
瀉水又利尿。
莖綠紫紅色,
識別很重要。
《土人參》
草本體肉質,
圓錐式花序。
主治體虛汗,
補中能益氣。
《落葵》
果實紅紫色,
滑腸能涼血。
穗狀葉互生,
能治大便結。
《垂穗石鬆》
基部莖匍匐,
主莖葉稀疏。
須根草白色,
能治疼麻木。
《江南卷柏》
別名百葉草,
根狀莖遊走。
葉穗較緊密,
清熱又利尿。
《卷柏》
全株蓮座狀,
能治跌打傷。
下生多須根,
炭用治脫肛。
《翠雲草》
主莖伏地生,
分枝不定根。
清熱又解毒,
枝頂四棱形。
《筆管草》
孢子穗狀短,
能治急肝炎。
利濕又清熱,
頂端小突尖。
《瓶爾小草》
別名一枝槍,
能治蛇咬傷。
清熱能解毒,
總柄土中藏。
《福建蓮座蕨》
別名馬蹄樹,
連續葉緣處。
多年生草本,
止血又解毒。
《華南紫萁》
兩麵毛全無,
葉簇生頂部。
外治腮腺炎,
清熱又解毒。
《芒萁》
葉脈黃色毛,
藥用是全草。
根狀莖細長,
清熱又利尿。
《海金沙》
別名金沙藤,
藥用是藤莖。
卵狀三角形,
能治尿通淋。
《金毛狗》
葉柄有光澤,
囊熟如蚌殼。
別名黃狗頭,
能治傷出血。
《刺桫欏》
灌木狀樹蕨,
圓形長矩葉。
能治風濕痛,
活血能祛瘀。
《黑桫欏》
植株短主幹,
孢子隔絲短。
活血又止痛,
頂部葉幾片。
《烏蕨》
大葉金花草,
根狀莖橫走。
清熱能解毒,
外用傷燙燒。
《傅氏鳳尾蕨》
金釵鳳尾蕨,
用於治泄瀉。
孢子囊線形,
藥用具嫩葉。
《井欄邊草》
線形葉緣生,
能治咽喉痛。
根狀密鱗片,
外用治濕疹。
《蜈蚣草》
藥用是全草,
發育比較好。
清熱能利濕,
外治蜈蚣蛟。
《過山龍》
孢子生頂部,
清熱能解毒。
葉片被針形,
能治便淋濁。
《鐵絲草》
草本小型蕨,
葉柄有光澤。
排石又通乳,
能冶嘔便血。
《水蕨》
別名龍須菜,
植株多軟汁。
活血能解毒,
能夠治痢疾。
《木瓜》
一丶
別名鐵腳梨,
高度達兩米。
小枝棕褐色,
和胃能化濕。
《木瓜》
二丶
內含蘋果酸,
能夠治拘攣。
花期三四月,
多縱剖兩瓣。
《烏桕子》
一丶
性涼而有毒,
用於水煎服。
花期六七月,
搗爛敷患處。
二丶
生於山溪邊,
利水不通便。
樹皮灰褐色,
果期十一月。
《冬葵果》
一丶
錦葵植物滑滑菜,
生於村邊草叢地。
清熱消腫又利尿,
可以用來治尿閉。
二丶
長彎黃白色,
氣微而苦澀。
性涼味又甘,
葉含質粘液。
《瓜蔞》
一丶
生於山林緣,
氣焦味微酸。
能夠治咳嗽,
清熱又滌痰。
《瓜萎》
二丶
花期七八月,
表麵黃白色。
生於山林緣,
能治大便結。
《沙苑子》
一丶
別名蔓黃芪,
基部有分枝。
生於山路旁,
能夠調血脂。
二丶
腎形而稍扁,
胚根較曲彎。
固精能明目,
能治腎虛酸。
《沙棘》
一、
落葉小喬木,
活血能散瘀。
花期三四月,
生於山坡穀。
二丶
種子呈褐色,
表麵有光澤。
內含維生素,
能促瘍愈合。
《苦杏仁》
一丶
落葉小喬木,
可以耐瘦土。
夏季采果實,
性溫味又苦。
二丶
端尖又純圓,
鎮咳又保肝。
種皮乳白色,
潤腸還通便。
《清明菜》
全國各地有分布,
內含大量蘿卜素。
能夠祛風又解表,
多用於多痰咳嗽。
《南山楂》
一丶
梨果近球形,
氣微質堅硬。
湖北有分布,
能治脘腹痛。
二丶
別名大山棗,
外麵沒有毛。
性溫味甘酸,
皺縮果皮薄。
《枸杞子》
一丶
茄科植物西枸杞,
先端通常彎小垂。
野生栽培都均有,
能夠提高免疫力。
二丶
種子為多數,
益精又明月。
性平味又甘,
內含核黃素。
《牽牛子》
一丶
生於山坡住宅旁,
表麵灰黑淡白黃。
葉片心狀呈卵形,
日中漸萎早開放。
二丶
入藥稱黑醜,
性寒又味苦。
一年生草本,
內含牽牛素。
《核桃仁》
一丶
定喘能化痰,
能治腰酸軟。
我國有載培,
內含亞油酸。
二丶
樹皮具縱裂,
花期四五月。
內含脂肪油,
能治便秘結。
《桃仁》
一丶
花期三四月,
種皮類白色。
活血能祛痰,
平喘能止咳。
二丶
生於丘陵地,
能夠治經閉。
生於土壤中,
核果多肉汁。
《蛇床子》
一丶
傘形植物野茴香,
生於河邊山路旁。
夏季采收成熟果,
氣香麻舌味辛涼。
二丶
莖直多分枝,
長約一毫米。
內含揮發油,
果棱有窄翅。
《喜樹果》
一丶
桐科植物千丈樹,
生於海拔潮濕處。
落葉喬木呈灰色,
抗癌破血能化瘀。
二、
蒺藜植物狗娃刺,
分布於全國各地。
活血祛風又明目,
木質種子三四粒。
《葶藶子》
一丶
別名婆婆蒿,
光滑被柔毛。
行氣能消腫,
強心又利尿。
二丶
生於麥田邊,
內含芥子苷。
長角果細長,
瀉肺能平喘。
《黑芝麻》
一丶
果期七八月,
表麵呈黑色。
內含脂肪油,
能夠益精血。
二丶
別名白水雞,
表麵多突起。
性寒味辛甘,
內含解鞣質。
《枸骨葉》
一丶
常綠小喬木,
生於山坡處。
秋季可采收,
性涼又味苦。
二丶
葉麵有光澤,
果實鮮紅色。
平肝又益腎,
花期四五月。
《胡頹子葉》
一丶
別名胡頹葉,
表麵灰黑色。
生於灌木叢,
平喘又止咳。
二丶
植物綠灌木,
用於水煎服。
秋季可采收,
能夠治咳嗽。
《桑葉》
一丶
別名冬桑葉,
味淡微苦澀。
初霜可采收,
能夠散風熱。
二丶
脈基具簇毛,
功能肺潤燥。
全國有栽培,
能夠治感冒。
《莨菪葉》
一丶
別名鈴鐺草,
全體被柔毛。
花萼深紫色,
主治熱煩躁。
二丶
全國有栽培,
常皺多破碎。
止痛能安神,
夏季可收集。
《玉米須》
一丶
禾科植物玉米須,
喜歡向陽肥沃處。
利尿消腫能降壓,
絲狀花柱黃褐綠。
二丶
全國各地都有它,
能夠治療高血壓。
稈粗直立不分枝,
內含大量硝酸鉀。
《芫花》
一丶
別名藥魚草,
密被短柔毛。
性溫味苦辛,
導瀉又利尿。
二丶
生於山林間,
基部有苞片。
花先葉開放,
隻在花內麵。
《雞冠花》
一丶
全株無毛莖直立,
我國各地有栽培。
種子扁圓呈腎形,
秋季盛開采花序。
二丶
種子扁黑色,
表麵有光澤。
內含硝酸鉀,
能夠收止血。
《鬆花粉》
一丶
體輕易飛揚,
外用要適量。
我國特有種,
能治黃水瘡。
《金銀花》
一丶
生於丘陵山林邊,
上粗下細略曲彎。
內含肌醇揮發油,
氣香微苦味甘淡。
二丶
內含木樨素,
清熱能解毒。
表麵黃綠色,
用於水煎服。
《鬧羊花》
一丶
別名黃杜鵑,
能治心緩慢。
花冠呈黃色,
上麵綠斑點。
《辛夷》
一丶
呈長似筆頭,
內含揮發油。
花期在三月,
雄蕊為多數。
《辛夷》
二丶
密被黃柔毛,
性溫通鼻竅。
外用要適量,
內輪較窄小。
二丶
老枝棕褐色,
花期四五月。
生於草叢中,
能治肚腹瀉。
《夏枯草》
一、
多年草本夏枯草,
莖立帶紅被細毛。
清火明月能消腫,
用水煎服是良藥。
二丶
全穗呈扇形,
氣微又體輕。
全國有分布,
卵狀葉對生。
《密蒙花》
一丶
別名羊春條,
密被棕黃毛。
全緣或小齒,
種子多細小。
二丶
生於山河邊,
氣微質柔軟。
明月又退翳,
能緩腸痙攣。
《菊花》
一丶
筒狀花色黃,
舌狀花隱藏。
瘦果不發育,
味甘氣清香。
二丶
莖直多分枝,
我國有栽培。
平肝能明目,
為幹時鬆脆。
《款冬花》
一丶
生於河邊沙土地,
中央筒狀不結實。
內麵密白絮茸毛,
止咳化痰潤下氣。
二丶
湖北有分布,
上端比較粗。
習稱連三朵,
用於治咳嗽。
《大棗》
一丶
鼠李科植物棗子,
常見黃土沙灘地。
果實椰圓或球形,
養血安神補益氣。
二丶
落葉小喬木,
內含蘿卜素。
性溫味卻甘,
能治氣不足。
《山茱萸》
一丶
核果椰圓形,
基部有果柄。
能夠補肝腎,
還可治耳鳴。
《山茱萸》
二丶
下麵粉綠色,
花期三四月。
生於陰濕地,
性溫味酸澀。
《厚樸》
一丶
內含生物堿,
燥濕能消痰。
樹皮紫褐色,
花梗較粗短。
二丶
湖北多栽培,
氣香又質脆。
習稱雞腸樸,
能治食積滯。
《秦皮》
一丶
犀科植物秦白皮,
清熱明月能燥濕。
表麵棕黃平滑白,
內含七葉樹內酯。
二丶
生於山坡草路邊,
功能味苦性澀寒。
用量六至十二克,
表麵粗糙較平坦。
《土人參》
生於田野陰濕處,
分布於h江蘇。
嫩莖可涼拌炒食,
適合產乳汁不足。
《了哥王》
灌木了哥王,
能治蟲咬傷。
全株都有毒,
也宜做煎湯。
《白鵑梅》
落葉白鵑梅,
提高免疫力。
老瓣為白色,
種子長有翅。
《北五味子》
木質五味子,
邊緣有小齒。
果期**月,
主治瀉不止。
《使君子》
灌木使君子,
能治兒疳積。
一日總用量,
不超二十粒。
《烏蘞莓》
草本烏蘞莓,
清熱又利濕。
花期五六月,
能夠治瀉痢。
《蝙蝠葛》
小枝為綠色,
花期五六月。
春秋可采挖,
熱毒有藥解。
《爬山虎》
落葉爬山虎,
枝條較葉粗。
主治跌損傷,
聚傘花色綠。
《栝樓》
攀援藤栝樓,
能治瘍腫毒。
裂片倒卵形,
兩側被柔毛。
《打碗花》
草本打碗花,
植株矮光滑。
全國有分布,
主治經帶下。
《大百部》
塊根大百部,
主治久咳嗽。
果期七八月,
還能治陰虛。
《隔山消》
草本隔山消,
有解毒功效。
秋季采根莖,
主治產乳少。
《白英》
下部戟裂片,
少數為全緣。
清熱又利濕,
主治濕黃疸。
《黃獨》
葉綠滑無毛,
清熱涼血效。
外用要適量,
能治蛇蟲咬。
《千裏光》
別名千裏光,
中央管花黃。
全株都有毒,
可起肝損傷。
《牻牛兒苗》
分布山林緣,
可以治拘攣。
春秋可采割,
嫩葉就涼拌。
《垂盆草》
草本垂盆草,
有解毒之效。
花期五七月,
全草都幹燥。
《扁莖黃芪》
全草莖葡匐,
秋未采植株。
花期**月,
可以養肝目。
《羊乳》
全草有乳汁,
種子上有翼。
能治乳腺炎,
養陰有益氣。
《杠板歸》
全國有分布,
花小卻多數。
花開可采割,
清熱還解毒。
《嘉蘭》
紅黃色嘉蘭,
止咳治平喘。
根莖有劇毒,
含秋水仙堿。
《榔榆皮》
一丶
榆科植物細葉榆,
質硬較韌味微苦。
生於平原草路邊,
清熱消腫又解毒。
二丶
樹皮卷筒狀,
生於華z。
夏秋可采收,
可以治惡瘡。
《艾葉》
一丶
菊科植物大艾葉,
醋艾炭溫經止血。
夏花未開可采摘,
艾葉油可抗休克。
二丶
小花紅筒狀,
外用要適量。
生於山林緣,
外治皮瘙癢。
《側柏葉》
一丶
柏科植物扁柏葉,
球果熟後深褐色。
藥材莖枝多分枝,
功能性寒苦又澀。
二丶
種子無翅有棱脊,
分布較廣多栽培。
常綠喬木樹皮薄,
能夠治療發早白。
《羅布麻葉》
一丶
別名紅花草,
簇生細長毛。
生於沙質地,
主治腫尿少。
二丶
分布華東西,
味淡又質脆。
用於水煎服,
清熱又利水。
《纈草》
一丶
草本植物滿山香,
質堅斷麵白灰黃。
中央絮狀而疏鬆,
生於灌林山坡上。
《纈草》
二丶
節上被粗毛,
具安神功效。
根含揮發油,
降壓保肝好。
《霞草》
一丶
石科植物銀柴胡,
秋冬除莖挖根部。
全株無毛粉綠色,
氣微麻舌味澀苦。
《霞草》
二丶
生於山草原,
內含竹皂苷。
花期六七月,
味辛性微寒。
《槁本》
一丶
**狀粗毛,
可治冷感冒。
散寒又止痛,
花色白又小。
二丶
高度約一米,
生於山草地。
用量三九克,
止痛又除濕。
《藏菖蒲》
一丶
根莖較粗壯,
皮黃有濃香。
秋冬可采挖,
可治消不良。
二丶
內含白附子,
生於沼澤地。
扁圓略彎曲,
消炎又溫胃。
《竹茹》
一丶
背麵黃綠先端尖,
通常栽植家庭院。
湖北河南有分布,
質柔韌彈氣味淡。
二丶
俗稱散齊茹,
除煩能止嘔。
卷曲黃綠色,
能治熱咳嗽。
《西河柳》
一丶
生於沙灘地,
庭園有栽培。
質脆易折斷,
中心有骨髓。
二丶
花小粉紅色,
果期**月。
散風又解表,
表麵灰綠葉。
《皂角刺》
一丶
豆科植物皂角刺,
喬木高達十五米。
花瓣腋生黃白色,
隻生山坡陰濕地。
二丶
全年可采收,
質脆味無臭。
內含黃酮苷,
消腫又托毒。
《苦木》
一、
別名趕狗木,
生於山溝穀。
果期九十月,
夏季可采收。
二丶
高約達十米,
色黃而質脆。
中脈有柔毛,
清熱又祛濕。
《青風藤》
一丶
上綠下白先端尖,
生於路旁山林緣。
性平辛而氣微苦,
祛濕通經利小便。
二丶
枝條灰褐色,
花期六七月。
別名追骨風,
能抗肌缺血。
《鉤藤》
一丶
蒴果棒狀葉膜質,
生於海拔疏林地。
湖北長江有分布,
長約二至三厘米。
二丶
莖枝呈方形,
能熄風定驚。
秋冬可采收,
不育花序梗。
《通草》
一丶
別名大通草,
褐色星狀毛。
生於向陽坡,
清熱又利尿。
二丶
基部有粗齒,
髓大白紙質。
體輕易折斷,
味淡而氣微。
《醉魚草》
一丶
性溫味辛苦,
活血能祛瘀。
生於灌林中,
服多會嘔吐。
二丶
密被星毛狀,
表麵淺棕黃。
止咳能定喘,
可以供欣賞。
《土荊皮》
一丶
鬆科植物土荊皮,
生於海拔百米外。
分布長江中下遊,
性溫味苦澀氣微。
二丶
花單性同株,
球果十月熟。
能夠治玩癬,
研末塗患處。
《小檗皮》
一丶
檗科植物小檗皮,
高度約二至四米。
生於山地草林緣,
清熱瀉火能燥濕。
二丶
質堅不折斷,
子房較平扁。
種子紫褐色,
可以治黃疸。
《合歡皮》
一丶
豆科植物夜合皮,
生於山坡草林地。
花色灰棕至灰褐,
表麵質硬滑而脆。
二丶
味淡微澀氣微香,
能夠治療跌打傷。
我們湖北有栽培,
藥材卷曲半筒狀。
《黃芩》
一丶
生於山草地,
長江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
清熱能燥濕。
二丶
性寒味又苦,
瀉火能解毒。
根呈棕黑色,
能治肺咳嗽。
《黃精》
一丶
別名毛管菜,
長約十厘米。
表麵黃灰色,
健脾又潤肺。
二丶
根莖細略扁,
性平味又甘。
補氣能養陰,
內含醌煙酸。
《黃蜀葵》
一丶
葵科植物黃蜀葵,
高約一至二厘米。
生於山穀草叢中,
邊緣粗而有鋸齒。
二丶
宿根較壯粗,
利水能散瘀。
秋季采挖根,
能夠治疔毒。
《湖北貝母》
一丶
果期五六月,
斷麵類白色。
性涼味微苦,
止咳又散結。
二丶
百合植物鄂貝母,
內含浙貝甲乙素。
用量在三至九克,
質脆性涼味微苦。
《紫苑》
一丶
菊科植物辮紫苑,
上部疏生毛較短。
冠毛灰白帶紅色,
生於山坡草河邊。
二丶
習稱母根草,
密被短柔毛。
春秋可采挖,
抗癌又利尿。
《紫草》
一丶
草科植物疆紫草,
全株被粗有硬毛。
生於高山草坡上,
皮部疏鬆易剝落。
二丶
體輕質軟易折斷,
涼血活血味甘鹹。
內含乙酰紫草素,
莖生葉短較又小。
《萱草根》
一丶
別名黃花菜,
生於陰濕地。
利尿又消腫,
服多損視力。
二丶
體輕質脆易折斷,
根含大黃酚酞酸。
花被金黃橘黃色,。
利尿消腫味稍甜。(www.101novel.com)